白沙大道道路工程.docx
《白沙大道道路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沙大道道路工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沙大道道路工程
秀山县白沙大道建设工程
道
路
监
理
细
则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重庆渝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秀山县白沙大道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1
第二节编制依据3
第三节监理工作流程4
1.道路工程质量监理总程序框图4
2、分项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5
3、单位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6
4、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验收程序框图7
5、土石分层交叉填筑路基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8
6、道路基层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9
7、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10
8、路缘、人行道等附属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11
第四节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2
1、场地清理及填前压实12
2、挖方路基13
(1)监理控制13
(2)监理要点13
3、过湿土与块片石分层交叉填筑路基14
(1)监理控制14
(2)监理要点14
4、土、石路床施工监理要点19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19
6、沥青砼面层20
第五节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手段22
1、质量控制的方法22
2、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23
第六节信息资料管理24
(一)信息管理工作目标24
(二)信息管理内容24
(三)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方法25
第一节工程概况
项目
概况
平
面
道路中心线线形按规划红线线形,最小平曲线半径45M,缓和曲线最长度20M。
设计车速20km/h。
纵
断
面
最大纵坡10.5%,最小竖曲线半径为450米。
全线设置坡段段,设置竖曲线8个,坡度及坡长依次为1.82%/79.8,-1.61%/294.45,-0.309%/293.9,1.87%/481.625,-1.87%/271.6,-0.69%/411.27,0.903%/222.46,-1.23%/256.46,0.826%/480.933,最大竖曲线半径为12000米,最小竖曲线半径为2700米。
横
断
面
横断面布置:
⑴桩号K0+000~K2+040段道路红线宽32m;单幅布置:
8m人行道+16m车行道+8m人行道。
⑵桩号K2+040~K2+760段道路红线宽44m;两幅布置:
6.0m人行道+2.5m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4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2.5m绿化带+6.0m人行道。
车行道路拱采用直线型,坡向道路外侧,坡度为1.5%;人行道坡向内侧,坡度为2.0%。
路
面
结
构
层
车行道结构:
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
8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
25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压实路基(压实度≥95%)
质量要求:
①沥青砼面层:
压实度﹥98%(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平整度﹤5mm,弯沉值≤34.9(0.01mm)。
②基层:
压实度≥98%,底基层平整度不大于10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0mm,路线高程±20mm,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横坡±20mm且不大于0.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0Mpa,弯沉值≤42(0.01mm)。
③底基层:
压实度≥96%,路床平整度不大于10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0mm,路线高程±20mm,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横坡±20mm且不大于0.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0Mpa,弯沉值≤81(0.01mm)。
人行道结构:
5cm预制C30砼彩色面砖(25cm×25cm×5cm甲方自定)
2cm 1:
3水泥砂浆垫层
12cm C10素混凝土
压实路基(压实度≥93%)
道路全线设置盲道,过街处设置缘石坡道。
路
基
填方路段:
由于原地基土质为高液限粘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处理方式采用块片石与过湿土分层填筑、碾压的方法。
一层块片石、一层粘土分层施工。
填筑后块片石与过湿土填料的厚度控制在60cm以内。
路堤施工完成后,在路床区填筑50cm块片石后再进行强夯压实。
强夯压实后的表面到路床顶面范围内,应选用合格填料进行填筑。
强夯压实后的表面弯沉指标应小于262(0.01mm)。
挖方路段边坡:
土质边坡采用1:
1.5坡比开挖,强风化岩层采用1:
0.75坡比开挖,弱风化岩层采用1:
0.5坡比开挖,对泥岩段采用喷射砼护坡。
当开挖高度大于8米时设置2米宽护坡道。
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部分采用块片石换填。
桥头路基处理:
①压实度要求:
原地面压实度不小于85%,下路堤压实度不小于90%,上路堤压实度不小于93%,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5%。
②填料要求:
采用块片石和粘土分层填筑、碾压。
路基防护及加固构筑物:
草皮护坡、抛石挤淤或排水清淤换填、边沟、截水沟、涵洞。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秀山县白沙大道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6、秀山县白沙大道工程(南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道路工程》;
7、施工组织设计;
8、本工程建设合同文件。
第三节监理工作流程
1.道路工程质量监理总程序框图
2、分项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
签署质量验收单
承包人
签认质量验收记录
承包人根据合同条款、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后并报有关资料
监理人员检查
按要求填写各栏并附上: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验收标准等
·工人、技术人员情况
·机械设备、数量、型号
·原材料试验资料、砼配比
·试验仪器、设备,材料到场情况
3、单位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
4、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验收程序框图
5、土石分层交叉填筑路基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
6、道路基层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
7、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
8、路缘、人行道等附属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框图
第四节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场地清理及填前压实
(1)监理控制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
监理工作
1
①按设计进行施工放样,确定现场工作界线;
②施工机械进场
①检查施工放样;
②落实控制点、水准点的增设与保护;
③检查施工设备;
2
提交开工报告
批准开工报告
3
①清除腐殖土、草皮;
②清除垃圾、有机残渣、树根;
现场检查验收场地清理情况
4
①对原地面进行填前压实;
②对洞穴、坑槽进行回填、压实整平
检查压实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及填前压实情况,压实度≮85%
5
按测量程序进行填前原地面测量
审查确认测量成果
(2)监理要点
①检查施工放样及控制点、水准点的增设与保护;
②检查施工碾压设备,碾压设备必须满足质量要求;
③表土平均清除30cm;
④对低填和浅挖路段按设计要求进行超挖换填片块石,基底重型压实度不应小于94%。
。
⑤控制填前压实度不小于85%并确认填前原地面标高。
2、挖方路基
(1)监理控制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
监理工作
1
制定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
审查施工方案,重点是审查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2
施工机械进场
检查施工机械的进场情况
3
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并进行旁站监督
4
碾压整平
检查碾压整平情况
5
断面验收,填报《工程报验单》
对断面进行测量,检查压实度、平整度,签认《工程报验单》和《质量验收记录》
(2)监理要点
①重点审查施工方案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对施工机械中的“三无”车辆,要求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③挖方作业应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扰;
④挖方材料应尽量予以使用,并在指定位置弃土方;弃土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⑤当边坡为石方时,采用挖掘破碎机配合空压机进行无震动开挖。
开挖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
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
⑥路床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应符合图纸要求,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连通。
3、过湿土与块片石分层交叉填筑路基
(1)监理控制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
监理工作
1
选定土、石场,土样进行击实、液塑试验,片块石进行强度试验
监理试验室进行平行试验或见证取样送检
2
提交试验报告
监理工程师签认试验报告并批准上土或石
3
施工单位上土或石
①控制松铺厚度;
②控制土或石质;
③控制几何线型;
④控制表面平整
4
进行碾压
监理进行旁站:
①控制土方含水量或块片石级配;②碾压程序和方法、碾压遍数符合要求;③土方处理表面“弹簧”、石方处理表面“空洞”
5
路堤顶填筑一层50cm厚片块石后进行强夯
旁站检查夯能和夯击次数,测量夯沉量
6
强夯压实后的表面到路床顶面范围填筑
监理进行旁站:
①控制土质和含水量;②碾压程序和方法、碾压遍数符合要求;③处理表面“弹簧”、“干松”
7
填报《工程报验单》
签认《工程报验单》和《质量验收记录》
(2)监理要点
Ⅰ、片块石施工监理要点
①块片石层在大规模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在试验中,确定块片石层的施工参数(层厚,最大粒径,碾压遍数等)和合理的施工工序,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备案,并作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检查标准。
施工单位在后期施工中如果要改变施工工序,应经过试验并报请监理部门同意。
②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能用于施工。
③块片石层施工最大层厚不超过30cm,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0cm。
其中最后一层块片石层层厚不超过50cm,最大粒径不超过30cm。
④块片石层施工中严禁大粒径填料重叠堆放,同时,严禁超粒径填料上路,在填筑时,如发现少量的超粒径大颗粒填料,应人工破碎,直至满足粒径要求。
对破碎后的大粒径块石应人工摆平,在摆放过程中,大块石应尽量贴近层底并大面向下,在同一位置大粒径块石不应重叠堆放,摊铺完成后,填料表面应相对平整,便于压实。
⑤块片石层的细粒径碎石或石屑料含量宜占大粒径料的15%以上。
对细料明显偏少,影响压实的段落,在摊铺初平的填石料表面,应铺洒一层碎石或石屑料,要保证碎石或石屑料填满大粒径料间缝隙。
铺洒细料后,摊铺层面应相对平顺,以利压路机碾压施工。
⑥块片石层施工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振动压实机具施工,要求压路机净重不小于16T,推土机功率不小于200kw。
⑦块片石层在碾压时,压路机碾压速度为2~4km/h,频率25~30Hz左右,碾压时,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选择强功率振动振动碾压6~8遍左右。
碾压时每次要求错轮1/3轮宽。
Ⅱ、过湿土施工监理要点
①过湿土填料在上路前应进行适当选择,对明显含水量过大和粘性土含量较高的,应及时剔除,不宜作为填筑材料。
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主要是天气情况和场地情况),过湿土填料可开挖晾晒,降低含水量。
③过湿土填料应在天气良好时进行施工,严禁雨天施工。
已经摊铺的过湿土填料,应在下雨前,及时碾压。
④碾压后的填料表面应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尽量避免表面坑洼积水。
⑤过湿土填料每层摊铺厚度应控制在30cm以内,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摊铺和碾压。
⑥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Ⅲ、强夯施工监理要点
①为减少路堤工后沉降,减少压实缺陷,在路堤施工完成后,在路床区填筑50cm块片石后再进行强夯压实,强夯压实初步选用1500KN·M~2000KN·M(根据后期试验确定)。
②夯实机具规格:
强夯机械由起吊设备、夯锤和脱钩装置等组成。
强夯施工采用圆柱形夯锤,锤重10T,落距15~20m,夯能采用1500KN·M~2000KN·M(根据试验确定)。
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100~200mm。
夯锤的底面和侧面采用钢板焊接而成,中空以钢板焊接设置肋筋板,预置起吊挂耳,其余部分用混凝土填实。
混凝土强度应满足强夯施工要求,底板钢板厚度不低于3厘米
起吊设备采用专用强夯机或平履带式起重机,吊臂应是非液压式的刚性臂,起吊重量应大于夯锤重量的2倍;起吊高度大于15米。
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夯锤脱钩可采用拉绳固定式起吊到位自动脱钩装置。
③人员配置
一台强夯机为一个强夯组,如采取机械连续作业人员换班班制,共需配备10人。
其中司机2人,起重工2~6人,测量和记录2人。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④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
⑤试夯要求
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通过试夯,确定每点夯击次数,确定大面积强夯施工的施工方案。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d.在未经试验时,原则上每点夯击次数不小于6遍。
⑥施工
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b.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c.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d.测量夯前锤项高程;
e.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项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f.重复步骤e,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g.重复步骤c~f,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h.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采用600KN·M夯能对表面普夯一遍,普夯时,夯锤搭接范围不小于夯迹的1/3。
i.将场地表层松土整平,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在压实后的表面进行弯沉检测。
⑦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a.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b.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c.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最后两击的夯沉量。
在夯击次数满足以下要求时,即可停夯:
a.达到设计或试夯的夯击次数;
b.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c.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定期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在必要时,可采用动力标贯进行加固深度和加固效果的检测。
⑧相邻结构物的保护
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可采用开挖防震沟的方法截断部分夯击时震动波。
防震沟尺寸为:
宽度1.0米,深度2.0米。
在强夯区域有结构物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在水平方向,强夯应距离结构物5米以上;
在垂直方向,强夯应距离结构物6~10米;
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以上段落不能进行强夯施工,或者降低夯击能量(如采用较轻的夯锤或降低提升高度:
建议夯能600KN·M)。
⑨强夯夯点的布置
点位布置采用三角形布置,行间与相邻夯点间中心距离为3m,强夯采取隔点施工。
强夯各夯点的施工顺序可根据机具特点现场确定。
3
m
3m
夯点布置示意图
⑩强夯压实后的表面应进行弯沉检测,弯沉指标应小于262(0.01mm),检测频率为:
每车道、每20m测1点。
4、土、石路床施工监理要点
强夯压实后的表面到路床顶面范围内,应选用合格填料进行填筑,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验频率每1000m2检验3点,压实度不小于96%,监理按规定进行抽检。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1)监理程序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
监理工作
1
施工放样测量
监理跟踪检查槽底、高程、宽度尺寸
2
水泥稳定碎石拌和
旁站检查配料及拌和情况
3
摊铺
①检查松铺厚度、宽度;②检查含水量
4
按模板整形找平
检查各部位置尺寸,控制路拱度
5
碾压
①控制最佳含水量;②检测压实度
6
压实度及外形验收检验
①按规定频率随机抽查测试;②检查压实度;③检测外形
7
自检合格填写质量报告单
监理抽检,签发检验申请批复单
(2)监理要点
①对下承层进行复验,质量必须符合验收标准的要求。
②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必须采用机械拌和。
③分段按量上料,控制最佳含水量、摊铺的平整度及纵、横坡度;
④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碾压搭接。
⑤按规定频率抽检密实度、厚度、平整度、中线高程及纵、横坡度、弯沉、外形外观;
⑥加强养护,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⑦质量控制标准
层次
检测项目
底基层
基层
压实度
≥96%
≥98%
平整度
≤10mm
≤10mm
厚度容许偏差
≤10mm
≤10mm
中线高程
±20mm
±20mm
宽度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横坡
±20mm且不大于0.3%
±20mm且不大于0.3%
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
≥2.0MPa
≥4.0MPa且≤6.0MPa
弯沉值
≤81(0.01mm)
≤42(0.01mm)
6、沥青砼面层
(1)监理控制
序号
施工单位工作
监理工作
1
测量放样
①检测施工放样,合格签认;
②检查平整度及压实度测试资料
2
基层清理
检查基层的清理情况
3
透层
检查沥青用量和洒布均匀度
4
拌和
①控制加热温度、出厂温度;
②控制混合料进料计量;
③抽查拌和料的集料级配、沥青含量;
④外观拌和均匀,无粗细粒料分离
5
运输
①运输车辆覆盖、防止污染,防止降温;
②控制混和料运达工地温度
6
摊铺
①检查松铺厚度、宽度;
②测平整度、坡度、路拱
7
碾压
旁站监测碾压遍数与外观
8
压实度、弯沉检测
旁站检测压实度、弯沉
9
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
检查外观与平面交接部分检查平整度、路拱
10
填写《工程报验单》、《质量验收记录表》
监理抽检后,签认《工程报验单》、《质量验收记录表》
(2)监理要点
①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规定,有关技术规范审核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施工方案、质量控制标准,使用材料及沥青砼生产单位的试验报告。
②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
a、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含油量;
b、测定松铺系数;
c、测定压实度、厚度及几何指标;
d、测定拌和、摊铺、碾压各阶段温度。
③检查已验收合格的基层及侧、平石、雨水井、窨井等附属构筑物的砌筑是否符合要求;
④检查施工机械的数量规格、品种、功能、试运转情况是否能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⑤检查面层的现场施工条件,安全措施是否全部落实;
⑥检测运至现场沥青砼的外观质量、温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应不准卸料;
⑦检测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碾压密实度及外观质量;
⑧检查接缝夯边施工质量。
⑨质量标准:
压实度>98%(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厚度+10~-5mm;
弯沉值≤34.9(0.01mm);纵断高程±15mm;中线偏位≤20mm平整度:
<5mm;宽度不小于设计;横坡±0.3%且不反坡;井框与路面高差≤5mm;
第五节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手段
1、质量控制的方法
1)、内业控制法——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进度、施工顺序、监理工作程序及时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或与工程有关的各种文件报告。
主要审核如下内容:
⑴承包人提交的进场人员资质、进场机械设备和试验计量设备的报告。
⑵承包人的开工申请报告。
⑶承包人提交的对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坐标等的复核报告。
⑷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
⑸承包人提交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
包括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文件及永久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检验报告。
⑹承包人提交的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⑺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⑻有关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⑼有关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⑽承包人提交的关于工序交接检查及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⑾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⑿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有关质量保证文件。
监理工程师在文件审查中若对文件有疑点时,有权要求承包人加以澄清或更正后重新报审。
2)外业监督法
⑴质量检查的内容
①开工前检查。
检查工程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开工前检查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承包人开工准备情况的检查;二是对业主提供的开工条件的检查。
②工序交接检查。
每一道施工工序,在承包人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进行交接检查。
③隐蔽工程检查。
所有隐蔽工程,均需经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后方能覆盖。
④停工后复工检查。
因故停工后,应经监理人员认可,停工因素消除后,才能下达复工令。
⑤分项、分部工程验收。
分项、分部工程应经监理人员检查验收。
⑥旁站或跟踪检查。
对于重要工程部位和关键质量环节,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监理,随时纠正不合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发现的质量问题。
⑦成品保护检查。
一般要求承包人对成品采取“护”、“盖”、“封”等保护措施。
⑵检查的方法
1观感检查法。
它包括看、摸、敲、照等具体检查方法。
2实测检查法。
即运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查,判断质量是否合格。
3试验检查法。
指通过试验手段,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
如砼强度、地基承载力和桩的承载力等。
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应下达质量控制指令,要求承包人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只有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质量统计与分析法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大量质量特征数据,进行质量统计与分析,做出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
⑴查找和分析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方法——因果分析法。
⑵确定产生质量问题主次原因的方法——排列图法。
⑶了解和分析施工过程是否稳定及质量波动状况的方法——控制图法。
⑷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动态分析和控制的方法——控制图法。
2、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1)旁站。
在工程重要部位或重要工序,监理人员通过在工程现场跟踪施工,在现场记录、监督与见证施工的全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和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2)检测
对建筑物平面和高程进行检查和测量,是确保建筑物位置与高程准确性的主要手段。
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放放线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中间验收时,位置、尺寸与标高不合要求者,应及时处理。
3)试验
试验数据是评价材料和构件质量的主要依据。
原材料性能、砼强度以及基桩承载力等,常需通过试验手段取得试验数据来判断质量情况。
监理工程师除了要求承包人按规范规定进行有关试验以外,还应对主要原材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