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238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7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知名LOFT市调.docx

中外知名LOFT市调

LOFT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

但现在所谓LOFT所指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这个含义诞生于纽约SOHO区。

LOFT的内涵是高大而敞开的空间,具有流动性、开放性、透明性、艺术性等特征!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LOFT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

定义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LOFT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

如果说,LOFT的诞生是源于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变废为宝,那么今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时尚潮流的LOFT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时尚消费。

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在空旷的厂房里,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

他们把一层临街的房间改造成商店,出售自己的作品。

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去装修如此巨大的房间,于是这种工业建筑本身的特征被充分地裸露在外面,与橱窗和商品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反差,这种视觉矛盾产生了令人好奇的效果。

因为个性、前卫,这些厂房广受年轻人青睐。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LOFT在很多国家都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时尚。

起源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

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间,在浩大的厂房里,他们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淋漓酣畅,快意人生。

而这些厂房后来也变成了最具个性、最前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

作为房产类型,LOFT起源于西方,2000年之后LOFT才开始在国内市场出现。

这种建筑风格主要讲求的是高大和开敞的空间,以及开放性和透明性。

这种特性对于年轻购房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要素

Loft的定义要素主要包括:

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流动性,户型内无障碍;透明性,减少私密程度;开放性,户型间全方位组合;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居住方式

LOFT的空间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梦想中的家、梦想中的生活,丝毫不会被已有的机构或构件所制约。

人们可以让空间完全开,也可以对其分割,从而使它蕴涵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从此,粗糙的柱壁,灰暗的水泥地面,裸露的钢结构已经脱离了旧仓库的代名词,一间间其貌不扬的旧式厂房里,一股新的气息正在涌动,这就是LOFT生活。

工作和居住不必分离,可以发生在同一个大空间中,厂房和住宅之间出现了部分重叠。

LOFT生活方式使居者即使在繁华的都市中,也仍然能感受到身处郊野时那样不羁的自由。

装饰风格

loft风格是种大胆奔放的装饰设计风格却有着很多其他设计风格所无法具备的特点,如:

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间灯光,loft风格装饰通常在保留了工厂原本的简陋装饰的同时,又加上了家居装饰的时尚元素,loft风格创意装饰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了。

经典LOFT

“SOHO区”全是上了年头的老建筑,而且建筑风格几乎是一个样子:

大方块状的几何体、红砖外墙、老式防火梯、又黑又旧的水塔……

这里以前是囤积纺织品的仓库区,所以这些建筑根本不是为了审美而设计的,它唯一给人的感受就是高大、宽敞、结实。

“贫穷的艺术家”通常的做法是:

把建筑里大开间或者挑空的部分设计成工作的区域,然后在空间中的某一局部搭建出阁楼用以居住,这就是LOFT的雏形。

家具也许是捡来的,所以得用花布遮住破损的地方,花布是隔壁作坊自制的,所以看上去很独特;房间中的墙壁很厚很结实,而且面积太大了,钉一些阁板就可以放东西;将所有的墙壁用水泥抹平实在是没必要,粉刷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建筑设计之初,根本就不考虑采光的问题,而且即使有巨大的窗户,窗外也没有风景可言,所以墙壁被涂上灿烂的颜色,巨大夸张明亮的工业照明设备经过改造被继续使用。

为了生活,艺术家们把这些建筑的一层临街的房间改造成商店,出售自己的作品。

LOFT再解释

LOFT英文原意是指“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

而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艺术家们使它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这个含义诞生于纽约SOHO区。

20世纪四十年代,为了逃避市区工作生活所需的昂贵租金,纽约当时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变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用房分隔出居住、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空间,后来这就被人们称为“SOHO”区。

这就是最早的LOFT居住生活方式。

在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球广为流传:

如台湾的西门町新区、巴塞罗那的卡洛尔化工厂、米兰的COMO街10号、柏林克莱兹堡LOFT、巴黎奥拉LOFT和纽约奈斯贝特LOFT等等。

LOFT可以包含艺术品展览场馆、商业PARTY举办地、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文化公司、画廊、餐厅、酒吧、书店等等,因为其不同于一般传统办公楼的布局和高大开敞的空间,带给了艺术家们无限的创造和改造空间,所以这样一种“旧瓶换新酒”的建筑“部落”逐渐成为城市中艺术家们和时尚个性年轻人的聚居地。

中国最早的LOFT群落应该始于1997年由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改建的上海苏州河畔仓库工作窒。

苏州河横贯上海市区,西苏州路滨临苏州河蜿蜒而卧,这里静静地伫立着几栋老建筑(旧仓库/厂房/粮仓)。

继登琨艳之后,仅仅两年多时间,喜欢怀旧的艺术家们纷纷来到苏州河畔租下大大小小的仓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河岸边,艺术家仓库有30多栋。

加上星星点点散落在苏州河两岸的艺术家仓库,苏州河沿岸有画家、建筑师、设计师、广告人、影像艺术家等艺术家的工作室100多个,这些旧仓库里聚集着大约1000多位艺术工作者。

知名艺术家有登琨艳、丁乙、陈墙等。

现今国内比较有名的LOFT艺术区有:

北京798,北京22院街区,上海8号桥,上海田子坊,上海五维创意园,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广州信义会馆,深圳OCT-LOFT创意园,深圳F518创意产业园,杭州LOFT49,四川美院坦克库,昆明创库等。

国外的LOFT艺术区主要有:

德国埃森焦化厂,意大利米兰10corsocomo,柏林克莱兹堡loft,巴黎奥拉loft,纽约奈斯贝特loft,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等。

LOFT空间特点:

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流动性,户型内无障碍;透明性,减少私密程度;开放性,户型间全方位组合;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其他形式

商业LOFT

商业LOFT是指梁高5米,第二层是作为存储或办公空间的建筑。

通常是在二层有办公室的工厂。

船坞LOFT

在船厂里一个供工人在调整绞索的升高的区域或工作间。

码头LOFT

一个用作工人准备船只下水的大而开放的空间。

教堂LOFT

一些教堂有唱诗班LOFT,唱诗班可以在唱诗的时候站或坐的区域。

有时,教堂的管风琴也在LOFT。

LOFTER

LOFTER,LOFT爱好者的称谓,指普通的LOFT爱好者,此类人通常是出于好奇或其他原因对LOFT风格的建筑尤其是家居感兴趣。

他们喜欢这种新鲜的生活方式,并且愿意去尝试。

LOFTER通常是一群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他们体验LOFT的独特韵味,寻觅他们所向往的心碎乌托邦。

此外,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将于8月中旬,推出一款名为LOFTER的全新网络产品。

该产品定名LOFTER,LOFTER一词是LOFT的引申。

LOFT意指“宽广开放的自由空间”,而在这空间里专注兴趣、分享创作的人,自然就是LOFTER。

不同于博客的厚重和微博的繁杂,LOFTER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精致的记录工具和创作平台!

即取义“热爱记录生活、追求时尚品质、崇尚自由空间”,并采用名为“LOFTER”的COM独立域名,整体产品概念让人眼前一亮。

国内知名LOFT案例

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Art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因当代艺术和798生活方式闻名于世。

798除了指数字以外,一般指北京798艺术区[1],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

在798艺术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798共识,因此,798也指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简称798生活方式或798方式。

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中文名

798艺术区

外文名

DAD-DashanziArtDistrict

别名

大山子艺术区

位置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

影响

吸引艺术家居住及大型活动的举办

规划

建设成为文化艺术特色区

1`文化定位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

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

它们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等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

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原有的工业外迁,原址上必然兴起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

大批艺术家文化人的入驻,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蛋糕等服务性行业。

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

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就像09年入驻798的创意蛋糕品牌ebeecake,精致的造型,展现人生心路历程的情感名称,就很好的体现了美味、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丰富着798的文化内涵。

时而出现的ebeecake玩偶也给时尚的798艺术区,增添了一些乐趣。

而这批入驻者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他们展示了个人理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新的关系—在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

798是新时期的青年文化经过积淀转向成熟的载体。

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地方资源的国际化,是个人理想的社会化。

新的798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

出现在798的这一现象,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广泛的层面。

2`历史沿革

组建

谈起北京798艺术区的历史,必须从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说起,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718联合厂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王铮部长指挥筹建,前苏联、民主德国援助建立起来的。

1952年,联合厂在京郊毫无工业基础的酒仙桥地区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国家领导参于了开工典礼并宣布开工生产。

其速度之快在建国初期是罕见的,它凝聚着老一代领导及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在酒仙桥地区,与718联合厂同时筹建的还有774厂、738厂,这三个厂的建成,不但改变了酒仙桥地区的面貌,而且在中国电子工业史上形成了大发展的开头,这一先头作用永远载入了中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史册。

718联合厂建成后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对电子工业的建设、国防建设、通信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1964年4月,四机部撤消718联合厂建制,成立部直属的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及751厂。

建筑设计

718联合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援建项目之一。

由于在这个阵营中电子工业的领先地位,东德被赋予了建设联合厂的重任。

当时,东德副总理厄斯纳亲自挂帅,利用全东德的技术、专家和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项工程。

因为东德不存在同等规模的工厂,所以厄斯纳组织了东德44个院所与工厂的权威专家成立一个718联合厂工程后援小组,最后集全东德的电子工业力量,包括技术、专家、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项带有乌托邦理想的盛大工程。

718联合厂的首任厂长李瑞在回忆文章里说:

“我看过德国20多个厂,其中没有单独一厂具有如此规模的。

据我所知,在苏联和社会主义其他阵营的国家中,此类规模的工厂也实属罕见。

德绍一家建筑机构负责联合厂庞大的建筑设计,它和当年的包豪斯学校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精神层面上是共通的。

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学校。

在抽象艺术的影响下,一种新的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诞生,其主要特点是:

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以此为基础,新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形成,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联合厂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德国人在建筑质量上追求高标准。

比如,抗震强度的设计在8级以上,而当时中苏的标准都只有6至7级;再比如,为了保证坚固性,使用了500号建筑砖;还有,厂房窗户向北,而当时一般建筑物的窗户都朝南,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这就保持了光线的均匀和稳定,而从视觉感受来看,恒定的光线又可以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感。

形成

2000年12月,原700厂、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等六家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七星集团是北京市及电子城园区最早一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原六厂资产进行了重新整合,一部分房产被闲置了下来。

为了使这部分房产得到充分地利用,七星集团将这些厂房陆续进行了出租。

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

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

“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

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

发展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

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

据2005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

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

进驻798艺术区的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人)、洪晃(出刊人、出版家)、李宗盛(音乐人)、李象群(雕塑家)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

兴起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

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租用面积4500平方米)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租用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2000平方米)、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1610平方米)、史金松画廊(1350平方米)、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1000平方米)、李莫维租用的艺术工作室(1000平方米)。

世界知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品公司拟在798艺术区租用5000到10000米的场地,798艺术区已经没有这么大面积的地方可以出租。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2004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DIAF––DashanziInternationalArtFestival)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届艺术节(2004年4月至5月的一个月)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

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

一些国内外文化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

第二届艺术节(2005年4月30至5月22日),在23天中,共进行了表演、展示、研讨等艺术活动109项,吸引观众80000万以上,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

2005年9月22日至10月7日,798艺术区进行了“双年展”,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观众达6万以上。

以上几大活动,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

2004年以来,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等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

施罗德在参观798艺术区时感叹:

几十年前的包豪斯建筑在德国都很少发现了,今天居然在北京存在,真是太难得了!

比利时王妃则花了几万美元购买了艺术品。

来过798艺术区的国外领导人或他们的夫人都一致认为,798艺术区很好,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表现活跃思想的好地方,体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

同年,北京首度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于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厂区变成了时尚社区。

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

近两三年来,到798艺术区来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是越来越多。

据抽样调查,2004年,大约有45万人,2005年,大约有超过50万以上的人访问此区。

境外来访者和国内来访者的比例大约是4:

6。

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的首都,除了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和吸引力的故宫等文化遗产外,我们是不是可能把798艺术区作为一个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吸引物?

到798艺术区访问的都些什么人?

是不是可能将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有特色的高端旅游区和高端旅游项目带着以上问题,我们对798艺术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提出以下建议。

我们认为,这么一个在全球和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值得北京旅游业加以关注。

为了摸清798艺术区的基本情况,我们于2005年9月上旬在798艺术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我们对艺术区的605名来访者进行了调查,其中境外人员300人,境内客人305人。

(一)谁在访问798(来的是谁)?

◆来访者来自何地?

调查显示,境外来访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来自欧美国家。

法、美、德、加、英、澳等欧、美、澳发达国家占境外来访者的80%,其中法国人最多(占19.3%),美国人次之(占15.7%)。

从地区而言,来自欧洲的占46%,来自北美洲的占23.7%,来自亚洲的占18%。

调查还显示,国内客人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

其中来自北京、河北、山东为最多。

以大区而言,华北地区最多,华东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又次之。

◆来访者的收入水平?

调查显示,来访者大多为中高收入者。

在已经回答“月收入”这一栏的外国来访者中,月均收入为4200多美元,属于中产阶级中等收入。

其中月均2000美元或以下的占19.33%,3-5000美元的占14.33%,2-3000美元的占12.1%,1万美元以上的占9.67%,5000-10000美元的占8.33%。

收入在2000美元以上的占到整个境外来访者的44.43%。

月收入5000美元以上的来访者占到18%,说明其中不乏高收入者,他们有很强的购买力,值得我们尤其关注。

据了解,国外约有20%左右的来访者在798艺术区有购买艺术品的行为。

调查还显示,国内来访者的收入也不低。

这些来访者的月均收入4050.34元,属于中国中等和中高等收入的范围内,远远高于来京访问的其他国内旅游者的月收入平均水平。

其中月收入在3-5000元人民币为最多,占22.3%。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万以上者已经占到国内来访者的15.1%,大大超过来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水平。

◆来访者的文化水平?

来访者的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91.4%,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者占近18%,也远高于社会平均值。

◆来访者的年龄水平?

很显然,来访者以年轻人为主。

来访者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29.5岁),其中20到30岁的青年人最多(占57.4%)。

◆来访者所在的机构和职位?

调查表明,有31.9%的来访者来自国营或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有30.7%的人来自大学或研究机构,26%的人来自跨国公司或合资公司。

来访者中,学生身份最多(占27.8%),公司职员次之(占24.1%),部门经理再次之(占13.9%),专业人员又次之(12.1%)。

这说明,来访者大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许多人处于单位的中间管理层。

总结以上,我们对造访798艺术区的客人的情况有了大致的轮廓:

他们是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境外主要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士,大多收入颇丰(属于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阶层),大多在公司或大学研究机构工作而且大多是单位的主力和中层管理者,整体来看,是一批有文化、有上进心、对文化艺术有十足兴趣的、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二)来访者在艺术区和北京分别停留多长时间?

调查表明,798艺术区的来访者平均停留时间约为3.2小时。

其中国内来访者停留时间稍长(3.5小时),境外来访者稍短(3.1小时)。

我们感到在一个设施还很不完善的区域能够停留如此长的时间实属不易,已经较长。

当然,我们也感到,应该想方设法让中外来访者在798艺术区停留更长的时间。

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这些访问798艺术的客人在北京停留多长时间?

调查表明,这些访客在北京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4.6夜,大大高于来北京的海外旅游者和国内旅游的平均停留时间。

其中在北京停留1个月以上的客人最多(占38.3%),1-5夜的占26.6%,6夜-1个月的占16.2%,当天返回的北京居民占15.9%。

这就说明,798艺术区来访者大多是那些在北京居住时间较长的游客,许多是那些国外政府或企业驻中国机构的工作人员或留学生,或国内企业驻北京机构的工作人员或来京读书的学生。

如何为他们服务?

如何长期地吸引他们与798艺术区发生联系?

他们是我们今后服务的主要对象,要特别加以注意。

(三)何种艺术形式更吸引客人?

为了摸清到底是何种艺术形式更吸引来访者,我们对被调查者进行了细致的询问,结果是798艺术区的绘画最有吸引力(占37.2%),其次分别是摄影(占28.9%)、雕塑(19.7%)、设计(7.3%)、行为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