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904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三)

杨成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

●石蜡

石蜡是固态高级烷烃混合物的俗名,可由天然或人造石油的含蜡馏分用冷榨或溶剂脱蜡、发汗等方法制得。

石蜡的用途是广泛的,将纸张浸入石蜡后就可制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种蜡纸;石蜡加入棉纱后,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而又有弹性。

石蜡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并含有少量的支链烷烃。

直链烷烃含量从75%到接近100%不等。

石蜡是一种白色团体,溶于笨、氯仿、四氯化碳、石脑油一类非极性溶剂,不溶于如水和甲醇等极性溶剂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

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

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

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

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

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

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

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

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

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

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

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

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报告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这样就收集好两瓶空气了

2.将两个空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慢慢往前推把瓶口全盖住(瓶内不可留有气泡),玻璃片紧盖住瓶口,然后倒扣在水槽中。

用吸管往瓶中吹气,直到集气瓶中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用玻璃片把瓶口盖紧,取出集气瓶放在桌面上。

同样的方法收集另一瓶呼出的气体。

3.往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4.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瓶和呼出气体瓶中,空气瓶中的小木条没变化,呼出气体瓶中的小木条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也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5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一片放在空气中,往另一块上吹气发现玻璃片上的水雾比空气中的那片多,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步骤一

收集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各两瓶并闻各气体的气味

两气体均没有气味

步骤二

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刚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实验现象:

1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

②人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含量低

步骤三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两个瓶中

实验现象:

空气瓶中燃着木条无明显变化

②人呼出气体瓶中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含量高

步骤四

将一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对着另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吹气

实验现象:

1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②人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含量低

●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2、氧气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

(不一定能正确地回答出来)

3、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可以用从冰箱中取出冷冻的东西,不一会儿就看到表面有水珠来说明。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二氧化碳吸入气<二氧化碳呼出气

氧气吸入气>氧气呼出气

水蒸气吸入气<水蒸气呼出气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步骤和方法

现象(描述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分析

(1)取2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

将瓶口盖好,正放在实验桌上,另用排水法收集2瓶呼出的气体

气体无色,与空气外观相似

空集气瓶中是空气,收集的是呼出的气体;排水法一般用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2)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分别/各滴入数滴(等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无明显现象。

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或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3)用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能正常燃烧一段时间。

空气中含氧气较多;或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呼气的一块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另一块玻璃片上无明显现象。

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较多;

或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多。

【提高练习】:

★1.如何收集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哪些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举出三种气体。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及理由?

如何判断气体已经收集满?

收集好的气体如何选择正放或倒放在实验桌上?

除外还必须做什么?

★2.二氧化碳有何特性?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打开可乐或雪碧瓶盖后有大量的气体逸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3.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没有浑浊现象发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该步实验怎样操作更简便?

★5.氧气有何特性?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6.对着燃烧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能否证明“呼出气体中O2含量少,CO2含量多”?

并说明理由。

7.该步实验能否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进行?

为什么?

★8.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9.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可得出什么结论?

★10.如何鉴别氧气和空气?

如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如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

★11.如何收集密闭教室内或仓库里的空气?

如何设计探究实验说明密闭教室内的空气和室外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12.用最简便的方法区别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13.在家中如何区分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

★14.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纸张或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或酒精的燃烧产物?

拓展:

1.证明“人呼出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的探究实验。

见习题2

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缓慢氧化

基本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提高题:

★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但人体排出的

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

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B(填“打开”或“关闭”)。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

的现象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活塞B,此时可观察

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3)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

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3.干涸的深井及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常积存较多的二氧化碳。

怎样检查这些地方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竞赛题:

4.(03竞赛题)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0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

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试剂是()

ABCD

瓶ⅠCa(OH)2Na0H稀盐酸Na0H

瓶ⅡNa0HCa(OH)2Ca(0H)2BaCl2

瓶Ⅰ

瓶Ⅱ

A

Ca(OH)2

NaOH

B

NaOH

Ca(OH)2

C

石蕊

酚酞

D

Na2SO4

CaCl2

中考题:

5.(06泰州)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

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

 

1.观看实验视频,并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变化或现象

结论、解释

1.取2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正放在实验桌上,另用排水法收集2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1)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一起倒立在水槽中。

将饮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最好深呼吸后再进行吹气?

)。

(注意:

饮料管插入集气瓶内少许)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当

,表明已集满气体。

空集气瓶中是,收集的气体是;

排水法一般用来收集

的气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不溶于水;

深呼吸可使收集到的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饮料管插入少许目的是:

可以收集

到的气体。

(2)集满气体后,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放在实验桌上。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

2.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1)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中比

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少;

(2)将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

呼出气体中

中比

中含有的氧气多;

(3)取两块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

,并与放在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呼气的玻璃片上有;另一块玻璃片

中比

中含有的水蒸气少。

小结: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越多,说明越多。

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木条,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氧气,可用于。

氧气可使燃着的木条,木条燃烧越旺,说明越多。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

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课本上)

拓展:

(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的CO2不是来自于空气,而是

人体的代谢产物?

I瓶中所装试剂是,其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是,其作用是。

(2)实验室、教室、车间等其他室内的空气收集方法是:

先将集气瓶,进入实验室、教室、车间等室内后,将,再用。

食品袋中气体的收集方法是:

直接用或进行。

(3)用最简单的实验方法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2.探究竹节内气体: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古人用燃烧竹节引发竹节内气体膨胀而爆鸣,以庆贺新年来到。

竹节内存在的气

体的成分如何?

与空气成分是否一样?

请按如下步骤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竹节内气体与空气主要成分不同

提出假设:

竹节内气体与空气相比,含较多的二氧化碳和较少的氧气。

假设的依据是竹子要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但在竹节内主要进行,因此。

实验计划:

(1)采集新鲜竹节,收集竹节内气体4瓶。

①需要化学仪器:

②收集方法和过程:

③对这种收集方法的评价:

(2)探究竹节内气体是否含有较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并与对比。

②用

③若观察到

可以说明。

(3)(暂时不做)探究竹节内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所占的体积分数。

①请在下图的基础上,填画装置,设计测定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用物质名称。

②若以两步实验操作设计,主要是:

一是:

二是:

③计算气体体积分数的实验操作是:

用量筒测量和

④进行计算:

若最终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明。

3.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02

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0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由此得出:

化学对比实验,必须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

4.

(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膜(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是:

,因为。

(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是:

再举两例

证明:

5.取一个玻璃杯,杯底放一支短蜡烛。

点燃蜡烛,用玻璃片盖住杯口,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另取一个玻璃杯,在杯底铺上一层纯碱。

重新点燃蜡烛,然后向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一会儿,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原因是。

等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上盖上一块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有气体生成。

如用食醋代替盐酸做实验,观察现象是否一样(是或不是)。

1.

(1)下表是某学生探究蜡烛燃烧火焰和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报告,在空格中填空。

实验

操作

图示

①将一细木条如图

所示放入火焰中,

约2秒立即取出。

②将冷而干燥的

玻璃片放在火焰

上方。

③将一个内壁

沾有澄清石灰

水的烧杯倒扣

在火焰上方。

实验

现象

木条中间被烧的痕迹最轻,

越向两侧,被烧的痕迹越重。

实验

结论

(2)①蜡烛的颜色;②烛芯的长短;③蜡烛的长短;④蜡烛的粗细。

可以影响烛火强弱的因素()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探究:

(1)2瓶空气和2瓶呼出气体,已收集好,可直接使用。

请你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探究内容

实验步骤或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氧气含量多少

 

水蒸气含量多少

(2)实验讨论及误差分析:

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在集气瓶中装满(目的是),用玻璃片全部盖住瓶口,放在水中。

将导管或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目的是),然后缓缓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当时,表明已收集满气体。

集满气体后,在水下用玻璃片全部盖住瓶口,取出,放在实验桌上。

②若向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没有浑浊现象发生,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③实验中能否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

,因为。

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假设:

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样多。

(2)设计实验方案:

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3)实验报告: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连续重复3次)

实验现象

 

①关闭B,打开A,缓慢深吸气

 

②关闭A,打开B,缓慢尽力呼气

(4)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Ⅰ与Ⅱ中实验现象的差异,你的结论是。

4.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5.打开雪碧瓶盖后有大量的气体逸出,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种气体?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6.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

澄清石灰水振荡(如图A),他接下来所做的对比实验应选图装置,你的理由是

 

7.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右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

含量的相对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8.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石灰水,试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的组成中

含有碳、氢元素。

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收集2瓶呼出的气体:

方法: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__________,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____________,然后推动__________将瓶口全部盖住(注意集气瓶内不要留有气泡)。

把_________________连同___________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将__________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_____________,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在_________立即用___________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取得呼出的气体。

二、收集两瓶空气:

方法:

取两个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将瓶口盖好,即取得2瓶空气。

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方法:

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________,盛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含量低,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高。

四、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

方法:

将____________分别插入__________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

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燃着的小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插入盛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燃着的小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空气中_____________含量高,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含量高,_________________含量低。

五、用干燥的玻璃片检验:

取两块_______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____________,观察:

玻璃片上有_________出现,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二)实验结论及分析

一、实验结论

1、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说明:

 

2、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说明:

 

3、用干燥的玻璃片检验说明:

 

4、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