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98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docx

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高频考点十二物质的分离与除杂doc

2019-2020年中考化学45分钟高频考点练(解析版)_高频考点十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6·河南模拟)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氢气

【解析】选B。

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出来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冷却后水为液态,故剩余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2.(2016·襄阳中考)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适量NaOH的固体或溶液就能除去的是 (  )

A.CO2(H2O)

B.CO2(HCl)

C.NaCl溶液(MgCl2)

D.KNO3溶液(H2SO4)

【解析】选C。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A不符合除杂原则;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B不符合除杂原则;MgCl2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C符合除杂原则;H2SO4能与NaOH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

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D不符合除杂原则。

3.(2015秋·余杭区校级期中)如图,实验室中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此CO2气体中常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若要除去这两种气体杂质,可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甲、乙两个洗气瓶,通过导管的正确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解析】选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将水蒸气除去;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除去氯化氢气体;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应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否则通过碳酸氢钠溶液时会再引入水蒸气;故使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乙、甲两个洗气瓶,通过导管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②①。

4.(2015·东营中考)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

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用图2所示的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解析】选A。

A项中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氯化氢都反应,除去氯化氢的同时也能把二氧化碳除去,故错。

5.(2016·济宁中考)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 (  )

A.氧化钙(碳酸钙)  加水、过滤

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

C.硫酸(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试剂、过滤

D.碳酸钾(氢氧化钾)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除杂问题。

除杂时必须掌握两个原则:

一只能是杂质发生反应、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这两条必须同时满足。

氧化钙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除去了氧化钙,选项A错误;铁粉加入氯化亚铁(氯化铜)中,只有氯化铜和铁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将过量的铁粉过滤以后得到纯净的氯化亚铁,选项B正确;在硫酸(硫酸钠)中加入氯化钡时,二者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选项C错误;碳酸钾(氢氧化钾)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氢氧化钾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是会引入新的杂质碳酸,选项D错误。

6.(2015·广安中考改编)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Zn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CaCl2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CO2(H2O)——生石灰干燥

【解析】选A。

锌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单质,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aCl2固体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选项B所采取的方法错误;MgCl2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所采取的方法错误;生石灰与CO2和水都反应,选项D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7.(2016·临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FeCl2

CuCl2

铁粉

B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C

NaCl

Na2CO3

稀硫酸

D

CuO粉

Cu

稀盐酸

【解析】选A。

铁粉能够与CuCl2反应生成FeCl2和Cu,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A符合除杂原则;氢氧化钠溶液既可以与CO2反应,也可以与HCl反应,能除去杂质,也能除去原物质,B不符合除杂原则;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在除去碳酸

钠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C不符合除杂原则;稀盐酸不能与杂质Cu反应,但是可与CuO反应,不能去除杂质,D不符合除杂原则。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8.(10分)(2015·遵义中考)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设计

方案如下

: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

说明理由  ;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硫酸钠已除尽,方法是  ;

(3)操作③的目的是            ,③、④操作顺序能否交换,其理由是 ;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

【解析】

(1)②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

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若用硝酸钡代替氯化钡能除掉硫酸根,但是产生新的杂质硝酸钠,在后续操作中无法除掉;

(2)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氯化钡,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钠已经除尽;(3)在操作②中为把硫酸根除尽,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在操作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若顺序颠倒会使得滤液中存在少量的氯化钡;(4)操作③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因此需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这样就会使得滤液中混有碳酸钠,故在过滤之前还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答案:

(1)不能用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2)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氯化钡,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使钡离子完全沉淀 不能,若顺序颠倒会使得滤液中存在少量的氯化钡 

(4)不严密,会使得滤液中混有碳酸钠

9.(8分)(2016·资阳中考)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        。

(3)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加入X的目的是溶解,故加入的溶剂X是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后,氢氧化钾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加入Y的目的是将氯化钙除去,故加入的是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再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沉淀除去,那么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钾、氢氧化钾和碳酸钾,这些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钾、碳酸钾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通过蒸发把盐酸

和水除去。

答案:

(1)水(或H2O) K2CO3

(2)H2O、HCl

(3)MgCl2+2KOH

Mg(OH)2↓+2KCl

10.(12分)(2015·汕尾中考)木炭

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木炭粉,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回收铜的方案如下:

(1)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液Ⅱ中的溶质为    。

(4)试剂A最好选用下列    溶液(填序号)。

①H2SO4 ②CuSO4 ③MgSO4

(5)为了完善实验方案,可对滤渣Ⅰ中的       进行回收。

【解析】

(1)根据过滤时所用仪器可知,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木炭与硫酸不反应;(3)反应①后,滤液Ⅰ中的溶质是硫酸和硫酸铜,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硫酸铜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滤液Ⅱ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4)滤渣Ⅱ中含有剩余的铁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5)开始混合粉末中的铜没有和酸反应,进入滤渣Ⅰ中,为了回收更多的铜,可将滤渣Ⅰ中的铜也进行回收。

答案:

(1)漏斗 引流 

(2)H2SO4+CuO

CuSO4+H2O (3)硫酸亚铁 (4)① (5)Cu

11.(10分)提纯某KCl样品(含有少量的MgCl2和K2SO4)的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③的实验操作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    。

(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2和BaSO4沉淀,写出生成BaSO4的化学方程式 。

(3)确定步骤③所加的K2CO3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在加入K2CO3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K2C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K2CO3  

  。

(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若要得到KCl晶体,还要进行如下操作:

将溶液倒入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解析】

(1)溶解、过滤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和烧杯;

(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2和BaSO4沉淀,说明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3)在加入K2CO3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K2CO3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K2CO3过量。

(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盐酸,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

答案:

(1)烧杯 

(2)Ba(OH)2+K2SO4

BaSO4↓+2KOH (3)过量

(4)HCl 蒸发皿 出现较多固体

12.(10分)(2015·呼和浩特中考)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硫酸铜和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实验方案,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铜。

方案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FeSO4·7H2O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2)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目的是  。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

解析】

(1)步骤①的操作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步骤②是将少量的硫酸铜转化成硫酸亚铁,所以应加入的物质是铁;(3)步骤②后得到的固体是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步骤③是将铁溶解生成硫酸亚铁,所以③中是稀硫酸与铁反应;(4)步骤④是从溶液中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由于硫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所以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再过滤。

答案:

(1)玻璃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