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115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7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docx

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补充内容

考试说明

为了帮助广大应考人员熟悉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特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考试性质】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是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客观评价,属标准参照性考试。

考试结果既可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也可作为质量专业岗位的上岗证(初级)和某些重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关键质量岗位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中级)。

【考试时间】2008年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日期定于6月22日上午9:

00~12:

00,下午2:

00~5:

00。

【考试方式】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采用笔试。

【考试级别】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设置三个级别:

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质量专业中级资格和质量专业高级资格。

【考试内容】《2008年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08年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用书》全部内容。

【试卷题型、题量】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组成。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分为上篇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和下篇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题量分别为:

单项选择题30题,多项选择题40题,综合分析题20题,试卷总题量为90题。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题量分别为:

单项选择题30题,多项选择题40题,综合分析题30题,试卷总题量为100题。

【证书注册】根据《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注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国质检人[2003]145号)的规定,取得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注册登记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未经注册登记或逾期不办者,质量专业资格证书自动失效。

【继续教育】取得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未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的不予重新注册登记。

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分必修项目和自修项目。

第一章概率传统基础知识

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以及产品最终处置)的各个阶段,在所有过程的运行和结果中均可观察到变异。

变异质量的途径便是持续的减少变异,一致的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统计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观察到的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模,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

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作为质量工作者,想更好的了解有关的统计并运行到实践活动中,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概率统计知识。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铸件上的砂眼服从(A)

A、泊松分布B、正态分布C、二项分布D、F分布

2、为了判断改进后的日产量是否比原来的200(千克)有所提高,抽取了20天的日产量数据,发现日产量的平均值为201(千克),以下结论正确的有(C)

A、只提高1千克,产量的提高肯定是不显著的

B、日产量的平均值为201(千克),确实比原来有所提高

C、需要使用单总体t检验来判断改进后的产量是否比原来有显著提高

D、因为没有提供总体标准差的信息,因而不可能做出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

23、计量型质量特性A和B都服从正态分布,具有相同的均值100,特性A的标准差是15,特性B的标准差是5,我们可以得出(B、D)

A、特性A的观测值比特性B更趋近于均值

B、特性B的观测值比特性A更集中

C、特性A的观测值落入区间[85,115]的概率是特性B的概率的1/3

D、特性B的观测值落入区间[85,115]的概率为99.73%

E、特性A的分布比特性B的分布窄

24、关于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C)

A、泛弃真错误的可能性不超过α

B、犯纳伪错误的可能性不超过α

C、a取值越小,拒绝域也会越小。

拒绝原假设的理由越充分

D、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H0时,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E、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与犯第二类的错误的概率β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降低α时,β也会随之降低

第二章常用统计技术

为了获得期望的质量或成效,必须合理的设定、管理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因素,如原材料、设施、作业方法等。

利用本章介绍的统计技术。

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更可靠地获得设施数据和分析数据,从中找出质量特性与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控制或改进质量特性,使之持续地满足要求。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如果随着内部直径的变小,电子管的电镀时间在增加,那么内部直径和电镀时间的相关系数为(B)

A、0与1之间B、0与-1之间C、>1D、=1

2、进行因子实验设计来判断因素A个因素B对某零件耐压性的作用,F检验表明因素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C)

A、或者A或者B对耐压性有明显的作用

B、因素A和B都影响零件的耐压性

C、仅当因素A水平确定时,才能估计改变因素B所带来的作用

D、当因素B处在一个不好的水平时,只要因素A处于好水平,耐压性就会增加

二、多选题

23、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为了了解变量x与y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可以使用(B、C、D)加以考察。

A、直方图B、散点图C、回归分析

D、相关系数检验E、控制图

24、关于正交表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正交试验利用“正交表”选择试验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好或满意的试验条件

B、正交表具有正交性

C、正交表各列中每个数字的重复次数相同

D、将正交表中任意两列的同行数字看成一个数,那么一切可能数对的重复次数相同

E、利用正交表选择的实验点在实验空间中的分布是随机的

 

第三章抽样检验

第六节抽样检验的实施

一、概述

抽样检验的实施是为实现产品的质量保证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质量检验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在分析和认识质量要求以及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产品批和生产过程进行进一步评定和验收。

抽样检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

(1)根据过程加工和质量管理水平的要求科学地选择抽样标准;

(2)对产品和过程进行分析,明确质量检验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质量特性;

(3)根据顾客要求和技术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产品的质量要求

(4)评价所选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经济性;

(5)根据生产实际组成检验批,宁科学取样,给出正确的判定结果;

(6)根据生产质量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抽样方案的严格度;

(7)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生产过程质量的波动进行报告和分析。

抽样检验是企业生产和国家宏观质量监控必不可少的工作,它贯穿于产品的实现过程和使用过程,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

下面以饮料瓶的产品的检验和监督为例简述抽样的实施过程。

二、抽样检验的实施

(一)产品和加工过程的分析

饮料瓶系列产品,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饮料瓶使用的原料和质量标准均有所不同,在此以聚酯饮料瓶为例来介绍在生产实际中抽样检验的实施步骤和重点。

聚酯饮料瓶的质量特性主要是有性能(包括密封性能、耐寒性能等)、感官(色泽、气味)和理化指标(包括蒸发残渣、重金属等),其中理化指标为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关键指标。

饮料瓶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如下:

原材料→挤出、吹塑(或注塑、拉伸、吹塑)→检验→包装。

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原材料的控制和挑选、模具质量和加工精度的控制以及生产设备技术参数的设置和监控。

(二)产品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案的选择

1、原材料抽样标准的选择

饮料瓶的原材料为白色颗粒状散料产品,原材料的检验主要是感官检验和理化指标检验。

由于此产品的检验更关注的是理化指标的符合情况,不适于使用GB/T2828.1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因为计数抽样标准抽样量相对较大,而且主要分析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数。

由于同一批次原料的产品质量具有匀质性,因此很多企业大面积取样混匀处理,作两个测试样,一个作测试对产品批进行判断,而另一个作保留样。

但是这种判定方法在供货产品批次混杂,质量来源不稳的情况下,质量的保证能力会大幅度下降。

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计量抽样方案,计量抽样的样本量小,而且更关注测试指标的波动情况,通过多个测试指标的平均值合格标准值来判断产品批合格与否。

相对于一个测试量来说在供货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企业来说最大的顾虑就是取样量和测试样的增加会加大产品的成本,同事也会提高原材料质量检验的复杂性。

2、品抽样检验标准的选择

在线产品和成品检验标准的选择更多的取决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工艺成熟、生产稳定,且成批连续生产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GB/T2828.1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但当产品工艺不稳定或不定期生产一批产品的情况下,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会影响检验的质量保证能力,此时可供选择的方案为孤立批抽样方案。

对于聚酯饮料瓶的检验分为分为三种类型的质量特性:

感官特性,检验手段简单,性能检验,有些检验项目属于破坏性检验;理化检验,测试的检验手段相对复杂,而且有些项目属于破坏性检验。

由于本产品的成本低、取样方便,因此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从检验管理和经济性上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如果其他行业的产品成本高,检验费用高时,可以尝试使用序贯抽样和计量抽样方案,在同样的质量保证能力下可以减少检验成本。

3、质量监督标准的选择

在线产品检验和成品检验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是微观质量保证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从宏观监控的角度,宏观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企业行使质量监督权力。

要对企业检验合格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

这种监督的目的和原材料检验以及成品检验的目的不同,产品成品检验的目的在于对每个产品批进行评价,判断被检验批是否可以接收。

但监督抽样的目的在于整体评价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宏观质量管理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对生产过程的一种评定。

它的判定对象相对于产品批检验来说,范围更广泛,意义更全面。

作为生产型企业,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企业质量监督通过与否实际上是在考核企业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的综合能力,评定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是否达到了行政监督的要求。

这种监督具体的体现就是质量水平的监督,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明确合理的质量要求,确定监督抽样方案,来判定生产性企业是否通过质量监督。

GB/T14437—1997和GB/T14162—1993质量检验标准可以用来进行质量监督检验,GB/T14437-1997是用于计件监督的抽样标准,GB/T14162-1993是用于计点检验的监督抽样标准。

(三)产品抽样检验的实施

当饮料瓶的生产过程相对稳定,且成批连续生产时,成品批的检验可以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饮料瓶产品的不合格分类

产品不合格的分类应根据产品的技术特点和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来确定,但确定时要考虑顾客的认可程度,因不同顾客对产品的质量特性的关注程度不同,因此确定不合格分类时必须与产品所投入的市场和不同用户的喜好和关注的重点相一致,进行不合格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检验工作明确重点,对关键的不合格类重点控制,同时对于顾客关注程度低或技术上不重要的质量特性适当减少检验量。

根据饮料瓶的质量特性的重要特性的重要程度,以及技术上对食品包装产品的要求,将饮料瓶的质量特性分为三类不合格;理化指标(其中包括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等)为A类不合格;性能指标(包括密封性能、耐寒性能等)为B类不合格;感官检验为C类不合格。

2、规定产品的质量要求AQL值和检验水平

AQL值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影响产品质量要求的多种因素,主要有:

产品的重要程度,如理化指标的AQL值应在三类特性中为最小;顾客的认可程度,也就是顾客允许的不合格率应为多少,当规定理化指标的AQL值为0.4(%)时,就是认同顾客要求由于理化指标造成的不合格品率最大不超过0.4%,即加工1000个产品平均最多只能有4个不合格品。

这个指标的确定即意味着从技术上说0.4%的不合格品率水平符合要求,也意味着这个质量水平满足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要求和顾客的要求。

同时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AQL值至少应是一个行业平均水准,因为AQL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顾客在市场上买到不合格产品的概率。

因此它是影响质量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饮料瓶的检验中,由于饮料瓶具有多种类型的质量特性,且每类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和质量要求均有所不同,应针对每类不合格分别制定不同的AQL值。

比如:

可以规划理化指标的AQL值为0.4(%),性能指标的AQL值为1.5(%),感官指标的AQL值为2.5(%)。

根据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合格类的检验水平,由于有些理化指标和性能指标的检验属于破坏性检验,出于经济型考虑,理化指标的检验水平为S—4,性能指标的检验水平为一般水平的I,感官检验的检验水平为一般水平II。

3、检索抽样方案

组成检验批时要求同一批号原材料、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为同一批次,批量一般为500—1000个。

根据抽样表查得理化指标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32,0),性能指标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32,1),感官检验一次正常的抽样方案为(80,5)。

4、样本的抽取、测量和检验批的判定

从一批产品中线随机抽取32个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性能指标和感官检验,如果32个产品中无理化指标不符合要求,性能指标检验不合格品数小于等于一个,可以认为该批产品的理化和性能指标检验符合要求。

继续抽样取48个产品进行感官检验,如果出现感官缺陷的产品不超过5个,可以认为感官检验合格,接收该批产品。

如果三类质量特性的检验有一类不符合要求,则不接收该批产品,对产品进行处置后再交检。

5、检验结果的分析和抽样方案的调整

计数调整型检验对检验批可以做出接受与否的判断,但更重要的是根据检验结果及时监控生产过程的质量变化,并根据质量变化调整检验的严格程度,因此在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除了对批作出结论外,还要随时关注检验批的质量波动。

利用转移规则及时准确地判断过程质量的变化趋势,并选择严格度不同的抽样方案对下批产品进行检验。

在抽样检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稳定生产条件下初次交检批的检验数据分析实际的过程平均水平,或者利用控制图的监控数据计算分析过程能力指数,推测过程平均,并与AQL的质量要求相比较,了解加工的实际质量和质量要求的差别,及时改进生产过程,同时通过调整方案的严格程度增强质量保证能力。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检验是通过测量被验样本中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B、计点抽样C、计数抽样D、计量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9、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关于p0、p1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有

(A、B、C、E)

A、p0、p1(p0

B、确定p0时,应考虑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类别及其对顾客损失的严重程度

C、选取p1时,一般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即要求p1>p0,p1/p0过小,会增加抽验产品的数量使检验费用增加

D、通常A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要想选的比B类的大

E、B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应选的比C类小

20、下列关于接受质量限(AQL)描述正确的是(B、C、D、E)

A、AQL被用来作为一个检验工具

B、AQL是可以接收和不可以接受的过程平均之间的界限值

C、AQL不应与实际的过程质量想混淆

D、AQL用不合格品百分数或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

E、当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质量水平时。

AQL值不超过10%,当以每百单位不合格数表示时,可使用的AQL值最高可达每百单位产品中有1000个不合格

23、根据转移规则,由正常检验转为放宽检验表示(B、C)

A、过程质量变坏B、检验的经济性提高

C、过程质量非常好D、生产能力提高

第四章统计过程控制

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过程的结果,统计控制过程就是根据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制造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预测和监控过程的运行状态和水平。

这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主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过程运行状态是否稳定,二是过程能力是否充足。

前者可利用控制图这种统计工具进行测定,后者可通过过程能力分析来实现。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的应用是从制造业中的加工过程开始的,但是目前其应用已扩展到各种过程,如设计过程,管理过程、服务过程等。

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包括识别、过程分析和过程控制等阶段。

第六节过程控制的实施

过程控制的实施是指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而进行的与组织、有系统的过程管理活动,过程控制的实施步骤包括对过程的识别、分析和控制。

本节将从实施的角度,应用案例分析阐述过程控制。

一、过程的识别

过程控制的前提是过程的识别。

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正确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是有效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

1、基本过程及其识别

ISO9001:

2000的过程模式图给出了构成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基本过程:

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

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就是对构成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分析策划、控制及改进的全部活动。

在过程控制中,只是别基本过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识别出关键过程及特殊过程。

2、关键过程及其识别

关键过程是指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过程,一般在设计开发时,依据不同过程对产品质量特征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过程。

3、特殊过程及其识别

特殊过程,即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的过程。

例如机加工中的焊接过程,建筑施工中的砼浇注过程等。

二、过程分析

1、过程分析的目的

主要是分析过程质量影响因素的状态,确定主导性因素,并分析主导性因素的影响方式、途径和程度,据此明确过程主导因素的最佳水平或最优条件组合,建立过程实施规范。

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制定并实施过程控制计划,按规范进行实施,以实现质量因素的最佳组合。

根据过程控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管理点、生产线和生产现场控制三个层次,即点、线和面的控制。

管理点的控制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关键部位以及主导因素进行的重点控制,主要包括设置管理点、管理点控制图表和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生产线控制是对过程的全面控制,也是针对某产品(或流程)全部过程进行的控制。

其主要内容为编制质量控制过程的计划和各个过程的控制文件,在质量控制过程计划中,应明确过程的重要程度、应控制的质量特性值以及控制方法。

2、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的方法可分为技术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1)技术分析方法

技术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工程技术手段和长期生产实践经验来进行。

对于一些数据搜集困难的过程,技术分析是主要的方法。

(2)统计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技术包括:

实验设计/原因分析;方差/回归分析;安全性评价/风险分析;显著性检验、累计和技术以及统计抽样检验等。

在过程分析实践中,上述两种分析方法难以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图4.6-1为常用统计方法在电视机装配线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框图。

3、过程分析步骤

过程分析步骤如图4.6-2所示,其中过程适宜性分析以及主导因素分析是过程分析的关键环节。

(1)过程适宜性分析

过程适宜性主要分析方法如下:

a、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过程质量因素的技术特性,观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标准,从而对未来过程运行的可能状态作出判断。

b、差错分析法

“差错”是指操作、技术文件阅读、传递等方面出现失误。

它难以用仪表测量方法进行分析。

但可以利用对操作者以往差错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从“差错”的类型、频数、原因及后果等方面来判断过程“软配合”方面是否适宜。

c、实际产品测定法

依据首件检验、样品检验来判断过程的适宜性。

d、过程能力分析法。

过程能力分析法参见本章第四节。

(2)过程主导因素分析

主导因素亦称支配性因素,是指在众多的过程质量因素中,对产品质量特性值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依据排列图原理,与无关紧要的多数相比,它是及其重要的少数。

过程的主导因素往往是由特定的加工方式和性质决定的,人们可凭借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来加以识别。

如修理过程,人的因素往往是主导因素;又如过程自动化加工,设备是过程主导因素。

三、过程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过程控制计划包括各过程全面控制计划与过程管理点的控制计划两类。

(一)过程全面控制计划

针对某产品(或流程)全部过程编制控制计划。

计划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编制过程控制表

它是在过程流程图的基础上,通过过程分析,明确过程重要度(即划分关键、重要及一般过程),确定过程应控制的质量特性(或项目)及控制方法等。

它是编制过程管理点控制计划的依据。

图4.6-3及表4.6-3为WT—200型电缆加工过程流程图及过程控制表。

表4.6-1WT-200型电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表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图

质量要求

重要程度

控制式检验

手段与方法

频数

负责人

记录

有关标准

1

拉丝

光滑、圆整、无露铜、拉力>2.5N,伸长率>14%

A

杠杆千分尺拉力机

抽检50%

张××

2

绞线

绞合松紧一致,绞合根数7根,拉力>28.0N

B

千分尺

拉力机

全检

李××

3

复绕

排线整齐、无压线、乱线、伤线现象,拉力>15.5N

A

千分尺

拉力机

抽检

王××

4

薄层

绝缘表明光滑,色泽均匀,最薄处厚度控制在0.00mm,每Km小于2个击穿点,外径0.6±0.02,拉力>13N

A

高压检测显微镜张力计

抽检

刘××

5

对绞

节距、颜色标准,对绞后两层线应导通,没有断线

B

卡尺

DT-830万用表

巡检

黄××

6

成缆

圆整、松紧一致、颜色正确,线对102对,外径10.5-10.8

B

卡尺

巡检

唐××

7

护套

外观无气孔、结疤、表面圆整,护套偏心度最薄厚度不小于1.2mm

A

千尺

卡尺

万用表

全检

申××

8

切割

保证200根芯线导通,绝缘达到内控要求,根据线长,计算好线段数与长度,并作了A、B端标志

A

500V摇表108型万用表

全检

齐××

9

焊接

焊点光滑、无毛刺、按颜色焊接,极性正确,绝缘要求达到内控标准

B

ITP-500型计算机

全检

韩××

2、编制各个过程的控制文件

根据各个过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各个实施控制的标准文件、信息记录表,制定信息传递和反馈程序以及检查、考核、奖惩制度等。

过程控制表应使所控的项目一目了然,便于实施全面的控制和“目视管理”。

(二)编制过程管理点控制计划

过程管理点为了保证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重点控制质量特性、关键部位以及主导因素等。

过程管理点控制计划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设置管理点

管理点的设置必须依据过程的重要性及质量管理要求来确定,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1)设计所规定的关键质量特性及部位;特殊的质量特性及部位。

(2)特别要求的质量特性和项目。

所谓特别要求,指有的加工部位本身对产品质量没有直接影响,但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下一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如机械加工中心工艺面、基准面等。

(3)质量不稳定、事故多发部位。

(4)用户反馈意见多或经质量审核发现问题较多的项目。

2、管理点的要求

所设立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