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50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docx

灾害地质学深刻复习

一、概念(分):

灾害:

一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集中的事故,事故发生期间当地的人类群体及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以至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地质灾害:

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一般认为,地质灾害是指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易损性:

是指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机会的多少与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

由受灾体自身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

受灾体价值损失率:

是指受灾体遭受破坏损失的价值的比率,它是易损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灾害敏感度:

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评价区内人类及其财产和所处的环境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水平和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

间接损失:

指一场灾难中第二顺序产生的后果,如灾害引发的饥谨、疾病、生产萧条、失业增加以及精神伤害等。

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其影响多是无形的,很难用货币来估量。

承灾能力:

指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能力。

地震:

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在岩石圈内的能量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的快速颤动。

地震波:

地震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出来。

分为面波和体波

震级:

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是指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以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

烈度:

是指地震对地面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等震线:

在地形图上注明地震时各地烈度,然后把烈度相同的地点用曲线连接起来,便可构成等震线图

基本烈度:

指某一地区在以后一定期限内(50~100年)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

实质上是中长期地震预报在抗震、防震上的具体估量。

地震效应:

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壳表层出现的各种震害及破坏现象

地震监测:

是地震预报的基础,通过布设测震站点、前兆观测网络及信息传输系统提供基本的地震信息,从而进行地震预报及防灾减灾决策

火山前兆:

火山活动常伴随着地下热异常过程、区域应力场变化和火山物质的迁移,出现的各种环境异常变化

斜坡地质灾害:

体积巨大的表层物质(岩、土体)由于地震、降水、风化等原因失稳,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运动,对沿途的建筑、人员、田地形成较大损失的地质灾害

崩塌:

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滑坡:

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

泥石流:

斜坡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倒石堆:

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

醉汉林:

滑坡体经滑坡破坏后,其上的树木也随之东倒西歪,称之。

地面沉降:

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表垂直下降现象

地裂缝:

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

岩溶地面塌陷:

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地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陷坑。

矿山地质灾害:

因大规模采矿活动而使矿区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异,产生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产的灾害性地质作用或现象

矿区荒漠化:

矿山“三废”及露天剥矿使原有地表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呈现地表荒芜、砂石裸露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冒顶跨帮:

地下洞室开挖后,由于卸荷回弹,应力和水分重新分布,当围岩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变形和破坏

岩爆:

又称冲击地压,承受强大地压的脆性煤、矿体或岩体,在其极限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向自由空间突然释放能量的动力现象

煤与瓦斯突出:

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突然喷出大量煤粉和瓦斯的现象

荒漠化:

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沙漠化:

是指在沙质地表产生的土壤风蚀、风沙沉积、沙丘前移及粉尘吹扬等一系列过程和现象,

土壤盐渍化:

是盐分在地表土层中逐渐富集的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

系指土壤中盐、碱含量超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以致作物开始生长时就受到伤害

二、填空选择:

1、地质灾害按成因分类、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分类

(1)自然动力型地质灾害、

(2)人为动力型地质灾害、(3)自然与人为复合动力型地质灾害

1)突发性地质灾害、2)渐进性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的评估类型(按时间,按范围)

按时间:

灾前评估、灾期跟踪评估、灾后总结评估

按范围:

点评估、面评估、区域评估

3、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

1)危险性评价、2)易损性评价、3)破坏损失评价、4)防治工程评价

4、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指标—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地灾发展速率是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渐进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基础指针

5、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类型:

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

6、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1.监测与预报、2.灾害评估、3.防灾与抗灾、4.救灾

7、地质灾害分析方法:

类比分析、因果分析、统计分析

8、地震要素:

震源、震中、震中距

9、按震源深度分为:

浅源、中源和深源三类;

10、地震的成因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诱发地震

11、地震序列:

前震、主震、余震

12、全球主要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欧亚)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东非裂谷地震带

13、火山的类型(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及喷发样式(裂隙式、中心式)火山喷发的产物(气态、液态、固态)

14、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是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

15、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形式分类: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渗透变形、特殊岩土胀缩变形

16、典型的滑坡滑动面由陡倾的拉张段(后)、缓倾的滑移段(中)和平缓以至反翘的阻滑段(前)三部分组成。

三、简述每小题10分,共分

1、灾害效应的类型。

1)原生灾害效应:

灾害本身造成的效应。

如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滑坡掩埋房屋、矿井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

2)次生灾害效应:

主要灾害事件诱发的灾害性过程造成的,如地震造成煤气酿成火灾等。

3)后续灾害效应:

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

其中包括野生生物的绝灭、洪水造成的河道变迁、火山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气候变化等。

2、简述灾害损失(直接、间接)

1)直接损失:

指灾害发生后立即产生的后果,如地震后建筑物的破坏情况、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多数可用货币价值来衡量损失的大小。

2)间接损失:

指一场灾难中第二顺序产生的后果,如灾害引发的饥谨、疾病、生产萧条、失业增加以及精神伤害等。

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其影响多是无形的,很难用货币来估量。

3、地质灾害的内涵

1)动力条件: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

伴随科技发展,人类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直线上升,充分显示了人类对地表形态和物质组成的巨大改造力量,人为地质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利用。

2)后果:

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破坏和影响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无人区的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不是地质灾害,往往会有利于人类的未来开发。

4、中国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1、平原、丘陵区沉降与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山海关以南,太行山、武当山、大娄山一线以东,包括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

2、山地斜坡变形破坏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包括长白山南段、阴山东段,长城以南,阿尼玛卿山、横断山北段一线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属中国中部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

3、内陆高原、盆地干旱、半干旱风沙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地处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由高原、沙漠、戈壁及高大山系、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组成。

4、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冻融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青藏断块和东北断块区。

5、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

通过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生成的破坏损失、人类社会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抗御灾害的能力,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6、地质灾害破坏损失损失核算方法

①成本价值损失核算:

以受灾体成本价值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或者修复成本、防灾成本投入核算受灾体的价值损失。

②收益损失核算:

以受灾体可能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农作物价值损失核算。

③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

以受灾体的成本和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资源价值损失核算。

7、减灾防灾的基本原则(7条)

1)树立全民减灾防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

2)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4)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5)减灾与发展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减灾对策

6)积极开展灾害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

7)避免盲目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8、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与内容

1)监测的目的:

是了解和掌握灾害的发生与演变规律,适时捕捉地质灾害临近爆发成灾的特征信息,及时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从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

2)监测内容:

包括成灾条件的监测、成灾过程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效益的反馈监测。

9、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通过人为活动,减少风险,削弱强度、降低损失

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分清主次,重要地点重点防治

3、防治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4、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

最小投入,最大效益。

使地灾防治实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最小风险与最佳效益的有机结合

10、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1)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

控制灾害源、消除或减弱灾害体的活动能量,减少灾害威胁。

对受灾体采取防护或避让等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或增强受灾体的抗御能力。

2)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削弱灾害活动强度措施

受灾体防护措施

监测预报措施

灾害避让措施

11、地震灾害的特点

(1)发生突然,来势凶猛,瞬间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

(2)成因的特殊性使得地震临震预报工作还很不成熟。

(3)诱发多种次生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地震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

(4)在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中,有时无震成灾。

12、地震预报的主要内容及现状

1)预报的主要内容

地震参数预报:

以预报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三个参数为主,即狭义的地震预报。

地震灾害预测:

长期预测(几年到几十年)、中短期预报(几个月到几年)、临震预报(几天之内)。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评估潜在地震灾害的损失,预测未来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预报现状:

长期预报较为成功、中短期预报成功率20%

13、火山喷发效应(灾害、资源)

1、火山喷发灾害效应

原生灾害:

与喷发物的性质密切相关,如熔岩流、碎屑流、地震、喷发物降落、毒气等;次生灾害:

火山泥流、气候、酸雨、洪水、海啸、饥荒、疾病等

2、火山喷发的资源效应(利大于弊):

地热、玄武岩石材、风景旅游、贵金属矿产、宝石、矿物质、肥料

14、影响斜坡失稳的主要自然因素及人类诱因(6)

1)地形地貌:

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切割程度高的山坡丘陵地区,容易爆发,如长江流域上游。

2)地质构造与新构造活动:

地貌与构造活动共同控制着崩滑流灾害的发育程度,此类地质灾害与断裂构造间关系密切

3)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性:

滑坡多发生在具有层状碎屑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的岩体中;土体滑坡多发生在松散堆积层或特殊土体中

4)地下水:

浸润作用降低了岩土体特别是软弱面的强度;降低斜坡土体的稳定性;

5)暴雨和连续降雨:

崩滑流暴发的高峰期与降水较大的夏季基本同步,降雨时间及强度是重要因子;多数滑坡和泥石流都是以地面大量降雨入渗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为直接诱因的

6)人类活动:

工程施工、爆破、植被破坏等—诱因

15、崩塌的特点;

概念:

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特点:

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崩塌体脱离母岩而运动;下落过程中崩塌体自身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崩塌物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16、滑坡的特点(3);

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滑坡

(1)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2)滑动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如古地形、岩层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贯通的节理裂隙面等。

(3)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大型滑坡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

17、滑坡的发育阶段(3)

1.蠕动变形阶段:

从斜坡发生变形、坡面出现裂缝到斜坡滑动面贯通的发展阶段称为滑坡的蠕动变形阶段。

2.滑动破坏阶段:

滑动破坏阶段是指滑动面贯通后,滑坡开始作整体向下滑动的阶段。

此时滑坡后缘迅速下陷,滑壁明显出露。

滑体上的树林倾斜形成“醉汉林”,水管、渠道等被剪断,各种建筑物严重变形以致倒塌。

3.压密稳定阶段:

在滑面摩擦阻力和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上的松散岩土体逐渐压密,地表裂缝被充填,当滑坡坡面变缓、滑坡前缘无渗水、滑坡表面植被重新生长的时候,说明滑坡已基本稳定。

18、泥石流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斜坡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2)特征:

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

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26、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物源条件:

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2)水源条件:

水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一般为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3)地形地貌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19、崩塌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1)防治原则:

标本兼治、分清主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危岩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

对于自然风景区,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采用生物措施时宜种草不宜种树。

2)防治措施:

防止崩塌发生的主动防护和避免造成危害的被动防护

20、滑坡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以长期防御为主,防御工程与应急抢险工程相结合;应急抢险工程应尽可能与防御工程衔接、配套。

根据危害对象及程度,正确选择并合理安排治理的重点,保证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益。

生物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管理、开发相结合。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2)防治措施

1.“拦”:

即拦挡、拦截,如挡土墙等拦挡工程。

2.“排”:

包括拦截和旁引可能流入滑坡体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3.“稳”:

降低斜坡坡度,滑坡后部削方减重及滑坡前缘回填压脚;以生物工程和护坡工程来保护边坡等。

4.“固”:

采用各种形式的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抗滑桩、抗滑明洞等工程,或采用灌浆、电化学加固、焙烧等方法以改变滑带岩土的性质来进行加固,增大滑面的抗滑力。

 

考试安排:

6周星期五(10月10日)

第四大节16:

00-18:

00

教室1---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