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772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docx

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2019西藏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周南(1982年12月-2019年8月2日),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009年9月参加工作,宁波籍“中国好医生”。

2019年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曾经感动全国的宁波籍“中国好医生”周南于8月2日突然离世。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2019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学习

  周南,女,汉族,1982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周南高考时数学满分,自学掌握了多门语言,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从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后,周南出乎许多人意料,选择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职业的起点。

在周南的努力下,2014年,西藏首个风湿免疫血液专科建成,填补了西藏对风湿免疫病治疗的空白。

  协和医学院官方网站介绍,周南在2009年毕业时,因为品学兼优,曾有留在北京大医院工作的机会,但却最终选择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从医。

周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协和医学院毕业时,她曾有机会留在北京,但她认为“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2018年7月,周南曾应协和医学院邀请,为毕业生做演讲。

在演讲中,周南提到,自己喜欢旅行。

2007年暑假,她第一次去西藏旅行,周南跟当地人聊天时,听到当地人说:

“我们西藏缺医生,既然你要当一个医生,那为什么不来西藏当医生?

”周南在演讲中说,她当时想到,“北京有那么多医院,有那么多医生,可能有我和没我差别不大,但是在西藏,在那么缺医生的一个地方,我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多生命因我的存在可能得到挽救,而我又是一个对很多生命敞开可能性的人。

于是我2009年毕业以后就去了西藏。

  获“中国最美医生”称号

  演讲中称“以职业为荣”

  谈起建立西藏首个风湿免疫专科的想法,周南曾表示,这和一名叫卓玛的12岁藏族小女孩有关。

2013年,卓玛被确诊为白血病,即使周南做出准确判断,依然没能留住卓玛的生命。

这也是她后来建立风湿免疫专科的原因。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周南曾获得由当时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选的“中国最美医生”称号,周南的导师、协和医院知名医生张奉春在颁奖现场表示:

“周南能够自己毕业以后选择去西藏,其实当时令我们非常震惊也非常感动,特别是她到了西藏选择治疗风湿免疫病,这个病过去在西藏是一个空白,她去了以后填补了这个空白,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西藏地区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可以不出西藏,就能够得到诊治。

所以,我愿意给她更大的支持,只要需要,我竭尽全力。

  据悉,为了建立风湿免疫专科,周南曾辛勤奔波于西藏、北京之间,向张奉春教授寻求帮助。

张奉春以捐赠的形式,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配齐了价值1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得知周南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2018年7月,周南在演讲中对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们说:

“当医生,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医生可以在患者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助。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一定要有底气、有自信,以我们的职业为荣。

  今年4月因身体等原因

  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离职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讣告中称,周南是“志愿要求到雪域高原,到我们区人民医院工作”。

在西藏工作期间,还曾到高海拔地区驻村,给当地的农牧民病人看病,其工作获得了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

对于周南的突然离世,“医院党委和同志们表示万分惋惜和沉痛哀悼”。

  媒体此前报道称,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协和医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处获悉,就在今年4月,周南因身体等原因,在为西藏服务了10年后,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离职。

  2019西藏最美医生周南学习

  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

  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这是“中国好医生”周南

  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一句话

  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

  扎根雪域高原的事迹

  曾经感动了无数人

  然而8月2日

  热爱未知的周南

  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

  年仅37岁

  令众多网友为之哀痛惋惜

  不幸离世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风湿血液科主治医师、科副主任周南,于2019年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血液科工作人员介绍,周南系因车祸去世。

  一位医生的离世,为何会让无数网友为之叹惜?

因为这位37岁的年轻医生,有着令人佩服的人设:

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

  据了解周南的人介绍,周南在协和时曾是剧社、太极拳社的骨干。

她能说拉丁语、德语、西班牙语、藏语,去过埃及、土耳其,伊朗、约旦。

每次旅行她都孤身上路,途中结交许多朋友。

她也很喜欢当老师、与人交流。

  在很多人看来,拥有这样学历能力的她完全可以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前途光明。

然而周南却毅然迈开人生大步,踏上雪域高原。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待就是十年。

  10年间,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空白,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风湿内科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当地一批得力医生。

  在这片高原上,她用一身白衣托起藏民的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奉献改变雪域高原的医疗面貌,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也曾获央视“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最美医生”周南。

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她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人。

  缘结西藏:

为了生命

  2007年,爱旅游的周南来到西藏,在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交界的普兰县科迦村,周南和当地村民聊天时得知,村里一位大爷患肺炎,生命垂危,不知如何用药。

她了解情况后给老大爷做了诊断,并在当地药店买到对症药,让老大爷转危为安。

旅途中,周南发现,在西藏的一些边远地区还没有医生。

“那一次旅行,我坚定了毕业后去西藏的决心。

  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了8年的周南,颇得导师、国内著名肺癌研究专家李龙芸青睐。

李龙芸在得知周南的决定后,极力反对。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不敢相信西藏很多地方医疗条件那么差,肺炎、胃肠炎就可能让当地老百姓失去生命。

”周南跟导师解释:

“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会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毕业后,27岁的周南辞别北京,加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此后,周南开始往返在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

  刚进藏的日子里高原反应严重,周南硬是挺了过来。

每天,她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查看,患者的病被耽误了怎么办?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得知周南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

“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科

  2013年4月,一名叫卓玛的12岁藏族小女孩,再次改变了周南的职业规划。

卓玛被确诊为白血病,当时的西藏并不具备治疗条件。

即使周南做出准确判断,依然没能留住卓玛的生命。

周南忘不了女孩跟她说的话。

她说,一定要救救她,她未来还有很多理想。

“我当时跟她说,一定好好救她,但最后没有实现我的承诺。

”卓玛的离世,周南很痛。

她决定成立科室,不让卓玛的事件重演。

  “面对病痛,如果你不能解决,病人是没有退路可走的。

”当时,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了9年,周南深知,自己所在的医院作为西藏最好的医院,是藏区很多患者最后的希望。

这些患者推动周南,必须把问题解决。

“我们不是做学术,发个文章就完了。

活生生的人摆在你面前,我不敢停下来。

  周南找到自己当年的老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寻求帮助。

“当时,我觉得一个内地的高学历人才到那里去,很吃惊;她跟我说想在西藏开展风湿病治疗,又让我很惊喜。

”张奉春说:

“我跟她说,我一定帮助你把自身抗体的监测实验室建起来。

  2014年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没有风湿血液科的历史。

周南又牵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

她定期组织举办论坛,把内地的医生请到西藏,加强了内地专家和当地医生的交流,更把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广到藏区。

“现在我们白血病相关检查都已开展,还引进了相应的药物,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周南坦言,如果在北京大医院,上面会有很多教授指引,自己跟着走就行,现在或许还是一个在教授呵护下的主治医师。

“但在西藏,我不得不摸索着成长起来。

科室里,还有一个都是年轻人的团队跟着我。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

  2018年,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周南说“人生很多选择,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

”周南总爱用“充实、快乐”来形容。

  深知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周南还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内科教学任务,年授课逾20课时。

周南曾经所在的大内科,现在已经独立发展出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等,她见证着医院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好。

“我觉得最大的成就是带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人才梯队。

”周南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现在科室里的医生依旧能继续发展起来。

周南还学会了藏语,给当地老百姓看病一点障碍都没有了。

  2018年3月初,被选为2017年最美医生的周南回到北京录制节目,她看望了当年的导师李龙芸。

这位惜才爱才的导师,听闻周南9年来在西藏做的事情,发自内心地为她骄傲。

  担任援藏医生并非一件易事。

2018年,周南曾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分享自己在西藏工作感悟:

如果去西藏,固然会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也可能会有精彩的发现,而当时如果不去的话,年老时回顾自己的青春有可能会感到后悔。

我不想后悔,不想留遗憾。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样,在北京大医院做高精尖的事情,是造福患者。

在西藏,为特别基层的老百姓服务,给他们看病,也是造福患者。

”这个在雪域高原上豁达、敬业、无畏的女性,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行医之初许下“矢志不渝、救死扶伤”的诺言。

  友人称,她是一个纯粹、有大爱的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周南高中时期的同桌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

“那时候的她胖胖的,每天都笑眯眯的,可以做好多俯卧撑,像个男孩子。

她的高考成绩是意料之中的好,因为她就是‘学霸’!

后来她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去西藏,我并不意外,她就是这样一个纯粹、有大爱的人。

  2012年国庆假期,喜欢旅行的周南独自前往新疆游玩。

一位协和医院的援疆医师和妻子恰好和她相遇,攀谈起来,才得知这位师妹毕业后去了西藏工作。

“我们以为她只是去援藏一年而已,她说不是,是想一直留在那里;问她为什么,她说喜欢西藏,(之前)去玩过一次,就想一辈子留在那里做医生。

”这对夫妇中的妻子对南都记者回忆,周南当时留着短发,皮肤黝黑,讲话温柔却有力量,能感觉到她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昨天晚上我先生跟我说,他的一个在西藏工作的师妹去世了,我一看介绍才发现是她。

很震惊也很难过。

  此外,不少网友感到十分痛心,感恩这位美丽的天使给人间带来的美好,也希望她能一路走好。

  37岁的你,

  自律、谦卑、勇敢、纯粹

  最美天使,

  一路走好

  2019雪域医生周南事迹心得

  “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起初我只是一根微弱的火柴,现在我可以照亮更多人。

  说这些话的人叫周南,宁波姑娘。

她扎根西藏10年,在当地建起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让患者不必再赴外地就医。

8月2日,噩耗传来,周南在四川苍溪意外去世,年仅37岁。

  10年前,她毅然选择入藏

  周南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

  她与西藏的缘分要从一次旅游说起。

2007年,她来到西藏,被当地的风景深深吸引。

但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她看到美丽背后的伤痛:

基层缺医少药,一场小病夺去一条生命的悲剧不时上演。

  就在这个时候,周南心底萌生了留在西藏的念头:

“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可能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可能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当时,周南刚完成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博士学位的学习。

  2009年,27岁的周南离开北京,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的一名医生。

此后10年,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倾其所学为高原百姓解除病痛。

  建起当地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

  西藏人民医院海拔在36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左右,日常工作需要克服巨大的身体不适。

周南克服种种困难,一头扎进医院为患者服务。

  2013年,周南收治了12岁的藏族女孩卓玛,很快确诊女孩所患为白血病。

但由于那时的西藏人民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周南没能挽救小女孩的生命。

  这件事让周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西藏建立风湿免疫血液科。

她向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求助。

张奉春十分支持,很快带团队到西藏,捐赠了100万元的实验设备。

  2014年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西藏没有风湿免疫血液科的历史。

  入藏10年,周南在临床工作中抢救的肺栓塞、狼疮脑病、噬血细胞综合征、肺泡出血等重症患者不计其数,很多治疗方式是西藏首例。

  2018年3月11日晚,由当时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7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央视播出,周南获得“最美医生”称号,她还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

  意外来袭,生命定格在37岁

  今年4月,周南离开了工作了10年的西藏人民医院。

科主任白央不舍却也理解:

“她想去另一个需要她的地方从头开始,就像她帮助西藏的患者一样帮助那边的患者。

  白央不知道周南的下一站是哪里。

自周南离职,两人联系不多,但彼此都挂念着。

  然而,意外偏偏在这时候发生了。

8月2日,周南与西藏人民医院的两名医生一同赴四川苍溪旅游,车辆不慎落水,3人均未能生还,她的生命定格在37岁。

  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

“她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她还有那么长的人生。

”电话那头,白央的语气充满悲伤。

  协和医学院的师生也不敢相信。

“她是2009届优秀毕业生,许多老师对她印象很好,大家都很敬佩她这些年在西藏的工作。

”该校新闻中心一名老师说。

  在宁波的校友深感悲痛

  得知周南离世的噩耗,在宁波工作的校友无不深感悲痛。

  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单科曙是周南的学弟。

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周南是一个阳光积极、乐于奉献的学姐。

  单科曙和周南结识是在2008年。

当时,单科曙在北京协和医院交流学习。

一次轮转科室,单科曙和周南轮转到了同一个科室。

“她的性格很好,作为学姐,她经常会带着我们一起工作,遇到问题,也会耐心教我们。

  “很多同学毕业后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她却选择了西藏。

燃烧自己,照亮更多的人,她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

”单科曙说。

  同样感到震惊的还有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周颖。

2007年,周颖考入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成了周南的学妹。

对于这位学姐,周颖虽没见过,但名字早有耳闻。

“老师经常说起她,主动援藏,精神伟大。

去年还听闻她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回学校,给毕业生做演讲,没想到今天却听这样的消息,太可惜了。

”周颖说。

  2019最美医生周南事迹体会

  昨天,一则“周南医生去世”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引发数百万网友的追思。

  周南,1982年12月出生,宁波人,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一系列的耀眼光环下,她却选择离开北京,来到缺医少药的西藏,一待就是10年。

  “北京有那么多医生,多一个少一个区别不大。

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这是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2017年,她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年度十大“最美医生”称号,2018年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周南于8月2日在西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据苍溪县相关部门透露,初步判断,周南医生疑因乘坐的车辆落入防旱池离世,是一起意外事故。

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2001年,高考时数学满分,违背父母意愿,选择学医;

  2009年,博士毕业,自己投出简历选择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2014年,她带头建立了西藏第一个风湿血液科;

  ……

  从死神手里抢回许多危重症患者

  周南与西藏结缘,要从2007年一次西藏旅行说起。

当时,她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

当地缺医少药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她。

  她去西藏的想法没有得到家人、导师的支持。

和曾经高考时数学满分,违背父母意愿选择学医时一样,周南坚持自己的选择,拨打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人事处的电话。

  “喂,你好,我是协和临床八年制的医学博士生,想去你们医院工作,请问有机会吗?

  “那……那当然欢迎啊!

  这是周南的第一份工作。

  刚进藏的日子里高原反应严重,周南硬是挺了过来。

每天,她都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查看,患者的病被耽误了怎么办?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得知周南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

“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救了一个患者的命特别有成就感,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

”周南表示,患者是她留在西藏最大的动力。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血液科

  藏区的风湿免疫类病人非常多,但整个西藏却没有风湿免疫科,周南提出创建风湿免疫专科,还因此特意回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一年。

  2014年,藏区首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成立,不到32岁的周南出任科副主任,短短几年之间,她就带领一批年轻医生,填补了藏区成功诊治狼疮脑病、肺泡出血、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病症的多项空白,该科室也成为西藏风湿免疫类疾病诊疗中心,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

  为提升西藏风湿免疫专业整体学术水平,她牵头成立了西藏风湿免疫专业学会,每年组织风湿病论坛;为让更多患者获益,她在西藏率先开展了自身抗体检测、生物制剂治疗、骨髓活检术等多项新业务。

  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评估专家组来到西藏检查,周南的科室代表医院演示教学查房。

评估专家检查后说:

“在全国查了这么多医院,最规范的教学查房是在西藏看到的。

  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小讲课……作为医院住培基地的带教老师,周南利用各种形式,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刚开始,我可能只是一根火光微弱的火柴。

火柴光虽然很小,但能慢慢照亮四周。

而且通过成长,我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别人。

”周南说。

  宁波学弟怀念师姐“她体现了医生的大爱”

  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单科曙是周南的“学弟”,2008年,他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时,曾经被派去北京协和医院交流学习,一次轮转科室,他和周南轮到了同个科室。

  “这是个随和、开朗,很爱笑的女生,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都很照顾,会带着我们一起做事,碰到我们不懂的,她很有耐心地教我们。

”他说,“那时候,听说学姐要去西藏,非常敬佩。

  “她很优秀,有理想有抱负,体现了医生的大爱,一个人去了贫穷落后的藏区,服务当地百姓,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的决定。

  宁波老乡、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许培扬写诗悼念——

  悼念周南

  协和学子好医生,

  医者仁心最神圣,

  西藏人民救护神,

  英年早逝献终生。

  浙江老乡宁波人,

  立志西藏展才能,

  救死扶伤好医生,

  藏汉人民情更深。

  百万网友悼念“最美医生”

  在微博上,“周南医生去世”的话题登上热搜榜,百万网友悼念“最美医生”。

  2019最美医生周南事迹心得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原风湿血液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周南医生,于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这一噩耗,让无数人感到万分惋惜,常年被各种娱乐新闻所“霸榜”的新浪微博热搜榜上,周南医生的事迹,一度以超过一亿的阅读量排在了第二位,无数网友为这位英年早逝的医生留言,为她送去最后的祝福。

截至6日晚7点,微博阅读量已经突破了2.1亿。

  2007年

  一次西藏之旅改变了她的命运

  老人的一句话将她和雪域高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讣告中显示,周南,女,汉族,1982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

2009年9月参加工作。

  2001年,周南参加高考,那年她的数学考取了满分,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命运的改变,发生在2007年。

那年,周南去西藏旅行,在途中救助了一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最终在她的帮助下,老人转危为安。

周南曾回忆说,老人用生硬的汉语问她:

“西藏缺医生,你能来吗?

  正是这位老人的一句话,将周南和西藏这片雪域高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009年春天,周南拨通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人事处的电话毛遂自荐,在听说了周南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八年制的医学博士生后,医院方面喜出望外,随后周南用电子邮件给院方发去简历,她的工作就这么定了下来。

多年后,对于当年的那个决定,周南曾对媒体说:

“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

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2009年

  她登上了开往拉萨的火车

  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能阻挡她对这片高原的热爱

  按照周南的学历,她完全可以留在北京或者国内其他大城市,做一名医生。

据了解,2009年周南所在的班级一共90名学生顺利毕业,在他们中间选择到西藏从医的,只有周南一个。

2009年9月,周南收拾好行囊,在朋友的陪同下,登上了开往拉萨的火车。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官网中介绍,该院地处海拔3658米的高原古城拉萨,位于市中心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东侧……但实际上,周南的工作环境,要远比想象中的艰难,高原反应给周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说话费力、记忆力减退、站着查房半小时就喘不过气,每天的工作也很累。

但即便这样,她仍非常乐观,她曾在一封邮件中提到:

这里吸引我的地方太多了,不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