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013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docx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

第九章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固体基质栽培简称基质培:

利用非土壤的固体基质材料作栽培基质,用以固定作物,并通过浇灌养分液或施用固态肥和浇灌清水供应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进行作物栽培的一种形式。

基质培的优点:

与水培相比,基质栽培设施简洁,成本低,由于基质有缓冲作用,养分、水分和浊等环境变化缓和,栽培技术与传统土壤栽培有相像之处,简洁把握。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无土栽培均接受基质培。

基质培的缺点:

在基质培生产中需要大量基质材料,使用前需对基质进行处理,栽培后需对基质进行消毒、添加和更换等工作,费工较多。

依据栽培用基质材料分为:

无机基质培:

砂培、砾培、岩棉培、蛭石培等;

有机基质培:

泥炭培、椰糠培、锯末培、稻壳培等;

无机基质理化性状稳定,是当前基质栽培的主要材料;

有机基质材料在使用上有肯定的要求,主要为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经堆制发酵后合成,所形成的有机基质培在我国各地广泛接受。

例如:

苇末。

依据栽培空间状况分为:

平面栽培:

平面栽培就是利用平面空间进行栽培,一般的蔬菜都可以进行平面栽培,尤其适于植株高大的蔬菜,如番茄、黄瓜等,平面栽培又分槽培和袋培等;

立体栽培:

充分利用设施空间进行栽培,主要用于小株园艺作物,又可分为袋式栽培和柱式栽培等。

如生菜、草莓等。

石砾培

砾培是无土栽培初期阶段(其次次世界大战到60年月)的主要形式。

石砾来源是河边石子或石矿声岩石碎屑。

砾石本身不具有盐基交换量,保持水分和养分的力量差,但通气排水性能良好。

砾培是一种封闭循环的系统,其关键部件是一组不漏水的种植槽,槽内装满惰性石砾,砾的直径一般大于3mm,种植槽定期灌养分液,然后排出回流至贮液池。

按灌液方式可分为美国系统和荷兰系统。

两者都以砂砾作为基质,由栽培床、储液罐、电泵和管道等几个部分组成。

荷兰系统接受让养分液悬空落入栽培床的方法,在栽培床末端底部设有养分液流出口,直径为注入管口径的一半,这样,整个循环系统形成一个节流状态,经流出口流入储液罐的养分液与注入口一样实行悬空自由落入的方法,目的是为了使养分液更好地溶解空气,提高养分液的溶氧浓度。

供液时再将贮液罐中的养分液用电泵再次打入注入口,循环使用。

其特点是每次灌液时,能将栽培床中的养分液全部更新。

美国系统的特点为使养分液从底部进入栽培床,再回流到储液罐中,整个养分液都在一个封闭系统内,通过电泵强制循环供液,回流时间由时间继电器把握。

由于养分液循环使用,水和养分的利用都很经济。

因此在当时,砾培被公认为无土栽培技术上有有用效果的典型。

砾培的缺点

由于石砾的容重大(1.5-1.8g/cm3),给搬运、清理和消毒等日常管理等带来很大麻烦,而且用石砾进行无土栽培时需建一个牢固的水槽(一般用水泥建成)来进行养分液循环。

因此,砾培逐步被其他栽培形式所取代。

石砾的预备与处理

栽培所用的石砾要求:

粒径在5~15mm,石砾应较坚硬,不易裂开;棱角较钝,不会由于摩擦对植株的根颈部造成损害。

选用石灰性的石砾,要作特地的处理。

可用浓度为0.5~5.0g/l的重过磷酸钙溶液浸泡石砾数小时,定时测定浸泡液中水溶磷的浓度,开头时会不断降低,当降到P10mg/l以下时,需将旧浸泡液排去,换上新的,再浸泡、测定,直至浸泡液的水溶磷含量稳定在P30mg/L和pH6.8左右时,将浸泡液排去,用清水清洗数次,即可使用。

此时石砾的颗粒表面包上一层不溶性磷酸三钙,抑制了碳酸钙的溶出。

非石灰性的石砾具有肯定的置换、吸附、溶出多种离子的性质,假如使用前不进行处理睬干扰养分液的稳定,引起作物缺素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是将石砾用清水洗净,然后用养分液浸渍循环多次,直至养分液的组成趋于稳定时才可使用。

砾培的设施结构:

砾培多接受下方灌排养分液,即美国系统类型。

所需设备相对简洁,勿需频繁供液,耗电少。

系统装置主要包括种植槽,灌排液装置、贮液池,转换式供水阀和管道。

(一)种植槽

槽的宽度以80~100cm为宜,两侧深15cm,中间为20cm,槽底呈“V”形。

槽底伸向地下贮液池的一方,要有稍微的坡降,一般为1:

400。

槽长应在30m以内,太长会影响养分液的排灌速度,槽的两端设有灌排液缓冲间,由灌排管与槽内相通。

槽壁可用木板、水泥板或砖水泥混制而成,为了防止漏水和酸性养分液的浸浊,需在槽内铺一层厚度为0.3mm的黑色聚乙烯薄膜。

(二)灌排液装置

灌排液装置主要有设置在种植槽底部的灌排管(灌液与排液合用)和设置在槽两端的灌排缓冲间两部分组成。

1.灌排管

灌排管是由陶制或塑料制成的半圆管,弦长8cm,掩盖在槽的中间部位,管的两端延长到全槽长,并与两端的缓冲间的隔墙底部的孔相接。

每隔45cm开一个直径约为1cm的孔穴使水上下进出,灌排管掩盖好后,在其上盖一层尼龙纱网,以阻挡微小石砾掉进管内或堵塞孔缝。

2.灌排液方法

养分液由水泵供液管引到槽端后,先灌入灌液缓冲间,后再灌入槽底的灌排管。

此时排液缓冲间的排液口阀门关闭,养分液即快速在槽内由下向上上升浸泡石砾,直至深度达到要求时,液面与排液缓冲间上的浮子开关接触,随即指令关闭水泵停止供液,同时指令排液阀门开启进行排液,将槽内全部积液排回地下贮液池中,不能有重力水积于槽底,此时,只有石砾颗粒持有一层水膜。

(三)贮液池

应建于地下,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内部抹上耐酸抗腐蚀性强的水泥浆膏,池的容积约为石砾用量的75%,1000m2的温室约需一个容量为25m3的贮液池。

(四)水泵、转换式供水阀与管道

水泵除与转换式供水阀联接外,还在接于转换式供水阀之前,分出一条支管作清洗贮液池时使用,以将清洗水排到室外去。

此管在不清洗贮液池时,可引回贮液池内,让一部分养分液冲入贮液池中起搅拌作用。

三、砾培技术要点

(一)养分液配方及浓度的要求:

应依据石砾的性质和栽培的作物选择合适的养分液配方和浓度。

由于石砾保水保肥力量差,所持的养分液量少且不具有缓冲作用,故养分液的浓度不宜太高,以免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养分液浓度上升。

当选用总盐含量超过2g/L的配方,应用其1/2剂量,或选用标准剂量总盐分含量较低的配方,如山崎配方。

由于使用的养分液浓度较低,留意准时补充养分,经常检测养分液浓度的变化,如其浓度降到起始浓度的70%时,就要马上补回到原来的浓度

(二)供液频率与供液量

供液次数受基质颗粒的大小和持水状态、作物种类和植株的大小、气候等几方面的因素所制约。

要依据具体状况来确定。

总的要求是有足够的水分供作物吸取和不致因水分消耗造成养分液浓度过高。

供液次数也要结合气候与植株生长状况而调整。

在基质处于能速灌速排、彻底排的状况下,供液次数以稍偏多些为宜。

养分液灌入种植槽内的液面应在基质表面以下2-3cm,不要漫浸基质表面,使基质表面保持干燥,以阻挡藻类生长,并阻挡根系进入基质表层,从而避开受到猛烈阳光照射时,因温度太高而灼伤,也可削减水分损失和避开养分液浓度快速变浓以至在表面形成盐霜。

(三)石砾消毒

换茬时应对石砾进行消毒。

首先将石砾及种植槽内灌排管中的残根除去,否则会阻碍消毒液发挥作用。

然后在贮液池中配制含0.3-0.5%的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灌入种植植内,且漫过石砾层表面,约浸30min,再循环30min后排去,然后用清水洗去残留消毒液。

第三节砂培

砂的来源广泛,在河流、海、湖的岸边以及沙漠等地均有分布,加上价格廉价,是无土栽培应用最早的一种基质材料。

我国新疆戈壁滩无土栽培多接受砂培,但其缺点是容重大,持水力差,化学成分和质量因来源不同而差异较大。

砂培可以看作是砾培的一种,但其基质粒径比砾培小,且其保水性比砾培高。

砂培系统的特征是砂粒基质能保持足够湿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能充分排水,保证根际通气。

但有时会因砂粒粒径过小,保湿量过大,而又不循环流淌,导致溶氧供应量削减,通气不良的状况。

因此,如何把握砂培不过干、不过湿是管理技术的关键。

砂的选择:

砂的不同粒径组成,物理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异。

打算着栽培效果,粗砂透气好而持水力弱,细砂及粉砂相反。

从砂的化学性质来看,由于砂的种类及来源不同,其pH值和微量元素含量都有较大的差别。

砂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使用中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砂粒不宜过细,可选用0.6~2.0mm粒径组成的为好。

砂粒应均匀,不宜在大砂粒中加入土壤或细砂。

2.砂子在使用前应进行过筛,剔除大的砾石,用水冲洗以除去泥土及粉砂。

3.用前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有关成分含量,以保持养分成分的合理用量和有效性。

4.确定合理的供液量和供液时间,防止因供液不足而造成缺水。

砂培的供液特点:

为滴灌式、开放式;砾培的特点为封闭式、循环式。

砂培的设施结构

(一)栽培槽

1固定式栽培槽

一般为多用砖或水泥板筑成的水泥槽,内侧涂以惰性涂料,以防止弱酸性养分液的腐蚀,也可用涂沥青的木板建筑。

槽的宽度为80~100cm,两侧深15cm,中心深20cm,槽底呈“V”形,槽底铺双层0.2mm厚黑色聚乙烯塑料薄膜。

槽底部应有1:

400的坡降,以利于排液。

另外还应设置排液管,使多余的养分液排放到棚室外面。

排液管依槽底外形不同而设置不同。

“V”字形的槽底,排液管可设置在槽底中心;如中间高两边低的槽,则设在槽外,于道路边设一暗沟排液。

设置槽中间的排液管可用多孔塑料管,管径4~7.5cm,孔隙朝下,即排水孔朝槽底。

也可以从排水管腹部每隔40~50cm切割一道深化管径1/3的缝隙作为排水通路,缝隙朝底下,以防作物根系堵塞孔隙。

2全地面砂培床

在整个温室地面上全部铺上砂,做成一个大栽培床,为了利于排水,床底的坡降应稍大,通常为1:

200,在床上铺两层0.15~0.2mm厚的黑色聚乙烯薄膜,薄膜上按1.5~2.0m的间隔,平行排列直径为4.0~6.0cm的多孔塑料排液管,排液管孔应向下。

排出的养分液流到室外的贮液池中,可用于大田施肥。

排液管放好后,铺上30cm厚的砂层,整平,砂的厚度要均匀,如深浅不一,将导致基质中湿度分布不匀,浅的地方作物根系可能会长入排水管中将其堵塞。

(二)供液系统

砂培通常接受滴灌方式供液。

由供液主管道(φ32~50mm)、支管道(φ20~25mm)、毛管(φ13mm)、滴管和滴头组成。

滴管和滴头接在毛管上,每一植株有一个滴头,务求每株滴液量相同。

毛管在水平床面长度不能超过15m,过长会造成末端植株的供液量小于进液口一端的供液量,导致作物生长不全都。

较为经济、便利的方式是选用多孔微灌软管代替上述滴灌系统,直接铺在行间,从微孔中流出养分液,潮湿基质。

微灌带的出水孔接受特殊的机械加工方法形成,流量均匀。

软灌带的成本低,使用便利,但使用寿命较短。

浇灌系统用的养分液,要经过一个装有100目砂网的过滤器,以防杂质堵塞滴头。

三、砂培技术要点

(一)养分液管理

从砂的化学性质看,pH值一般为中性或偏酸,除Ca的含量较高,其他大量元素含量都偏低。

另外,砂培基质的缓冲力量较低,且是接受开放式供液,在基质中贮液不多,以致使基质中养分液的成分、浓度和pH反应会变化较大。

因此,在选定养分液配方时,应依据所用砂的各种元素的含量对配方进行调整以确保各种养分的平衡,另外养分液的生理反应应比较稳定。

使用时,应用低的剂量,假如配方的生理反应稳定,但剂量较高,则可用其1/2的剂量。

2.供液量和供液方法

在正常状况下,可依据作物对水分的需要来确定供液次数。

每天可滴灌2~5次,每次要灌足水分,允许有8~10%的水排出,并以此来推断是否灌足(砂、珍宝岩的供液标准)。

每星期应对排水中的可溶盐总量测定两次(用电导率测定仪)。

如可溶盐总量超过2000mg/l时,或EC>3mS/cm时,则应改用清水滴灌数天,让其溶盐,以降低浓度。

当消灭低于滴灌用的养分液浓度后,应重新改回用养分液滴灌。

如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从对水分的需要来看,可能不需要每天多次滴灌。

但从养分需要来看,有可能是需要滴灌的。

此时可连续滴进养分液,让新养分液替换掉已在砂中被作物消耗去养分的旧养分液,以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要。

如遇到滴量不多就有不少水排出时,可将养分液的浓度提高(总养分盐浓度不要超过2.5g/l)再行滴灌。

(二)基质消毒

一般每年进行1次,也可以1茬1次。

以消退包括线虫在内的土传病虫害为主。

常用消毒剂为1%福尔马林溶液、0.3%~1%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溶液。

药剂在床上滞留24h后,用水清洗3~4次,直至完全将药剂洗去为止。

第四节岩棉培

1980年以后,在以荷兰为中心的欧洲各国快速普及。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试验与应用,其中以荷兰的应用面积最大,已达3000多公顷。

一、岩棉培的特征

岩棉是一种用多种岩石熔融在一起,喷成丝状冷却后粘合而成的,疏松多孔可成型的固体基质。

这种人工加工而成的农用岩棉,容重一般为80~90kg/m3,总孔隙度为97.2%,浸水后岩棉的三相比为:

固相2.8%,液相45.2%,气相50.2%。

具有土壤栽培的多种缓冲作用,如吸水性能、保水性能和通气性能。

质地松软、均匀,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

岩棉培就是将植物种植于肯定体积的岩棉块中,让作物在其中扎根锚定,吸水、吸肥。

其基本模式是将岩棉切成定型的块状,用塑料薄膜包住成一枕头袋块状,称为岩棉种植垫(图9-5)。

种植时,将岩棉种植垫的面上薄膜割开一个小穴,种上带有苗块的小苗,并滴入养分液,植株即可扎根其中吸到水分和养分而长大。

岩棉培的优点

(1)岩棉培能很好地解决水分、养分和氧气的供应。

水培和NFT培,主要靠配置瀑氧装置、水面喷水、安装起泡器、养分液循环、薄层间歇供液等方法使部分根系暴露在空气中,给根系补充氧气。

而岩棉培则利用岩棉的保水和通气特性来协调肥、水、气三者关系,无须增加其它装置。

(2)岩棉培具有多种缓冲作用。

利用其吸水、保水、保肥、通气和固定根群等作用,可以为作物的根系制造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受外界的影响较小。

同时,由于岩棉质地均匀,栽培床中不同位置的养分液和氧的供应状况相近,不会造成植株间的太大差异,有利于平衡增产。

(3)岩棉培的装置简易,安装和使用便利,不受地平限制。

其栽培床只需岩棉毡、黑色塑料薄膜、无纺布,并配以滴灌装置。

岩棉培由于接受滴灌供液,对地面坡降的要求不如NFT严格;养分液的供应次数可以大大削减,不受停电、停水的限制,能节省水、电。

(4)岩棉本身不传播病、虫、草害,在栽培管理过程,土传病害很少发生,在不发生严峻病害状况下,岩棉可以连续使用1-2年或经过消毒后再度利用。

(5)运输便利,便于展览和流通。

岩棉培的分类:

开放式岩棉培和循环式岩棉培。

开放式岩棉培的主要特点是:

供应作物的养分液不循环利用。

通过滴灌滴入岩棉种植垫内的养分液,多余的部分从垫底流出而排到室外。

主要优点是:

设施结构简洁,无水池,无回液管,施工简洁,造价廉价,管理便利,不会因养分液循环而导致病害集中的危急。

在土传病害多发地区,开放式岩棉培是很有成效的一种栽培方式。

主要缺点是:

养分液消耗较多,较铺张,多余的养分液弃之不用会造成对外界环境的污染(使外界环境氮磷养分富化)。

循环式岩棉培:

指养分液被滴灌到岩棉中后,多余的养分液不是排掉弃去,而是通过回流管道,流回地下集液池中,供循环使用。

一次性投入高,高产出。

其优点是不会造成养分液的铺张及污染环境;

缺点是设计较开放式简单,基本建设投资较高,简洁传播根际病害。

为了避开养分液排出对土壤的污染,爱护环境,岩棉培都朝着封闭循环方式进展。

荷兰目前全接受封闭式养分液管理方式。

二、岩棉培的设施结构

岩棉培的基本装置包括栽培床、供液装置和排液装置,如接受循环供液,就无需排液装置。

(一)栽培床

栽培床由畦和连结在一起的岩棉垫构成,岩棉垫外套黑色或黑白双色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定植前在薄膜上开定植孔,定植带岩棉块的幼苗。

岩棉栽培床对建筑工艺要求严格,栽培床地面肯定要平整,否则会造成供液不均,甚至会使盐分积累,pH值上升,影响栽培效果。

1.开放式岩棉培的栽培床结构

(1)筑畦

将棚室内地面平整后,按规格筑成龟背形的土畦并将其压实。

畦的规格依据作物种类而定。

以种番茄为例,畦宽(畦沟到畦沟之间)150cm,畦高约10cm(畦沟底至畦面最高点),在距畦宽的中点左右两边各30cm处,开头平缓地倾斜而形成两畦之间的畦沟,畦长约30m,畦沟沿长边方向有1:

100的坡降,以利排水。

整个棚室的地面都筑好压实的畦后,铺上0.2mm厚的乳白色塑料薄膜,将全部畦连沟都掩盖住,膜要贴紧畦和沟,使铺膜后仍显出畦和沟的外形铺上乳白膜的作用,一是防止土中病虫和杂草的侵染;二是防止多余养分液渗入土中而产生盐渍化;三是增加光照反射率,使温室种植的高株型作物下部叶片光照强度提高,有利生长。

(2)岩棉种植垫在畦上的排列

在畦背上一个接一个地放两行岩棉种植垫,垫的长边应与畦长方向全都。

每一行都放在畦的斜面上,使垫向畦沟一侧倾斜,以利将来排水。

岩棉种植垫与畦沟的距离比与畦中心的距离短,造成畦背上两行之间的距离较大,隔着畦沟的两行之间的距离较小。

与其它基质培不同的是,开放式岩棉供液管铺在畦与畦之间,其它基质培的管道线铺在槽中间。

与大田种植不同的是,种植畦是以畦背为行人工作通道,畦沟只作放置滴灌毛管及排去多余养分液之用,不作行人通道。

根部加温装置:

在全部连接成行的岩棉种植垫底下,再垫一块硬泡沫塑料板,宽度与岩棉种植垫全都,厚度约3cm,长度视工作便利而定,板宽的中心开一小凹沟,以放置加温管道。

此时在泡沫塑料板与岩棉种植垫之间,隔一幅白面黑底的塑料膜(厚0.1mm),幅宽要能跨过畦沟,将畦沟连同其两侧的两行泡沫塑料板都能盖住,并能弯到贴紧畦沟底部保持畦沟仍显示成一条沟状,膜幅宽的两侧向上翻起,露出黑色的底面,并盖在岩棉种植垫上,将整个垫面盖住,仅在定植作物的位置割出一孔穴,造成垫面为黑色,以利吸取阳光的热量达到增加垫温的目的。

2.封闭式岩棉培栽培床的结构

(1)筑畦框

先用木板或硬泡沫塑料板在地面上筑成一个畦框,高15cm左右,宽32cm左右(以放得进宽为30cm的岩棉块及其包膜为度),长20~30m,框内地面筑成一条小沟,沟按1:

200坡降向集液池方向倾斜,整个地面要压实。

然后铺上厚度0.2mm的乳白色塑料薄膜,膜要贴紧地面的沟底,显出沟样,并能将放置于膜上的物件包起来。

(2)安置岩棉种植垫及排灌管

筑好畦框并铺以塑料薄膜后,在其上安置岩棉种植垫。

岩棉种植垫用无纺布包住底部及两侧以防根伸到沟中去。

在畦框底部的小沟中安置一条直径为20mm的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并将其接到畦外的集液池中。

小沟两侧各安置一条高5cm、宽5cm、长与上述岩棉种植垫相同的硬泡沫塑料条块,作支承岩棉种植垫之用,使种植垫离开底部塑料薄膜,以防止养分液滞留时浸到垫底。

将岩棉种植垫置于硬泡沫塑料条块上,一个接一个排满全畦,垫与垫的相接处留一小缝,以便养分液排泄。

在岩棉种植垫上安置一条直径为20mm的软滴灌管,管身每隔40cm开一个孔径为0.5mm的小孔,养分液从孔中滴出,每孔流量约为30ml/min,滴灌管接通室外供液池。

3.岩棉种植垫规格的确定

涉及到每株作物占有养分面积或单位时间内拥有的养分液量。

一般认为,外形以扁长方形较好。

规格为,宽25-30cm,长90cm,厚度7-10cm。

依据植株蒸腾量和岩棉的供液力量进行计算。

(二)供液装置

1.开放式岩棉培的供液装置

开放式岩棉培都接受滴灌系统供液,滴灌是通过滴头以小水滴的方式慢速地(一个滴头每小时滴水量把握在2~8L)向作物供水的一种格外节省用水的浇灌方法。

滴灌系统由液源、过滤器及其把握部件、塑料干管和支管、毛管、滴头管组成。

(1)液源、过滤器及把握部件

液源有两种供应方式:

大容量养分液池的滴灌系统、不设大容量养分液池滴灌系统、大容量养分液池的重力滴灌系统。

在池内配制好可直接供应作物吸取的工作养分液。

这种液池供液可以靠重力作用(建于高处)将养分液压入一个具有大于100目过滤网的过滤器,滤去沉淀等杂物后再进入输液干管(过滤器是滴灌系统必不行少的部件),然后分流到各支管以至灌区。

过滤器的前后都设有压力表和流量把握阀。

这种依靠重力供液的方式,比较简洁,对动力要求较低(只要有自来水即可),管理便利。

大容量养分液池也可建于地面以下,这样就要增设一个肯定功率的水泵,以将池中养分液泵向过滤器,然后分送到灌区。

不设大容量养分液池滴灌系统。

只设浓缩养分液贮存罐(分A、B两种浓缩液),而不设大容量养分液池。

在需供液时,用活塞式定量泵分别将A、B罐中的浓缩养分液输入水源管道中,与水源一起进入肥水混合器中,混合成任一设定浓度的工作养分液,然后象第一种方式一样通过过滤器过滤,再进入输送管道分送到灌区。

这种液源供应方式,关键在于定量泵和水源流量把握阀及肥水混合器,这些设备必需是严密设计的自动把握系统,依据指令能精确     输入浓缩液量和水量并使它们混合均匀成指定浓度的工作养分液。

是自动把握程度较高的系统,从而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2)干管和支管

液源通过过滤器后,分送到各种植行之前的第一级和其次级管道,都是用硬塑料管制成,管径大小与所需的供液量是相适应的,其长度依据输液距离而定。

(3)毛管

是进入种植行中去的管道。

最末一级直接向植株滴液的滴头管,就接在毛管上。

毛管的直径通常为12-16mm,是用有弹性的塑料制成的,因连接滴头管时是靠迫紧的方式嵌入的。

每两行植株之间设一条毛管,长度与种植行全都,放在畦沟内,利用一条毛管接出两行植株所需的滴头管。

(4)滴头管

是直接向植株滴液的最末一级管。

用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

其一端嵌入毛管上,方法是先在毛管上钻一孔径略小于滴头管外径的小孔,然后将滴头管迫紧嵌入孔中,要做到不易松脱和漏水。

滴头管的另一端用小塑料棒架住,插在每株的定植孔上,滴液出口离基质面2-3cm,让养分液以很慢的速度滴出,落到定植孔中。

最常用的滴头流量为每小时2-4L。

2循环式岩棉培的供液装置

(1)供液池

设置于高1.8m的高架上,依靠重力将养分液输给各植畦内设液面电感器以把握池内液位,并在输出管上设置电磁阀及定时器以把握输液。

(2)过滤器

供液池出来的养分液要先经过过滤器过滤才流到各畦中去。

(3)集液池:

设于畦的一端的地下,将回流来的养分液集中起来供循环利用。

也设液面电感器。

(4)水泵设于集液池内。

与液面电感器联系起来以把握水泵的启动与关闭。

(三)排液设施

循环式岩棉培养分液循环利用,因此没有排液设施。

开放式的岩棉培的排液设施很简洁。

主要在岩棉种植垫的底部将塑料包装袋戳穿几个小孔,让多余的养分液流出。

然后靠畦面斜坡的作用,使流出的养分液流到畦沟中,后集中流到设在畦的横头排液沟中去,最终将其引出室外。

室外应设有集液坑,将流出的养分液集中起来,如很多,应设法将其送回大田,作大田作物施肥之用,不要使其四散污染环境。

三、岩棉培的育苗与定植

(一)岩棉块育苗

育苗用的岩棉块的外形和大小,可依据作物种类而定。

较大的方块面上中心开有一个小方洞,用以嵌入一块小方块,小方洞的大小刚好与嵌入的小方块相吻合,叫做“钵中钵”。

大块的岩棉块除上下两个面外,四周应用黑色或乳白色面不透光的塑料薄膜包上,防止水分蒸发和在四周积累盐分及孳生藻类。

播种时先用竹竿或镊子在岩棉上刺一小洞后放入种子。

浇透水后盖上旧报纸或无纺布,直至出苗。

出苗见真叶后开头浇养分液标准浓度的1/3-1/2量,直至成苗。

(二)定植

先将岩棉种植垫上面的包膜切开一个与育苗块底面积相吻合的定植孔,再引来滴灌系统的滴头管于其上,滴入养分液让整个岩棉植垫吸够养分液,再在岩棉种植垫两端底部靠畦沟一边戳出几个小孔,使多余的养分液可流出。

然后将带苗的育苗块安置在岩棉种植垫的定植孔上,再将滴头管的滴头架设于育苗块之上,使滴入的养分液滴到育苗块中后再流到种植垫中去。

待根伸入种植垫后,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