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510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docx

汕医中医基础完善中

《中医学》导论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哲学层面上讨论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探讨其疾病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它有别于现代临床医学的精细准确,其理论较为宏观、模糊,强调整体机能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机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而实现。

五脏代表了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

(2)脏腑各有不同的功能,又有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而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更是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

(3)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机时,首先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从而把局部和整体病理统一起来。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1)季节气候根据四季气候的不同,人体机能活动产生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

(2)昼夜晨昏随着昼夜阳气的变化,人体阳气相应地表现为朝生、午盛、夕弱、夜衰的特点。

(3)地方区域地理环境、地域气候,造成人体身心机能的某些差异。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的不同,可造成个人身心机能和体质的不同。

恒动观念

1.中医学认为,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在分析研究生命和机体机能时,应持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2.中医理论还强调以恒动的观念分析、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变过程。

3.动态地处理疾病防治中的矛盾。

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

⏹辨证论治

⏹证: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

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

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

⏹辨证论治方法

⏹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由于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而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它萌生于商周,成熟于战国与秦汉之际。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的重要性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明·张介宾在《类经附翼》中说:

“为人不可不知医,以命为重也。

而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

此阴阳之不可不论也。

”他在《景岳全书》中还说: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

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郑钦安: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

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任应秋:

“如果不把阴阳五行的道理尽先弄通,是很难进入祖国医学理论大门的。

阴阳学说的唯物主义思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着的。

《易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

♦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无实物可见。

《灵枢》: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虽不可见,但可以用水火来说明。

♦水具有湿润、下行、寒凉、阴暗的特性,属阴

♦火具有燥烈,升腾、温热、光亮的特性,属阳

♦水火是从复杂事物和现象当中抽出的人们最常见的相互对立的东西因此,用水火来说明阴阳的概念,是容易理解和具有代表性的。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类水的物质和现象,皆属阴;类火的事物和现象皆属阳。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相互对立的,相互关联的。

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代表一个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如人体内部的气与血,物质与功能等等。

但用阴阳来概括事物的对立属性,这些事物必须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互不相干的。

如:

天与地是一对相互关联的事物,故可分阴阳;而天与女就不能分阴阳,因为它们二者不是一对相互关联的事物。

因此我们可将自然界中一切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用阴阳概括之。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属阳

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机能抑制的——属阴

(三)阴阳的属性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普遍性,指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

如天与地、出与入、动与静、火与水等。

《内经》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

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适合分阴阳。

3.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特定的条件下,二者的认知概念可以相互转化。

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4.阴阳的可分性

阴阳的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昼为阳(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

夜为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凡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矛盾的。

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乃至寒与热、水与火等等,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属性对立的基础上,阴阳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

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表现出阴强则阳弱、阳胜则阴退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阴阳的对立斗争举例:

1.寒暑的更替:

以自然界四季的气候变化为例,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主要取决于寒暖流之间的相互制约。

夏季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炎热的阳;冬季本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渐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

一日阴阳变化与四时类同。

2.人体的生命活动

①从整体来看,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营养物质)与阳(功能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化生的结果。

②人体的五脏,都含有阴阳。

阴指五脏之精,阳指五脏之功能,只有阴阳两方面相互制约,才能使阴阳平调,保持正常活动。

2.阴阳的互根互用

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

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即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没有寒,就没有热;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上就没有下。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气候变化体现阴阳消长

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

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转暖变热,乃“阴消阳长”的过程;从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热转凉变寒乃“阳消阴长”的过程。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转化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由阴转为阳,由阳转为阴,因而说明事物或现象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四时气候的转化,就是一个由量变(阴阳消长)到质变(阴阳转化)的过程,冬寒渐而转温而至夏热,夏热又渐而转凉而至冬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阴阳转化的依据

♦如某些急性传染病(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等),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的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之象,此即由阳转阴。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如“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人的组织结构可以借阴阳划分为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

就大体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就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就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就内脏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就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胸腔,故为阳,肝、脾、肾居于腹腔,故为阴。

具体到某一脏还可以继续分阴阳。

(二)概括生理功能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的结果。

如以功能与物质为例,则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物质与功能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与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

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再以血为例,气属阳,血属阴。

气具有生血、行血和统摄血液等功能,所以,气的功能正常确保血的正常;而血又具有载气和养气的功能,所以,血的功能正常也有助于气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气血之间也体现着阴阳之间的多种关系。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偏胜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转化

(四)指导疾病诊断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

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则又是其中的总纲,即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诊察疾病,从四诊开始。

在分析症状、体征时,色泽、声息、脉象等都可借助阴阳,进行属性归类,从而把握其病理意义。

如:

♦辨别色泽分阴阳:

从颜色、光泽的不同,可以分辨出病症的阴阳属性。

(五)指导疾病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⑴损其有余:

单纯的实证时,阴或阳的一方的偏盛亢奋,另一方不虚损,当损其有余。

如阳胜则热,是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其亢奋之阳,清泻其热,此即“热者寒之”。

若在阴或阳偏盛的同时,而另一方虚损,这时不宜单纯“损其有余”,而须兼顾对方的不足,在驱寒或泻热的同时,佐以扶阳或益阴,所谓泻补兼施。

⑵补其不足:

阴或阳的偏衰或阴阳俱损,即虚证时应补其不足。

针对阴或阳的虚损,分别采用滋阴或温阳方法。

阴阳两虚则用阴阳并补法治疗。

⑶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治宜补阳以制阴

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归纳药物性能

药物的性能,主要靠它的气味、升降浮沉来决定,而气味、升降浮沉,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

⑴四气: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⑵五味:

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

曲直即能屈复能伸。

是以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

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

所谓“炎上”,是之前火热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征。

因此,凡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

所谓“稼穑”,之前土地可供人们播种和收获农作物。

延伸而言,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土”。

古人对土特别重视,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以及“土为万物之母”等说法。

♦金曰从革。

从即顺从,革即变革之意。

金具有能刚能柔,坚劲而变革的特性。

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的事物皆可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

所谓润下,是之前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水。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和推演

(四)五行的生克乘侮

●说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关系称生克制化。

在自然界属正常情况,在人体则属生理现象。

●1、相生。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为:

肝.胆

2、相克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用。

又称“相胜”。

即相互制约之意。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见图)

●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内经》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

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

如:

以土为例,

●土克者水,水为土之所胜;

●克土者木,木为土之所不胜。

异常

●相乘:

乘,以强凌弱。

其次序与相克同。

●相侮:

侮,欺侮。

五行之间反向克制。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

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

指导临床治疗

用五行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

⑵根据相生规律确定具体治法

●体现“虚则补其母”(母子俱虚)治则的治法:

●滋水涵木法:

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

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培土生金法:

又称补脾养肺法。

指通过培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

●益火补土法:

温肾阳而补脾阳的方法。

用于肾阳虚脾阳虚。

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

●体现“实则泻其子”(母子俱实)的治法:

●肝旺泻心法:

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

⑷根据相克规律制订的治疗方法

●常有以下几种:

●抑木扶土法:

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用于木旺乘土、肝气犯胃之证。

●培土制水法:

是以温运脾阳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方法。

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

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方法。

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泻南补北法:

泻心火滋肾水,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证。

● 

第三章藏象学说

【学习要求】

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2.掌握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形体组织、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3.掌握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关系。

4.掌握气、血、津液的生成和生理功能。

5.掌握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组成、分布和生理功能。

6.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述

一、藏象的含义:

“藏”,是指藏居于体内的各个脏腑;“象”,是指征象。

脏腑虽位居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有征象表现于外,可以被察知。

藏象不仅是指内脏的实体,而且也包括内脏的功能,内脏与其他组织器官的联系,以及四时气候对内脏的影响。

 

二、藏象学说的含义:

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外部征象来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2、长期对生活现象、生理病理表现的观察;

3、长期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

四、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

五、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五脏中心论。

(二)、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

“有诸内必形于外”,通过人体反映于外的征象,来考察证实体内脏腑的变化。

(三)、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

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藏象学说中一脏的生理功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又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的生理功能之中。

六、脏腑的功能特点及区别:

(一)、五脏的功能特点:

1、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主藏,不轻易向外排泄。

2、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

“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

“五神藏”。

(二)、六腑的功能特点:

六腑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不储藏精气,以传化为主。

(三)、脏与腑的区别:

1、生理功能方面的区别:

五脏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泻;六腑传化水谷,以传化为主,泻而不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2、形态方面的区别:

五脏多为实性器官,故由精气所充满;六腑多为管腔性器官,故中空而能容纳水谷和糟粕。

(四)、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

奇者,异也;恒者,常也。

所谓奇恒,既是异于一般的意思,奇恒之腑多数形态中空,与腑相近,功能藏蓄阴精,主藏而不泻,与五脏雷同。

奇恒之腑中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的与五脏都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胆,它贮藏清净的胆汁。

第二节脏腑

一、五脏:

(一)、心:

1、主血脉:

心有维持血脉的搏动和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面流动的作用。

心主血脉:

生理:

心气血旺盛,血流通畅——脉抟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一息4~5至,面色红润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面色晄白无华,脉细弱无力。

推动乏力,血脉阻滞——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结、代、促、涩等。

2、主神志:

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主神志:

生理——心的气血旺盛—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思考敏捷,能与外界协调统一。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失眠,多梦,神志不宁;

血热扰动心神——神昏、谵语、狂躁;

若痰迷心窍——神志昏蒙、举止失常,或不省人事;

若痰火扰心——神志狂乱,大悦狂欢,登高而歌,或哭笑无常,打人骂人等。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心功能的正常与否,血脉的盈亏,可反映于面部。

舌头的功能(味觉、语言)主要由心所维持,心的病变可反映于舌。

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和缓有力。

若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晄白,晦滞,脉虚弱无力。

(1)心血瘀阻——面色青紫,脉涩滞结代。

(2)心血不足——面色苍白无华,脉细。

(3)心经有热,气血沸腾,血络充盈——面色红赤。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

(1)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

(2)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

(3)心的阴血不足——舌质红瘦;

(4)心火上炎——舌尖红赤,甚至舌体糜烂生疮,

(5)心血瘀阻——舌质暗紫,或有瘀斑;

(6)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舌强语謇(舌体强硬,运动不灵活,语言不清)或失语等。

4、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喜能伤心,汗液的生成和排泄与心有关。

心在志为喜。

《素问·举痛论》说: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过度,则“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汗液,“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心气不足,可见自汗;心阴亏虚,可见盗汗。

(二)、肺:

“华盖”“娇藏”。

一、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

生理:

肺主呼吸之气正常:

呼吸均匀,气道通畅,不咳不喘。

肺主一身之气正常:

气的生成和升降正常。

病理:

1肺司呼吸功能异常

肺气不足:

气短、语声低微,咳喘无力;

肺气壅塞:

呼吸急促,胸闷咳喘,声高气促,张口抬肩。

2肺主一身之气功能异常——气虚表现:

疲倦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呼吸无力。

3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进,浊气不出,宗气不生,呼吸停止命终。

二、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肺主宣发:

生理:

肺保持正常的宣发状态:

①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使呼吸道通畅;

②将气、血、精、津布散周身,外达皮毛,发挥滋润作用;

③宣发卫气于体表,调节腠理之开合,发挥温养,保卫作用,排泄汗液。

病理:

①体内浊气不能呼出——呼气不利、肺气失宣胸闷、咳喘;

②卫气津液不能宣散于体表,腠理开合失常,卫外功能低下——鼻塞、喷嚏、无汗等。

肺主肃降

生理:

肺的肃降功能正常

①吸入清气,并下行;

②水谷精津下行布散周身;

③清除肺内异物,保持肺的清虚之性。

病理

①吸入之气而后上逆咳喘胸闷,呼吸短促;

②水津不布,凝聚成痰咳痰;

③肺内异物仃留,损伤脉络咯血。

肺通调水道

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

生理

①水液(清的部分)布散周身,发挥滋润作用。

腠理开合正常,汗液排泄适度。

②水液(浊的部分)经三焦水道下行,经肾和膀胱气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病理

肺失宣降——腠理闭,汗孔合——无汗。

肺的宣降失常,水道失于通调——水液停留,尿少,水肿或痰饮。

3、朝百脉,主治节:

朝,即聚会。

肺朝百脉,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治节”,即治理和调节。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之气,通过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

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宗气的生成和布散,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4、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遍身毛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

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

鼻的嗅觉和喉部的发音,都是肺气的作用。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5、在志为忧,在液为涕:

忧愁和悲伤,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悲则气消”。

悲忧易于伤肺。

伤肺

悲忧-------------------肺虚

易产生

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润泽鼻窍的功能。

鼻为肺窍,“五脏化液……肺为涕。

(三)、脾:

1、主运化、升清: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

脾将水谷化为精微,并且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

饮食物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

脾失健运,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消瘦、气血虚。

(2)运化水液:

也称为“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升清:

“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脾以升为健”。

能够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

2、主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功能。

3、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全身的肌肉及四肢,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臻于健壮,“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指饮食口味等与脾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

4、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思虑过度,致气滞和气结,影响了脾的运化和升清。

涎为口津。

(2)、促进消化吸收: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脾的升清

胃的降浊协调平衡

胆汁正常分泌和排泄

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

2、主藏血:

(1)、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

(2)、防止出血。

(3)、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作用。

当:

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

(外输)

肝贮存血液机体外周血液。

(内藏)

安静休息情绪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