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63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docx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精编教师版doc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准确默写文中的文言名句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基本用法,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相关链接】

史书体例①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如《史记》。

②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战国策》。

③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如《左传》。

④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

如《战国策》。

⑤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

如《史记》。

⑥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一起反映历史。

如《通鉴纪事本末》

一、自主学习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4、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过河,渡河  

5、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封   疆界    

6、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图考虑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8、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凭借

9、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二)、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

1、贰于楚也   (句中义:

 从属二主       今义:

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 (句中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句中义:

 外交使节   今义:

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

 对人的尊称,“您”   今义:

儿子)

5、以烦执事   (句中义:

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

掌管某事的人)

6、亦去之     (句中义:

离开  今义:

与“来”相对的动作)

(三)、指出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使……撤退_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动,驻扎,驻军 

3、夜缒而出           名状,在夜间   

4、越国以鄙远  鄙,意动,把……当做边邑;远,形名,远方之地,此指郑国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名状,在东边;封,使动,使……成为疆界

6、共其乏困   形名,缺乏的物资  

7、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动,变雄厚,变薄弱  

二、合作探究

(一)、解释句中的文言实词

1、 鄙

(1)蜀之鄙有二僧           边邑,边疆,边远的地方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庸俗,浅陋,

(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轻视,看不起

(4)越国以鄙远      意动,把……当做边邑

(5)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称的谦辞

 2、辞

(1)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推辞

(2)停数日,辞去。

           告辞,告别

(3)辞甚畅达。

              言辞,词句

 3、微

(1)恨晨光之熹微       细小,轻微

(2)人微言轻           卑贱,地位低下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若非,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5)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中

(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精妙,微妙

 4、敝

(1)使史更敝衣草屦     破旧,破烂

(2)敝人               谦辞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惫,疲困

(4)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伤害

(二)、解释句中文言虚词“焉”,并归纳其用法和意义。

  焉 

(1)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啊

(2)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语气词,怎么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代词,哪里

(4)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它,指这篇文章

(三)组内讨论梳理本文的判断句,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烛之武)辞曰⑥敢以(之)烦执事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⑧(晋)许君焦、瑕

三、翻译句子

1、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课堂达标与迁移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zhuì)而出: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说”通:

“悦”,高兴C.失其所与,不知(zhì):

“知”通“智”,明智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

防守E.共(gòng)其乏困:

共同,一起F.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

侵损、削减2.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鄙:

做动词,当做边邑B.既东封郑封:

做名词,疆界C.晋军函陵军:

做动词,驻军D.若阙地及黄泉,隧而相见隧:

做动词,挖隧道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意思不完全相同。

做代词的两项是()A.何厌之有B.唯君图之C.将焉取之D.君之所知也E.邻之厚,君之薄也F.行李之往来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

属于敬称的两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B.吾不能早用子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8D.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F.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毂5.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怀有二心,从属楚国。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如果派烛之武见秦国国君,敌军一定会退后。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别国来鄙视远方敌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损害秦国的疆域却使晋国获得利益,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知亡矣。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无所害。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鄙:

当做边邑B.敢以烦执事执事:

主持事务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筑土墙用的夹板D.又欲肆其西封肆:

延伸、扩张7.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一组词是()A.既若亦且B.既若乃而C.亦而乃且D.亦而亦且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

D.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9.翻译下面句子。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9

(2)夫晋,何厌之有?

答案

(二)课堂达标与迁移1、E2、B3、BC4、BD5、C阅读文段回答问题6、B7、A8、C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6题。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夜缒而出(zhuì)B.共其乏困(gòng)C.秦伯说(yuâ)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páng)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

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阙:

侵损,削减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D.何陋之有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5.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用原文回答问题:

(1)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

(2)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辞的原因是(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答案1.B2.B3.D4.D5.①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味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②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6.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附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

“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

“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文公说: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

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往西扩大疆域。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

“不行!

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延伸

口吐莲花流芳千古

——古代辩士言辞技巧例析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