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心理学030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42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心理学03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教心理学03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教心理学03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教心理学03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教心理学03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教心理学0307.docx

《高教心理学03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心理学0307.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教心理学0307.docx

高教心理学0307

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D)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2、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B)

A.能力B.性格C.气质D.习惯

3、有种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B)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学派

4、“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B)

A.从众B.社会懈怠作用C.模仿D.社会促进作用

5、有种动机理论认为:

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

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C)

A.自我实现理论B.归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

6、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D)

A.规范B.凝聚性C.群体气氛D.舆论

7、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8、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A)

A.记忆术B.联想C.替换D.系统化

9、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B)

A.80B.130C.100D.95

10、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C)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D)

A.教师的教学B.教师的教育C.学生的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12、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

A.尝试错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C.发现学习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

13、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B)

A.皮克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

14、一个人在心理互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C)

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

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D)

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C)

A.实物直观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D.想象直观

1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18、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B)

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

19、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是………………………………………………(C)

A.马斯洛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布卢姆

20、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D)

A.25秒B.30秒C.2分钟D.1分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______元认知_____。

2、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可分为__瞬时记忆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3、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___心理自我__等方面。

4、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的___态度___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刺激强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能保证知觉效果的提高,这是利用了知觉规律中的____差异律____。

6、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称为____社会助长作用____。

7、“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____言语量表___两个分量表构成。

8、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__应用__等几个阶段。

9、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技能和熟练___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

10、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研究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__先快后慢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

1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与稳定等几个阶段。

12、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两大类。

1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__效果律__三大学习规律。

1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

15、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1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17、揭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__耶尔科斯-道德森定律___。

18、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19、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即力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2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___学习策略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答:

根据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分为三种水平:

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和策略式教学。

尝试式教学指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是从大学或者专科学校学到某些学科专业知识或文化知识,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

因循式教学指教师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规,知道“如何教”,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学,但其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策略式教学指教师在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基础上,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的情境,以及教师本人自身素质等种种因素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它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教”。

2、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答: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呈现教材内容时,应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

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有哪些?

答: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

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

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

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

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等等。

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答:

态度定势的形成。

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在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态度定势的作用较为明显;

道德观念的确立。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总体上看,道德观念的确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情感起到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桥梁作用;

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的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

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行为的养成。

5、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包含哪些内容?

答:

“多元智力”包含八种智力,即逻辑数理智力、言语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我内省的智力及观察自然的智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答: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研究表明,一个不知道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是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当他明确了学习的具体目的和一役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它去积极主动学习。

例如,学习数学常常是比较枯燥的,当学生了解到学习三角、几何在测量和军事等方面的意义时,就不会再感到枯燥,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刚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

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惩罚。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试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

发现学习理论的内容包括:

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结构。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提倡发现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提高智慧的潜力。

使外来动因变成内在动机。

学会发现。

有助于对所学材料保持记忆。

  所以,认知发现说是值得特别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

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重要作用。

这些对培育现代化人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

而且这种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对将来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十分重要的。

200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D)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的著名代表是……………………………………………………(A)

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C)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D)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B)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D)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8、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B)

A.凝聚力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

9、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B)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10、根据学习的结果探寻导致结果成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叫归因理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是………………………………………………………………………………………………(A)

A.维纳B.斯金纳C.阿特金森D.皮亚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过度学习的程度越高,记忆效果越好。

………………………………………………(×)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先慢后快的基本趋势。

……………………………………………………………………………………(×)

3、一般认为,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这种消退是一次完成的。

……(×)

4、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

……………………………………………………………………………………………(√)

5、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10分钟。

……………………………………(×)

6、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动觉控制的增强和视觉控制的减弱。

……(√)

7、心理学家布鲁纳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三种类型。

…………………………………………………………………………………………(×)

8、有人在场或多人在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能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能出现减质或减量的情况。

…………………………………………………………………………………………(√)

9、世界卫生组织所指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

10、如果一个人的智商达到100,则可以认为这个人的智力非常优秀。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

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2、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次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

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

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3、简述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耶尔科斯-道德森定律指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答:

问题表征,表征是一个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

情绪状态,个人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下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对活动结果有直接影响。

动机强度,动机虽不直接调节人的思维活动,但会影响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定势作用,定势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在问题解决中,有事正是在克服这种功能固着中才能找到新的求解思路。

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5、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答:

相似吸引,在交往过程中当双方意识到彼此有相似性时,就容易相互吸引,而且越相似越能相互吸引,并产生情感倾注。

互不吸引,当交往双方的需要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的吸引程度也会增加。

在人际吸引中,互补因素是一个能持久起作用的因素;

仪表吸引,仪表包括个人容貌、穿戴、风度等因素,它也会影响人们彼此的吸引力。

仪表因素会产生“晕轮效应”,直接使感知着产生好感,而产生吸吸引力;

人格吸引,人格吸引的产生主要是人格魅力的作用,这是人际吸引最本质的因素。

这种吸引往往不是即时发生的,而是交往时间越长魅力作用越大。

6、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

答:

性格的结构是由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四方面组成的: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

这是性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与智力不同,智力差异体现在认知水平上,而性格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上。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7、简述感知规律。

答:

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到。

在此,强度主要指相对强度;

差异律,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二者差异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被区别出来;

活动律,一般来说,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

组合律,凡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都容易被感知为一组对象;

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差异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8、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答:

态度定势的形成。

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在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态度定势的作用较为明显;

道德观念的确立。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总体上看,道德观念的确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情感起到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桥梁作用;

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的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

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行为的养成。

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

认为:

知识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知识。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10、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答: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为促进学习的迁移,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呈现教材内容时,应该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原则;

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答:

“多元智力”包含八种智力,即逻辑数理智力、言语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我内省的智力及观察自然的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结构理论给我们以启迪。

过去人们所讲的智力,主要是指科学、学术性的智力,而把社会性智力基本排除在外,似乎善于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善于运动都与智力无关。

多元智力结构理论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这种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才,更好地培养各种人才。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有何启示?

答:

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005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B)

A.能力B.性格C.气质D.习惯

2、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B)

A.人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