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714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docx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

提升教师情商,增强教师魅力。

吕为苗

同志们:

今年,我们开展以“情商”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师的情商培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什么是情商

情商(EQ)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从专业术语上来说,情商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向的品质。

一般认为,情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现在广为接受的观念是一个人的成功遵循“2080”法则,即20%取决于智商,80%由其他因素决定,而其他因素的80%重点就是情商。

要准确地理解情商的含义,还要把握好聪明与智慧的关系。

我们以前夸奖人,总说这个人很聪明,实际上,智慧才是最重要的,而聪明不等于智慧。

聪明的人能行事,智慧的人能立世;聪明有善恶之分,而智慧总是与豁达博大的襟怀相随,与积极的心态为友,与乐观向上的人们同行。

聪明与智慧的差异就像漂亮与美丽的差异,时髦与时尚的差异,眼光与眼界的差异,口味与品位的差异,貌似差不多,实则相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有智慧的人有情商,有情商的人肯定会有智慧。

二、为什么要开展情商教育

(一)是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的需要

我们从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个载体,逐步深入。

2010年,我们在着重完善一系列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制度。

2011年,开展了“万名家长评学校、万名学生评教师、千名教师评课堂”的“三评”活动。

2012年,开展了“激发工作激情、增进同事友情、演绎师生亲情”为主要内容的“三情教育”活动。

2013年,开展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四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职工群体,编印了《一片冰心在玉壶》、《二月和风到碧城》、《文溪心语》、《曲径通幽》等四本书,成为教师案边的“心灵鸡汤”。

《浙江教育报》、《德育报》等教育媒体报道了我县师德建设纪实。

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陈海良在我县文明县城创建反馈会上说:

“磐安教育系统出现陈斌强这样的先进典型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肥沃的土壤。

”以上的一系统活动都为今年开展“加强教师情商培养、增进教师人格魅力”为重点的情商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以前的活动是局部的,情商教育则是全方位的。

所以,今年开展情商教育是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的需要,是前几年活动的深化和发展。

(二)是提升教师队伍情商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商现状不容乐观,全国如此,磐安也是如此。

比如,我国某学校调查学生对师生关系看法,其中有个问题是这样的:

“你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学生回答的是“猫与老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恶狼与羔羊;法官与罪犯;暴君与复仇者;监狱长与囚犯;棍子与懒驴;留作业的工具与做作业的工具……负面回答的比例占34.7%。

这是我们老师的悲哀,是我们教育的耻辱。

在整个社会与教育长期重智育而轻情商的主流意识下,造就了一些“高智商低情商”的教育产物,以至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了一点小事而犯下大错。

……

纵观我县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情商水平比较高,但是,部分教师智商高,情商却较低,或者说很低。

具体表现在:

有的老师不能正确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处置失当;有的老师不懂得正确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懂得正确对待学生家长、同事和学校领导;视野狭窄,思考问题的角度很单一。

有的老师说话和做事时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发脾气;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焦虑能力差,爱抱怨;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推卸责任;偏激,自以为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一点打击;动不动就对工作、生活感到悲观。

尝到一点甜头就兴高采烈,遇到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

所以,情商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需要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人才必备的两个条件就是要有好的智商和高的情商。

作为教师,提升情商,拥有阳光心态,才能够同时完成教书和育人的工作。

倘若教师队伍情商低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又如何能培养出高情商、高素质人才?

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我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关心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强调教师要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它一方面通过知识的传递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和情感陶冶来实现。

可见,教师的情商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信任、关心、体贴学生,学生就会给教师以投桃报李式的积极回报。

所以,情商高的教师,师生关系会更融洽,教育教学效果也会更理想。

(四)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

情商高低决定人生价值。

情商已经不仅关系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也关系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乃至在一个社会工作领域的潜力和发展。

有人对人的智商(IQ)和情商(EQ)进行过分类:

智商低情商低—庸庸碌碌;智商高情商低—怀才不遇;智商低情商高—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高—春风得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情商高的人,即使是智商低一点,也能有贵人相助;情商和智商都高的人肯定能取得成功。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抱怨:

高学历的人为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打工;名牌大学毕业的为技校毕业的人打工。

为什么?

技校毕业的、当老板的这部分人情商高。

他们能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一些智商高的人,机械、古板、书呆子气很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实践表明,一个人情商有多高,就能走多远。

所以,拥有高情商的人,不仅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收获幸福,而且生命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三、如何有效提升情商

要提升情商,首先要抓住“四个要”,提升“五种能力”。

“四个要”是指:

要知道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别人的情绪;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尊重别人的情绪。

“五种能力”是指:

了解自我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识别他人情绪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一)正确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是正确了解自我。

了解自我是情商的基石,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了解自己的脾气秉性,正视自己的缺点,然后努力地完善自己。

一个人越有智慧,他的情商越高,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我们只有先了解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才能使自己心态平和,才能体察他人的情绪,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了解自我还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二是正确“定位”自我。

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轻易妄自菲薄,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样就不会出现“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困扰,才会具备平和之心,不会把自己太当一回事,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

同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这里,有个观点或许大家不一定认同,那就是“人是有等级的”,我说的这个等级不是古代说的人有三六九等,人有贵贱之分,而是指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因为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业务水平的差异,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就像一个人个子有高矮、身体有轻重,学生个性有差异的道理一样。

三是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必须有较强的情绪觉知能力,即使在情绪最糟糕的时候也能保持清醒,能冷静地把握住那个客观的自我。

一旦察觉到自己的恶劣情绪,就想到要排除它。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最糟糕的情景就是学生顶撞老师,故意给老师难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和想法,要以积极的态度,跳出当时可能出现的狂怒的心境,较快地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如果一味地让自己的愤怒情绪尽情发泄,对双方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更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很有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也当然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威信。

师生矛盾激化造成恶性事故的情况,大都是教师自我觉知其恶劣情绪过迟所造成的结果。

如果,我们老师将这些情绪经常性带入课堂,让它主宰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则教学效果是难以想象的,教师的威严将荡然无存。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课堂上,教师的一句话会让学生记忆终生,一个眼神会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一个微笑会让学生心情舒畅,一个眼神加一个微笑会让学生接受善意的批评,一个高高树起的大拇指会让学生充满信心,一次响亮的掌声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一个微微点头会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认可。

四是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抱怨、不自责。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没有智慧的人才不断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

高情商的人会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抱怨无处不在,但没有任何意义。

有人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客观地去认识,不是认真地去思考,不是想方设法地去解决,而是一味地抱怨,总认为人生对他不公,老天爷对他不公。

正是这些抱怨,败坏了我们的心情,影响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也常听到老师抱怨上班累,工作压力大,抱怨“物价太高,薪水太低”、“学生太笨,无药可医”,抱怨“不是我的工作偏偏让我干,又没有奖金、又没有报酬”等等。

抱怨和指责会传染。

一个人养成抱怨的习惯,内心形成抱怨的思维模式,会丧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教师的责怪、抱怨,有时就像空气中的雾霾,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甚至会破坏整个校园的和谐。

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糟,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地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努力做个不抱怨的教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担任老师的选择。

(二)正确认识他人,尊重别人的情绪

我们有个别老师总是以“敌人”般的眼光看待同事、学校领导、局领导、乃至县领导,写来的信中用语十分刻薄,甚至恶毒,这其实是他(她)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的缘故,比如,有几封来信……

第一、做人要有效识别他人情绪。

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

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做到感学生之所感,知学生之所知,既能分享学生的情感,又要能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分析和理解学生的情感。

设身处地,将学生的痛苦看成是自己的痛苦,关怀学生,体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肯定和谐。

第二、对他人要大气。

什么是大气?

大气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风范、态度、气质、气度,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大气是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一种从容大方、自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气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

仔细分析,人的大气,主要表现在对人、对事、对己三个方面:

其一,对人,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

古人曰:

“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同事间,要善于沟通,珍惜缘分,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在共同目标下求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求合力,在相互信任中求发展。

其二,对事,要超脱,不要深陷其中。

人的一生,碰到的事太多了。

几乎眼睛一闭,一睁,碰到的都是事。

猝不及防的打击,始料未及的挫折,从天而降的好处,唾手可得的利益,随时都可能发生。

事无论大小,不管好坏,都不要太在意,太当回事儿。

其三,对己,要豁达,不要小肚鸡肠。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吃亏、受委屈、想不通,常有的事。

同事出言不逊轻慢了你,单位办事不公伤害了你,领导举止言谈没给你面子,这都算不得什么,都要豁达以对,淡然处之。

事实上,在许多事情上,你的感受和事实之间还差得很远。

第三、对他人要包容和宽容。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

顿时,士兵吓傻了,会场一片寂静,倒是这位将军悠悠然。

他轻抚士兵肩头,说:

“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生头发吗?

”全场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了,盛宴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高情商的人心胸宽广,开朗豁达,有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

教育网局长推荐栏目中有一篇文章《快乐源自豁达》,世纪文化老人周有光先生,今年(2011年)已是106岁高寿了。

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作者认为,就是“豁达”二字。

周有光先生早年撰写的现代版“陋室铭”: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

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

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

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

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读了这朗朗上口、诙谐成趣的周氏“陋室铭”,我们应该感悟到:

健康在于快乐,快乐源自豁达。

第四、要会“说话”。

说话大家都会,但是怎么样说的有技巧,很多人不一定会。

有的人做事很认真,但是不会说话,所以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那怎么“说话”呢?

大事:

清楚地说;小事:

幽默地说;急事:

慢慢地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开心的事:

看场合说;伤心的事:

不要见人就说;没有把握的事:

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

别乱说;伤害人的事:

不能说;现在的事:

小心地说;未来的事:

未来再说;自己的事:

静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要牢记,在我们的语言中,经常要说这些话:

我错了;你干得好;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谢谢您;我们;好……等等,这些话要多说。

不要老是说:

我认为、我觉得、我决定等。

(三)学会感恩,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没有人应该理所当然对你好。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谁”应该对我好,这个“谁”指的是任何人,其中也包括你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朋友,跟你亲密的人。

有人对你好,你要感恩。

感恩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感恩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感恩能让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的坎坷。

学会感恩,重点要处理好以下人际关系:

一是与父母的关系。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孝心不能等待》,作者写道:

有孝心的儿女往往都有一个心愿:

奋发努力地工作,当成就一番事业时,当工作不忙之时,当儿女成人之后,一定会给父母更多的物质条件,一定会多陪陪父母,让老人颐养天年。

然而,双亲垂垂老矣,在不知不觉间走向生命终点。

当我们熬到自认为有条件、有时间尽孝的时候,父母却往往已经没有时间享受儿女的孝心了。

因此,对父母,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尽孝,不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的一大痛苦。

二是与爱人的关系。

我觉得,我们有的老师,对领导和同事,往往会比较宽容和理解,而对自己的爱人不包容,要求很高、很严。

动不动就横眉怒目、疾言厉色,甚至张口就骂,伸手就打,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我们如果能像宽容别人一样去宽容自己最亲密的人,你会发现,你家里的情况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你的家庭会非常和谐,可以非常地美满。

很多人往往是觉得老夫老妻了,还客气什么,态度差一点也无所谓,其实不然,谁都喜欢听好话,夫妻间更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

三是与同事的关系。

同事关系,是工作伙伴关系。

以平等的心态、尊重的心态、真诚的心态、包容的心态与同事沟通处理工作方面的问题。

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生活幸福,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

有的人认为评先进应该是我的,论文得奖应该是我的,奖金应该我高,什么都该轮到他,理所当然。

否则,就不满,甚至闹情绪,发脾气,搞得同事关系十分紧张。

还有的人不能正确处理同事关系,得抑郁症。

人不是万能的,人要找到自己正确的“地位”,比如刘备耍大刀不如关羽,舞长矛赶不上张飞,运筹帷幄比不上诸葛亮,但是他能统领文臣武将,这就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同事的成功,正确看待同事的缺点,这样同事关系才会融洽,工作才会快乐、生活才会愉快。

四是与学生的关系。

学校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小孩子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所以我们要以理解、包容、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好像你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但是有的老师对学生犯错误,就好像对阶级敌人一样。

他们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犯错误,就横加指责,严厉批评。

不懂得批评艺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如果学生不犯错误,学生还到学校来干什么?

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其实只要掌握一点就可以:

那就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真心为学生好,和学生的关系肯定能处理好。

即使最吵、最闹的学生,只要他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尊重你、听你的话。

五是与家长的关系。

有的老师看待家长等同于看待老师,按照老师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家长。

但是,家长的素质有高低,人员复杂,如何和他们处理好关系,就很考验我们的情商。

我们要和他们心平气和地打交道,坦诚相待。

我们要不怕辛苦,有时间,就要去家访。

我们要充分运用家访这个有效的工具和办法。

打一个电话、发一个校讯通,代替不了家访。

就是要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把孩子的情况和家长讲清楚、讲明白,家长就会理解。

我们相信大部分家长是会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我们教师的。

因为一个前提,所有的家长和老师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有出息,这是我们和家长沟通的基础和共同目标。

我刚回教育局工作的时候,就讲过我为人处世的几句话:

“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真诚待人,廉洁自律。

”我觉得自己这么几年过来,也是这样做的,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干部和教职工也能够这样做。

真正这样做,你就肯定能处理好各种关系。

而且,我以前也讲过这样一个观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不仅要善待对我们好的人,也要善待对我们有成见、有偏见,甚至反感的人,要善待对我们不好的人。

我们对别人好,要无条件。

要抱着“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这样的一种心态对人、对事。

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做人处事要有原则,要真诚。

上述要求,对情商高的人,可以水到渠成,情商低的人,他很难做到。

有的人总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总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和事。

事实上,有的时候事实并不是这样,他看待人和事是偏颇的,不对的,所以要引导和教育这样的人正确看待人和事。

同时,他们情商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还要对他们好,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心态和境界去处理关系,我们的情商指数就高了,人际关系就会处理得好了。

如果这样去待人处事,对方还是不理解,还是看你不顺眼,我们也问心无愧,我觉得我们应该这么做。

要学会处理的人际关系还有很多,我在这里不一一阐述,希望大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看待学生,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好同事、好老师、好邻居、好朋友。

(四)学会学习,奠定良好的情商根基

4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致信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时写道:

“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

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

读书的重要性我不知讲了多少次,局长推荐里也发了好几篇有关学习的文章。

在这里,我不再多说,希望大家明白,一个人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找到幸福生活的正确途径。

(五)学会正确看待金钱,取之有道

情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和金钱密切相关的。

金钱是财产的一般形式,在劳动还作为谋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几乎不可能离开金钱。

追求更多的金钱,无可厚非,关键在于你怎么样去追求,那就是要做到“取之有道”。

我们有的老师,把有偿带生当成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这就是“取之无道”。

有的老师会说,我是付出劳动的,收钱是理所当然的。

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有偿带生,很多家长是无奈的选择,平时和家长交谈中,经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甚至有一些很难听的话,但是,带生的老师是听不到的。

而且,我觉得,我们老师现在的收入基本上还过得去,我们平时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节假日应该休息一下,休整一下,享受生活的幸福。

还有的老师,在工作上,“按酬付劳”,学校给我多少报酬,就付出多少劳动,没有报酬就不愿干,问题是你平时的劳动值那么多报酬吗?

安排工作首先讨价还价:

有没有加班费?

有多少?

如果,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什么都以金钱来衡量,那么生活将变得很糟糕,充满铜臭味,而且你的气质也会变差,你的情商指数只会越来越低,生活是不可能幸福的。

(六)学会生活,享受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学会生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人说,生活谁不会啊?

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人不会生活、不懂得生活,所以心情压抑、牢骚满腹,不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要学会生活,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激情”。

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会有创造力、会有艺术天赋。

没有激情的人,会使自己的工作乏味,心情很纠结,工作如同嚼蜡。

充满激情的人、工作效果好,肯定可以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要有诗意。

一个人的生活要有诗意,要有诗情画意,要学会浪漫,我们的生活不要都很“结实”,有时需要“虚”一点,“空灵”一点。

三有“定心”。

心要定,要宁静。

在当下物欲横流且布满诱惑的社会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守住一颗淡定而宁静的心。

只有追随内心,静下心来聆听自己,不断地充盈自己,才能做自己,才能找回自我。

四要有“信心”。

我们做事、为人、奋斗,就要争取成功。

有的人总是没有信心,事实上,人都是差不多的,离开成功很近了,有的人坚持,有的人放弃。

只要我们有毅力、有恒心,我们完全可从充满信心地说:

我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在这里,请大家去读一下我发在局长推荐里的文章《关于幸福教师的几点思考》。

同时,我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

快乐也一天、不快乐也一天,何不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上面讲了这么多,都是讲我们个人该怎么做,那么从学校层面看,开展情商教育应该注意什么呢?

我觉得,学校开展情商教育,除了给老师讲课,或者提供学习资料,引导老师提升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要为老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的硬件条件,还包括软件条件。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要追求优雅、精致的文化,更要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性化的人文环境,引导教师学会心理调适,积极工作、快乐生活。

如果说智商的高低带有很大的先天性和遗传性,那么情商的高低则更多的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并由此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拥有快乐的和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希望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拥有幸福!

2014年6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