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351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docx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4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案例

教师:

周婷婷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

”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

把课堂给学生,课堂是他们自己的课堂。

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做文本的主人公,融入文本,体会种葫芦人喜爱葫芦的心情,亲身感受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的原因。

把课堂还予学生,教师做好巧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及整组教材内容和本篇课文,从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图文并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句、词、字层层递减,有规律地巩固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2、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孩子喜欢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懂得知错

能改的道理。

七、教法学法

就如窦桂梅校长所说的“教学要回归到母语教学,我们教的是母语。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母语,习得母语,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第一课时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多种形式的读中学字学词,并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

”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中间两段,感情问题的原因。

学法是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比较得真知。

八、课时安排:

预设用2课时来完成。

九、检测安排:

检测安排在四个时段:

第一课时结束时:

以把生字放在“新语境”的小练习巩固。

第二课时初:

以小游戏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结束时:

“读拼音写汉字”形式检测学习生字情况;提供课外读物(《春雨》古诗,积累美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回家后练习:

比较两句重点句子,检测学生对课后两个句子的掌握情况;从课文中抽取第一小段,进行简单的阅读训练。

十、教学准备:

葫芦各个生长阶段的图片、ppt、课文补充图片、资料袋等十一、整体设计

第一课时以“图片识字,情境创设导入——句、短语、词、字层层递减,随文识字,读中感悟、语境中识字,游戏巩固生字——多形式读词、读中巩固词”来形成随文识字的严谨结构,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认字,真正做到让学生从本质上感悟母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课时以“趣味复习巩固——读中议,读中悟,体会心情——拓展延伸”来构成一堂受学生欢迎的讲读指导课,紧抓课后两个反问句与陈述句,结合故事发展情境,指导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真正做到读中议,读中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十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挂、哇、治”3个字;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图片揭题导入

1、指导读音“葫芦”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葫芦),它是——(出示两张葫芦图,后面有生字、音节)

抽生拼音节,你发现了什么?

2、读题

你喜欢葫芦吗?

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葫芦,他天天都去看葫芦,总是说——我要的是葫芦。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该阶段的学生,抽象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以图片导入,让生对葫芦有了直观的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激起了同学们往下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过渡:

是啊,我要的是“葫芦”,让我们一起来当当那种葫芦的人,一起走进田里,那最后我能得到葫芦吗?

1、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课本63页,用双手捧好书,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孩子们,这个故事你想读吗?

下面请大家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小树叶上的音节,实在有困难,招呼一下老师,我很愿意成为你的好朋友,开始吧。

(设计意图:

初步读文,让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自主识字,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境创设,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三、指导朗读,随文识字

(一)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1、(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孩子们,这几个词,你会读吗?

重点教学“藤”:

延伸:

除了“细长的葫芦藤”你还看到过细长的什么藤?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学案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

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

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

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一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

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

你爱北京吗?

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

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

我们都爱她。

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三、课堂练习,说说写写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

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

(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喜欢鼓励性的语言,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其主要内容就是在小刺猬和小獾的相互鼓励中,小獾获得了自信,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

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理念:

本课我着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等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创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在导语部分,我的随机称赞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还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本课的教学中。

并且在这部分我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心理渗透。

2、营造课堂氛围——创新课堂的“催化剂”。

我带着笑容、称赞、鼓励来到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言说、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可__发表自己的见解,做一名大度智慧的引导者,巧妙地运用激励手段,催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教学中,针对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插入小刺猬和小獾的图片,活跃了课堂气氛。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体态特征,这样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营造氛围作了铺设。

4、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舞台。

喜好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表演活动更是他们喜欢尝试的实践活动,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分角色表演这一活动,培养了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

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

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本节课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读课文。

(略)

教学要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同学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老师称赞你们!

你们真棒!

出示课件:

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个大屏幕上也有老师平时称赞同学们的话,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读一读吧。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以后会怎样做?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不少。

你们表现得好,就应该得到称赞。

我们发现别人的优点,也应该及时地去称赞他。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小童话故事。

(板书:

称赞)。

二、学习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欣赏课文: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块来欣赏这篇课文。

想一想课文中的两只小动物都是谁?

(指名回答)。

你喜欢它们吗?

它们都长什么样子?

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

看图片:

图片上的这只小动物是谁?

你能说一说它的样子吗?

(指名形容刺猬的样子)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

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跟老师一起再看看它的长相吧!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三种獾)。

谁能形容一下獾的样子?

2、自由朗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你们完成任务了吗?

那么小刺猬和小獾是怎么互相称赞的呢?

谁能读一读?

(指名读)你读得可真流利。

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称赞别人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

(愉快、诚恳)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再来读读吧。

(指名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得可真到位,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你真棒!

)(谁愿意再来试试)

3、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神奇的效果呢?

请同学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小獾是怎样说得。

(指名读出来,学生找准确以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小獾说的话。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

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理解“泄气”一词,并指名说说它的意思。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獾很感激小刺猬,在它泄气的时候给它鼓励,让它有了自信。

)。

再齐读。

4、请同学快速读读1-3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

板凳做得很粗糙。

理解生字“粗糙”。

然后齐读。

5、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师:

是啊!

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

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

6、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

师:

是啊!

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不但做成了板凳还学会做椅子了。

如果小刺猬不去称赞小獾,而是去挖苦,讽刺它,你想想小刺猬会怎样说呢?

7、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出示课件,齐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

(出示)因为称赞能。

(学生自由发挥说)

8、是啊!

称赞多有魅力啊!

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记一记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

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

齐读。

三、分角色表演读。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朗读比赛的小游戏,找两个同学分别给小刺猬和小獾配音,下面的同学可不是没事干啊,你们要仔细地听,给他们当评委,看看谁读得最棒。

四、: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拓展延伸:

1、自已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

2、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

教学反思

1、学生能处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们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因此,在课堂上我始终面带微笑,对学生积极的给予真诚的称赞,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课一开始的时候,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

老师称赞你们!

你们真棒!

)。

针对孩子们喜欢动物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用课件展示刺猬和獾的图片,这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刺猬”和“獾”这两种小动物,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孩子们有了兴趣、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愉悦的氛围。

学生乐学,爱学。

2、新课程标准提出: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加强了朗读练习,如自读、指名读、对比读、分角色读、选择重点段落读等。

在朗读的同时,加深了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比如“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

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理解“泄气”一词的含义,并且让学生谈一谈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

板凳做得很粗糙。

”重点理解“粗糙”的含义以及理解小獾看着这样粗糙的板凳心理的感受是什么。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

在此基础上我还重点加强了对学生朗读课文情感的培养。

比如:

他对小獾说: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和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

“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部分学生在读此段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地、诚恳地、愉快地称赞别人的语气读得不是很到位,在此我进行点拨,把读得语气到位的学生树为榜样,其他学生模仿读,学生一下就找到了感觉,把称赞的语气读出来了,增强了语感,体会到真诚的称赞能带给人们自信,激励了学生敢读、想读、爱读的学习精神,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学生从中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

在教学中,我时常注意称赞学生的感悟理解,点滴进步。

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为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注入了不截的活力。

现在反思课堂,我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学了《称赞》这篇课文以后,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同学应该怎样去做呢?

这一问题创设有些空洞,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说一说怎样发现别人的优点,或者当别人做得并不太好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发现闪光点,及时地给予称赞。

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说起来也会更加具体。

2、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我还不能完全的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着,教师成为

引导着和参与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一定的约束。

3、整节课我都重在挖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显得有些繁琐。

忽视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有些形式化,即感悟道理多,亲身实践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以上不足,转变教师的角色,从“领导者”变为“引导者”。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深挖教材内容,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