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725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docx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

第一章上代文学

1、当时,日本没有独自的文字表达方式,所以歌谣、神话基本上都是依靠口头传承的。

这被称为“口承文学”。

2、在口承文学时代,要用异国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日本本土的歌谣、神话,是极为困难的。

尽管如此,还是产生了所谓的万叶仮名,用以记录诗歌文学。

3、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万叶集。

4、日本最古老的汉诗集是懐风藻。

5、日本现存最早的书籍是古事记。

6、《古事记》由上中下三卷构成。

上卷记录神代之事,也就是神话和传说;中卷记录了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既有神话,也有史实,不完全属于帝记;下卷记录了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属于帝记。

7、《古事记》采用古汉语、变体汉文和假名注音相杂的“和汉混淆体”。

8、仿照中国历代正史而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敕撰正史的是日本书纪。

9、《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收录了不少古代歌谣,这些古代歌谣总称为记纪歌謡。

10、就在《古事记》编撰的第二年,天明天皇下诏撰修各国的地方志。

目前仅存的只有五国风土记,即常陆风土记、播磨风土记、出云风土记、肥前风土记和豊後风土记,其中只有出云风土记保存完好。

11、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的开端。

关于其编者,有学者认为是大伴家持。

万叶集收录和歌约4500首,其中短歌约4200首。

12、万叶集的和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雑歌、相闻和挽歌。

第二章中古文学

1、平安迁都以后,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的地位逐渐降低,成为“私人空间”的文学。

此时编撰的三部敕撰集凌云集、文化秀丽集、経国集反映了当时汉诗文兴盛的时代特征。

日本文学史上又称这个时期为国风暗黒时代。

2、第一部皇帝下令编撰的敕撰和歌集是古今和歌集。

3、假名的普及使日常语的自由变现成为可能,带来了色彩斑斓的假名文字散文文学。

其中主要文学成果是物语文学。

物语文学最初有两大形态,作り物语和歌物语。

4、第一部物语是竹取物语,被称作物语の出で来はじめの亲(物语之始祖),是最早的虚构物语。

5、虚构物语有竹取物语、宇津保物语、落洼物语等;歌物语有伊势物语、大和物语、平中物语等。

6、第一部具有文学意义的日记是土佐日记。

7、“摄关政治”鼎盛时期,“藤原道纲之母”写作的蜻蛉日记表白了自己内心真实,开始摸索自由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女性文学方法。

这种方法为以后的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日记文学代表所继承。

8、历史物语有栄华物语、大镜等。

9、进入院政时期,文学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各种説话集的问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昔物语集。

10、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是古今和歌集,由四位着名歌人(纪贯之、纪友则、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奉醍醐天皇之命编撰而成。

其中收和歌约1110首,所收和歌大约都是短歌和长歌。

古今和歌集附有用假名所写的“仮名序”(纪贯之作)和用汉字写的“真名序”(纪淑望作)。

11、和歌的本质存在是“借景物喻心情”。

12、《古今和歌集》中所收和歌按照创作的年代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読み人知らずの时期、二是六歌仙の时期、三是撰者の时期。

13、在平安时期,以假名写作的物语是散文文学的主要形式。

14、第一部物语是竹取物语,被称作物语の出で来はじめの亲(物语之始祖),是最早的虚构物语。

15、伊势物语是现存的最早的“和歌物语”,也是和歌物语的代表作品。

16、源氏物语的作者是紫式部,共54帖,前41卷描写了主人公光源氏的一生以及发生在贵族社会的种种恋爱故事。

41卷以后描写了光源氏名义上的儿子薰和光源氏的孙子匂宫。

17、栄华物语开辟了“历史物语”这一新的物语形式,它是第一部历史物语。

第二部历史物语是大镜。

18、到了平安末期,又有今镜出现,到中世又有水镜、増镜问世。

19、真正意义上的用假名记录的,具有文学性的日记开始于土佐日记,作者为纪贯之。

20、蜻蛉日记的作者是藤原道纲の母。

21、紫式部日记的作者是紫式部。

22、更级日记的作者是菅原孝标の娘。

23、日本文学史上最早的随笔文学作品是枕草子,其作者为清少纳言。

24、枕草子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日记式段落”,二是“类聚式段落”,三是“随想式段落”。

25、所谓的説话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仏教説话,一类是世俗説话。

26、日本灵异记的作者是僧侣景戒。

27、説话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昔物语集,它是短篇说话集。

其中收集说话1000余则,共有31卷,分为天竺、震旦、本朝三大部分,指印度、中国、日本。

28、在今昔物语集之后,镰仓时代又出现了古事谈、続古事谈、宇治拾遗物语、十训抄、古今着闻集、発心集等许多说话集。

第三章中世文学

1、在持续不断的“下克上”的世道中,还出现了方丈记、徒然草这样优秀的“隠者文化”。

2、新古今和歌集的作者是藤原定家以及藤原家隆等人,由後鸟羽院下令编撰,共20卷。

3、藤原定家的父亲藤原俊成提出“幽玄”的美学理念,后来藤原定家把这一美学理念进一步发展为的“有心”美意识,后进一步加强了“余情”。

4、平安前期至镰仓初期所编纂的八部敕撰和歌集,它们是古今集、后撰集、拾遗集、后拾遗集、金叶集、词花集、千载集、新古今集,被称为八代集。

5、新古今和歌集是八代集,新续古今和歌集是十三代集,新敕撰集也是十三代集。

6、水无瀬三吟百韵的作者是宗只,此作被认为是“百韵”的最高杰作。

7、平安末年、中世初期,出现的物语大多都是对于源氏物语等平安时期王朝物语的模仿,人们将这类物语称为拟古物语。

现存的作品有松浦宫物语、住吉物语、石清水物语等。

8、那些描写战争、在战争描写之中表现历史的叙事文学被称为军记物语。

如义経记、曽我物语等。

9、进入镰仓时期,出现了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这就是取材于平安末年的“保元之乱”,“平治之乱”的保元物语、平治物语。

10、军记物语的代表之作是平家物语,作家是琵琶法师,该作品里渗透着人情味和物哀精神,统括整个作品的是佛教的无常观。

11、军记物语的重要代表作品是太平记。

12、在众多说话集中,文学性最为出色的一部是宇治拾遗物语。

13、古今着闻集是仅次于今昔物语集的大部说话集。

14、进入中世后,“日记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世的时代色彩。

比如とわずがたり(不问自述)。

15、方丈记、徒然草是“隠者文化”。

其中,方丈记的作者是鸭长明,徒然草的作者是兼好法师。

16、在日本文学上被称为“三大随笔”的是方丈记、徒然草、枕草子。

17、方丈记的前半部写的是当时的五大灾难。

分别是安元大火、治承旋风、福原迁都、养和大饥馑、元历大地震。

18、徒然草是以つれづれなるままに开头的。

19、兼好法师写的徒然草中主要有两种美的理念汇合于此,这两种美是幽玄美和清寂(さび)美。

20、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位叫做観阿弥的着名演员,他的儿子世阿弥在其父亲之后,也很得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赏识。

21、风姿花伝是世阿弥的最早的能乐着作,他还留下了不少能乐论,如花镜、能作书、申楽谈仪等,在这些作品中,他使用了歌论用语“幽玄”,引入了当时武士的信仰“禅宗”的教义。

22、一般来说,“御伽草子”主要以妇女孩童为阅读对象,是一种强调趣味性的短篇小说。

比如一寸法师、物くさ太郎、文正の草子、鉢かつぎ等。

第四章近世时期文学

1、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人们多以“庶民文学”或“町人文学”概括之。

2、进入“元禄时期”,日本近世文学的特色得以充分显现。

这一特色首先表现在以井原西鹤的创作为代表的“浮世草子”的出现。

3、松尾芭蕉在他的猿蓑等俳谐集里形成了所谓的“蕉风”创作风格。

4、近松门左卫门对传统的古净琉璃进行改造,以哀怨的笔调描写了近世的义理人情以及两者之间的尖锐冲突,出世景清、曽根崎心中、心中天网岛等就是其成功之作。

5、南総里见八犬伝的作者为滝沢马琴,又名曲亭马琴,该小说模仿了中古长篇小说水浒传。

6、江户时期也是日本国学研究得以发展的时期,江户中期出现的试图探讨日本古代思想精神(“古道”)的国学。

后来国学家撰写了万叶考、古事记伝、源氏物语玉の小栉等着述,试图在古典名着之中发现所谓“古道”。

7、松永贞德创立了“贞门俳谐”。

贞门最初的俳谐集是由松江重赖编写的犬子集。

8、田代松意所编的俳谐集谈林十百韵创立了谈林派的风格,此书也成为了谈林派最重要的着作,在该书第一章的连歌中,西山宗因就提出了谈林派树立新风的抱负。

9、松尾芭蕉和门人曾良,宗波外出旅游,经过奈良,大阪来到须磨、明石时,写下了笈の小文,在回江户后,写下了更科纪行,他以此次旅游为基础完成了着名的奥の细道。

10、松尾芭蕉提出了俳谐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不易流行和风雅の诚。

11、松尾芭蕉追求侘び、寂、しおり、细み。

12、松尾芭蕉及弟子的主要着作有冬の日、春の日、旷野、ひさご、猿蓑、炭俵、続猿蓑,被称为“蕉门七部集”。

13、小林一茶所着的俳谐书おらが春最为着名。

14、井原西鹤写了好色一代男,又写了好色二代男,又称诸艶大监,还有好色一代女和好色五人女,他晚年还写下了被称作“町人物”的小说,其中日本永代蔵和短篇集世间胸算用堪称“町人物”的双璧。

除此,他还写了西鹤诸国ばなし和西鹤置土産。

15、最开始写作读本的是都贺庭钟,他所作的英草纸是日本最早的读本小说。

16、上田秋成完成了雨月物语和春雨物语。

17、曲亭马琴的读本还有三七全伝南可の梦、椿説弓张月,与南総里见八犬伝一起,被称为三大奇书。

18、滑稽本最着名的作家是式亭三马,他的两部代表作是浮世风吕和浮世床。

19、近松门左卫门在贞享三年写完出世景清。

他创作的曽根崎心中为净琉璃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世话物。

20、在阿国歌舞伎的表演中加入青楼女子的挑逗动作,形成了被称为女歌舞伎的新型歌舞伎。

在此之后,又出现了由美少年主演的歌舞伎,叫做若衆歌舞伎。

1653年,按照幕府的要求重新开演的歌舞伎被称作野郎歌舞伎。

21、最早时,下河辺长流与好友契冲完成了万叶代匠记,奠定了国学研究的基础。

此后,京都伏见稻荷的神官荷田春満在契冲的影响下,试图通过古典研究对儒教、佛教传入日本之前的古代日本精神进行探讨,日本国学由此开端。

荷田春满的门人贺茂真渊撰写了万叶集考。

22、本居宣长提出了もののあわれ。

他写的源氏物语玉の小栉认为物语的本质在于もののあわれ。

第五章近代文学(明治时期)

1、学问のすすめ的作者是福泽渝吉。

2、小説神髄的作者是坪内逍遥,该作品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的“破晓晨钟”,数月后,他还发表了当世书生気质。

3、浮云的作者是二叶亭四迷,他发表的第一篇文学评论是小説総论,到1906年,他还写下了其面影和平凡两部长篇小说。

4、砚友社创办了刊物我楽多文库。

5、尾崎红叶创作的金色夜叉在现实描写上更为深入,对于现实的批判也更为深刻,赢得了很多读者。

6、砚友社时期也被称作“红露时代”,“红”是指尾崎红叶,“露”是指幸田露伴。

7、幸田露伴发表了露団団、风流仏、一口剣、五重の塔。

8、1893年创刊的同人杂志《文学界》在引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同人作家有北村透谷、岛崎藤村、戸川秋骨、马场孤蝶、上田敏。

9、北村透谷创作了内部生命论。

10、岛崎藤村创作了若菜集。

11、樋口一叶创作了たけくらべ(青梅竹马)、にごりえ(浊江)、大つごもり(大年三十)、十三夜(九月十三夜)。

12、第一部自然主义文学是岛崎藤村发表的破戒,该作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的长篇小说。

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真正的奠定之作是田山花袋创作的蒲団。

13、森鴎外和坪内逍遥展开过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名的文学论争——“没理想论争”。

14、森鴎外发表了舞姫、文づかひ、うたかたのき,被称为浪漫主义三部曲。

15、森鴎外还发表了长篇小说青年和雁。

16、森鸥外把自己的历史小说分为两类,一类叫歴史そのまま,另一类叫歴史离れ。

17、短篇小说高瀬舟就是“歴史离れ”的历史小说。

18、在日本文学史上,被文学史家列入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作家行列的主要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徳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国木田独歩等人。

19、田山花袋师事尾崎红叶,倡导“平面描写”。

20、田山花袋继蒲団之后,还发表了生、妻、縁三部曲,用客观的“平面描写”外扬了“家丑”,这三部曲与田舎教师等作品的发表,确立了田山花袋的自然主义代表作家的地位。

21、夏目漱石于1905年发表了长篇讽刺小说吾辈は猫である。

22、夏目漱石的中期三部曲是三四郎、それから、门。

23、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是彼岸过迄、行人、心。

第六章近代文学(大正时期)

1、唯美派又被称作耽美派,也被成为“新浪漫主义”,主要作家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

2、永井荷风发表了左拉自然主义色彩浓厚的作品地狱。

归国后,根据自己的留学体验写了あめりか物语、ふらんす物语等。

他的创作在历经一段低迷时期后,在昭和年代再次写出了名为墨东奇谈的优秀作品。

3、谷崎润一郎写的刺青、麒麟等短篇登上了文坛,在“古典回归”时期,他写了春琴抄、细雪。

在大正时期,他的作品被称作“悪魔主义”创作。

4、白桦派的代表作家有武者小路実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

5、武者小路実笃写了お目出たき人、幸福者、友情。

6、有岛武郎写的かんかん虫和カインの末裔表现出对下层劳动者的关心,长篇小说或る女是他的重要力作。

7、志贺直哉享有“小説の神様”的美称。

他的作品有中篇小说和解,短篇作品城の崎に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8、与自我破灭型的“私小说”相比,志贺直哉以个人内心世界为题材的小说被认为是“自我调和型”,这类小说被称为“心境小説”,它是由志贺直哉开辟的一块新天地。

9、“新思潮派”的作家有芥川龙之介,他的成名之作是鼻,表达自身对于现实人生认识的主要作品有罗生门、芋粥。

表现他艺术至上主义的观念和追求的作品有戯作三昧、地狱変、蜘蛛の糸。

10、菊池寛在“新思潮”的同人作家中出名比较晚,主要作品是父帰る。

11、如今,最具影响力的纯文学大奖是“芥川赏”。

第七章现代文学(二战前时期)

1、在新感觉派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位不容忽视的作家——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

2、横光利一完成了被称作“新感觉派文学手法集大成”的长篇小说上海。

3、川端康成的主要作品有雪国。

还有千羽鹤、山の音、古都等。

第八章现代文学(二战后时期)

1、太宰治的作品有斜阳、人间失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