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865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通信经济学复习资料

NO.1通信业的地位和职能

1什么是邮电通信

1.构成条件

①要有发信人和收信人

②传递的是信息

③信息传递要符合一定的时限要求

④信息传递过程由邮电通信部门直接或间接组织并促使其完成

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传递的对象物不同

邮政:

实物载体,是有形的

电信:

非实物载体,是无形的

②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邮政:

借助于运输工具,使对象物完成从发方到收方空间位置的转换 

电信:

传输手段是线路(有线和无线)

  信息传递过程:

用户提交原始信息的处理、传输、复制和还原

③生产节奏快慢有别

④生产要素密集的程度不同

邮政:

劳动密集型产业

电信: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⑤各有优势

电信:

速度快;即时交互性

邮政:

安全保密;能使收件人更完整、真实、全面地获取信息

联系:

①相互替代

②相互补充和促进

2、信息技术革命给信息社会通信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带来通信技术的创新

(2)通信业务的创新(3)通信制度的创新:

市场结构从垄断转向竞争;“三网融合”

3、什么叫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驱动因素、意义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主要是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

驱动因素:

(1)技术进步:

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TCP/IP协议

(2)市场需求(3)政府管制、政策放松

意义:

(1)是一个多赢的决策

(2)推动宏观经济的增长(3)广电产业:

为广电企业突破体制约束,加快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扩大广电产业的发展(4)电信产业:

进一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宽带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为电信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与广电内容制作单位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为电信企业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为电信运营企业不断开发新业务,带来无限发展动力。

为电信产业链多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看着背)

(5)文化内容产业:

推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6)消费者:

降低了消费成本,使消费者便利性大大提高

4、影响通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㈠影响通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3.对外关系

4.经济体制

5.人口城市化程度、人口集中程度和人口流动性

6.人均受教育程度

7.收入分配结构(差距适度;过大;过于平均)

2其他因素

㈡影响通信发展的供给因素:

人力资源、资金、科学技术

5、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通信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二、通信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

三、通信部门是社会先行发展的经济部门之一

四、通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6、通信业的前向关联有哪些?

后向关联有哪些?

通信业的前向关联产业:

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广播电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内容产业等

通信业的后向关联产业:

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通信设备制造、电力供应、软件工程、系统集成等

7、什么是国民经济信息化?

如何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国民经济信息化:

国民经济由以有形物质和能量为主要基础的经济向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基础的经济转化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社会生产与流通系统的信息化)

社会生活信息化(政府政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生活方式信息化)

如何实现信息化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特别要重视信息产业中软件业、电信运营业、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宽带化的同时,网络内容服务必须同时跟进,否则会出现“有路无车”的现象

8、简述波拉特关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方法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法

三次产业划分法最早有英国经济学家费歇尔创立。

他将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将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将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

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丰富和发展了费歇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划分理论,建立起了著名的费歇尔——克拉克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认为:

第一产业是指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指不直接创造物质资料,但对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性作业提供服务的部门。

1977年,波拉特以马克鲁普等人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克拉克的三次产业理论,即将信息活动从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构成独立的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的测算方法

波拉特测算理论的核心:

首先,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识别出来;然后,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进而建立一套可以量化的测算体系。

波拉特采用测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对第一信息部门进行测算,得出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用第二信息部门内信息劳动者的收入和该部门购入的信息资本的折旧来测算其产值

☆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波拉特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信息经济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测度一个国家信息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

一是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NP的比重;而是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

9、什么是通信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①直接经济效益,即企业经济效益,它是从生产者、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全网;企业)

指标:

产值、利润、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人均盈利、销售收入等

②间接经济效益,即外部经济效益,它是从全社会的用户,从消费者,从其他经济部门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

●优化经济运行,节约时间、节约费用,缩短空间,沟通生产和销售,加速资金循环周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刺激、诱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效益(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直接经济效益(生产者的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消费者的经济效益)

③通信的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

④通信的间接经济效益的量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安德鲁·哈迪教授1983年提出的量化方程:

M= 0.009/TEL0.991

TEL:

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机部数,即话机普及率

M:

每百人增加一部电话即话机密度提高1%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的倍数

该方程揭示了话机普及率的增长对人均GDP的影响

NO.2通信业的产业属性与经济特征

10、产业属性的划分方法有哪几种?

(1).三产业划分法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矿业、采掘业

第三产业:

运输业、邮电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保险业、科研文教、饮食业、旅游业等

(2).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划分方法

●按一个部门的劳动是否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或是否与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保存和价值增加有关为标准进行划分。

●社会总产品: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划分

●按照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是否具有信息业性质进行划分

●信息产业部门既包括直接生产信息产品的信息创造、生产部门和信息服务提供部门(第一类信息部门),也包括本身不直接生产、提供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但其经营活动和成果与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传递、传播直接相关的部门(第二类信息部门)

11、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1).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按第一种划分方法)

(2).通信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按第二种划分方法)

(3).通信业属于信息产业(按第三种划分方法)

12、通信生产经营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劳动对象的用户无偿提供与产品的非实物形态

(1).从劳动对象看(生产过程开始前)

工业:

原材料、辅助材料,实物形态,须垫付资金购买

通信业:

信息,非实物形态,用户无偿提供

(2).从产品加工的生产过程看(生产过程进行中)

工业:

劳动对象本身发生改变;价值发生转移

通信业:

用户提供的信息本身不得有任何改变;价值不发生转移。

(3).从生产的结果看(生产过程结束后)

工业:

新的实物产品

通信业:

传递信息的有益效用,是服务

二、生产与消费的统一(时空上一致)

三、服务贸易性:

易消失性;不可逆性;不可分割性

四、外部经济性:

指一种活动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该活动之外所产生的经济效果

负外部效果;正外部效果

通信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经济性

五、网络外部性

1.网络外部性的内涵:

◆定义:

在网络中,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用的变化

◆任何一个在网的用户,都会因为网络容量的扩充,其他用户的加入而获得更加方便的通信环境,因而提高了网络对于他自己的效用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Law)给出了网络外部性的定量衡量方法:

I=EM2

(I为网络价值;E为系数;M为网络中的用户数)

2.网络外部性的成因:

◆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网络基础设施的长期垄断性

3.网络外部性的影响

驱使网络企业不断扩大网络规模;导致市场高度集中,赢者通吃;网间互联互通将提升网络价值,并引发小企业搭便车现象;导致信息鸿沟的扩大

六、普遍服务性

(1).定义: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最基本的通信服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

电信普遍服务的含义:

●无论住在任何地方都可得到电信服务(Availability)

●任何人都可得到负担得起的电信服务(Affordability)

●信息资源的普遍接入(Accessibility)

(2).保证通信普遍服务的意义:

经济意义;政治意义

(3.通信普遍服务亏空的补贴方式(4个)

•国家财政直接补贴

•适当减免各种税费

•业务间交叉补贴

•征收普遍服务基金

七、自然垄断性

(1).定义:

当一种产品或一种服务的生产全部交给一家企业垄断经营时,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最低。

(2).具有自然垄断性的部门和行业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为什么具有自然垄断性,三个特性)

①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

规模经济性的涵义及成因:

涵义:

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经济现象

成因:

庞大的固定资本投资;固定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绝对比重

电信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性会导致自然垄断性

②显著的范围经济特性

●范围经济性的涵义:

当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其总成本低于多家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之和。

同时,企业追加的新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低于单独生产该新产品的成本

●电信业具有很强的范围经济性,原因在于许多不同的通信业务可以共用通信的基础网络设施,形成共用成本。

●范围经济性也会导致自然垄断性

③投资会形成巨大的“沉淀资本”

●网络设施的专用性会导致投资的沉淀性

●投资规模的庞大和投资的沉淀性会抬高网络产业的进入门槛和退出壁垒,从而导致自然垄断性

3.通信业的自然垄断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通信技术进步而有所减弱

八、全程全网联合作业与统一兼容性

●全网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职工都要树立“全网一盘棋、全线一条心”的思想

●不同国家的网络、不同企业的网络、不同业务的网络都要互联互通

●所有的网络设备都要互相兼容

NO.3通信市场

13、通信市场的特点

(1).高度关联性

①通信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高度关联性

②信息产业内部通信市场与上下游产业市场的高度关联性

举例:

通信市场与通信设备制造市场的关联关系

③通信市场与金融市场的高度关联性

(2).竞争合作性

①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②通信产业价值链条上通信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3).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国家间、地区间、产业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市场经济中的“马太效应”加剧了这种不平衡

马太效应(电信经营的悖论)

电信经营的成本与富裕程度成反比

消费者能够承受的价格与富裕程度成正比

②“数字鸿沟”的涵义

●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是反映当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存在巨大差距现象的一种形象说法

③发展不平衡和“数字鸿沟”现象的表现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B.发达国家国内的数字鸿沟

●阶层差异、种族差异、行业差异、年龄差异

C.数字鸿沟在中国的表现: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经济二元化;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均衡

●中国通信市场发展不均衡:

城乡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

④如何缩小信息贫富差距,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加快经济落后地区信息基础网络设施(宽带)的建设

●加大经济落后地区教育投资的力度

●本国政府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支持

●政府应当尽快建立科学合理、动态持续的普遍服务保障机制

•怎样建立科学合理、动态持续的普遍服务保障机制

A.加强电信普遍服务立法

B.与时俱进,推进普遍服务内容更新

C.建立普遍服务基金补偿机制

﹡电信垄断时期(1994年前),主要依靠交叉补贴保证普遍服务

﹡1994年—2003年,交叉补贴难以为继,各大电信企业主要靠外部负债融资、上市融资、联合投资等方式支撑企业发展,用于普遍服务的资金相当短缺

﹡2004年至今,普遍服务通过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村通工程”分片包干的方式实现(分片包干的弊端:

导致履行和不履行普遍服务的运营商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竞争压力下,运营商无法保质保量搞好普遍服务;在没有亏损补偿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承担有分片包干任务的运营商可能实施策略性交叉补贴,挤压竞争对手;用行政手段指定普遍服务实施者的做法不利于降低普遍服务成本,提高普遍服务效率)

14、通信市场包括哪几类构成主体?

市场供给主体、市场需求主体、市场的管理者

15、为什么要设有专门的通信管制机构?

维持有效竞争,克服市场垄断或者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资源配置低效和浪费;有效协调电信市场引入竞争后国家、企业与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保护通信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6、电信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增值业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之间的关系

17、市场结构的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很低

●产品同一性高

●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壁垒

●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很高

●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

●进入市场的壁垒非常高

(3).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既有显著的差别,又有较高的替代性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很低

(4).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企业进入或退出的壁垒很高

18、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1).市场集中度

①市场集中度的含义及计量

A.含义:

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一般用该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主要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或其产销量占整个产业的比重来表示。

通常,市场集中度越高,垄断程度就越高

B.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a.产业(行业)集中度指标:

b.赫芬达尔指数(HHI指数)

HHI=10000*

 

其中:

N为产业内的企业总数;Xi为第i个企业的规模;T为产业市场的总规模

HHI指数的最大值为10000,反映市场独家垄断的情形;最小值为10000/N,反映市场上所有企业规模相同、均匀分布的情形。

与产业(行业)集中度指数CRn相比,HHI指数的计算需要更为详细的市场信息,因为它计算的是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而行业集中度只需要计算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总市场份额即可。

HHI指数比CRn指数更为敏感,能更好地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②影响市场集中度高低的因素

A.企业规模的变化(企业规模越大,市场集中度就越高)

●企业本身为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或谋求垄断地位有扩大规模的动机

●技术进步导致企业规模的变化

●政府经济政策或法律的影响

B.市场容量的变化(市场容量扩大,容易降低集中度;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容易提高集中度)

●经济发展速度

●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国家经济政策

(2).产品差别化程度

①产品差别化的含义

●产品差别化的定义:

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

●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的动机:

让消费者感知其产品的独特性,从而产生偏好和忠诚;降低其他企业的产品对其产品的替代性

●在原本竞争性的市场上,产品差别化程度的提高会促使市场结构趋于垄断

●在原本垄断性的市场上,差别化产品(即使差别程度很高的产品)的出现将导致替代竞争

(3).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

①市场进入障碍

A.市场进入障碍的含义

●是指产业内已有的企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

●通常,市场进入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B.构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因素:

●规模经济障碍

●绝对费用障碍

●产品差别化障碍

●政策和法规障碍

②市场退出障碍

A.退出及市场退出障碍的含义

●退出是指:

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的行为,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况

●市场退出障碍是指:

企业在退出市场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

●通常,市场退出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B.构成市场退出障碍的因素:

●沉没成本障碍(企业在退出某产业市场时无法收回的资产价值,是企业退出市场的损失和代价)

●解雇费用障碍

●结合生产障碍

●政策和法规障碍

19、通信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1).促使通信市场结构趋向垄断的因素

①通信业社会公用基础设施的性质

A.普遍服务是通信业社会公用基础设施性质的集中体现

B.通信业竞争经营的体制不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C.通信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更有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D.普遍服务是通信业长期采取垄断体制的重要原因

②通信的国家主权性

A.国家主权的含义

B.为什么通信主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C.经济全球化和通信国际化对通信国家主权性的冲击

D.经济全球化和通信国际化背景下仍然有必要强调维护国家通信主权

③通信网络的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会驱使通信企业不断扩大网络规模。

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中,规模越大用户越多的网络越能吸引新用户加入;相反,规模越小用户越少的网络越难以吸引新的用户,甚至于已有的用户还可能转网、流失,这就会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从而导致市场的高度集中和垄断

④通信业显著的规模经济性(抬高了市场进入门槛、提高了市场集中度等,是导致通信业自然垄断的直接因素)

⑤通信业显著的范围经济性(原有企业比新企业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也是导致通信业自然垄断的直接因素)

⑥通信投资的沉淀性(提高市场退出门槛,加大新企业进入的风险,同样也是导致通信业自然垄断的直接因素)

⑦通信生产的全程全网性(通信网络由一家企业拥有和经营,可节约管制成本,确保通信生产连续不间断,并提高运营效率)

⑧政府对通信业的市场进入管制

(2).促使通信市场结构趋向竞争的因素

①通信技术的进步(导致电信业务供给成本、电信市场进入门槛、电信企业盈亏平衡点下降,使电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减弱;新业务涌现造成替代竞争)

②市场容量和需求规模的扩大(一家企业无法满足全部市场需求)

③垄断经营的“非效率”(企业独家垄断经营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包括静态损失和动态损失两种。

为克服这种非效率,必须打破垄断,开放竞争)

④政府管制政策的放松

(3).通信市场结构的调整变革趋势:

从垄断走向竞争;从封闭走向开放

20、通信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

(1).完全垄断的通信市场结构的弊端

●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通信市场开放的大趋势

●不能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大规模发展对通信服务急剧增长的需求

●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竞争的要求

●不能促使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2).完全竞争的通信市场结构的弊端

●不利于维护国家通信主权和安全

●不利于通信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不利于电信公共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会导致过度竞争、重复建设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不符合通信业大规模经营和全程全网的产业经济特征

●会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削弱国际竞争力

(3).电信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方案

☆政府引导电信市场结构演进变革的总体思路:

从完全垄断,经历适度竞争,最终形成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格局

☆说明几点:

①电信市场适度竞争的局面无法自动得到实现,需要政府参与和引导(市场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

②为什么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电信市场结构是优化的市场结构?

因为它有利于克服“马歇尔困境”,实现“有效竞争”

●“马歇尔困境”:

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现象

●克拉克“有效竞争”的概念:

将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结合以形成长期均衡的一种竞争模式

③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有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两种典型类型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方案(为什么)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方案

NO.4通信企业

21、通信企业的特点

(1).通信企业的设置和分布具有网络性和层次性

全国性联合企业、地区性联合企业、基层企业

(2).通信企业生产经营目的的双重性

●公益服务目标与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目标的双重性

●两者发生矛盾时,应坚持企业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3).通信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4).通信企业相互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5).单个通信企业与全网经济效益的相互依存性

单个企业盈利=单个企业的收-单个企业的支

全网企业盈利=全网企业的收-全网企业的支

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

支撑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特有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②说明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某项关键技术或某种产品和设备(是合力)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既是构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2).特征

①价值优越性

●使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能力更强

●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②异质性(独特性)

③不可仿制性

④不可交易性

⑤延展性

23、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能够支撑电信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

(2).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一系列相互协调、有机融合的关键要素构成(技术、技能、产品、网络、服务、管理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会随产业性质、企业类型、技术进步、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的变化:

网络资源(规模、容量、装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创新开发、差异化的特色服务和客户关系的创新管理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①构建新的电信价值链,促进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传统的电信产业价值链:

电信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用户

●新的电信产业价值链:

电信设备供应商-------应用系统集成提供商-------基础电信运营商------增殖服务和虚拟电信运营商-------用户

●每一个企业都应积极参与构建新的电信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