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32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docx

地方班子后备干部统计讲义

 

2011年地方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统计培训讲义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

2011年11月

 

目录

 

第一讲2011年报表式样修订情况1

第二讲关于《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情况统计表》2

一、工作分工2

二、统计范围、统计对象2

三、需要注意的指标4

四、审核要点(以省部级填报汇总单位为例)6

第三讲关于《后备干部情况统计表》10

第一讲2011年报表式样修订情况

《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情况统计表》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情况统计表》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根据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工作需要,增加全国组工干部队伍统计内容。

在《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情况统计表》后设附表10张,分别统计中央、省、市、县四级党委组织部现职干部和乡(镇)党委组织委员的基本情况和任职年限等情况。

2.根据《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情况统计表》中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班子配备表的性别和年龄结构指标进行调整。

一是在政府班子“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数”指标下增设其中项“与党委班子不交叉重复计算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数”;二是将两端设限年龄指标统一调整为单侧设限,如“配有1-2名43-47岁干部的班子数”调整为“配有47岁及以下干部的班子数”;三是增设党政领导班子正职配备年龄指标。

3.根据《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在《2010年后备干部情况统计表》基础上,对表式进行重新整合。

一是将原来按机构层次划分的表格改为按统计内容划分,共设表格3张,分别为基本情况表、年龄情况表和数量变化情况表;二是对主栏进行细化,分为“副省级城市党政副职后备干部”到“县(市、区、旗)党政副职后备干部”等15类;三是将学历、学位、经历、提拔使用等指标进一步细化。

第二讲关于《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情况统计表》

一、工作分工

本表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党委组织部负责填报,由各省级党委组织部统一汇总本地数据后上报中央组织部。

注意事项:

1.在不同领导班子中兼职的干部重复统计(公务员统计不允许重复统计)。

如:

县委副书记兼任县长,在县委班子和县政府班子中分别统计;市委常委兼县委书记,在市委班子和县委班子中都要统计。

2.在同一个班子中担任的多个职务,只统计其中最高的一个职务。

如:

正、副书记在“常委”栏不反映。

二、统计范围、统计对象

(一)班子成员基本属性表(1—12表)

1.省、市、县表:

党委:

书记、副书记、常委

政府:

正职、副职

纪检委:

书记、副书记

人大:

主任、副主任

政协:

主席、副主席

法院院长

检察院检察长

2.乡镇表:

党委:

书记、副书记

政府:

乡镇长、副乡镇长

(二)党政领导班子配备表(13—16表)

1.省、市、县表:

同1-12表。

2.乡镇表:

党委:

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政府:

乡镇长、副乡镇长

(三)省、市、县三级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配备表(17表)

人大:

主任、副主任

政协:

主席、副主席

法院:

院长、副院长、党组书记、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和纪检组长

检察院:

检察长、副检察长、党组书记、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和纪检组长

(四)省、市、县三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备表(18表)

工作部门:

包括组成部门(党委组成部门不含纪检委机关)、派出机构、办事机构、其他直属机构中的实施公务员法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

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部门的正、副职和党组书记、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五)组工干部统计表(附表10张)

各级党委组织部在职干部,含各级党委组织部所属的非参公事业单位干部。

(六)其他注意事项

对表1-18:

1.尚未由人大(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任命为人大正副主任、政府正副职、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领导干部,本表不予统计。

尚未由政协依照章程任命为政协主席、副主席的领导干部,本表不予统计。

2.各级代理职务统计在相应职务栏。

如代理县长职务的副县长,按县长统计在“政府正职”栏(公务员统计中仍按其现任职级统计)。

3.援藏援疆援青而担任西藏、新疆、青海的地、县、乡领导职务的干部,由西藏、新疆、青海的组织部门按其在受援单位所担任的实际职务统计,派出单位不统计。

援藏援疆援青干部中在派出地担任地、县、乡领导职务,但在西藏、新疆、青海没有担任地、县、乡领导职务的,由派出地的组织部门按其在本地所担任的职务统计。

4.因对口支援、扶贫等而担任受援单位的地、县、乡领导职务的干部,若使用了受援单位的领导职数,则由受援地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统计;未使用受援单位领导职数而在派出单位担任地、县、乡领导职务并使用了派出单位领导职数的,由派出地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统计。

5.因挂职锻炼需要而担任地、县、乡领导职务的干部,不在所挂职的领导班子中统计。

其中在派出单位担任地、县、乡领导职务的,由派出地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统计。

6.既是中共党员又是民主党派成员的领导干部,统计在“非中共党员”一栏,不在“共产党员(入党时间)”栏统计。

对10张附表:

前5张附表参照公务员统计有关规定,后5张附表参照领导班子统计有关规定。

三、需要注意的指标

领导班子成员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和学历、学位情况(第一、四、七、十表)

1.3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领导工作经历(第七表):

指有担任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正副职或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累计3年以上的经历,在上述职务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的可累计计算。

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工作时间及任职年限情况(第二、五、八、十一表)

1.担任现职年限:

指担任现任职务的工作年限,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发[2002]7号)中第七章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统计,不包括在其他部门或其他岗位担任同一级别职务的工作年限。

如:

某同志1992年任甲省省长,1997年任甲省省委书记,2003年调任乙省省委书记,其任现职年限自2003年算起。

“担任现任职务”指在同一级同一个领导班子内连续担任某一职务。

如在某省人民政府连续担任副省长,或者在某省委连续担任省委副书记。

但先任副省长,后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的,视为两个职位。

其他类似情况,如先任常委、宣传部长,后任常委、秘书长的;或者先任常委,后任党委副书记的,均视为不同职位。

2.任现职级年限:

指担任现任级别职务的工作年限,在其他部门或其他岗位担任同一级别职务的工作年限连续计算。

如上例:

某同志1992年任甲省省长(正省部级),1997年任甲省省委书记(正省部级),2003年调任乙省省委书记(正省部级),其任现职级自1992年算起。

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情况(第三、六、九、十二表)

1.年龄:

指统计截止日期时干部的周岁。

如:

1965年12月出生的干部,在2010年12月31日统计时计算为45周岁;而1966年1月出生的干部,则计算为44周岁。

党政领导班子配备表(13—16表)

1.在统计“党委班子”、“政府班子”时,“党委班子”、“政府班子”分别作为1套班子进行统计;在统计“党委、政府班子”时,将党政班子合并为1套班子进行统计。

2.与党委班子不交叉重复计算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数:

统计配有非常委副职的政府班子数。

省、市、县三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备表(18表)

1.有2年及以上基层领导工作经历:

指有担任下一级及以下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及其工作部门正副职或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累计2年以上的经历,在上述职务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的可累计计算。

四、审核要点(以省部级填报汇总单位为例)

(一)电子文件上报要求

1.上报电子文件内容包括:

年报上报数据包、年报表说明、word版年报表封面。

2.年报上报数据包必须为《公务员统计系统》最新软件生成格式,报告期为2011年度,能正常接收,数据必须与纸质报表一致。

3.年报表说明须按审核要点所附模版格式上报。

4.word版年报表封面内容与纸质报表一致,填报单位(规范全称)、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时间、联系电话(含填表人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无缺项。

5.电子文件通过组织工作网报送。

(二)纸质文件上报要求

1.上报纸质文件内容包括:

年报表、年报表说明。

2.关于纸质年报表的封面

(1)填报单位名称使用规范全称。

(2)必须加盖填报单位的公章。

(3)填报单位负责人必须签字。

(4)填表人必须签字。

(5)必须填写“报出时间”。

(6)必须填写“联系电话”(含填表人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

3.年报表说明格式要求同电子文件。

(三)年报表审核的原则要求

1.行政区划个数要与本地民政部门掌握的行政区划个数一致,如有特殊情况出现不一致,上报报表时需附说明;行政区划数与本地上年统计数、本地本年党内统计相应数应严格呼应,如有特殊情况出现不一致,上报报表时需附说明(注意:

副省级城市按地级市统计,直辖市的区按地级市统计,直辖市的县按县统计)。

2.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纪检委、人大、政协的正职及法、检两长总数应小于或等于行政区划数;乡镇党政正职应小于或等于行政区划数。

3.县以上政府、人大、政协的正职及法、检两长的“非中共党员”栏应等于0;乡镇政府正职的“非中共党员”栏数字应很小。

如有特殊情况出现,上报报表时需报名单。

4.表内、表间数字关系符合校核式要求,校核须全部通过,如有容错上报需报说明。

5.统计范围、统计对象保持系统一致。

6.各表各栏数据比上年相应数据变化异常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四)年报表各表审核要点

省(区、市)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表一至表三)

1.党委、政府、纪检委、人大、政协的正职及法、检两长总数为0需报说明。

2.入党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一表第8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3.最高学历“中专及以下”(第一表第15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4.参加工作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二表第1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5.任现职级年限“不满1年”的省部级干部与本地公务员统计表“公务员晋升职务情况”表中对应职务层次人数应大致相等,如有特殊情况出现不一致,上报报表时需附说明。

6.副职(含党委常委)48岁及以下,正职52岁及以下需报名单。

61岁及以上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市(地、州、盟)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表四至表六)

1.党委、政府、纪检委、人大、政协的正职及法、检两长总数不等于行政区划数需报说明。

2.入党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四表第8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3.最高学历“中专及以下”(第四表第15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4.参加工作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五表第1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5.副职(含党委常委)43岁及以下,正职47岁及以下需报名单。

61岁及以上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县(市、区、旗)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表七至表九)

1.党委、政府、纪检委、人大、政协的正职及法、检两长总数不等于行政区划数需报说明。

2.入党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七表第9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3.党委、政府最高学历“中专及以下”(第七表第16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4.参加工作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八表第1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5.61岁及以上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党委、政府副职(含党委常委)35岁及以下,正职40岁及以下需报名单。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表十至表十二)

1.入党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十表第8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2.参加工作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十一表第1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3.61岁及以上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本地最年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需报名单。

领导班子配备情况(表十三至表十八)

1.按年报表审核的原则要求进行审核。

2.第十七表班子总数(第1、5、9、13列)不等于行政区划数需报说明。

3.第十八表“配有正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班子数”(第20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组工干部基本情况(附表1-1至1-5)

1.“中专及以下”的副厅局级以上干部,35岁及以下的副厅局级以上干部,学位为“博士”的科员、办事员及其他需报名单。

2.对附表1-3,辖内有副省级城市的省份,一般不应出现正厅局级非领导职务;直辖市和辖内没有副省级城市的省份,一般不应出现副厅局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如确有特例,需报名单。

3.对附表1-4,直辖市和辖内有副省级城市的省份,一般不应出现副厅局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辖内没有副省级城市的省份,一般不应出现副县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如确有特例,需报名单。

组工干部参加工作时间及任现职年限情况(附表2-1至2-5)

1.参加工作时间“1966年4月及以前”(第1列)出现非0数字需报名单。

第三讲关于《后备干部情况统计表》

注意表格主栏与往年的区别

审核要点(以省部级填报汇总单位为例):

一、电子文件上报要求

1.上报电子文件内容包括:

年报上报数据包、年报表说明、word版年报表封面。

2.年报上报数据包必须为《公务员统计系统》最新软件生成格式,报告期为2011年度,能正常接收,数据必须与纸质报表一致。

3.年报表说明须按审核要点所附模版格式上报。

4.word版年报表封面内容与纸质报表一致,填报单位(规范全称)、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时间、联系电话(含填表人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无缺项。

5.电子文件通过组织工作网报送。

二、纸质文件上报要求

1.上报纸质文件内容包括:

年报表、年报表说明。

2.关于纸质年报表的封面

(1)填报单位名称使用规范全称。

(2)必须加盖填报单位的公章。

(3)填报单位负责人必须签字。

(4)填表人必须签字。

(5)必须填写“报出时间”。

(6)必须填写“联系电话”(含填表人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

3.年报表说明格式要求同电子文件。

三、年报表审核的原则要求

1.机构层次、职务层次填报符合逻辑。

直辖市和辖内没有副省级城市的省份,各表副省级城市相关行出现非0数字需报说明。

2.表内、表间数字关系符合校核式要求,校核须全部通过,如有容错上报需报说明。

3.统计范围、统计对象保持系统一致。

4.各表各栏数据比上年相应数据变化异常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四、年报表各表审核要点

(一)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基本情况(表一)

1.最高学历“中专及以下”出现非0数字需报涉及单位名单。

(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年龄情况(表二)

1.1-5行54岁及以上出现非0数字需报涉及单位名单。

2.6-15行51岁及以上出现非0数字需报涉及单位名单。

(三)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数量变化情况(表三)

1.本年提拔使用的“非中共党员”正职后备干部需报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