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36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docx

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3讲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3讲力和曲线运动逐题对点特训

1.(2017·青海西宁四校联考)在2016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中,我国选手韩天宇在男子超级3000米赛事中以4分49秒450夺冠,并获得全能冠军.如图甲所示,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弯道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将会发生侧滑而离开赛道.现把这一运动项目简化为如下物理模型:

用圆弧虚线Ob代表弯道,Oa表示运动员在O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只受到重力和滑道弹力两个力作用,没有向心力

C.只要速度小就不会发生侧滑

D.若在O点发生侧滑,则滑动方向在Oa与Ob之间

解析在O点发生侧滑时,若此时摩擦力消失,运动员沿Oa方向滑动,而此时运动员还会受到一个大致沿半径方向的摩擦力,则滑动方向在Oa与Ob之间,选项D正确.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通过弯道时需要的向心力大于其受到的合力,选项A、B错误;向心力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小,则圆周运动半径也小,若运动员不控制身姿同样会发生侧滑,选项C错误.

2.(2017·山东潍坊统考)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以速度v1向右抛出小球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水平位移为x1,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1;以速度v2向右抛出小球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水平位移为x2,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A.=B.=

C.=D.=

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α,小球由抛出到落到斜面上时,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分别为x、y.则tanα=,又竖直方向y=gt2,水平方向x=vt,整理可得t=,t∝v,x=,x∝v2,选项A、D错误,选项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t2=,即t2∝x,选项C错误.

3.(2017·陕西西安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物体顶端,若给小物块一水平速度v0=,则小物块( C )

A.将沿半圆柱形物体表面滑下来

B.落地时水平位移为R

C.落地速度大小为2

D.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成60°角

解析设小物块在半圆柱形物体顶端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速度为vc,则重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解得vc=,因为v0>vc,所以小物块将离开半圆柱形物体做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小物块做平抛运动时竖直方向R=gt2,则水平位移为x=v0t,解得x=2R,选项B错误;小物块落地时竖直方向分速度大小为vy=gt,解得vy=,则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2,速度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选项C正确,D错误.

4.(2017·内蒙古联考)如图所示,内部为竖直光滑圆轨道的铁块静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从圆轨道最低点A开始向左运动,小球沿圆轨道运动且始终不脱离圆轨道,在此过程中,铁块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面受到的压力一定大于Mg

B.小球到达B点时与铁块间可能无作用力

C.经过最低点A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D.小球在圆轨道左侧运动的过程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解析若小球恰好通过C点,重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小球与铁块间无作用力,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g,选项A错误;若小球恰好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则小球与铁块间无作用力,选项B正确;小球经过最低点A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此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错误;小球在圆轨道左侧运动的过程中,地面可能不受摩擦力,也可能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选项D错误.

5.(2017·海南五校模拟)测量物体速度大小的方法很多,利用圆周运动测速度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物体弹射时的初速度的装置,右侧是半径为R的圆盘,并置于竖直平面内,装置发射口Q和圆盘的最上端P点等高,装置发射口与P点的距离为L.当装置M中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圆盘面且对准P点弹出的同时,圆盘绕圆心O点所在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小物体恰好在P点到达圆盘最下端时击中P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D )

A.小物体击中P点所需的时间为

B.小物体从发射口弹出时的速度为L

C.圆盘转动时角速度的最小值为

D.P点的线速度可能为

解析由2R=gt2,得t=2,选项A错误;小物体从发射口弹出时的速度v0==,选项B错误;根据(2n-1)π=ωt,得ω=(n=1,2,3,……),角速度的最小值为ωmin=,选项C错误;P点的线速度v=ωR=(n=1,2,3,……),当n=3时,

v=,选项D正确.

6.(2017·宁夏银川模拟)如图所示,等长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P、Q两点,P、Q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一根轻绳长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P、Q连接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时,两轻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 B )

第6题图

A.每根轻绳的长度为

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每根轻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

解析设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时,两轻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由mg=m,解得r=.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轻绳与圆周运动轨道平面的夹角为θ=30°,则有r=Lcosθ=L,所以每根轻绳的长度为L=,选项A错误.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率为v′,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每根轻绳的拉力大小为F,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v2+mg·2r=mv′2,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2Fcosθ-mg=m,联立解得F=2mg,选项B正确.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5g,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D错误.

 

7.(2017·陕西宝鸡质检)(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固定在地面上,圆锥筒的轴线竖直.一个小球贴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于微弱的空气阻力作用,小球的运动轨迹由A轨道缓慢下降到B轨道,则在此过程中( AB )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逐渐减小

B.小球运动的周期逐渐减小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逐渐减小

D.小球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克服阻力做功,小球运动的线速度逐渐减小,选项A正确;小球的运动轨迹由A轨道缓慢下降到B轨道,受力情况不变,由=mrω2,可知轨迹半径r减小,小球运动的角速度ω增大,选项D错误;由T=,可知小球运动的周期T减小,选项B正确;由=ma,可知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不变,选项C错误.

8.(2017·广西柳州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0.2kg的圆环ABCD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径R=0.2m,圆环上四分之一圆孤CD粗糙,其余部分光滑,圆环上端被轻杆固定.套在圆环上的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0=2m/s沿圆环顺时针开始滑动,第一次回到A点时速度为零.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小球经过D点时速度大小为2m/s

B.小球经过C点时对圆环的压力大小为14N

C.小球经过B点时轻杆对圆环的作用力小于4N

D.若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圆环顺时针运动,则小球恰能到达D点

解析

小球从D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0-,vD==2m/s,选项A正确;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有2mgR=-,FN-mg=,联立得FN=14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选项B正确;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有mgR=mv-mv,在B点时有,F′N=,对圆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N=F′N,轻杆对圆环的作用力F==2N>4N,选项C错误;小球从A点以水平速度v0沿圆环顺时针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4J,由于摩擦力Ff=μFN,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时,在C、D间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要小于0.4J,故会上升到D点上方某一位置,选项D错误.

 

9.(2017·江西五校模拟)(多选)两小球A、B离地面高度均为h,水平相距l,如图所示虚线为此时小球A、B连线的中垂线.若同时将小球A、B分别以速度v1、v2(v1>v2)水平抛出,方向如图所示.假设两小球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若<,则小球A、B一定能在第一次落地前相碰

B.若小球A、B在第一次落地前不相碰,则此后就不会相碰

C.小球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小球A、B一定能相碰,且相碰的位置一定在虚线的右侧

解析由题意知小球A、B均做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A、B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二者与地面碰撞前运动时间t1相同,且t1=,若第一次落地前相碰,只要满足碰撞前小球A、B运动的时间t=v2,小球A的水平位移比小球B的水平位移大,故相碰位置一定在虚线的右侧,选项D正确;由于l、h大小未知,只要设置合适的l、h值,两小球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选项C错误.

10.(2017·四川重点中学模拟)(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两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m和2m的滑块P、Q用一质量不计的原长为1.5R的橡皮筋相连,当滑块P、Q随水平转盘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时,滑块P、Q到转盘圆心的距离分别为1.5R和R.已知两滑块与转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橡皮筋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假设两滑块与转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kR≤μmg.则( BD )

第10题图

A.当ω=时,滑块P与水平转盘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B.当ω=时,滑块Q与水平转盘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C.当ω=时,滑块Q将要发生滑动,而滑块P仍相对水平转盘静止

D.当ω=时,滑块P将要发生滑动,而滑块Q仍相对水平转盘静止

解析当两滑块随水平转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此时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为F0=kR,且μmg≥kR.当滑块Q与水平转盘之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时,则有kR=2mωR,解得ωQ=,此时,对于滑块P,mω·1.5R=0.75kR,滑块P未滑动,选项B正确;当滑块P与水平转盘之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时,则有kR=mω·1.5R,解得ωP=>ωQ,则此时对于滑块Q,2mωR=kRω′P,则滑块P先发生滑动,选项C错误,D正确.

 

11.(2017·湖北襄阳调研)如图所示,半径可变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末端B处切线水平,现将一小物体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物体刚到B点时的加速度为a,对B点的压力为FN,小物体离开B点后的水平位移为x,落地时的速率为v.若保持圆心的位置不变,改变圆弧轨道的半径R(不超过圆心离地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D )

解析设小物体释放位置距地面高为H,小物体从A点到B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vB=,到地面时的速度v=,小物体的释放位置到地面间的距离始终不变,则选项D正确;小物体在B点的加速度a==2g,选项A正确;在B点对小物体应用向心力公式,有FB-mg=;又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N=FB=3mg,选项B错误;小物体离开B点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R=gt2,水平方向有x=vBt,联立可知x2=4(H-R)R,选项C错误.

12.(2016·浙江卷)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梨形”赛道,两个弯道分别为半径R=90m的大圆弧和r=40m的小圆弧,直道与弯道相切.大、小圆弧圆心O、O′距离L=100m.赛车沿弯道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赛车重力的2.25倍.假设赛车在直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赛车不打滑,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发动机功率足够大,重力加速度g=10m/s2,π=3.14),则赛车( AB )

A.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

B.在大圆弧弯道上的速率为45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63m/s2

D.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为5.58s

解析赛车在圆弧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径向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向心力公式F=m可知,由于径向最大静摩擦力一定,因此轨迹半径越大,赛车可以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越大,因此赛车手可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选项A正确;在大圆弧弯道上,有2.25mg=m,解得v1=45m/s,选项B正确;在小圆弧弯道上,有2.25mg=m,解得v2=30m/s,因此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6.50m/s2,选项C错误;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t==s≈2.79s,选项D错误.

13.(2017·四川南充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1m内径很小的粗糙半圆管竖直放置,一直径略小于半圆管内径、质量为m=1kg的小球,在水平恒力F=N的作用下由静止沿光滑水平面从A点运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x=m,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撤去外力F,小球经半圆管道运动到最高点C,此时球对外轨的压力FN=2.6mg,然后垂直打在倾角为θ=45°的斜面上D处(取g=10m/s2).求:

(1)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3)小球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4)D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解析

(1)小球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x=mv

解得vB=10m/s.

(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

又据题有FN=2.6mg,解得vC=6m/s.

(3)由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2R-Wf=mv-mv,

解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12J.

(4)设小球从C点做平抛运动垂直打在斜面上D点经历的时间为t,D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在竖直方向上有

2R-h=gt2,

由小球垂直打在斜面上可知=tan45°,

联立解得h=0.2m.

答案

(1)10m/s 

(2)6m/s (3)12J (4)0.2m

14.(2017·湖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10m的圆弧形光滑绝缘轨道,O为圆心,OC竖直,OD水平,OB与OC间夹角为53°,整个空间分布着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从A点以初速度v0=9m/s沿AO方向水平抛出质量m=0.1kg的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带正电荷量q=0.01C,小球恰好从B点沿垂直于OB的方向进入圆弧轨道.不计空气阻力.求:

(1)A、B间的水平距离L;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3)小球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FN;

(4)小球从D点离开轨道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

解析

(1)设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则小球的等效重力为ma;小球在B点的速度为vB,由小球恰好从B点垂直OB进入圆弧轨道得小球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By=v0tan53°,

对小球从A到B的运动过程,由平抛运动知识得vBy=at,

竖直方向位移y=rcos53°,y=at2,联立各式并代人数据得t=1s,a=12m/s2,L=v0t=9m.

(2)小球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对小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ma,得E=20N/C.

(3)小球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设在C点的速度为vC,运用动能定理得mar=mv-mv,

在C点对小球有FN-ma=m,

得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N=4.41N,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F′N=4.41N.

(4)对小球从A点到离开D点运动到最高点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mv=maH,得H=3.375m.

答案

(1)9m 

(2)20N/C (3)4.41N (4)3.375m

15.(2017·西安八校联考)如图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m,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求旅行包的落地点与B端的水平距离;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并设水平传送带长度仍为8m,旅行包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恒为10m/s,当皮带轮的角速终ω值在什么范围内,旅行包落地点与B端的水平距离始终为

(1)中所求的距离?

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40rad/s,旅行包落地点与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在图乙中画出旅行包落地点与B端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象.

解析

(1)旅行包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μg=6m/s

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为

v===m/s=2m/s

旅行包的落地点与B端的水平距离为

s=vt=v=0.6m.

(2)要使旅行包落地点始终为

(1)中所求的位置,旅行包在传送带上需做匀减速运动,则皮带轮的临界角速度为

ω==10rad/s,ω值的范围是ω≤10rad/s,

当ω1=40rad/s时,传送带速度为v1=ω1R=8m/s,

当旅行包速度也为v1=8m/s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距离为

s′==3m<8m,

以后旅行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也为v1=8m/s,

旅行包的落地点与B端的水平距离为

s1=v1t=v1=2.4m.

(3)如图所示.

答案

(1)0.6m 

(2)ω≤10rad/s 2.4m (3)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