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docx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分二目,一是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进而引出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二是揭示价格波动的决定因素是价值量,继而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最后归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社会热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难点: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耳濡目染,对某些价格问题如商业促销活动、轿车彩电手机等商品的降价风等存在困惑,教师若能抓住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共鸣。
由于前两周的学习,学习方式上,已初步接触分组讨论发言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资料准备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1)举例揭示影响价格的因素。
(2)国产轿车因何频频降价?
2、教学组织管理准备全班56人以座位情况就近分成12个讨论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书记员。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分别有哪些?
2、供求变化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什么?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为什么?
学生活动:
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
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看教材12页的例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
第一课讲到,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既然是价值得表现形式,它的多少就应该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大小。
所以说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大则价格高,反之则低。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专家点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一商品有多个生产者,价值大小由谁的劳动量决定?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某一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活动:
请看课本的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过渡: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教师总结:
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
结论: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活动:
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
不会。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
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
请同学们思考:
其意义在哪里?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
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
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将内容,看看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
总结讲评。
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
因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根据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这就叫做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
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
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
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
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
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
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原则、一种趋势和要求,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
(2)、价值规律
教师总结: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一经济原则就叫做价值规律。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预习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完成预习导学案。
九、板书设计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
(2)商品的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十、教学反思
本课由于整体的理论性不强,加上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许多过于影响价格的因素学生都能自己说出来,因此,本课的教学并不很难。
由于设计本课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而且问题设计合理,上课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很理想!
但本课教学上存在的一个疑虑是——商品价值量的问题到底怎么讲?
因为新教材上这个知识点很少,但老教材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高一的资料有很多涉及此知识点的题目!
对此,我决定打破教材的局限,又不完全依照老教材,以例题形式,将课标上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及题目中常涉及的知识串联起来,一起讲解给学生。
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完全依赖教材。
而是以教材为依托,紧扣课标要求,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解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