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66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x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龙光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上册)

姓名:

任教年(班)级:

三年级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1课画画我自己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及兴趣爱好,学会欣赏自己的有点,有信心。

2.通过主动的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

3.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设计思路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已经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本课通过设计一系列体验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从认识自我开始,感受自身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本主题教学共包括四个部分:

我给自己画个像、我的档案、别人眼中的我和我会做得更好。

前三个部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认识自我,第四部分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设计新的形象,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活动准备:

1、请同学们课前画一张字画像。

2、准备一段欢快的音乐和一面小镜子。

3、课前小调查:

问爸爸和妈妈,他们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4、画画用的颜料和卡纸。

5、准备一两张自己得意的照片。

活动一:

说说我自己

1、教师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自画像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看看、猜猜他们是谁。

2、被猜中的同学走上台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外貌特点。

其他的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听后要给与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

3、听音乐传小镜子。

请做了自我介绍的同学放音乐,其他的同学传小镜子,音乐停,拿到小镜子的同学要走上来,拿着小镜子,向大家说说镜子中的自己长得什么样,并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特长。

活动二:

我的小档案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得意的照片,扣在桌子上,颠倒顺序后再逐一翻开,请大家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

2、请同学拿着自己的照片向大家说说自己有何优点和特长。

3、将照片贴在自己的小档案里,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与他在一起交流自己的小档案。

活动三:

听听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1、同桌交流,在爸爸和妈妈的眼中,我是什么样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下,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我是什么样的。

3、小组讨论:

为什么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不一样呢?

活动四:

画画我的新形象

让学生结合自己新学期的新计划和新目标,将自己想象中的新形象展示给同学们,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可以用图画的形式,也可以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

四、活动实施建议

1、学生看着自画象或小镜子做在我介绍时,教师应用简洁的语言指导,不要打断学生的体验过程。

对学生语言的条理性不做过多的要求。

大家能听明白就行了。

在学生自我介绍时,教师要着重的引导学生学会在我说纳,看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

2、学生在填写、交流自己的小档案时,应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要强迫学生交流。

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了解自己的乐趣,并乐于接受自己。

3、在师生、生生交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的过程中,应以优点和特长为主。

教师应重点关注内向、胆小的学生,可带着他一起交流或是请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提高自信心。

4、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画画你的新形象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如剪贴图片、写一两个词语等。

五、教学评价

1、能说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及兴趣爱好。

2、能在父母的帮助下为自己建立小档案,并乐意与他人交流。

3、能够主动地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能知道并体会到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什么样的是一件愉快的事。

4、在活动中,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2课你是好样的

课时安排

3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不同方法发现和认识同学的长处。

2、主动做到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学会接受与分享他人成功的快乐。

4、体验团结的力量,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团结与合作的快乐。

设计思路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同学之间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

因此,本课在上节课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除了自己的长处以外还有不足,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并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发挥各人的长处,感受合作的快乐。

课文通过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取人之长,补给之短及共同合作、互相学习的作用。

本主题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寻找(认识)同学的长处、夸夸自己的同学(欣赏同学的长处)和小队活动安排(发挥各人的长处)。

这三部分从认识、欣赏、合作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填写“我的观察日记”,选取班上两三个同学进行观察,并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看看同学有那些优点和长处。

2、制作书签需用的材料。

活动一:

寻找同学的长处

1、小组活动:

学生围坐一起,互相说长处。

2、介绍你了解和发现同学的方法。

3、谈谈此时的心情,满足学生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

活动二:

制作小书签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见过的书签。

2、请学生自由组合制作小组,分工合作。

3、把你赞美同学的话写在书签上。

4、做游戏或“猜猜他是谁”,以大家乐意接受的方式送给同学。

活动三:

小队活动安排

各小队自主设计和选择为班集体做好事的形式与内容,并填好活动安排。

要注意在活动中做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共同合作。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四、活动实施建议

1、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要注意告诉学生细致观察的方法,并要教会学生能够从现象的观察中找出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2、在夸同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夸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3、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特别,学生中存在妒忌心理较普遍,教师要在课堂上保证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用事实告诉学生妒忌的危害性。

4、在小队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安排,充分发挥各人所长,做到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五、教学评价

1、学会发现和欣赏同学的优点,与同学关系融洽。

2、能制作书签并写出真诚而简洁的赠言。

3、主动学习同学的长处,取出补短,共同进步。

4、具有基本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3课我的小伙伴

课时安排

3

教学目标

1、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能主动、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做到友好相处,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3、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同情他人的不幸,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帮助。

设计思路

小伙伴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主重要的作用,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需要小伙伴。

本课以情感体验、游戏活动、情景设置等形式,通过“和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蜗牛搬家、爱心小计划、怎样才是一个好伙伴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和学习中小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并将这种情感扩展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同龄人。

与此同时,小伙伴在交往中出现矛盾和冲突也是难免的,因此,通过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好伙伴的学习,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好伙伴,使自己和小伙伴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共同进步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准备:

收集相关的故事,卡片若干张,小动物头饰,歌曲《爱的奉献》。

活动一:

讨论交流:

当“我”遇到困难时

1、播放《爱的奉献》,使学生产生同情关爱的情感。

2、请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谁帮助你的,怎样帮的。

3、写一写“得到小伙伴帮助的时候,我感到……”让学生体验受帮助时的感激之情。

活动二:

角色扮演;蜗牛搬家

1、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

2、采访扮演蜗牛的同学,了解他被人拒绝帮助时和得到帮助时的不同心情,让学生体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活动三:

爱心小计划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调查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士,制定一个爱心小计划并付诸行动。

活动四:

爱心小计划

1、请小朋友们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2、教师请一对小伙伴,把准备好的写有问题的纸条拿出来,轮流让两个小伙伴抽,并要回答纸条上的问题,如;你的好伙伴最喜欢什么颜色?

你的好伙伴最喜欢什么活动?

等等,看看两个好伙伴之间是不是真正了解,以此激发学生了解好伙伴的兴趣。

3、请学生课后进一步去了解自己的小伙伴,并鼓励他们自己设计问题。

活动五:

好伙伴形象设计

1、分组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好伙伴是什么样的。

2、教师将各组的意见集中,得出大家心目中的好伙伴是什么样的,并号召大家都来做同学的好伙伴。

活动六;当别人超过我时

1、请同学说出别人在哪些方面超过自己,并说说此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悦纳别人。

2、讨论同学比我强时,我该怎么办。

3、学生动手写出自己家的目标和愿望,形成同学之间良性的竞争氛围。

活动七:

制作“同在蓝天下”板报。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搜集到的不同地区同龄人的生活资料,合作设计出一张板报,在课上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

四、教学评价

1、能讲述自己和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体验受人帮助的感激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愿意深入了解小伙伴,关心小伙伴,在小伙伴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学会宽容、尊重小伙伴,能正确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4课奶奶过生日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知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古今中外孝敬老人的一些故事和格言。

2、懂得老人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该孝敬老人。

3、能以实际行动主动为老人分担忧愁,给老人带来欢乐。

设计思路

了解家庭首先要了解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因此,本文以奶奶过生日作为切入点,由通知亲戚这一环节设计引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及关系,并将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主题加以扩展,让学生知道老一辈人为了抚养我们,熬白了头发,费尽了心思,我们应该尊重老人和孝敬老人。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一:

连线游戏:

请将下面的称谓与父母的关系连接起来。

伯伯爸爸的弟弟

阿姨妈妈的兄弟

叔叔爸爸的哥哥

舅舅妈妈的姐妹

姑姑爸爸的姐妹

堂兄弟或堂姐妹爸爸兄弟的小孩

表兄弟或表姐妹妈妈兄弟的小孩子

妈妈兄弟或姐妹的小孩

活动二:

绘制“家庭树”

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绘制出自己的“家庭树”,可以画亲属,也可以将他们的照片贴上去。

活动三:

角色扮演:

我给奶奶过生日

1、根据教材所展示的画面自编课本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同学们可按“通知亲戚?

?

购置礼物?

?

生日晚会”的顺序进行。

2、齐唱《生日歌》,分享奶奶生日的快乐。

活动四:

同妈妈一起逛商店

利用休息时间和妈妈一起到附近的商店逛逛,简单了解当地商品的价格,向妈妈请教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五:

故事会

小组交流自己孝敬老人的故事或者搜集到的有关孝敬老人的故事,并请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学评价:

1.能够说出爷爷或奶奶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

2.能主动帮助老人,孝敬老人,体贴老人,用实际行动体现对老人的孝心

3.知道家庭亲属间的称谓。

4.掌握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5课夸爸爸  赞妈妈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学会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3、掌握简单的访谈方法、小调查方法及小制作方法。

设计思路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本课的设计重在引发学生热爱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体验,为此设计了“了解父母工作情况”,“听父母讲小时候的故事”、“给父母制作小礼物”和“夸爸爸,赞妈妈”的主题班会四部分内容,前两部分侧重于让学生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此为基础,后两部分则以自己的具体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本主题内容通过凋残、访谈、小制作、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准备在:

1、 课前布置同学们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并填好记录表。

2、 课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者用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向父母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3、课前由学生准备好为父母制作的小礼物。

4、设计“夸爸爸,赞妈妈”主题班会。

活动一  交流父母工作的情况

1、说出教科书中例举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从事的是哪种行业,他们是怎样默默工作,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

2、 说说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到的情况和你的感想。

活动二  说说小时候的故事

  以小组的形式,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情。

并展示自己小时候有纪念意义的用品,如照片、衣服、玩具等。

在互相交流中,体会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都为了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由此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三  “夸爸爸,赞妈妈”主题班会

1、由学生布置好班会的会场,并邀请父母参加。

2、由学生自己主持班会,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

3、向父母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以此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感激之情。

活动四  填写“爸妈小档案”

  该活动可以作为课后延伸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填写这份小档案,然后由父母来加以评价,看看自己对父母真正了解多少。

活动五  保护生鸡蛋

  该活动可以作为课前或课后的体验活动,由学生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看看一天的时间里,怎样可以使生鸡蛋不碎。

学生可以使生鸡蛋不碎。

学生可以自己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来。

通过这一活动体验自己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的心血和精力。

四、活动建议

1、教学的重点是要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以及爸爸妈妈为抚育孩子成长日夜操劳,由此感受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教育学生爱爸爸妈妈,夸爸爸赞妈妈。

因此,教学要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下功夫,通过学生到父母工作单位的亲身体验,通过向父母了解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教师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在课堂上也可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作为教学资源,以自己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课前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了解本班学生家长的工作情况和学生对爸爸妈妈的态度,以便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职业的不同,关注学生是否对自己父母的工作流露出高低贵贱之分的情绪,如果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3、学生给父母的小礼物不一定非得是物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对学生小礼物的制作,教师要引导学生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定要强调学生自己的亲手制作,而不过分要求形式。

4、对于主题班会的举办,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和主持。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家长与子女情感沟通的桥梁,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五、教学评价

1、能说出爸爸妈妈工作的情况、兴趣爱好,感受他们工作的艰辛。

2、能说出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辞劳苦、悉心照料的小故事。

3、能主动夸爸爸、赞妈妈,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愿意与老师、朋友、同学一起谈谈父母,夸夸父母。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6课我是一个小帮手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了解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的艰辛,懂得作子女的应该关系父母,学会基本的生活

2、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当为家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小帮手。

3、具有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承接上一课的思路,在激发了学生感激父母的情感之后,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贴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做父母的小帮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关系和体贴。

因此,本课设计了大量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本领和简单的生活技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添麻烦。

与此同时,本课的设计还充分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了文明礼貌的教育、居家安全的常识教育以及邻里关系、尊老爱幼的教育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认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学会客观地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准备:

1、观察日常生活中家务活都是由谁承担的,问我他们累不累。

2、课前搜集生活中有关的小发明的资料或者自己的小发明。

3、到自己的邻居家串串门或者观察一下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

活动一 :

 角色扮演;家务活我分担

1、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扮演课本剧,体验父母做家务的辛劳。

2、说说看,你能帮助家里做点什么,今后怎样做得更好。

活动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说说生活中哪些是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中你会做什么。

2、开展“露一手”比赛,把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表演出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强。

活动三  我是小小发明家

1、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或者展示自己的小发明。

2、 想想看,他们为什么能发明。

活动四  小辩论“她该不该开门”

1、情景引入:

由学生表演课本剧《她该不该开门?

2、将全班分成两组,赞成开门的为一组,不赞成开门的为一组,各站一边进行辩论。

由教师将大家的意见加以梳理,各站一边进行辩论。

3、由教师将大家的意见加以梳理,给她支招。

4、熟记几个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六  一周“小帮手”记录

本活动可以作为课后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就自己一周来做小帮手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爸爸妈妈写出评语,反馈给老师,使小帮手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活动实施建议

1、本课教学要注意加强针对性。

现在比较多的学生不愿干家务活,也不会做家务活。

因此,教师在课前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在家劳动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表演一些家务劳动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为同学作一些示范,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

同时,还可以举出一些不愿做家务活的事例,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在家庭中自己应当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体贴,而且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2、教师在引导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要注意强调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要特别强调当遇到紧急的情况时,作为小学生首先做到逃生和自救。

3、课后,教师可结合“活动”,让学生记录一周来干家务活的情况,并由家长写出评语。

这样,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的行动就能落到实处。

但要注意做到有布置也有检查,使这一教育产生实效。

五、教学评价

1、能说出愿意为家人分担家务的原因。

2、具有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有简单的居家安全常识,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7课请到我们学校来

课时安排

3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图例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对学校有亲切感。

3、结合自己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4、了解城市学校与山区学校各自的情况及存在的区别、差距,珍惜现在的学习社会环境。

设计思路

 学校使学生成长的乐园。

从《品德与生活》的课文中,学生已经对学校生活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课在设计上,注意了要求上的螺旋上升,选取三年级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使学生对并不陌生的校园生活有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

本课通过两所学校间的一次手拉手联谊活动,向同学们展示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平面图、组织机构和学校的历史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此增强学生对学校生活亲切感,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

另外,本文还通过一系列情感体验的方式的游戏活动,让城市学生与山区学生建立联谊关系,并懂得珍惜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准备:

1、请同学们收集与学校历史相关的书籍、照片,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

2、设计游园活动,准备和制作游园会所需的道具。

活动一  看看我们的学校

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地参观学校的各个部门和设施,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和设施的作用。

2、了解学校这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增添了哪些新设备,校园环境比过去有哪些改变等。

3、有“校史陈列室”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参观。

活动二    画学校平面图和路线图

活动三    调查学校的发展史

调查学校的发展史,一般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等。

可让学生组织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如可以去访问年长的教职员工,可通过查阅学校的历史档案,走访校友,又可以参观学校的校史陈列室等。

活动四  与山区的小伙伴手拉手

  此活动可结合学校的手拉手活动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山区的小伙伴到学校开展手拉手,,也可到山区小学体验生活,了解山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条件不具备的小学可以通过与山区小伙伴的书信往来,加强与山区小伙伴的情感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活动五  联谊游园会

  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联谊游园会。

制定游园会的游玩项目和游戏规则。

四、活动实施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在参观学校时,注意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2、在开展与兄弟学校的手拉手活动中要注意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保证安全。

3、游园会的筹备和组织可由学生自行主办,发挥每个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提高活动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

4、引导学生观看或者绘制学校平面图,一定要注意方位,强调面对地图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在调查学校发展历史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合作,互相交流。

Jia

五、教学评价

1、能准确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各个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变化的情况。

3、了解山区学校的情况,学习山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帮助山区学校的小伙伴有自己的想法。

 

 

课题与教学内容

第8课老师,亲爱的老师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知道

2、对老师充满感激,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3、能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和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设计思路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

但学生很少了解到老师工作的辛劳。

因此,本课通过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观察调查和角色扮演,从中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以及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付出的心血,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引导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了解老师的工作状况,是接近老师、和老师共同的途径之一,小朋友也很感兴趣。

因此,教材在编写上强调学生自身的参与和体验,并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活动。

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活动准备:

可实现布置同学们查找孔子、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的有关资料,让同学们对他们的事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初步产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