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540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docx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供参考)

一、前言

本文提供的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法及有关要求和数据只作为编制此类方案时的参考,不得作为编制依据,也不得作为评审此类方案和事故分析的依据。

施工单位仍然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工程图纸、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条件编制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分析计算。

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宜兴市的有关规定,属于高大模板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情况有:

1、搭设高度5M及以上;

2、搭设跨度10M及以上;

3、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

4、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

5、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二、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流程:

研读工程施工图

拟定支模方式

确定施工材料

模板支撑体系初步设计

模板支撑体系初步设计

不符合要求

验算

调整设计

符合要求

初步确定设计

不同意

监理认可

审批

不通过

同意

论证

通过

再审批

监理审批

最终确定方案

(一)、研读工程施工图

重点是了解待施工部位工程情况,包括各类结构尺寸、层高等。

了解下部地基或楼面承载能力。

了解上部结构尺寸,目的是上部结构施工时的支撑压力向下传递时,本层支撑是否能满足安全要求。

还应了解是否有混凝土支墩或较重的埋件等在支模时需考虑的特殊荷载。

(二)、拟定支模方式

主要是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支模形式,如采用的是扣件钢管架、门架、碗扣架等等。

(三)、确定材料规格

主要是确定面板、方木、钢管材料规格。

(四)、模板支撑体系初步设计

根据梁、板布置、尺寸、支模区域平面形状,初步规划出模板支撑体系的平面布置,主要是立杆的平面布置。

在进行支撑体系平面布置设计时应注意:

a、梁和板模板的立杆,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和成倍数。

当梁的截面尺寸比较小时,其模板立杆可与板模板立杆间距相等;当梁的截面尺寸较小时,梁下模板支撑立杆应加密,其间距可与板下模板立杆间距成倍数关系,有利于水平杆拉通和水平剪刀撑设置。

b、梁两侧的立杆与梁边缘的距离宜在250~400MM。

c、梁下模板支撑形式,不宜过多,可将梁分为大、中、小三类,每类梁宜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支撑形式(包括尺寸)。

下表提供的梁、板模板支撑参数可供模板支撑体系初步设计时参考。

 

楼板模板支撑立杆间距:

单位:

m

支模高度

(米)楼板厚度mm

6

12

16

20

25

30

100

1*1

1*1

1*1

1*1

1*1

1*1

120

1*1

1*1

1*1

1*1

1*1

1*1

150

0.95*0.95

0.95*0.95

0.95*0.95

0.95*0.95

0.95*0.95

0.95*0.95

180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200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250

0.85*0.85

0.85*0.85

0.85*0.85

0.85*0.85

0.85*0.85

0.85*0.85

300

0.8*0.8

0.8*0.8

0.8*0.8

0.8*0.8

0.8*0.8

0.8*0.8

350

0.8*0.8

0.8*0.8

0.8*0.8

0.8*0.8

0.8*0.8

0.8*0.8

400

0.75*0.75

0.75*0.75

0.75*0.75

0.75*0.75

0.75*0.75

0.75*0.75

450

0.75*0.75

0.75*0.75

0.75*0.75

0.75*0.75

0.75*0.75

0.75*0.75

500

0.7*0.7

0.7*0.7

0.7*0.7

0.7*0.7

0.7*0.7

0.7*0.7

550

0.7*0.7

0.7*0.7

0.7*0.7

0.7*0.7

0.7*0.7

0.7*0.7

600

0.65*0.65

0.65*0.65

0.65*0.65

0.65*0.65

0.65*0.65

0.65*0.65

材料:

Φ48×3.0钢管,40*90木方,胶合板厚度16mm;

立杆顶部与横杆连接采用双扣件(建议采用可调顶托),水平杆步距1.5米,木方间距300mm。

梁截面

尺寸(mm)

梁两侧立杆间距

(mm)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

(mm)

梁下承重立杆根数

(不包括梁两侧立杆)

支撑跨间小横杆根数

梁下木方根数

240*400

900

900

0

1

2

250*600

850

850

0

1

2

300*700

800

800

0

1

2

300*800

850

850

1

1

3

400*1000

1000

1000

2

1

3

400*1200

900

900

2

1

3

400*1500

900

850

2

1

4

500*1800

1000

600

2

0

5

500*2200

1000

500

3

0

5

600*2500

1100

500

4

0

7

600*3200

1100

500

6

0

8

材料:

Φ48×3.0钢管,40*90木方,胶合板厚度16mm;

立杆顶部与横杆连接采用双扣件(建议采用可调顶托),水平杆步距1.5米;

梁侧立杆距离梁边250—400mm;

梁两侧楼板厚度按120mm计算,超过此厚度需另外计算;

梁两侧楼板模板支撑立杆横向间距1000mm;

梁下木方垂直于梁截面;

支撑高度30m(包括梁高)。

梁模板支撑参数

 

(五)、结构验算

标准荷载取值:

①、模板自重标准值:

计算楼板模板时取0.30KN/M2,计算梁模板时取0.50KN/M2;

②、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M3;

③、钢筋自重标准值,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自重标准值:

楼板取1.1KN,梁取1.5KN;

④、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按规定计算。

与混凝土的浇筑进度、初凝时间、温度、坍落度、外加剂和浇筑高度有关,应按实取值;

⑤、施工荷载:

(1)、人员及设备取2.5KN/M2,

(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KN/M2,对垂直面模板4KN/M2;

⑥、倾倒混凝土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当采用导管时,取2KN/M2;

此外,对高空模板及支架等,有时需考虑风荷载。

荷载分项系数: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2,当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应取1.35;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4。

荷载组合:

规范对荷载组合有明确规定,按有关规范执行。

计算荷载设计值时,一般不要对荷载标准进行拆减。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一般取1.0。

材料强度设计值:

鉴于目前模板工程,从材料质量到施工质量都存在非常多和大的问题,与规范要求相距甚远,再加上实际存在的偏心作用,有必要在方案设计时将强度设计值控制的更为严格些,适当增加一定的余量。

通常将强度设计值乘以0.80的系数作为设计控制值,扣件的抗滑力控制值也与上相同方法计算。

变形计算:

容许变形值按有关规范执行。

构件长细比:

受压构件长细比,立杆长细比不大于150,其它构件不应大于200。

计算内容:

对于一般高大模板工程,应计算下列项目:

1、柱、墙模板

A、面板的抗弯、抗剪强度、挠度;

B、次楞的抗弯、抗剪强度、挠度;

C、主楞的抗弯、抗剪强度、挠度;

D、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

2、楼板模板

A、面板的抗弯、抗剪强度、挠度;

B、次梁(小梁)的抗弯、抗剪强度、挠度;

C、主梁的抗弯、抗剪强度、挠度;

D、顶托承载力/扣件抗滑力;

E、立柱(杆)稳定性;

F、地基承载力/楼板承载力。

3、梁模板

A、侧模面板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B、侧模次楞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C、侧模主椤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D、对拉螺栓抗拉强度;

E、底模面板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F、底模次梁(通常是小方木)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G、底模主梁(小横杆)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H、梁跨度方向两侧钢管(如受力)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I、梁跨度方向梁底钢管(如有并受力时计算)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

J、各类传力扣件的抗滑力;

K、梁侧立杆的稳定性;

L、梁底立杆的稳定性;

M、地基或楼板承载力计算。

(注:

梁侧、梁底的模板固定/支撑方式,有时可能与习惯并不一致,应按实际采用的方式建立模型计算。

计算软件的使用,简化了计算过程,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但是提醒,一些非正版软件计算可能存在一些严重错误,应特别注意,慎用。

即使是正版软件,由于编程的问题,也可能有一些错误,计算后,也需要人工看一遍,确保无误。

旧版本的软件由于与现行规范不符,不要使用。

为避免计算过多,方案文字篇幅过长,在计算时可将分属不同部位,支模高度不同,但梁的截面尺寸相近或相同,并且支模方式相近或相同的梁放在一起计算,选其中截面积最大的梁为代表,以这些梁中立杆纵横向间距中的最大尺寸和支架的最大高度计算。

这是一种倾向安全保守的计算,可以满足要求,但要说明涵盖哪些梁。

计算中发现某些布置不能满足要求时,要重新调整方案。

(六)、初步确定方案

在计算工作结束,证明所有的计算都满足要求后,就可初步确定方案,形成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初稿。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

方案文本,第二部分:

计算书,第三部分:

施工图。

1、第一部分方案文本

方案的文字说明,其内容要求如下:

a)编制依据

①、《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162-2008

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待颁布)

③、《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④、《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⑤、《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⑧、工程结构施工图

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编制要依据和符合国家标准,目前颁布实施的几个国家标准,由于编制时间不一致,在要求上也不完全一样,对同一内容要按最新最严的要求执行。

b)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概况:

工程地点、工程类别、规模、结构、开竣工时间、目前进展等。

高支模部分结构情况说明:

处于工程的第几层、在哪些轴线交接之间、层高是多少、楼板厚度、梁有多少规格、截面尺寸分别是多少X多少,一一列清,如有特殊情况也要说清楚。

计划什么时间浇筑混凝土。

c)高大模板设计和构造要求

要说明模板支承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包括支模方式、传力方式、梁下支撑与板下支撑的联系、水平杆步距、整体稳定措施等;说明各类荷载取值,说明计算了哪些梁板,哪些梁板支模方式相同;说明板下立杆间距,各种梁下(侧)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及根数、板下木枋间距、梁下木枋、小横钢管间距等。

构造措施一般要求:

立柱和水平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

相邻两立柱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剪刀撑杆件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高支架立柱之间必须在每一步距处纵、横两个方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不得有单方向不按步距设置水平杆的现象),有条件时,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或抱牢。

无处可顶可抱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遇钢筋砼柱处,纵、横向水平杆处应用短钢管与四周及内部钢筋混凝土柱抱牢(每2—3米高度抱一道)。

竖向和水平剪刀撑的设置要求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162-2008执行

竖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与地面夹角宜为45°~60°;所有剪刀撑杆件均应在主节点处与立柱或水平拉杆扣牢。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于水平杆上。

立柱下垫板采用厚50mm、宽大于250mm长条木板。

支架顶部的支撑横杆与立柱的连接采用双扣件。

模板支撑系统基础要求

模板支撑的基础,如果在一般地基上,应提出地基承载力要求,应对地基如何处理提出具体明确的措施,以达到所要求的承载力。

对于普通楼板和梁截面尺寸不大的模板支撑,可以在经过处理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有排水措施的基土上加垫板,架设模板支撑。

垫板与土体要密切接触不得架空。

垫板厚度和与地接触面积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要根据地基土的类别对承载力进行拆减,立杆要在垫板上居中而立。

对于模板支架≥8M或模板较厚或梁截面尺寸较大时,要求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必要时,再加上垫板再架设模板支架。

模板支撑基础如果是混凝土楼板,对于普通梁板结构,其下楼层的模板支撑应保留1~2层。

并且至少有一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强度。

对于较厚的楼板和梁截面尺寸较大(施工层)时,其下楼层的模板支撑保留层数应通过计算确定,必要时应增加支撑。

d)材料与要求

应说明钢管、木枋、木板、胶合板的品种与规格,同类材料不宜选用多种规格,以免混用、误用,确实需要两种及以上规格时,尺寸或其它方面要有明显差别,便于分辨,使用时应做好检查验收。

应对各类材料质量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对材料进场的质量检查作出安排。

e)模板支撑体系安装要求

说明模板支撑体系安装程序和方法,确保达到设计和质量要求。

强调技术交底和测量放样以及过程控制。

确保方案得到落实。

f)模板支撑拆除要求

说明模板支撑拆除程序和方法,包括拆除的时机,确保拆除过程安全。

h)模板支撑体系使用要求和混凝土浇筑要求

说明模板支撑体系使用要求,强调不超载,不堆放过重器物。

说明混凝土浇筑程序和要求,强调柱要先期浇筑;强调有条件时对称浇筑;强调混凝土不能堆积,

i)模板支撑体系检查验收与监控要求

说明模板支撑体系检查验收与监控要求,包括验收的时机、方法、内容,以及日常监控的内容和要求。

j)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说明模板支撑体系从策划、设计、材料备料、施工、使用、一直到拆除,全过程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包括防火、防雷措施。

k)应急预案

2、第二部分计算书

计算书应与前面的文字说明呼应,应按编号排列编辑计算书,并要有页码,便于查阅。

电脑软件计算输出的计算书,有的前面有说明,后面有提示,但与本方案关系不大,还容易造成误导,应予删除。

3、第三部分施工图

施工图是专项施工方案的中心内容,有了反映方案意图的施工图,施工人员才能全面而正确的理解与实施,管理人员才能检查与监督,审批人员和论证专家才能了解是否存在隐患与漏洞。

它的作用是文字说明无法替代的。

一个方案要有五幅以上的施工图,即a)高支模部位结构平面布置图,b)模板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c)d)两个方向立(剖)面图,e)重要节点详图。

(七)审批

按照有关规定,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审核合格后,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不合格的要修改完善,再重新审批。

审批后的方案应报监理签字认可,与监理取得共识。

(八)论证

按照有关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需要请5名以上专家论证,专家论证认为方案意图不清,内容不全,存在重要隐患,计算存在严重错误的,施工单位应重新编制或修改方案,再重新论证。

当方案中绝大部分内容是恰当的,部分内容虽存在错误和隐患,但较易修改完善,施工单位应尽快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方案交专家审阅认可;方案虽不完善,但也无重要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可针对专家意见自我完善,监理监督。

方案经过修改,并通过论证后,施工单位应再次审批,最终确定方案。

经过专家论证并通过了的方案,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和调整,确因某种原因需要修改时,应事先向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并按程序对修改后的方案重新组织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