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036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100

(1)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

航空工业新闻发言人介绍,在现有首飞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团队将充分挖掘AG600飞机平台潜力,进行飞机结构、系统改进优化设计,同时围绕提高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增压舱、完善灭火和救援任务系统配置等方面开展改进设计及试验验证工作。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和语段内容,将下面八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双栖水陆   鲲龙   擅灭火   巨鹰   腾空   展翅   能救援   频显神威

【答案】

(1)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解析】【分析】

(1)导语一般是电头后面的第一句话。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

”去掉修饰语,抓住主干就是:

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对联要求: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双栖水陆”对应“频显神威”,“鲲龙”对应“巨鹰”,“擅灭火”对应“能救援”,“腾空”对应“展翅”,结合“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可组对联:

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故答案为:

⑴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⑵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抓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对联的知识,灵活运用。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

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

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

【答案】

(1)“改善”改为“提高”。

(2)诗歌的格律化的运用

【解析】【分析】

(1)主谓搭配不当,“程度”不能和“改善”搭配,应把“改善”改为“提高”。

(2)这一段话说明唐诗流传甚广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段话的最后就进行了总结,即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由此可知,横线上应填的一句话是:

诗歌的格律化的运用

故答案为:

⑴“改善”改为“提高”。

⑵诗歌的格律化的运用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和修改。

⑵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补写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

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B;A

【解析】【分析】

(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是“是”,宾语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提取宾语,而不是宾语中心语。

(2)前后不一致,前面是肯定的,后面是肯定加否定,修改时应保持前后一致,这句话可以修改为:

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正常的逻辑是首先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

故答案为B;A。

故答案为:

⑴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⑵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⑶B A

【点评】⑴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

解答这样的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宾语是谓语动词支配或陈述的对象;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状语是用于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的一种句子成分;补语用来说明宾语或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划分句子成分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先找主语、谓语、宾语,再找定语、状语、补语。

⑵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

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⑶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4.央视综艺频道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众多的综艺节目中有着独特的历史气息与文化气息,正因如此,它得到了观众更多的青睐。

它讲述国宝,传承文化,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

为此班级开展主题为“中华文化,我的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活动。

(1)【观点论述】《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众多文化类节目播出之后,广受好评。

有人认为这是国人文化自信的觉醒。

对此你怎么看?

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

字数在50字以内。

(3)【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

醉翁亭、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杜甫草堂等。

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个,只有上联,需结合材料,选择其中的一副对联,续写完整。

①上联:

范希文先忧后乐   下联:

________

②上联:

洞庭西下八百里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这是国人文化自信觉醒的表现。

这类文化节目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宣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国人在观看、评论过程中,品味到其独特魅力,有助于文化自信的觉醒。

(2)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腾子京之请.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寓含着作者的政治抱负。

(3)欧阴修与民同乐;草堂诗史数千言

【解析】【分析】⑴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

众多文化类节目播出之后,广受好评,证明大家品味到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有助于文化自信的觉醒。

⑵《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⑶补写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上联“欧阳修与民同乐”,结合杜甫忧国忧民的诗风,杜甫草堂的处所,被称为“诗圣”、“史诗”的情况,对出下联:

草堂诗史数千言。

故答案为:

⑴这是国人文化自信觉醒的表现。

这类文化节目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宣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国人在观看、评论过程中,品味到其独特魅力,有助于文化自信的觉醒。

⑵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腾子京之请.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寓含着作者的政治抱负。

⑶欧阳修与民同乐;草堂诗史数千言。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众多文化类节目热播的现象,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言文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还有作者的情感,观点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5.古城某中学学校开展以“学家规·树新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九年级二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诚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

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

”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

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子家训》

(3)如果你有一个小妹妹,从小娇生惯养,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挑食,有时吃不完的饭就随手倒掉,一点也不懂得爱惜。

根据这种现象,请你拟定一条家规来约束她。

【答案】

(1)材料一:

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

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①理解:

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

他告诫我们对朋友要做到有筛选,谨慎交往。

②理解:

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

理由:

他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①不准挑食,吃饭时要吃干净,不准浪费粮食。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析】【分析】

(1)材料一中,通过列举西周时期和春秋时期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材料二中从“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一句中可以提炼出主要内容:

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中写到了家规对家族的繁衍发展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概括为家规有积极影响。

据此作答。

(2)此题属于半开放试题。

两条家规可以任意选择,然后结合各自的作用和意义来谈。

如果选择①,就可以从交友的原则来谈;如果选择②就从做事前的充分准备来谈。

据此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这类试题,我们可以引古诗或名言警句,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结合“爱惜粮食”的主题即可,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⑴材料一:

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

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⑵①理解:

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

他告诫我们对朋友要做到有筛选,谨慎交往。

②理解:

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

理由:

他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⑶①不准挑食,吃饭时要吃干净,不准浪费粮食。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概括即可。

⑵本题考查名言的理解与评价。

此题给出两则名言,选择其一表述自己的理解,写出评价即可。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语言的实际运用。

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

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

王涛向120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

(1)对120急救中心:

________。

(2)对刘明的父亲:

________。

【答案】

(1)急救中心吗?

我同学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你们赶快来救救他,好吗?

(2)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

刘明右腿受伤了,我已经拨打了120,请您直接到医院去看他。

【解析】【分析】

(1)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要求语言文明得体,简洁清楚,给120急救中心的电话,说清事发地点和伤情。

(2)给刘明的父亲的电话,告知自己的身份,刘明的伤情及自己联系120急救中心的情况。

故答案为:

(1)急救中心吗?

我同学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你们赶快来救救他,好吗?

(2)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

刘明右腿受伤了,我已经拨打了120,请您直接到医院去看他。

【点评】

(1)本题考查情境说话和表述的简明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从称呼、自己的身份、事故的地点、伤情、具体的请求等方面表达。

(2)本题考查情境说话和表述的简明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称呼恰当、说清自己和刘明的关系,事情的简要过程和看望地点。

7.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

________   下联:

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

上联:

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

________

(3)中秋节

上联:

________   下联:

万家萧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

延年常饮菊花酒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①

(2)④

(3)③

(4)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和节日风俗知识。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1题。

“银花火树”对“紫气丹光”颜色内容相对,“开元夜”对“拥玉台”,描写元宵节焰火场面,上联选“银花火树开元夜 ”;2题,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写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下联对“角粽投江祭诗魂”;3题,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写中秋节,上联对“几处笙歌留朗月”。

共同描绘在乐声中赏月;4题,上联“延年常饮菊花酒”写重阳节饮菊花酒,下联对“避恶遍插茱萸枝 ”表现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故答案为:

①;④;③;②

【点评】本题考查对联和节日风俗知识。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③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④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⑤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

完整对联是,元宵节:

银花火树开元夜,紫气丹光拥玉台;端午节:

龙舟竞技怀屈子,角粽投江祭诗魂;中秋节:

万家萧管乐中秋,几处笙歌留朗月;重阳节:

延年常饮菊花酒,避恶遍插茱萸枝。

8.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

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那风雨中的清洁工地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请你仿用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示例:

“孝亲敬老”社区行

(2)【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

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切你会怎么说?

(3)【国学运用】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有所养。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贤战,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

(1)“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

(2)李奶奶您好。

我们又来看您了。

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

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

祝您早日康复!

(3)A

【解析】【分析】

(1)本题主题“孝亲敬老”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两个活动形式即可。

切忌偏离主题。

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且要有可操作性。

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

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或直接到公共场所进行“孝亲敬老”宣传,可以向青少年学生发出“孝亲敬老”倡议书。

总之要围绕“孝亲敬老”的主题来设计活动形式。

(2)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说清楚探望的理由,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表达出对老人身体的关心和祝愿之情。

(3)A项体现了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更切合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主题。

而其它三项都没有表现出“孝亲敬老”的主题。

B为忧国忧民。

C为淡泊名利。

D为逆境出人才。

故答案为:

(1)“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

(2)李奶奶您好。

我们又来看您了。

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

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

祝您早日康复!

(3)A。

【点评】

(1)本题考查活动方案的设计。

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围绕“孝亲敬老”的主题,设计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具有可操作性参与度高。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称呼恰当,语言符合看望安慰病人的情况,注意老年人的身份,交代大家的心意和祝愿。

(3)本题考查选择合适的格言名句。

答题时应注意,引用格言或警句,要符合语境和写日记的需要,联系“探望李妈奶回来”的感想,紧扣“孝亲敬老”的主题活动,A项最合适。

9.你校正在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从初中课文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________

下联:

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答案】

(1)①善:

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②勤:

以勤为本本心牢。

③俭:

节俭持家家业旺。

(2)人物:

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和品格:

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品格:

勤劳、意志坚强。

(3)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拟写宣传标语,一要做到紧扣主题,二是语言准确明了,三是通俗易懂,易于传播,本题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综合思考。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人物形象评价。

要熟练掌握小说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出身经历,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用概括的语言分条作答。

比如人物:

保尔·柯察金,主要事迹和品格:

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品格:

勤劳、意志坚强。

励志人物:

海伦凯勒,主要事迹和品格:

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在双耳失聪,双眼失明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懂得多国语言的翻译家,写出不朽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成为文学家。

品格:

刻苦奋斗、不屈不挠、努力奋斗。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比如“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读书明白道理实现目标”。

故答案为:

(1)①善:

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②勤:

以勤为本本心牢。

③俭:

节俭持家家业旺。

(2)人物:

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和品格:

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品格:

勤劳、意志坚强。

(3)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

此题可以运用对偶的修辞。

比如,善:

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勤:

以勤为本本心牢。

俭:

节俭持家家业旺。

诚:

诚信做人人长久。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人物形象评价。

答题时应注意,紧扣励志人物的题目要求,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选择主要人物,结合故事情节、作品主题及性格特征几个方面归纳评价。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