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50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量经济学模版.docx

计量经济学模版

计量经济学模版

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各因素实证分析

 

姓名:

罗紫萱

班级:

国贸122

学号:

35

指导老师:

郑明贵

 

外语外贸学院

二零一五年五月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各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本文采用实证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计量方法,利用1993年到2012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或者减小,居民消费水平也会相对增加或者减小。

同时,居民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指数是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物价水平指数的增长或者下降,居民消费水平也会相对的下降或者增加。

关键词:

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指数。

一绪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经济正在快速增长,预计这种趋势仍将延续,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消费是所有经济行为有效实现的最终环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

在目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我国消费水平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中采用实证分析法,引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指数,分析这些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1.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居民消费水平就是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用于生活消费和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消费水平就是单个消费者一定时期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所达到的规模与水平。

居民消费水平有两种含义:

(1)指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居民消费水平。

按支出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项。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项。

居民消费又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

按全国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额,称为“全国居民消费水平”;按农村人口平均计算的农村居民消费额,称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按城镇人口平均计算的城镇居民消费额,称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2)泛指其他各种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指标。

如各种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的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

可以是全国性的指标,也可以是地区性、家庭性的指标。

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品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的消费政策、个人的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

2.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观点理论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

3.我们验证一个理论假设,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指数函数,其变化轨迹是一个倒U的抛物线,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低,然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也随之提高,然后当经济发展水平到一定高的水平以后,收入差距又逐渐缩小。

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导致经济的变化,从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4杜森贝利(1948)认为,消费函数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他把消费函数的这一特点归因于一个相对收入效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

其要点是:

1在消费上人们相互影想,存在攀比倾向。

一个人将其收入的多大部分用于消费,不决定于他的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他同别人相比的收入水平。

2消费具有习惯性,它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的影响。

如果目前收入低于过去的最高收入,人们宁愿减少储蓄来维持已经习惯的消费水平。

所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5李致平、荣晨(2011)《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一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目前的物价水平,贫富差距因素对消费水平有一定的约束效应。

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控通货膨胀,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6王长坤,喻永红(2008)《当前居民消费水平与物价变动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观点是居民消费需求的起伏与物价变动的趋势、周期基本一致。

居民消费支出缓慢的增长,物价水平也会随之降低;反之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的年份,物价也必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三计量经济模型研究:

(一)模型设定、计量经济学检验

(1)变量的定义

被解释变量:

居民消费水平Y

解释变量: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

物价水平指数X3

(2)建立经济模型:

解释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指数之间的关系。

(3)模型的数学形式

设定居民消费水平与三个解释变量相关关系模型,样本回归模型为:

(4)数据收集

该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共有三个变量,分别是从1993-2012年,因此为时间序列数据,最后一个2013年的数据作为预测对比数据收集的数据如下所示:

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数据统计局等)

年份(年)

居民消费水平(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物价水平指数(1978=100

1993

1393

921.6

2577.4

273.1

1994

1833

1221.0

3496.2

339.0

1995

2355

1577.7

4283.0

396.9

1996

2789

1926.1

4838.9

429.9

1997

3002

2090.1

5160.3

441.9

1998

3159

2162.0

5425.1

438.4

1999

3346

2210.3

5854.0

432.2

2000

3632

2253.4

6280.0

434.0

2001

3887

2366.4

6859.6

437.0

2002

4144

2475.6

7702.8

433.5

2003

4475

2622.2

8472.2

438.7

2004

5032

2936.4

9421.6

455.8

2005

5596

3254.9

10493.0

464.0

2006

6299

3587.0

11759.5

471.0

2007

7310

4140.4

13785.8

493.6

2008

8430

4760.6

15780.8

522.7

2009

9283

5153.2

17174.7

519.0

2010

10522

5919.0

19109.4

536.1

2011

12570

6977.3

21809.0

565.0

2012

14110

7916.6

24564.7

579.7

2013

15632

8895.9

26955.1

594.8

 

(二)对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和各解释变量进行归纳分析

1点击file–new–workfile,得到下图

 

2输入起始日期19932012,点击ok得到下图

3.点击quick–emptygroup得到下图

4.将数据输入表格

5.分别给各个命名YX1X2X3

6.点击quick–estimateequation,在对话框“equationspecification”中输入YCX1X2X3,点击ok

用OLS法进行回归得到如下模型:

DependentVariable:

Y

Method:

LeastSquares

Date:

05/12/15Time:

22:

44

Sample:

19932012

Included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63.6003

176.4003

1.494330

0.1545

X1

1.221966

0.083344

14.66175

0.0000

X2

0.218406

0.023691

9.218857

0.0000

X3

-1.985540

0.512237

-3.876212

0.0013

R-squared

0.999722

Meandependentvar

5658.350

AdjustedR-squared

0.999669

S.D.dependentvar

3618.448

S.E.ofregression

65.79077

Akaikeinfocriterion

11.38769

Sumsquaredresid

69254.81

Schwarzcriterion

11.58684

Loglikelihood

-109.8769

F-statistic

19152.53

Durbin-Watsonstat

1.884417

Prob(F-statistic)

0.000000

6消除自相关性

因为DW值在Du到4-dU之间,所以不用消除自相关性。

所以得到的最后模型:

Y=236.6003+1.221966X1+0.218406X2-1.985540X3

1.49433014.661759.218857-3.876212

R2=0.999722D.W=1.884417F=19152.53

(二)检验模型

1)经济意义检验

由模型可知,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或者减小,居民消费水平也会相对增加或者减小。

同时,居民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指数是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物价水平指数的增长或者下降,居民消费水平也会相对的下降或者增加。

如下图所示,居民消费水平(Y)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1)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居民消费水平(Y)和物价水平指数(X3)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

说明此模型符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能用经济检验的标准对其进行解释。

散点图

线性图

2)拟合优度检验

对于统计检验,这里采取拟合优度检验。

=0.999722,

=0.999669可知,拟合优度还是比较高的,从下图的拟合图和残差图中也可以看出。

拟合图和残差图

3)计量经济学检验(在上述已完成)

(三)计量方法描述

在本文中用到了OLS(最小二乘法)、消除自相关性的GLS(广义最小二乘法)

OLS(最小二乘法):

又称最小平方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

它通过最小化无误差的平方和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的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最小。

还可以用于曲线拟合。

GLS(广义最小二乘法):

又称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比普通最小二乘法更普遍的意义,或者说普通最小二乘法知识加权最小二乘法中恒取1时的特殊情况。

(四)结论

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物价水平指数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而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我国是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而且农民的消费动力也也远大于城镇居民。

2)模型不足之处,前面引入了国内生产总值,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太容易受到别的变量的影响,所以,应该引入别的变量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

例如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和居民储蓄定期余额等。

3)由计量经济分析得出最终模型:

Y=236.6003+1.221966X1+0.218406X2-1.985540X3

1.49433014.661759.218857-3.876212

R2=0.999722D.W=1.884417F=19152.53

参考文献

1.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3.尹华北《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研究》

4.李致平、荣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王长坤,喻永红(2008)《当前居民消费水平与物价变动的相关性分析》

6.詹姆斯.杜森贝利收入、储蓄和消费理论[M]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8.计量经济学(精编本)于俊年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