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期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710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管理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市政管理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市政管理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市政管理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市政管理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管理期末.docx

《市政管理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管理期末.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管理期末.docx

市政管理期末

第一章

一、如何理解市政的概念

1.如何理解城市管理?

¡ª¡ª是指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城市管理主体凭借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影响、作用于城市管理客体,以达到既定城市管理目标的活动及其过程。

注意理解:

2.城市管理主体:

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治性组织、广大市民

3.城市管理客体:

城市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涉及的领域和内容

4.城市管理的表现形式:

各种公共政策

5.城市管理的目的:

有效提供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6.城市管理的原则:

以人为本、系统管理、法制透明、利益平衡、公众参与、成本效益

二、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

市政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的利益和意志。

2.历史性:

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3.系统性:

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

市政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

(内容即包括公共事务,又包括城市经济活动;面对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市政管理结果和绩效需要用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进行衡量。

5.动态性:

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管理过程。

有如下特点:

灵敏度高,相关性强,民主程度高。

此外,开放性,相互联系性也是其重要特征。

第二章

一、城市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世界文明发源地

二、发展阶段:

古代城市

  中古城市(封建城市阶段)

  近代城市

  现代城市

三、特征:

第一,人口集中的程度较高,密度大,而且异质性强。

第二,各种活动经常性地发生,运行高效。

第三,各种职业门类多,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社会结构复杂。

第四,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性的生活方式,具有开放性。

第四,家庭的规模和职能在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

第五,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第六,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四、

(二)城市类型

1.按照城市的性质或功能分类:

  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业金融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

2.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直辖市:

与省平缓的行政单位,受中央的领导

和管辖。

(4个)

副省级市:

又称计划单列市,指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各项计划全部单列,直接纳入

国家计划综合平衡。

具有省一级管

理权限。

(15个)

哈尔滨、吉林、辽宁、大连、济南、青岛、武汉、成都、西安、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广州、深圳

地级市:

宪法和法律上称“设区的市”,这类城市的法律地位在省和县之间。

县级市:

法律上称为“不设区的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等的城市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3.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以上

大城市——人口在50-100万之间

中等城市——人口在20-50万之间

小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

4.按照城市地理位置分类:

沿海城市、沿江城市、内地城市、边境城市

五、城市结构(产业,人口,空间结构)

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反应了各城市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城市的经济结构:

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

A.产业结构:

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

B.企业结构

C.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2.城市的社会结构: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A.政治结构(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及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

B.文化结构

C.人口结构(自然结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社会结构(户籍结构、就业结构,文化素质结构、家庭结构、宗教结构、民族结构。

))

3.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A.城市密度

B.城市布局

C.城市形态(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形状和外观的表现。

六、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概述

  指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社区不断城市社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最早进入城市化的国家是英国

七、特点:

范围广、速度快、分布不平衡、出现逆城市化

八、类型:

1.集中型与扩散型

2.积极型与消极型

3.向心型与离心型

4.飞地型与连续型

九、衡量指标:

1.单一型的——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

2.复合型的——反映城市化速度、质量及水平

一十、方针政策: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发挥大城市优势,使其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龙头。

但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增长。

第二,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

第三,合理发展小城市

十一、城市功能:

城市的作用和影响

主要类型:

1.共同功能:

区分城市与乡村的界线

2.主导功能:

在各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它影响或左右着城市其它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特殊功能:

表明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线。

a)综合功能:

多种功能的集合

十二、城市功能的优化:

1.实现以市场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第三章市政管理组织体系

一、市政主体构成

一、市政体系

——城市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与制度的体现,是城市政治组织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

具体包括:

市政主体(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类组织)

市政主体运行的规则与规范

(一)城市国家机关

1.市人民代表大会——城市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城市的行政区划内代表广大市民行使国家权力。

A.产生的途径: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B.任期;五年

C.权力:

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地方立法权

D.议事规则: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每年召开一次例会

E.常设机关——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城市国家权力的机关。

由市人大在代表中选举产生,对市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F.组成:

与具体城市行政地位相一致

G.职权:

2.城市行政机关

——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

双重统属关系:

上一级行政机关

同级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A.组成:

领导体制:

行政首长负责制(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在市人民政府的全面工作中负有全面负责,有全面领导权、最高决定权、人事提名和任免权)

市人民政府的职权:

B.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宏观的管理或综合协调工作)

专业管理机构(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政府及社会事务自身进行监督管理)

安全司法机构

内部事务管理机构

C.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应坚持的原则有:

需要原则、精干原则、法制原则、效能原则

3.城市司法机关

(1)市人民法院——是市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以合议制形式进行审判。

市人民法院根据城市的行政地位设置

市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二,对一切审判对象,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三,各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第四,公开审判(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

第五,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2)人民检察院——是市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检察权

市人民检察院根据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分别设置:

职权:

市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实事求是原则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第三,检察独立原则

第四,法制原则

第五,双重领导原则

第六,互相配合原则

(二)非国家机关的市政主体

1、中国共产党组织

市党员代表大会——市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市委员会——市党代会闭会期间党的常高领导机构

市委常委——市委的核心机构,人数要求为单数,具体与城市行政地位相一致。

市纪委——党的纪律检查与监督机构

2、各民主党派——参政党,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3、市政协——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共产党领导的体现:

a)政治领导:

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上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主要干部

b)思想领导:

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全党和全体人民,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城市的繁荣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c)组织领导:

通过党组织的工作,事党和广大群众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当的目标。

中共市委的部门设置:

党代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党代会闭会期间最高领导机关。

中共市委设有办公厅(室)、政策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教育工委、经济工委、政法委委员会等工作部门。

核心机构:

市常务委员会。

组成人数一般为单数。

二、市政过程

(一)市政决策

1、市政决策主体

(1)市委——

(2)市人民代表大会——

(3)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决策的主要形式:

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

   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

   市长办公会议

   专题性会议

   区县长会议

2、基本原则

第一、信息原则(信息要尽可能周全)

第二、预测原则(科学预测是立足于现实,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

第三、可行性原则(具备能够变为现实的条件)

第四、系统原则(全面)

第五、择优原则(通过评估、论证,选择最佳)

第六、民主原则

3、市政决策的程序(运行过程)

政府:

第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市政决策的起点)

第二、拟定备选方案(多个,它主要是围绕怎么解决问题这一中心)

第三、选择最佳方案。

第四、评估论证。

(二)市政执行过程

1、准备阶段

确定方案——怎么做?

落实部门、机构、人员——谁做?

思想动员——为什么做?

物质准备——经费、场所、通讯设备、交通工具

2、具体实施

方法手段

沟通与协调

监督与控制

政策、计划调整、完善

3、评估总结

(三)市政监督

体系:

内部监督:

上级对下级监督

下级对上级监督

同级相互之间的横向监督

审计监督

监察监督

外部监督:

政党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

社会团体、个人监督监督

第四章市政职能

一、市政职能概述

1、基本内涵(狭义的理解)

——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注意:

第一,市政职能状况取决于城市的行政地位;

第二,市政职能体系是一个变动的整体;

第三,市政职能主体是城市人民政府(狭义);

第四,市政职能的客体是城市公共事务;

第五,实现市政职能的主要途径是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公共管理。

二、市政职能的主要作用

第一,是城市行政体制建立和改革的主要依据

第二,是确定行政活动方式的依据

第三,是衡量城市管理效率的标准和依据

市政职能的基本内容及影响因素

三、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城市规划

2.注重环境保护

3.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4.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

5.参与领土整治

四、我国市政职能基本内容

1.经济调节职能(通过经济杠杆)

2.市场监管职能

3.社会管理职能

4.公共服务职能

五、市政职能的影响因素

 一是城市的行政地位的高低

 二是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

 三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是市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状况

 五是城市政府自身的能力

六、我国市政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能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各种关系没有理顺

2、市政职能实现的方式较为单一

3、市政职能体系的重心没有转移到位

4、城市缺乏自治性,纵向层级关系不顺畅

七、我国市政职能的转变

第一,要彻底解决职能定位问题,进而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政府角色转变

第二,职能体系重心的调整

第三,职能实现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

第五章市政体制

一、市政体制:

是规范城市内的国家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条例的总称。

其本质是围绕政治权力的配置,处理城市中的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二、市政体制的内容

1.城市内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2.城市中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3.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三、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

1.市长议会制(又称¡°强市长制¡±。

美、法)

A.议会和行政机构分设,分别行使议决权和行政权

B.市长与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的地位,市长和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长官不得兼任市议员。

市长和市议会都由市选举产生。

C.职能部门的升官由市长任免并对市长负责。

D.市长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市长有权否决谇已经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但如果该议案以2/3多数再次通过,市长必须接受。

E.市长可任命一位专业人士担任首席行政官,由他根据市长授权处理市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并对市长负责。

F.市长议会制的优点:

市长拥有较大的权力,有利于统一指挥,提高行政效率。

其缺点是市议会对市长往往缺乏足够的制约能力,引起市长专权。

2.议会市长制(也称为¡°弱市长制¡±。

日本)

A.实行议会市长制的城市,议会和行政机构分设。

B.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市议员。

C.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

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没有实权。

D.弱市长制的优点是市议会与市政府形成一定的关系,有利于市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防止市长专权。

其缺点是在工作中可能造成市议会与市政府的相互牵扯,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3.市议会制(英国)

A.市议会就是市政府,由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

B.市议会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

市议会行使立法权、议决权、人事任免权、城市预算权以及监督行政权。

C.从市议员中选举一名市议会议长,即市长。

市长只有象征性礼仪性的职权,没有实权。

市议会设立若干委员会,兼行市政府工作部门的部分职能。

(既行使一般市议会委员会的职权,又行使行政决策权。

D.市谇可根据需要任免聘任若干行政长官和行政职员,他们与议会委员会对口设置,共同处理行政事务。

行政升官对议会负责。

E.市议会制的优点是,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

其缺点是,市长没有实权,不能对城市管理实施统一指挥,不利于协调各部门工作,对行政效率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4.市委员会制(美国)

A.类似于市议会制,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决权和行政权。

B.市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由市民选举产生,部分成员可能由上层政府任命产生。

C.市委员会推选一位委员担任主席,主持日常会议,也是上的市长。

主席(市长)由委员轮流担任,只有礼仪性的职权,没有实权,与其他委员地位平等。

D.市委员既是市议员,又主管一个或几个工作部门,对本部门的独立的领导权,并向委员会负责。

E.市委员会拥有部门升官的任免权,市委员拥有本部门的行政官员和职员的任免权。

F.市委员会制的优点是,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有利于议决权和行政权的统一。

其缺点是没有行政核心,缺乏统一指挥,经常出现协调困难。

5.市经理制(美国部分中小城市)

A.市议会由选民选举的市议员组成,行使议决权。

B.市议会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

市经理向市议会负责。

C.市经理并非市长。

市议会议长兼任市长,但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职权,无实权。

D.优点:

(1)它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更广泛地延揽优秀专业人才;

(2)它将私人部门的企业化运营模式引进城市管理领域,实行权能分立,清除了政治因素对行政工作的影响,有利于实行专业化管理,改善治理效果;(3)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减少纳税人支出;(4)它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开。

E.缺点:

各种政治矛盾与管理问题难以彻底分开,市经理与市议会的分离会加大处理这些问题的难度,市经理往往也无能为力。

四、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1.多数城市不辖区县,市县分离;

2.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普遍拥有自治的权力;

3.类型多样,形式灵活;

4.实行直接选举,对选民负责;

5.各政党通过竞选方式获得执政权和参政权;

6.大量利益集团和非赢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参与作用。

五、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特点

1.全国城市管理体制比较统一,具有同一性;

2.中共市委处于政治领导核心地位;

3.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4.城乡合治,建制性质双重。

市拥有对区县的绝对领导权。

5.城市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第六章城市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基本内涵:

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部署。

二、城市规划的特征:

1.综合性(广泛涉及众多领域)

2.权威性(有规范的制定和审批程序制度)

3.前瞻性(既要解决现实问题,也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

4.阶段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城市发展变化进行调整,但也要保持相对稳定。

5.区域性(符合城市实际,体现出个性)

三、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1.古代城市规划理论

《建筑十书》:

世界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之一

希波丹姆:

世界上最早提出城市功能分区

2.近代城市规划理论

“带状城市”理论:

城市化应当走发展“城市带”的道路,即要沿着交通干线发展城市化地区。

交通干线两边分别为:

生活区和工业区

《雅典宪章》

第一,四大功能分区,并且把居住区放在首要位置;

第二,人的需要及其价值衡量是关键因素;

第三,注重城市向空间延伸;

第四,把城市规划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马丘比丘宪章》

第一,强调在城市现有条件限度内发展;

第二,注重区域性的协调;

第三,城市整体的和谐

第四,城市公共运输系统的优先发展

《北京宪章》

第一,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第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辩证地看科学技术的作用

第四,文化的影响力

四、城市规划基本原则:

1.协调性原则(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和建设等规划相协调;空间的整体协调。

2.效益原则(要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4.节约原则(各种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如土地)

5.人文原则(注重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

6.生态原则(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五、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变革

1.城市发展存在过度蔓延危机

2.城市建筑呈现个性特色危机

3.旧城改造人为地隔断历史文脉

4.城市交通呈现拥堵危机

5.城市房地产存在泡沫危机

6.城市环境面临生态危机

六、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困境

第一,城市规划编制内容的科学性、协调性不足。

第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控制不力。

第三,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效率低,公众参与不足。

七、城市规划中的多元利益博弈

1.城市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拓展地方财政来源)

2.政府官员的利益诉求(经济人假设)

3.城市规划师的利益诉求(有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强调照章办事)

4.开发商的利益诉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5.广大市民的利益诉求(有强烈的参与愿望,有利于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实现公共利益)

八、中国城市规划的理念变革

1.维护多元利益的平衡

2.促进城市可持续的发展

3.推行“四条线”管制方法

4.注重理性预期管理

5.扩大公众参与渠道

6.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

7.加强对城市规划机构的监督

第七章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的总称,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

当前,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

1.城市能源设施

2.城市供水及排水设施

3.城市交通设施

4.城市邮电通信设施

5.城市生态环境设施

6.城市防灾设施

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特性

1.公共性:

公共物品

2.两重性:

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

3.系统性:

各部分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

4.同步性:

与城市发展步调一致

5.超前性:

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使用需求,投入后要能长期发挥作用。

6.垄断性:

特定的服务主体为特定的区域服务,并不排斥其他经营形式的存在

7.成本沉淀性: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投入后就会沉淀下来,无法周转到其它项目。

8.不可移动性:

属于固定性物质设施

四、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1.城市基础设施是发挥城市多元功能的物质基础

2.城市基础设施是形成经济集聚效应的重要保障

3.城市基础设施是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物质条件

4.城市基础设施是实现正外部效应的重要手段

五、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存在认识误区

2.管理机构众多,但不够协调

3.管理体制较为落后,管理效率不高

4.管理方法、手段不够先进

5.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6.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六、改进对策

1.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加强彼此的协调性

2.明确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职责

3.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4.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

6.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和前瞻性

7.坚持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8.注重借鉴其它国家城市基础设施的先进经验

七、城市交通系统

1.交通道路(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纽带)

2.交通工具(运送乘客或货物的载体)

3.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系统运转的基础条件)

八、城市交通管理的含义

是指城市政府为保障基础设施为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科学合理地组织城市中人与物运输的管理活动。

九、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

1.对交通设施的管理

2.对交通工具的管理

3.对交通出行主体的引导和管理

一十、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交通分离原则(混合交通、分道交通、分离交通)

2.交通流量均分原则(时间与空间)

3.交通连续原则(保持连续、不间断的过程)

4.交通总量削减原则(参与的人数、占用的时间与空间)

5.优先权原则

一十一、城市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

第一,交通标识设置不尽合理(其是否科学、明确,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