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484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拉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保证中交智能信息产业园配套设施工程S1拉管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方案编制、论证及审查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项目施工现场情况,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施工,预防重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CECS382-2014);

(3)《沉井与气压沉箱施工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图纸;

(5)《中交智能信息产业园配套设施工程S1路》图纸;

(6)中交智能信息产业园配套设施工程S1路施工组织设计;

(7)中交二航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办法(二航安监【2015】811号文件;

(8)中交二航局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应急反馈管理办法(二航安监【2016】5号文件;

(9)中交二航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试行)二航总工【2015】175号文件;

(10)国家、地方和行业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为中交智能信息产业园配套设施工程S1拉管的安全施工,主要内容为污水管道的拉管施工和沉井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2.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老路改造工程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起于沿江市政道路,由南向北依次与现有兴业路、创业路、施沙路、迎宾南路、迎宾路、三星路相交,终点与拟建安圩路相交,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宽度30m,路线全长1.935km,全线污水管主管采用拉管进行施工,全长2072m,检查井45个,倒虹吸井8座。

2.1.2结构形式

污水管道拉管施工总长2072m,采用HDPE实壁管,管径DN600,深度4.6m~6.2m。

检查井共分为3类:

1.25*1.5m(内径)检查井28座,壁厚0.3m,高度4.5/5.5m,其中因施工工艺需要拉管交叉井尺寸增大为3*1.25m(内径)壁厚0.3m,高度4.5/5.5m;1.65*1.65m(内径)三通检查井5座,壁厚0.3m,高度4.5/5.5m;1.65*1.65m(内径)四通检查井12座,壁厚0.3m,高度4.5/5.5m;倒虹吸井4.76*2.6m(内径)8座,壁厚0.4m,高度7~8m。

图2.1-11.25*1.5m检查井结构图

图2.1-23*1.25m交叉井结构图

图2.1-3三通、四通检查井结构图

图2.1-4倒虹吸井结构图

2.2相关单位情况

建设单位:

扬州鼎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扬州市金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审计:

南京永道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2.3项目主要施工条件

2.3.1项目建设地点气象情况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主要特点是:

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

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2.3.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地质条件

场地位于扬州市沙头镇,场地地貌分区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地貌类型主要为新三角洲平原,场地地势较平坦。

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示的土层可分为7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层(Q4ml):

黄灰、灰色粉质粘土、粘土,杂粉土、粉砂,上部为路基、路面,杂碎石、植物根茎等,土质软硬不均,为人工填土。

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90~3.30m。

①'层(Q4ml):

灰黄、灰色粉土、粉砂,杂粉质粘土,为人工填土。

零星分布,仅在J1、J2、J20、J21、J22号钻孔可见,层厚1.20~2.20m。

②层(Q4al-pl):

灰、灰黄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薄层,局部互层,局部含腐殖质。

场地大部分布,层厚2.40~5.45m。

③层(Q4al-pl):

青灰、灰色粉砂、粉土、细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薄层,局部互层,含云母片。

场地普遍分布,层厚4.10~12.70m。

④层(Q4al-pl):

青灰、灰色粉砂、细砂、粉土,夹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薄层,含云母片。

场地普遍分布,层厚4.10~12.70m。

④'层(Q4al-pl):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薄层,局部互层。

场地普遍分布,层厚4.20~12.80m。

⑤层(Q4al-pl):

青灰、灰色粉砂、细砂、粉土,夹粉质粘土、粘土薄层,局部互层含云母片。

场地局部揭示,最大揭示厚度为15.30m。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①层(Q4ml):

粉质粘土、粘土,杂粉土、粉砂,为人工填土,土质软硬不均。

②层(Q4al-pl):

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软塑状态,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

③层(Q4al-pl):

粉砂、粉土、细砂,稍密~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力学强度一般。

④层(Q4al-pl):

粉砂、细砂、粉土,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力学强度中等。

④'层(Q4al-pl):

淤泥质粉质粘土,高压缩性,力学强度较低。

⑤层(Q4al-pl):

粉砂、细砂、粉土,密实状态,中压缩性,力学强度较高。

(2)水文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补排条件

查《江苏省环境水文地质图集》,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大气降水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次为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及地下迳流补给。

蒸发、地下迳流和人工开采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2)含水层

①层填土受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存在裂隙、空隙、孔洞等,具有一定的透、含水性;②层、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多夹粉土、粉砂薄层或与粉土、粉砂互层,具一定透水性;③层、④层、⑤层均为粉土、粉砂、细砂,具中等透水性,上述各土层共同构成场地潜水含水层。

3)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对部分钻孔地下水位进行了观测,初见水位为2.3m~3.5m,稳定水位为2.1m~3.3m,根据扬州市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最大为2.15m,最小为0.84m,高值一般出现在7~9月汛期,低值多出现在11~12月旱季。

降水量的不均衡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

据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及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可达地表。

2.4工程特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本工程地下水水量较大、水位较高,约为+2.5m,沉井下沉及底板浇筑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需进行降水施工,但同时部分路段周边分布有较多建筑物,降水施工会使建筑物产生沉降、开裂。

相应对策:

在降水施工的同时,在建筑物周边设置回灌井及相应水位观测井,回灌井深度及滤水管长度均大于降水井,通过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控建筑物土体水位,控制回灌量,确保建筑物土体水位保持原状,保证其稳定性,避免沉降开裂。

(2)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沉井后拉管,钻头、管道穿越井体时如何保证其导向为本工程的一个重点。

①沉井施工完成后及时复测预留孔洞标高及轴线,作为后续钻进的依据。

②钻孔入井前预先在井内灌注泥浆保持孔内内外压力,同时在井内浇筑流槽,流槽顶标高同预留孔洞底标高,进行辅助导向,确保钻头、管道顺利穿越井体。

(3)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可知本工程拉管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为粉砂层,成孔性能较差,易抱钻具及管道,扩孔时易出现走孔现象。

相应对策:

①对于长距离的施工可分别在导向和扩孔合理配置泥浆,在满足回拖要求时,适当减少清孔次数。

②施工中注意结合钻机性能合理配置泥浆,并注意钻机扭矩及回扩清孔情况。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

3.1施工现场布置

本工程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现场布设泥浆池、沉淀池及钻杆堆放场地,泥浆池及沉淀池长6m,宽4m,深1.5m,靠近钻机布设,其中沉淀池在穿越段的两侧各设1个,沉淀池内泥浆废液采用泥浆车外运处理;检查井、倒虹吸井钢筋及砼总量较小,在后方钢筋、木工加工场地内统一加工制作倒运至现场进行施工。

具体见“图3.1-1拉管施工平面布置图、图3.1-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图3.1-1拉管施工平面布置图

 

图3.1-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2施工工期

本工程污水管道施工计划总工期86天,(2017年8月5日至2017年10月29日)。

3.3资源配置

具体资源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增加。

3.3.1劳动力配置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备注

1

管理人员

6

项目部管理人员

2

班组长

1

/

3

钻机操作员

4

操作导向钻机

4

控向员

2

负责导向

5

泥浆工

3

负责泥浆配制

6

机械维修工

2

负责维修使机械正常运转

7

管工

3

管道焊接施工等

8

电工

1

现场接电及用电管理

9

司机

3

吊车、平板车、挖机操作

10

木工、混凝土工

12

沉井施工

11

钢筋工

10

12

普工

10

拉管及沉井辅助施工

合计

57

3.3.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平定向钻机

DY450T

1

2

控向系统

DCIeclipse

2

精度0.1%

3

泥浆系统

SA300

4

24m3辅助系统

4

回扩器

桶式、翼式

10

5

钻杆

Ф73×3m

200

6

平板车

/

1

7

挖掘机

DH55

1

8

吊车

QY12

1

9

发电机

20KW

2

10

污水泵

/

4

11

深井降水设备

10

12

水力冲泥机

4

13

水力吸泥机

4

14

木工加工机械

2

15

双液压注浆泵

PH2*5型

2

16

灰浆搅拌机

200L

2

17

电焊机

5

18

钢筋弯曲机

2

19

钢筋调直机

2

20

钢筋切断机

2

3.3.3钻机设备参数

钻机设备参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推拉

型式

双马达齿条式

最大回拖/进给力

kN

400/400

动力头运行速度

m/min

0~22

回转

型式

马达驱动齿轮传动

动力头最大扭矩

N·m

14000

动力头转速

r/min

0~100

钻架

型式

箱形钻架

调节角度

°

10~22

行走驱动

型式

钢履带自行式

行走速度

km/h

2.8

泥浆泵

型式

液压驱动

流量

L/min

450

外形尺寸

mm

7000×2170×2450

重量

t

12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方法

4.1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图4.1-1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总体施工方案

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沉井后管道施工,井体浇筑除倒虹吸井采用分段浇筑外其余均一次浇筑成,污水管道主管采用拉管施工,过路支管除镇中K0+840~K1+560段采用钢板桩支护外其余路段均采用放坡开挖形式施工。

(1)沉井施工

1)污水检查井施工

检查井为现场预制,首先进行老路开挖,开挖深度1.5m,清除底部建筑垃圾层后换填砂垫层,其上浇筑15cmC20混凝土垫层,进行地基硬化,进行井体钢筋绑扎模板支立。

考虑到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在沉井施工前需进行降水,降水施工采用深井降水形式,每个井体周围布置3根直径30cm,长度15m的降水管,施工前将水位降至井底以下,确保干施工,因部分路段周边分布有较多建筑物,为防止降水施工造成房屋沉降开裂,故此次降水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物周边打设回灌井,保证建筑物基础土体水位稳定。

待井体砼强度达到100%后,采用砖砌封闭孔洞,破除垫层采用冲浆下沉,因此次检查井井体较小靠自重不足以下沉至设计标高故采用加载外部负荷的形式辅助下沉,待达到设计标高后,持续观测8h,累计下沉量小于10mm后,打毛刃脚内侧,浇筑C15封底素砼,待封底砼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及砼浇筑。

2)倒虹吸井施工

倒虹吸井采用两侧浇筑两侧下沉的方式进行施工,浇筑及下沉施工同检查井。

(2)管道施工

1)拉管施工

沉井施工完成后进行拉管施工,整体施工安排为先进行框架涵处倒虹井拉管施工,后进行其余路段施工,避免影响上部框架涵施工。

本次拉管单次有效拖拉长度为160m,造斜段长度20~27m,入土角200,出土角150,曲率半径40倍的管道外径,产生的废弃泥浆使用泥浆车外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钻孔入井前预先在井内灌注泥浆保持孔内内外压力,管道回拖施工前井内浇筑流槽确保管道回拖施工顺利进行。

管道交接处因有重叠故将井体由1.25*1.5m(内径)增大为3*1.25m(内径),预留孔洞增加为两个。

拉管施工完后对扩孔孔道进行注浆处理。

2)过路支管施工

过路支管施工通过在检查井上预留孔洞的形式,待检查井施工完成后进行支管施工。

除镇中K0+840~K1+560段采用钢板桩支护外其余路段均采用放坡开挖形式施工。

根据地质调查报告可知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故先期采用深井降水形式,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再行施工。

无钢板桩支护路段开挖过程中,基础宽度每侧加宽1m作为施工工作面,开挖边坡按1:

1.5放坡,沟槽地基承载力不足时按图纸要求进行0.6m厚抛石挤淤;钢板桩支护路段,分层对称开挖沟槽内土方,开挖到指定深度,按图纸要求设置围檩和钢横撑,严禁超挖。

4.3沉井施工

4.3.1施工工艺

根据据沉井的高度,穿越土层状况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污水直线沉井、交叉沉井采取一次制作、排水下沉施工方案;倒虹井采取分节制作、排水下沉法施工方案。

排水法沉井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定井位→基坑施工→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施工→深井降水→第一节沉井制作→沉井下沉→第二节沉井制作(仅限倒虹吸井)→沉井下沉(仅限倒虹吸井)→C15素砼垫层→钢筋混凝土封底→顶板等施工。

4.3.2基坑开挖

施工前为清除原道路建筑垃圾层,须对道路进行开挖,开挖深度1.5m,坡比1:

1,沿基坑四周设置300mm×400mm排水明沟,排除坑内积水。

4.3.3深井降水

为确保沉井平稳下沉且为确保后期封底砼浇筑质量,本次沉井采用排水下沉法施工。

采用深井降水抽除地下水,将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降水井在基坑外周布置,每个井布置三根直径30cm,长度15m的深井管。

(1)基坑涌水量计算

本工程基坑涌水量计算选择深度最深的倒虹吸井进行计算,地下水位高度约为+2.5m,倒虹吸井深度9.2m,地下水降至井下0.5m,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可知潜水含水层厚度26.5m,基坑尺寸8.56*6.4m,过滤器长5m,具体就算如下:

其中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4.00;

H──澘水含水层厚度,H=26.50m;

S──基坑地下水位的降深,S=10.00m;

R──降水影响半径,R=206.00m;

r0──基坑等效半径,r0=4.30m。

h──降水后基坑内水位到底部不透水层距离,h=18.3m。

l──过滤器长度,l=5m。

带入公式计算得:

基坑涌水量Q=724.23m3/d。

(2)降水井流量计算

降水井在基坑外周布置,每个井布置三根直径30cm,长度15m的深井管。

单井出水能力:

q0=448.6m3/d。

降水井数n=1.1*724.23/448.6=1.8,现每个井周边布设3根降水井,满足排水要求。

(1)井点布置

在沉井基坑三周设置降水井,降水井距基坑3m,深井降水系统由深井、井管和潜水泵组成。

(2)测放井位

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如果现场施工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受到施工条件的影响现场可做适当调整。

(3)埋设护口管

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填实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30m~0.50m。

(4)安装钻机

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垂线。

(5)钻进成孔

降水井开孔孔径为φ300mm,一径到底,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时,宜多钻0.3~0.5m。

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时提供的资料不一致时需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对井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滤水管的安放位置能够有效的进水。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小于1%),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6)清孔换浆

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成孔中在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

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接近1.05,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7)下井管

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中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不透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

(8)填砾

填砾前应用测绳测量井管内外的深度,两者的深度值均不能浅于沉淀管的深度以上50cm。

填砾过程中应随填随测砾料的高度。

填砾工序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终止,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最终投入滤料量不应少于计算量的95%。

(9)井口封闭

在采用粘性土封孔时,为防止围填时产生“架桥”现象,围填前需将粘土捣碎(粒径小于3cm为宜)后填入。

围填时应控制下入速度及数量,沿着井管周围按“少放慢下”的原则围填。

然后在井口管外做好封闭工作。

(10)洗井

洗井的目的:

清除井壁上的泥皮,并把深入到含水层中的泥浆清洗干净,恢复含水层的孔隙;

洗井应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后立即进行,一气呵成,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绝不允许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

(11)安泵试抽

成井施工结束后,应及时下入潜水泵,铺设排水管道、电缆等,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

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

(12)排水

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沟(渠)内,通过排水沟(渠)将水排入场外预设的排水沟渠中,场地四周的排水管道应定时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4.3.4地下水回灌施工

本工程因部分路段周边分布有较多建筑物,为防止降水施工造成房屋沉降开裂,故此次降水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物周边打设回灌井,回灌井直径30cm,长度16m,滤水管长度5.5m,进入稳定水位以下1m,距离降水井距离不小于6m,每个基坑周围布置2根,总体回灌量大于降水量,用水采用降水井抽水及自来水进行回灌,井体施工工艺同降水井,同时设置水位观测井进行监测,控制回灌水量,确保建筑物土体水位保持原状,防止沉降开裂。

4.3.5砂垫层、素混凝土垫层施工

本工程污水检查井砂垫层厚度70cm,宽度1.6m,砂垫层满铺,摊铺时进行浇水,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垫层厚度15cm,宽度0.6m,采用C20砼浇筑,同样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倒虹吸井砂垫层厚度120cm,宽度3m,砂垫层满铺,摊铺时进行浇水,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垫层厚度15cm,宽度1.6m,采用C20砼浇筑,同样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具体计算如下:

计算砂垫层厚度时选取自重较重四通检查井(1650*1650mm)进行计算。

图4.3-1砂垫层计算简图

(1)砂垫层厚度计算:

 

1)污水检查井砂垫层厚度计算

计算污水检查井砂垫层厚度时选取自重较重交叉井(3000*1250*300mm)进行计算,G0=72.75KN/m,混凝土垫层厚度hc=0.15m,采用C20砼浇筑;b1=hc=0.15m;b=0.1m;B=0.3m;BL=0.6m;a=30o;fa=65Kpa;rs=15KN/m3。

由公式:

得hs>0.6m。

取hs=70cm。

2)倒虹吸井砂垫层厚度计算

倒虹吸井尺寸(4760*2600*400mm)进行计算,G0=198.9KN/m,混凝土垫层厚度hc=0.15m,采用C20砼浇筑;b1=0.6m;b=0.1m;B=0.4m;BL=1.6m;a=30o;fa=65Kpa;rs=15KN/m3。

由公式:

得hs>1.1m。

取hs=1.2m。

(2)砂垫层宽度计算:

1)污水检查井砂垫层宽度计算

则有BS>1.4m;取BS=1.6m。

2)倒虹吸井砂垫层宽度计算

则有BS>2.98m;取BS=3m。

4.3.6沉井结构施工

根据设计及本工程施工要求,污水直线井、交叉井井体总高度为4.5~5.5m,沉井一次制作,一次下沉。

倒虹吸沉井分二节制作,两次下沉。

倒虹吸沉井制作高度:

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为5.5米;

第二节沉井制作高度为1.5~2.5米;

(1)沉井钢筋工程

沉井钢筋由钢筋加工棚内统一加工,倒运至现场进行绑扎、焊接,钢筋间的搭接符合规范要求,绑扎搭接为35d,单面搭接焊为10d。

(d为钢筋直径)。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须错开,以保证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受力钢筋数量的50%。

绑扎成形的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及各部分规格尺寸均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

钢筋网形成后,在钢筋上绑扎砼垫块,间距约为1.0×1.0m。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

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

(2)沉井模板工程

井体浇筑高度4.5~5.5m,侧模采用14mm竹胶板,竖楞使用5×10cm木方,间距10cm,横楞使用2根ø50×3.5mm钢管,间距0.6m。

采用φ16对拉螺杆拉紧和钢管顶撑。

侧模与侧模及侧模与底模采用胶带及海绵条塞紧、密封,防止漏浆。

然后在外侧使用ø50×3.5mm钢管作斜撑,确保其稳定性。

具体计算如下:

图4.3-2模板支撑体系图

①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

取二者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T+15),取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5.5m;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

F1=88.2kN/m2;F2=132kN/m2。

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88.2kN/m2。

②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取2.0KN/m2。

③模板受力计算

模板厚度14mm,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