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111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docx

中医外科学重点剖析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发生于人体体表或窍道,具有肉眼可见、有形可征等特征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

消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疗法则。

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补法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创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内托法是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使疮疡毒邪移深居浅,早日液化成脓,或使病灶趋于局限化。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使用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膏药是按配方用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结而成的制剂,古称薄贴,现称硬膏。

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

掺药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切开法就是运用手术刀把脓肿切开,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的。

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手足部疔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红丝疔是发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丹毒:

患者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瘤是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结块。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龚庆宣重新编次厘定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该书最早记载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隋代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使用百科全书。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

金元时期,陈自明《外科精要》,朱震亨《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外科精要》、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提出的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

1、三大外科流派:

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

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

”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

③“心得派”,以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2、中医外科的范围:

发于人体体表,肉眼可见、有形有征,或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还包括内痈、急腹症、疝、泌尿生殖和性传播疾病等。

3、疾病的命名原则:

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

4、外科疾病治病因素:

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焮热

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

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

较短

较长

全身症状

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

舌苔脉象

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

易消、易溃、易敛,多顺

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5、辨肿

一、肿的性质

(1)热肿:

肿、红、热、痛,皮薄光泽,肿势急剧。

为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

(2)寒肿:

肿、色苍白或紫暗且无光泽、肤冷喜暖、痠痛,如冻疮、脱疽等。

(3)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边界不清)或游走无定、色不红、微热、微痛,如痄腮、大头瘟等。

(4)气肿:

肿物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或随喜怒消长)、不红、不热。

如气瘿、乳癖等。

(5)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如股肿、湿疮等。

(6)痰肿:

肿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皮色不变)、不热。

如瘰疬、脂瘤等。

(7)瘀血肿:

肿物(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而化脓而肿。

如皮下血肿等。

(8)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焮红、光亮,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

如乳痈、肛痈等。

(9)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正盛邪实之疮疡。

(10)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二、肿的病位与形色:

(1)皮毛、肌肉---肿势高突、根盘收束、色赤、发病较快、并易脓、易溃、易敛;

(2)手指部--肿势不甚、疼痛剧烈(组织致密);(3)手掌、足底---肿势易蔓延(组织较疏松);(4)筋骨、关节---发病缓慢,并难脓、难溃、难敛;(5)皮肉深部---肿势平坦、皮色不变、至脓熟仅透红一点;(6)大腿部---肌肉丰厚则肿势更甚、但外观不明显;(7)颜面疔疮、有头疽等显而易见;(8)肿物脓未溃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为危象之候。

4、辨痛

一、疼痛的原因

(1)热痛:

色红、热痛,遇冷痛减---阳证疮疡。

(2)寒痛:

不红、不热、痠痛,得温痛缓-脱疽、寒痹等。

(3)风痛:

痛无定处,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行痹等。

(4)气痛:

(胸腹)攻痛无常,喜缓怒甚-乳癖;(5)湿痛:

酸胀痛、肢体沉重、按之见凹陷性水肿或糜烂流滋---臁疮、股肿等。

(6)痰痛:

微痛或隐痛、压之痠痛,不变色-脂瘤、肉瘤。

(7)化脓痛:

鸡啄样(跳)痛、急胀、无休止,按之中软应指—疮疡成脓期。

(8)瘀血痛:

初起隐痛、胀痛,不变色或暗褐、青紫、瘀斑---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4、痛与肿结合辨:

a.先肿而后痛者-病浅在肌肤,如颈痈;b.先痛而后肿者-病深在筋骨,如跗骨疽;c.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d.肿势漫延而痛在一处者-毒已渐聚;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毒邪四散,其势鴟张。

4、辨痒

一、以原因来辩:

a.风胜:

遍体作痒,走窜无定,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疕、瘾疹等;b.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皮损边缘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如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如脓疱疮;c.热盛:

皮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

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接触性皮炎;d.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e.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如牛皮癣、慢性湿疮。

二、以病变过程来辩:

a.肿疡作痒:

少见,初起脓未成或将愈时有痒感,疫疔只痒不痛;b.溃疡作痒:

脓液浸渍、药物过敏、长肉时。

4、辨麻木

①疔疮、有头疽之麻木为毒邪炽盛,壅塞脉道,气血不运所致,易疔疮走黄和内陷;

②麻风之麻木伴皮肤增厚,为气血失和所致;

③脱疽之麻木是早期、伴冷痛,为气血不畅,脉络阻塞,四末失养所致。

4、辨脓

成脓的特点:

a.疼痛:

阳证则痛剧、灼热、拒按;老年反应迟钝痛缓;阴证痛热不甚而酸胀感明显。

b.肿胀:

皮薄光亮为有脓;深部者则胀感甚。

c.温度:

阳证局部温度增高。

d.硬度:

“按之牢硬未有脓,半软半硬已成脓,大软方是脓成”。

“凡肿疡按之软隐者,随手而起者,为有脓;按之坚硬,虽按之有凹,不即随手起者,为脓尚未成”。

6、外科病内治法的三个总治疗原则的应用:

①消法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若疮形已成,则不可概用内消法。

②托法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此时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疮口不能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滞留。

③补法适用于溃疡后期,此时毒势已去,精神衰疲,血气虚弱,脓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敛;外科疾病只要有虚的证候存在,特别是疮疡的生肌收口期,均可应用。

7、清热法的代表方剂、常用药物、适应证

①代表方剂:

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清气分之热,黄连解毒汤;清营分热,清营汤;清血分热,犀角地黄汤;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清骨蒸潮热,清骨散。

②常用药物:

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清气分热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营血分热药有水牛角、鲜生地、赤芍、丹皮;养阴清热药有生地、玄参、麦冬、龟板;清骨蒸潮热药有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

③适应证:

清热解毒法用于热毒之证,症见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等,如疔疮、疖。

清气分热适用于局部色轰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证,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并伴装热烦躁、口干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者,如颈痈、流注、接触性皮炎。

清血分热适用于邪热侵入营血,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

养阴清热法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病证,如红蝴蝶疮、有头疽溃后。

清骨蒸潮热一般用于瘰疬、流痰后期虚热不退者。

8、透托法、补托法代表方剂、常用药物、适应证

①方剂:

透托方,透脓散;补托法又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益气托毒方,托里消毒散;温阳托毒方,神功内托散。

②常用药物: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附子、干姜。

③适应证:

透托法用于肿疡已成,毒盛正气不虚,肿疡尚未溃破或溃破后脓出不畅者,多用于实证。

补托法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

9、外治法常用的方法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三大类。

10、掺药的消散药、提脓祛腐药、生肌收口药的功能、适应证及用法

①消散药:

功能:

使疮疡蕴结之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

适应证:

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尚未成脓者。

用法:

阳毒内消散、红灵丹具有活血止痛、消肿化痰之功,适用于一切阳证;阴毒内消散、黑退消有温经活血、破坚化痰、散风逐寒之功,适用于一切阴证。

②提脓祛腐药:

功能:

使疮疡内蓄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

适应证:

凡溃疡初期,脓栓未溶,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阶段,均宜使用。

用法:

小升丹,临床使用时若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疮口小者可黏附在药线上插入,亦可掺于膏药、油膏上盖贴。

③生肌收口药:

功能:

使疮口加速愈合。

适应证:

凡溃疡腐毒已脱、脓水将尽时均可使用。

用法:

常用的生肌收口药如生肌散、八宝丹等,不论阴证、阳证,均可掺布于疮面上应用。

11、切开法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①用法:

运用切开法之前,应当辨清脓成熟的程度、脓肿的深浅、患部的血脉经络位置等情况,然后决定切开与否。

②注意事项:

在关节和筋脉的部位宜谨慎开刀,以免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或大出血;如患者过于体弱,切开时应注意体位并做好充分准备,以防晕厥;凡颜面疔疮,尤其在鼻唇部位,忌早期切开,以免疔毒走散而并发走黄危证。

切开后,由脓自流,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而导致毒邪内攻。

12、疮疡的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内外治法总则

①病因病机:

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

外邪引起的疮疡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

内伤,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

病机:

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影响气血运行,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

②辨证规律:

患颜面疔疮者步态蹒跚,局部疮口凹陷,皮色暗红,常是走黄的征兆;红丝疔必有红丝一条或数条;蛇头疔损骨,其溃后每多形如蛇头。

疮疡损伤骨骼多在四肢,肿疡时间局部胖肿,皮肤表面可有细小红丝或青筋暴露,触之骨骼可能增粗,多为损骨;溃疡时疮口胬肉外翻,经久不愈,脓出带臭,以纸捻探之有锯齿感,多为损骨。

疮疡透膜多在躯干,肿疡时见肿势漫无边际,处置绵软,或有捻发感,多为气肿或透膜;溃疡时脓出似蟹沫,或夹有气泡,在胸壁有时可听到如儿啼声,在腹部有时可看到有粪便流出,多为透膜。

③内外治法总则:

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

即初期未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中期成脓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后期体质虚弱者,用补法恢复正气。

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论治,初期宜箍毒消肿;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后期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

13、疖的特点是肿势限局,范围多小于3cm,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14、疔的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15、颜面疔疮的特点、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特点及诊断:

多发于额前、颧、颊、鼻、口唇等部,

(1)初期:

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虽然只有3~6cm左右,但根深坚硬,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中期:

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

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等全身症状;(3)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减退。

②辨证论治:

(1)热毒蕴结证:

清热解毒。

方药: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火毒炽盛证:

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

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15、手足部疔疮的特点、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特点:

手足部疔疮发病部位多有受伤史。

②诊断:

(1)蛇眼疔:

初起时多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有轻微的红肿疼痛,2~3天成脓,可在指甲背面透现一点黄色或灰白色,或整个甲身内有脓液。

待出脓后即肿退痛除,迅速愈合;严重者脓出不畅,甲下溃空或有胬肉突出,甚至指甲脱落。

(2)蛇头疔:

初起指端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色红不明显,肿势逐渐扩大。

中期肿势更大,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

酿脓时有剧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

约10天左右成脓,此时多伴阵发性啄痛,常影响食欲和睡眠。

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后期一般脓出肿退痛止,趋向痊愈。

(3)蛇肚疔:

发于指腹部,整个患指红肿疼痛,呈圆柱状,形似小红萝卜,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若强行扳直,即觉剧痛。

诸症逐渐加重,约7~10天成脓。

溃后脓出黄稠,逐渐肿退痛止;若损伤筋脉,则愈合缓慢,常影响手指的屈伸。

(4)托盘疔:

初起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肿势通常更为明显,甚则延及手臂,疼痛剧烈,或伴发红丝疔。

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呆等全身症状。

(5)足底疔:

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

3~5日后有啄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色脓点。

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行走,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呆等。

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

③辨证论治:

(1)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热胜肉腐证,清热透脓托毒,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加减;(3)湿热下注证,清热解毒利湿,方药: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15、红丝疔的特点、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特点及诊断:

好发于四肢内侧,常有手足部生疔或皮肤破损等病史。

局部表现:

在原发病灶的近端出现一条或数条坚硬且有压痛的红线,可有程度不同的热毒表现。

若有高热、神昏、胸痛、咳血等则为“走黄”。

②辨证论治:

a.火毒入络证,清热解毒,方药:

五味消毒饮加减;b.火毒入营证,凉血清营,解毒散结,方药:

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16、痈的特点:

局部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白肿);发病迅速;范围6~9cm;一般不损筋伤骨,也不易造成毒邪内陷。

17、颈痈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诊断:

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局部白、肿、灼热、疼痛,肿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②辨证论治:

风热痰毒证: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

牛蒡解肌汤、银翘散加减。

17、腋痈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诊断:

初起多件腋部肿胀,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时上肢活动不利,伴有恶寒发热、纳呆等症状。

②辨证论治:

肝郁痰火证:

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方药:

柴胡清肝汤加减。

17、脐痈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诊断:

初起脐部微痛微肿,皮色或红或白,渐渐肿大如瓜,或高突如铃,根盘较大,触痛明显,或绕脐而生。

②辨证论治:

(1)湿热火毒证,清火利湿解毒;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

(2)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托毒,方药:

四君子汤合托里透脓汤加减。

17、委中毒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①诊断:

初起在委中穴木硬疼痛,皮色如常或微红,形成结块后患侧小腿屈伸困难,行动不便,伴有恶寒发热、纳呆等症状。

②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和营活血,消肿散结,方药:

活血散瘀汤加减。

(2)湿热蕴阻证,清利湿热,和营活血,方药:

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

(3)气血两亏证,调补气血,方药:

八珍汤加减。

18、发的特点及不同部位的症状应与丹毒进行鉴别

发的特点是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有的3~5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褐色腐溃,或中软而不溃,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发与丹毒的鉴别:

发,局部红肿,但中间明显隆起而色深,四周肿势较轻而色较淡,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发生坏死、化脓溃烂,一般不反复发作。

丹毒,局部红肿,中央红色不明显,边界清楚,数日可痊愈,但容易复发。

19、有头疽的特点、辨证论治

①有头疽的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掀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成莲蓬、蜂窝,范围超过9-12厘米,大者可在30厘米上。

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②辨证论治:

1、火毒凝结证治法:

清热泻火,和营托毒。

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热壅滞证治法:

清热化湿,和营托毒。

方药:

仙方活命饮加减。

3、阴虚火炽证治法:

滋阴生津,清热脱毒。

方药:

竹叶黄芩汤加减。

4、气虚毒滞证。

治法:

扶正脱毒。

方药:

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7、流注的特点和不同原因流注的名称

①流注的特点:

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处的深部或髂窝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②暑湿流注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客于营卫,阻于肌肉而成。

余毒流注因患疔疮、疖、痈,强行挤压或过早切开,或其他热病失于诊治,使火热之毒窜入血分,稽留于肌肉中而发。

淤血流注多因跌打损伤,淤血停留,或产后淤露停留,经络为之壅滞而成。

髂窝流注除可由于上述病因引起之外还可由会阴、肛门、外阴、下肢有破损或生疮疖,或附近脏器染毒。

邪毒流窜,阻滞经络而成。

8、丹毒的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掀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9、瘰疬的临床表现及未溃时的内消法和溃后的提脓化腐治疗

瘰疬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好发于颈项及耳前、耳后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及肺部者,病程进展缓慢,发病前常有虚痨病史。

(1)初期:

颈部结核如豆,一个或数个不等,孤立或成串状,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活动,不热不痛,多无全身症状。

(2)中期:

颈部结核渐大。

渐感疼痛,皮核粘连,皮色渐转暗红,扪之微热,按之有应指感,为脓已成,有时相邻的结核可互相融合成块,推之不动。

伴低热及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

(3)后期:

脓肿切开或自行破溃后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呈潜行性空腔,疮面肉色灰白,疮周皮肤暗紫,疮口久不收敛,形成窦道。

常伴有潮热,咳嗽,盗汗等肺肾阴亏之症;或面色无华、精神倦怠、头晕、失眠、经闭等气血两虚之症;或腹胀便溏,形瘦纳呆等脾虚之症。

未溃时的内消法:

瘰疬初期,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或选用内消瘰疬丸、小金丸。

阴虚火旺证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溃后提脓化腐:

香贝养荣汤加减。

1、乳房的检查方法,乳房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

乳房的检查方法:

①望诊:

嘱患者端坐,将两侧乳房完全显露,以作详细比较。

注意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表面有无突起或凹陷;乳头的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或橘皮样、湿疹样改变等;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

乳房皮肤如果有凹陷,可让病人两臂高举过头,或用手抬高整个乳房,则凹陷部分更为明显。

②触诊:

坐位与卧位相结合,根据需要选择体位。

应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

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于乳房上轻柔(非揉)触摸,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所抓捏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乳房肿块。

检查顺序是:

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4个象限,即内上、外上(不要遗漏腋尾部)~外下~内下象,继而触摸乳晕区,挤压乳头并注意有无液体自乳窍溢出。

最后按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

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肝肾不足,或痰瘀凝结,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影响相关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产生病变。

(1)化脓性乳房疾病多由乳头破碎或凹陷畸形,感染毒邪,或嗜食厚味、脾胃积热,或情志内伤、肝气不舒,以致乳汁郁滞,排泄障碍,久而化热,热腐而成脓肿。

(2)肿块性乳房疾病多因忧思郁怒,肝脾受损,气滞痰凝;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阻滞乳络而成。

治法方药:

(1)疏表解毒法:

适用于邪气阻滞经络,营卫不和者。

治宜疏表清热解毒,选用瓜蒌牛蒡汤、银翘散等。

(2)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热毒炽盛、肉腐成脓者。

治宜清热解毒,以抑热毒之势,可选用内疏黄连汤、五味消毒饮等。

(3)托里透脓法:

适用于气血两虚,不能托毒外出,脓成难溃,或溃脓虽外泄却难以收口者。

治宜补益托毒,使之毒聚透脓,或生肌收口,选用托里消毒散、托里透脓汤等。

(4)解郁化痰法:

适用于肝失疏泄,痰气互结者。

治宜疏肝解郁、化痰软坚,选用开郁散、逍遥蒌贝散等。

(5)调理冲任法:

适用于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者(青春期乳房病,或随经期前后症状加重之各类乳房病)。

治宜滋补肝肾、调摄冲任,可选用右归饮、二仙汤、六味地黄丸等。

(6)补益扶正法:

适用于乳岩、乳痨破溃后气血亏虚者。

或感染性乳房疾病破溃后,脓出毒泄而气血两虚,难于生肌收口者,均可酌情使用补益扶正法。

气血两虚者可用香贝养营汤、归脾汤等。

2、乳痈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①乳汁郁积:

是最常见原因;②肝郁胃热;③感受外邪。

诊断:

临床表现:

①初起(郁乳期):

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或块,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

或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脉滑数。

②成脓:

患乳肿块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鸡啄样疼痛,皮肤焮红灼热。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病情进一步发展,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吸出脓液,有时脓液可从乳窍中流出。

全身症状加剧,壮热不退,口渴思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③溃后:

脓肿成熟可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

若脓出通畅,则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

若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传囊乳痈。

亦有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形成乳漏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深部脓肿可行B超检查。

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指导选择抗生素治疗。

辨证论治:

①气滞热壅证(初起):

舒肝清胃,通乳消痈。

栝楼牛蒡汤。

②热毒炽盛证(成脓期):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透脓散③正虚毒恋证(溃后):

益气和影托毒。

托里消毒散。

3、粉刺性乳痈的诊断、病因病机及治疗

诊断:

多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且多在非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