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298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docx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方案麦秆编

附件1:

项目代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保护单位:

秦安县文化馆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二○○七年月日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

民间文学(Ⅰ),民间音乐(Ⅱ),民间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杂技与竞技(Ⅵ),民间美术(Ⅶ),传统手工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社文处长专栏”下载,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基本信息”的“保护单位”栏目中,应填写具体承担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

每个申报项目只能填写一个保护单位。

“法人”栏目中,应填写保护单位的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栏目中,须填写保护单位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三)第三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2、具体表现形态。

“传承谱系”栏目中,要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中,要填写经过省级专家委员会确定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四)第五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五)第六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

具体可参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一、项目简介

秦安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是在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黄土地上,各民族文化长期不断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产生、流传、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

秦安麦秆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考古证明:

秦安王尹乡王庙、莲花镇尹家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土陶柳条壶与土陶柳条杯就是产生在这块土地上最早的编织品的雏形。

后来,历代均有传承,代代不乏能工巧匠。

到了清代,草帽、竹席、篓筐等、草、竹、柳制品种繁多,尢以安伏的草帽最具特色,多为商贾收购转销。

秦安麦秆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融民间生肖文化、民间故事以及人们的美好祝福于一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民俗文化特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王尹乡村民郭香莲主创的麦秆编手工艺品有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三十多个品种。

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度在深圳、广州、珠海等沿海地区热销。

秦安草编工艺主要分布在叶堡、莲花、陇城、王尹、安伏等多个乡镇,仅限于草帽的制作,主要是农民群众利用麦秆、包谷皮通过艺术加工编织成各种既美观、又实用大方的工艺品,如茶垫、提篮、生肖、草帽等,这些工艺品式样新颖、颜色绚丽、工艺精巧,深受广大外地客商的欢迎。

草编工艺经过调查可追溯到清代,安伏乡广大群众就以麦秆为原料手工掐辫、编制草编(见秦安县志)

80年代初,草编工艺品盛极一时,在2002年草编工艺厂职工身份改革转换,草编工艺业化整为零,大多以私营作坊性生产,草编艺人自创品牌,由于产品产量大减,加之销售渠道滞后,没有外贸的搭桥,群众生产的工艺品只能在当地销售,而经济效益低下。

据调查唯独王尹乡的郭香莲老人在农闲时节,自创十二生肖、绣球、蔬菜草虫草编工艺品出售外地。

其它各乡镇妇女,主要在农闲时节以掐草帽辫为主,收入微薄,造成目前现状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村大多数联产承包大面积果园与蔬菜大棚的生产,利润高、收效快,而麦秆编工艺品现阶段只能是在农闲时节起着家庭经济的辅助作用。

现从事经营者甚少,濒临失传,亟待挖掘、抢救、保护、传承。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

属地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保护单位

秦安县文化馆

法人

马振寰

通讯地址

秦安县文化馆

邮编

741600

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之北,渭河支流的葫芦河下游。

平均海拔1570米,东与清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接壤,南同秦州区毗邻,西连通渭、甘谷,北接庄浪、静宁县。

秦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即诞生在这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县境文物古迹众多,有7800年新石器时代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有元代建筑群兴国寺,明代建筑文庙大成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多处,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

全县95%的面积为深厚的黄土覆盖,人稠地狭,是甘肃8个人口大县之一,总人口60万人,有6个少数民族,全县所辖17个乡镇,县城座落在兴国镇,南距天水市政府驻地秦州区47公里,西距省城兰州市268公里,310国道横贯县城南北,交通便利。

秦安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主要流行分布在县辖的清水河流域的莲花镇、陇城镇,南小河流域的王尹乡等地的几十个村庄。

三、项目说明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莲花、陇城、叶堡、安伏、王尹等乡镇。

考古证明:

王尹乡王庙、莲花镇尹家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土陶柳条壶与土陶柳条杯,就是秦安最早的编织品的雏型。

秦安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历代传承,代代不乏能工巧匠,到了清代,草帽、竹席、筐篓等草、竹、柳制品种类繁多,尤以安伏的草帽独具特色,多为商贾收购转销。

民国时期,县内草编已远销省内外,而麦杆编织工艺品,仅限于王尹乡有少量传承。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农村集体化的生产,大多数编织者都从事农业生产,一度时期几乎停编。

80年代由王尹乡村民郭香莲传承主创麦秆编手工艺品有:

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30多个小工艺品,再度上市,在她的带动下,王尹村的二十多个自然村50多位村民全部以手工技艺麦秆编小工艺品,代替了传统草编只做草帽的实用性草编,现能做麦秆编织的传人只有郭香莲的女儿张金女、儿媳胡转珍、小女儿张金凤能编织麦杆手工艺品,大多麦杆编织者依靠其四位主创人员辅导编织,为此麦秆编手工技艺传承人稀少,已面临濒危,亟待挖掘、抢救、保护、传承。

1、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考古证明:

王尹乡王庙、莲花镇尹家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土陶柳条壶与杯,就是秦安最早的编织品的雏型。

2、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集生肖文化、历史故事、民俗文化与一身。

3、有较高的审美性与观赏价值。

4、主要以上好的麦秆顶端一尺左右,作为选料的基础,经过选料、分类、浸泡、磺熏、编织、破秆、整理、缝制等工序。

5、附加现代装饰材料,待编织成单件,用针线系在编织好的挂件上。

6、先将所要编织的工艺品分步编织,然后进行组合成十二生肖、绣球、鹦鹉伞等三十多种麦秆手工技艺工艺品。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相关制品:

一尺左右上好的麦秆,竹签、剪刀、丝线用手工技艺编织。

相关作品:

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三十余种。

郭香莲,女,1933年出生,秦安县王尹乡人,12岁学艺。

传承方式:

母传女。

张金女,女,1964年出生,秦安县王尹乡人,14岁学艺。

传承方式:

母传女。

张金凤,女,1968年出生,秦安县王尹乡人,13岁学艺。

传承方式:

母传女。

胡转珍,女,1955年出生,秦安县王尹乡人,22岁学艺。

传承方式:

母传媳。

郭香莲,女,1933年出生,秦安县王尹乡人,12岁学艺。

主创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作品有:

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三十余种。

作品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内容广泛,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2006年由甘肃省文化厅聘为农村实用艺术人才副高级职称。

四、项目论证

秦安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形成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史的传承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所用材料普通:

无论是草帽的编织,还是麦秆工艺品的编织,主要用材都是上好的麦秆。

二、制作工艺独特:

不同的是草帽、茶垫、提篮都是用手工掐成扁平式后编织后而成,唯独麦秆编用材考究,经过选料、磺熏、漂白、保湿等工序。

三、作品形式独特:

编织出的工艺品造型生动,惟妙惟肖,色彩绚丽,极具观赏与装饰效果。

四、有历史、文化、经济、艺术价值。

一、历史价值。

秦安麦秆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考古证明:

秦安王尹乡王庙、莲花镇尹家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土陶柳条壶与土陶柳条杯就是产生在这块土地上最早的编织品的雏形。

二、文化价值。

秦安麦秆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融民间生肖文化、民间故事以及人们的美好祝福于一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民俗文化特征。

三、经济价值。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王尹乡村民郭香莲主创的麦秆编手工艺品有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三十多个品种。

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度在深圳、广州、珠海等沿海地区热销。

四、艺术价值。

秦安传统手工技艺麦秆编工艺制作精良,造型生动独特,适于室内装饰,具有较高的审美性与欣赏价值,且种类有:

十二生肖、绣球、鹦鹉伞等。

1、流行地域在缩小,由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多个乡镇缩小到目前一个乡镇能够编织。

2、大多传承方式都是家庭式的传承。

3、传承人只有四个人创意编织,其余村镇处于仿编,造型不太准,亟待抢救传承。

五、项目管理

一、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二、在保护工程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将散见于民间流传的四十余种麦秆编工艺品,聘请主创人员将麦秆编手工技艺工艺品发掘、整理、完整的保护传承。

三、县政府在论证起草麦秆编手工技艺保护挖掘和对传承人的保护扶持办法。

四、县政府对年已古稀的少数传承人生活给予补助,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其健康,使秦安草编技艺传承下去,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

政府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投入一万元,用于普查、实物征集、拍照建档等早期启动工作。

六、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1、全面深入细致开展搜集、整理、建档工作。

2、聘请草编主创人中进行培训麦秆编手工技艺。

3、成立创作队伍,集中培训骨干力量,将其发扬光大。

4、举办手工技艺展,吸引更多客商,行销全国,形成产业。

时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06-2007

做好普查、摸底、调查、建档。

完成建档工作

2008-2009

组织主创人员培训骨干。

形成产业前期准备工作

2010-2011

培养创作队伍。

完成产业

2012-2013

举办展览展示会。

创行销渠道

保障措施

1、成立秦安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领导、县政协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财政局、所在乡镇、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全面组织、协调、督促保护项目的实施工作。

2、将散见于民间流传的四十余种麦秆编手工技艺工艺品,聘请有主创人员和传人继续发掘整理刊印成册。

并将这一麦秆编手工技艺工艺品完整的保护传承。

3、传承人、老艺人,生活补助到位,定期体检。

经费预算及

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

依据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

经费预算,总投入50万元。

1、调查、普查费4万元。

2、资料费6万元。

3、专家咨询费2万元。

4、宣传费8万元。

5、印刷出版费5万元。

6、培训费6万元。

7、举办大型展览展示推销会10万元,并形成产业。

8、差旅费5万元

生活补助4万元

1、普查、实物征集,原创样式流传实物。

2、建档、文本、光盘、传承名录。

3、整编、规范、审稿。

4、编印材料、建立保护工作试点,行销等。

5、出版麦秆编手工技艺图册及文字资料。

6、举办骨干力量培训班、培养主创人员50名,分布各乡镇。

地方财政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投入一万元,用于普查、实物征集、拍照建档等早期启动工作。

备注

七、省级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

省级专家委员会论证组组长(签字)

二○○七年月日

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专业

职称

联系电话

签字

注:

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八、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

二○○七年月日

附件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

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一、申报录像片

(一)技术要求:

制式:

DVD格式。

长度:

5-10分钟。

文件类型:

应是专为申报书制作的原版录像,而不是任何现成的录像资料(如风光旅游宣传片之类)。

画外音及字幕:

配有普通话解说词,并配以汉文字幕。

录像片制作:

摄制、编辑要保证质量,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摄制、剪辑技术过差,音量饱和等。

(二)录像片内容:

第一部分:

概述(1-3分钟)

概括说明申报项目的显着特征,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

杰出价值(2-3分钟)

阐释申报项目对相关区域和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申报理由。

第三部分:

濒危状况(1-2分钟)

说明申报项目的濒危状况及原因。

第四部分:

保护计划(1-2分钟)

简明扼要地展示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

二、申报项目照片

500万像素以上,充分展示申报项目代表性的数码照片3-5张(附文字说明、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其电子版本)。

三、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

(一)分布图及其他图表

(二)附有底片或幻灯片的照片(统一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及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

(三)录音带、录像带、CD/VCD/DVD等格式的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文件;

(四)历史文献、书面资料、宣传册、简报等;

(五)其它资料。

四、证明材料和授权书

(一)相关区域、群体或传承人同意申报该项目的书面授权证明(可以是书面文件,或录像带、录音带,或其他任何无可辩驳的证据);

(二)保护单位应出具一份同意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的授权书。

五、申报材料总目录

包括申报报告、申报书、辅助资料和证明材料等,标明编号、文件名称、介质类型、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关信息。

抄送:

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

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

体育总局、旅游局、宗教局、中科院、社科院、地震局、气象

局、海洋局、文物局、中医药局、中国科协、中国文联、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化部办公厅2007年1月29日

印发

初校:

张莹终校:

兰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