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52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docx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后反思

本节统计内容已不是学生所陌生的了,那么,在学生再一次接触统计时,给学生呈现点什么?

留下点什么?

让学生怎样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这是我一再考虑的,这节课下来,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满意点:

一、重组教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教材的多样化,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实现以教材使用者向教材开发者,研究者角色转变,对于本册教材内容作了修改,书上是通过学生的生日在那个季节来学习统计的,但我考虑到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动画片总会令孩子们流连忘返,所以我抓住这个学生们极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统计教学,把他们带入了极大的兴奋情境中,学生在轻松的、完全没有老师创意的束缚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来,这样既尊重生活现实,又开发教学资源。

正可谓: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二、互动式评价贯彻全课

记得有一篇文章曾说过,中国的孩子受到赞扬实在太少了,而我就要做一个大方的老师,不吝惜对孩子的夸奖,以妹妹小小的花伴,却包含着对孩子的'认可与肯定,激励与赞赏,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贯穿整节课的花瓣评比活动实际上是我的一个巧妙设计,意在既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中感受评价所带来的学习动力,又可以为学生暗添一个生活中的统计内容,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提出:

花瓣评比就可以用到统计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真是无处不在,更好地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学习和探索。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于学生

学生看动画片以后,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可以统计的内容,我又从其中随机选择一个现场统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于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发现它,解决它。

总之,本节课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在生活中找数学,才能鼓励他们更好地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幼儿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二、学期目标:

1、使幼儿在认识物体的同时练习数数,认识并会写数字1—10,并能用数字表示相同数的物体。

2、使幼儿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把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教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能正确区别各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5、教幼儿认识长短,粗细,比较出最长和最短,最粗和最细,按规律排序。

6、启发幼儿按物体数目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前后左右。

8、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1、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3、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6、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7、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一、情况分析

二、各方面的要求与任务

(一)班务工作方面

1、加强班务管理力度。

提高大家对当前幼教改革的正确认识,树立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积极地投入各项工作,以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吸引幼儿生源,为提高幼儿园名声而努力。

2、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班务会议,大家互相沟通,统一认识,要求班上老师成员要善于总结工作,能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使班上工作正常运转。

3、班上财产物品统一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发现丢失与损坏要立即上报,以便采取措施。

对于教师则应有教育幼儿爱护玩具与教学用品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班上财产物品。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3、加强个别教育。

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与需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对于内向与问题幼儿,要注意正面引导,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融入集体的活动中,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扎扎实实地抓好计算的教学,从本班幼儿计算的能力水平出发,打好幼儿的基础,将计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幼儿提供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力。

二、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

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

教学目标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

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

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44+5=49

64+5=6949+20=69

40+20=604+5=9

4+5=940+20=60

60+9=6960+9=69

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44+8=52

74+8=8252+30=82

40+30=704+8=12

4+8=1240+30=70

70+12=8270+12=82

44+40=8484—2=82

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刚才我们用许多种方法算出了这两个算式,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口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吗

4、计算不同的算式,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

(1)独立思考,小组议议,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交流口算的过程。

(2)独立思考,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得出:

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4)同桌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在说口算方法的时候有同学把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方法混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是口算。

学生想的口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通过一系列比较练习,从进位与不进位;整十数与整百数;再到加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口算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32+5725+4414+62

38+5725+4914+68

要求说明口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出示第一组,提问:

你是怎么算的?

完成后思考后三组和第一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完成第一组,提问:

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完成后面两组。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选出其中一组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让学生说说口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讲述:

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要比较需要知道什么?

你是怎样比较的?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并且说明是口算的过程。

比一比,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异点。

(2)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比较异同点。

(3)学生先算第一组,然后比较,交流,得出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然后独立完成后面两题并交流。

(4)以第一组为例,先估算,再口算。

其余各题独立完成。

集体验证,然后反馈。

(5)学生读表,和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计算填表,然后比较。

(6)学生看图,了解信息。

加强进位加法的练习。

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了一点提高。

提问:

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吗?

教师出示问题。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交流,补充评价。

同桌议一议,说一说。

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7学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计算,交流。

四、全课总结

对知识的整理,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讨论总结。

《爱上数学》读后感

《爱上数学》读后感

《爱上数学》读后感

01

对于我这种文科生来说,数学简直就是噩梦!

我至今能回想到读高中的时候,一看到代数题就心里发慌。

每次考代数时。

我就像被诅咒了一般,怎么做都是错。

但凡父母都是这样的德行,自己不会的内容,犯过的错误,都希望孩子能够规避。

我就是这样的妈妈,希望孩子今后不要像我一样,一遇到数学就是头大,怕怕。

不求成为数学家,甚至不敢说爱上数学,只求能够正视数学,接受数学。

如果按出生时间,毛球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尽管我和他爸爸都觉得孩子的身心都没有准备好上小学,同时也给请了假,但是家人还是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小学知识的灌输,美其名曰提前适应,为小学入学作准备,周围更是有好多“好心人”“热心肠”的人主动承担起教学的职责。

与其让周边人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灌输培训,还不如让我自己进行系统的走心的方式进行启蒙,即便内力不够精纯,但和孩子相处的时光,肯定是亲子关系非常和谐美好的时光。

02

秉着这种想法,我翻开了《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作者是丹麦的亨宁*安德森。

这本书不厚,看起来不但不费劲,而且妙趣横生,直击人心,对于时下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可谓一针见血。

书籍里面提及的游戏和内容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段数学的导入。

对尚未入学的毛球来说,这本书可以用到的内容不多,但是此书对家长的格局和眼界的开拓很有好处。

我近期也在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对比书中的一些方法,好多问题迎刃而解。

03

下面谈谈关于传统观念中对数学教学的错误理解。

01

将儿童视为成人的缩小版。

书里提到“我们更容易犯一个错误——将儿童视为成人的缩小版。

我们以为降低难度,让孩子坐在桌边,舒舒服服地数纸上用简笔画风格印制而成的苹果,香蕉,就可以让孩子理解1+1=2了,然后辅以大量的习题,进行题海战术攻击,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熟能生巧。

当孩子跨过1、2年级,开始四则运算的时候,就可以彻底告别了这些幼稚的图画了。

其实这些幼稚的图画,成人自己也是非常的不屑。

用简笔画让孩子学数学,这还真是国际性的教学方法哈。

丹麦也是这样的.教数学的。

《爱上数学》的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没有美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说明,教育者没有找到一种完全符合儿童本质、本身就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方式。

同时,作者认为,孩子需要艺术,不需要娱乐,艺术能既能提供相关训练,也能让孩子们得到快乐,但娱乐会让人躁动不安,不利于孩子成长!

这是书中提及的数学学习误区之一。

2

纯理论纯逻辑教学。

我们平常生活中常犯的错误还包括,纯理论纯逻辑教学。

比如,毛球从爷爷家回来后,一天吃饭突然问我,“4加4等于几?

”。

外公插一嘴说,“这个你自己算算看!

会不会?

毛球马上处于临战状态,怕说错了丢面子,也想马上报出数字显得自己很聪明,但听到外公这样的提问,和我不露底牌的态度,又不敢直接回答未经自己证实的答案了。

于是毛球找了一个折中又有权威依据的说法:

“爷爷说等于8。

我可不愿毛球的数学之路成为,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数学成了某某人说的纯记忆片段。

这是没有意义没有成长的教学,生吞活剥地记忆最后的结果就会和我当初一样,恐惧数学。

《爱上数学》里指出,“仅仅指向思维生活的纯粹知识无益于儿童的成长,不仅仅因为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而且还因为,儿童是通过活动和体验来发展的。

我说,“宝贝,你自己用手指试着数数看,不用管爷爷,外公怎么说?

毛球马上伸出两只手,用左手的食指点右手手指,从食指开始往小拇指方向数1,2,3,4,当数到5的时候,发现数不下了,于是又伸出左手,两只手并排摆在眼前,用下巴点右手的食指中指一个个数下去,数到左手食指到小指。

当毛球数到8的时候,开心的叫起来,“妈妈,是八吗?

我数了是八”

看着毛球闪亮的眼睛,我也很开心,这是他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我肯定地点着头说:

“这是你自己得出的答案!

这是我能做的最接近通过活动和体验来学习的方式了。

04

我自己结合现实,总结完两个误区后,还发现《爱上数学》这本书可以帮类似毛球这样的准备进入小学的孩子甚至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做艺术性的数学启蒙。

整体框架非常的清晰。

先上我理解后编的思维导图:

 

《爱上数学》这本书不厚,也没有给出非常具体丰富的数学教学案例。

但对毛球这样的未入学的小娃娃来说已经足够了。

我的思维导图里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顺序。

目前能做的可以是本质数和序数两类。

本质数我们可以讲一些格林童话和一些带有数字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里面有7个小矮人)。

还有自然界的现象可以让孩子去感受,发现。

一年有四季,有12个月,24气节,苹果拦腰切断后,发现五角星,蜜蜂的窝是非常整齐的6角形排成的……

本质数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引领,为接下的逻辑发展指引方向。

序数的韵律体验上,目前还没有开启。

之前爸爸像唱歌一样的和他一起数数,毛球学的认真,但我在旁边观察,感觉孩子明显脑袋和四肢不协调,对数字的韵律驾驭不了。

比如,毛球跑到爷爷家,大姑的菩提挂件借给他玩,于是他就数起了姑姑的菩提挂件。

他数菩提子时很用力,仿佛要给每颗菩提子都留下记号。

我坐他边上,没有提醒,只是看着他数。

毛球数地认真,但108颗菩提子并没有数对,不是菩提多掐了几颗,就是自己忘了数到30还是40了。

为了不打击他的信心,我们没有对他的结论进行评价,他说多少,我们就说,“哦,这样的啊。

”然后就过了。

《爱上数学》里面谈到,儿童教育是包含这三个层次(意志活动,情感生活,思维生活)的过程,从意志活动出发,经过情感生活,到达思维生活,其中概念的发展位于最后。

所以,要让孩子对思维世界具有洞察力,首先必须回归到身体活动,仅仅指向思维生活的纯粹知识无益于儿童的成长。

另外,人的记忆能力完全依赖于他的身体动作和情感生活。

基数的学习,是意志情感向逻辑分析推理过渡的过程。

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

书里提到的丈量,测绘,称重,计量其实都是一种对经验的总结,然后上升到逻辑的程度进行应用和学习。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通过身体的运动增加意志力的发展,增加内心的愉悦感,增强做事的注意力。

所以,单单让毛球数手指脚趾,数三位数的菩提子不但无法增加意志力,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且对毛球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精神力的透支。

如果有机会,我会找个地方,让毛球跑起来,进行书里提到的跑数活动,或者跳房子(这比跑数运动少,但是也更有趣味)。

先让毛球熟悉数学里面的数字的韵律性。

数字的韵律熟悉后,然后就可以扳手指,摆坚果之类的活动,进行四则运算以及几何的学习。

毛球上小学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时间,我只需让毛球熟悉数字韵律就够了,这也算是相对超前的培养了。

至于四则运算和几何的内容应该是小学三四年级的事情,我不用着急提前培养。

(一书本指导了半个小学课程了。

说是数学的培育,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亲子关系的一种刻意培养。

寓教于乐,将教学融在无形的游戏中,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滋养,智慧的启迪,这是我最想看到的结果,也是喜欢华德福原因吧。

毛球上周去幼儿园的农场,看蜂窝,数竹林里捡到的蝉兑,这些我都没有刻意的教育,更没有像老师一样问“数数看,蜂窝几个边?

”,“这堆蝉兑加那堆蝉兑等于几?

”但孩子看到了数学的美,数字的“质”,还有数学里基数带来的清晰,明确的感觉。

这对为上学的孩子来说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