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859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docx

柱锤冲扩桩试桩总结

***铁路客专工程站前1标第一项目部

柱锤冲扩桩施工工艺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大西客运专线站前1标

第一项目部

2010年6年

目录

一、试桩目的

二、施工过程简述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人员配备

2、机械设备的配备

3、材料试验情况

4、测量放样

5、选择机械设备组合及施工工艺参数

四、具体施工步骤

1、场地平整

2、控制桩位放样

3、钻机就位

4、钻进至设计标高

5、提钻

6、桩头桩间土开挖

7、桩基检测

五、施工工艺总结

六、附件细略

1、施工总结

2、施工工艺确定表

3、软基处理施工人员一览表

4、软基处理机械配置表

5、软基处理后影像图

6、试验记录表

7、标准试验审批表

一、试桩的目的:

本次试桩是为本合同段路基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依据,其中包括:

设备类型,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确定施工参数,桩身强度等级,复合地基承载力,夯实效果,充盈指数。

二、施工过程简述

2.1、工程概况:

我一项目部施工段路基长度为2543.67,桩φ40的共计592655m,DK167+880~DK168+000段直径φ40的柱锤冲扩桩平均深度14m,DK173+245~DK174+455.82段直径φ40的水泥土挤密桩平均深度6~8m。

试验路段选在DK167+870~875段。

开始施工日期为2010年7月8日,完工日期为2010年7月15日,试桩时间为7天。

试桩根数为16根,编号分别为991—38、991—39、991—40、991—41、992—38、992—39、992—40、992—41、993—38、993—39、993—40、993—41、994—38、994—39、994—40、994—41。

2.2、试桩前的准备工作:

1、人员配备

本路段施工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试验人员、质检人员、测量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均以到位。

主要人员及劳动力配备如下:

软基处理主要人员一览表

主要施工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历及专业

从事本工作年限及业绩

作业组负责人

郭实路

60

工程师

土木工程

22年

路基工程师

谷龙

31

工程师

本科工民建

11年

质检工程师

徐烈群

30

工程师

大专土木工程

7年

试验工程师

毕富国

36

工程师

大专工民建

13年

测量工程师

任廷斌

48

工程师

高中工程测量学

29年

质检员

卢培

26

助工

本科土木工程

4年

蒋轶琼

26

技术员

本科生物科学

3年

测量员

杨森森

25

技术员

大专工程测量学

3年

张著豪

22

技术员

中专工程勘察技术

2年

武国峰

36

工程师

大专工程测量学

15年

试验员

姚俊

27

技术员

本科土木工程

3年

伍光亮

28

技术员

本科统计学

5年

黄海珍

24

技术员

大专模具设计

2年

机械操作手

刘在双

48

高中

12年

李禄平

42

高中

9年

秦培伟

27

高中

7年

亢志伟

22

初中

3年

软基处理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机械名称

数量

型号

产地

购置日期

主要性能指标

1

导杆式夯实机

1

DD30A

浙江

08年12月

良好

2

柱状锤

2

DD32

浙江

09年3月

良好

3

发电机

1

CGF250

上海

09年5月

良好

4

运输车

4

15m3

太原

19年5月

良好

5

挖掘机

1

PC300

日本

08年5月

良好

6

装载机

1

LG50

柳州

10年4月

良好

7

集料拌合站

1

WCB600

山东

10年4月

良好

四,具体施工概况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DK167+870~DK167+875处,铁路征地界范围内,地质状况依次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新黄土、中更新统坡洪积层老黄土;试桩数量16根,设计桩长14m,桩径大于0.5m,桩间距1.0m,正方形布置;桩体混合料在忻州市金山铺集料拌合站集中拌合,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用篷布覆盖。

施工工艺流程

⑴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⑵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那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⑶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4.1施工工艺

⑴机具就位:

施工机具就位,使柱锤对准桩位。

⑵成孔:

采用柴油打夯桩机钻孔成孔,成孔直径500mm,深度达到设计14.5米,柱锤冲扩桩的成桩用柴油打夯桩机,是将备制好的水泥土分层填入预钻孔内,再用600KG柱状锤进行夯实。

每米成桩不少于三层。

成桩桩体基本呈园柱体,顶部平整,平均桩径≥650mm。

成孔机械表面有明显的进尺标记,现场通过在17米管桩上定14.5米标识,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⑶孔内填料、成桩:

用标准料斗或运料车将拌和好的填料分层填入桩孔,用柱锤夯实形成桩体。

锤的质量、锤长、落距在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工艺试验确定分层填料量、夯击次数。

每个桩孔应夯填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至少0.5m,其上部桩孔宜用原槽土夯封。

施工中设技术人员作好每根桩的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⑷移位:

施工机具移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柱锤冲扩法施工夯击能量大,易发生地面隆起,造成表层桩和桩间土出现松动,从而降低处理效果,因此成孔及填料夯实的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

施工中采用间隔跳打法。

4.2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施工要严格规划机械运行路线,由专人指挥,防止相互干扰或碰撞,并禁止非施工车辆通行。

2.机械在填层边缘作业,应留出安全距离,防止机械下滑或翻倒。

3.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防止填料滑落,出现安全事故。

4.注意对施工场地周围结构物的保护,防止施工机械破坏周围建筑和树木和农田。

5.在路口设施工告示牌,防止发生交通意外。

6、定人、定机、定岗制度。

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7、岗位责任制度。

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8、持证上岗制度。

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

六、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和测量人员进行,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试验室对土样进行严密检测,并对现场击实和平整度等进行检查。

及时进行数据记录和整理分析工作。

2.开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交底时要侧重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避免盲目施工。

3.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自检合格后报驻地办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七、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1.车场设在距居民区较远的位置,以防噪音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2.施工便道要及时洒水湿润,尽量减少灰尘,防止污染周围农作物及树木。

3.控制车速,维护好施工便道及周围环境。

八、结果总结

根据现场试验记录,通过分析、比较以确定水泥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配套的设备、技术参数、施工配合比等指标,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并将本次试验过程及结果总结上报给监理及大西公司。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大西铁路客运专线

指挥部1项目部

水泥土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桩位(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垂直度

1.50%

成孔夯实孔底后吊垂球测量垂直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①孔内填料应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

②检测数量:

施工单位抽样检测总桩数的3%,且每台班不少于1根。

③检测方法:

在全部孔深内,每1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检测点的位置应在距孔心2/3孔半径处,轻型击实试验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的规定。

⑹桩间土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

在孔之间形心点附近、成孔挤密深度内,每1m取土洋测定干密度、进行湿陷性试验和压缩试验,计算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最小挤密系数)、湿陷系数和压缩模量。

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m检验3处。

设计要求:

消除湿陷性,桩间土最小挤密系数不小于0.88,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⑺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

①检测数量:

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

②检测方法:

平板载荷试验。

③设计要求: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不小于设计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