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028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心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心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心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心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笔记.docx

《心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笔记.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笔记.docx

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概念

“发展”(狭义)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儿童发展的特点:

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及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儿童发展既不同于成人发展,更不同于老年发展,他在个体的发展中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如下特点:

⏹发展的基础性:

所有的这些发展都是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的递进性:

儿童发展是各个发展领域整体的、内在关联的、互相促进的递进性发展,儿童发展是一种快速的、递进性的发展状态。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早期儿童的发展和青春期儿童的发展是快速递进性发展,因而也有发展“关键期”的称谓

⏹发展的易感性:

儿童发展一方面容易朝着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儿童发展四个领域:

【填空题】

⏹生理发展

研究躯身尺寸、比例的变化,各种躯体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与发展,身体运动与行为的变化,以及生理健康。

⏹认知发展

认知过程与智力的变化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力、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变化。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情感、情绪的发展,人际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发展,同伴友谊关系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能力的发展等

⏹文化性发展

文化感知、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思维、文化自觉能力的发展、文化沟通、文化融合能力的发展、文化熏染、文化调适、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等。

二、儿童发展与人类发展

人类发展包括人类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

人类的发展在遵循生物规律的基础上也深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遵循人类的历史文化规律。

⏹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年龄阶段划分标准

1.生物的变化或种系的演化规律划分:

弗洛伊德(性本能发展划分:

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时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3、14岁以后)

施太伦(根据复演论划分:

幼儿期;意识的学习期;青年成熟期)

2.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为依据来分

⏹皮亚杰以认知结构的变化划分

⏹埃里克森将生物、文化和社会这种因素结合起来划分

⏹苏联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作为划分依据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阶段名称

年龄

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具体表现为:

开始能够区分主客体;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索;智力先于语言而产生;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

2-7岁

掌握了口头语言,可以凭借表象进行表象性思维,但思维仍受具体表象的束缚;

思维具有单向性、刻板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等特点。

没有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认知结构中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需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支持。

思维特征:

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性、具体逻辑推理等。

形成守恒观念;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但不敢改变规则。

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

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

思维特征:

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个体的发展是自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

八个阶段的顺序由遗传决定,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环境决定。

年龄

发展关键

发展任务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1

0~1.5

信任VS不信任

发展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不信任他人

2

1.5~3

自主VS羞怯

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能自我控制,有信心,独立自主

自我怀疑

3

3~6、7

主动VS内疚

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有目的,主动性强

退缩,内疚感

4

6、7~12

勤奋VS自卑

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胜任感,进取勤奋

怀疑和自卑感

5

12~18

同一性VS角色混乱

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实的实现

自我明确,少有冲突

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延迟

6

成年早期

亲密VS孤独

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7

成年中期

创造力感VS自我专注感

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热爱家庭,栽培下属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8

成年晚期

完善VS绝望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厌倦和失望

⏹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作为划分标准:

1.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

2.摆弄实物活动(1-3岁)

3.游戏活动(3-7岁)

4.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

5.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

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我国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1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

2乳儿期(1岁以内)

3婴儿期(1~3岁)

4幼儿期(3~6岁)

5儿童期(6~12岁)

6少年期(12、13~14、15岁)

7青年期(14、15~17、18岁)

成年期(18岁以后)

1.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内-托儿所)

2.学前期即幼儿期(3-6岁-幼儿园)

3.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期(6-12岁-小学)

4.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

5.青年期(14、15-17、18岁-高中)

 

 

(二)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第二,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既不存在一个古今中外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的年龄特征,也不存在一个绝对不变的年龄特征,这也就是说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第三,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三)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现就我国学者所划分的儿童发展的五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①婴儿期的特点(先学前期,3岁以前,托儿所)----第一个高峰期

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神经系统与大脑发育迅速。

言语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

婴儿期的情绪不断分化,出现了社会性微笑等社会性情感,出现了依恋性社会行为,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简单交往。

②幼儿期的特点(学前期,3~5、6岁,幼儿园)

这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矛盾是:

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同独立活动的经验与能力有限的矛盾。

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幼儿期儿童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

儿童的社会性文化性得到初步发展

③学龄儿童期的特点(学龄初期,6、7~11、12岁,小学)

学习活动逐渐取代了游戏活动,表现出了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④少年期的特点(学龄中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

这一时期是儿童身体各方面迅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心理发育速度缓慢,使其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度时期,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

这一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高涨、性意识觉醒、反抗心理突出,情绪表现强烈、人际交往表现显著变化,思维水平由形象到抽象发生了质的飞跃。

⑤青年期的特点(学龄晚期,14、15~17、18岁,高中阶段)----了解

青年期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和稳定。

经过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剧变,青年期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和稳定。

青年期以后,人的生理、心理已达到成熟,社会性、文化性发展趋于稳定。

四、儿童发展研究与教育(略)(了解见14页)

儿童发展研究与基础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儿童发展研究的演变历程

儿童教育代表人物:

裴斯泰洛奇、赫尔巴克、福禄贝尔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思潮,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儿童发展学的早期形态

德国生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发展学的创始人,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

此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发展学著作。

我国最早进行儿童心理研究的是陈鹤琴,最早讲授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也是陈鹤琴。

(三)儿童发展学的进一步演变

【简答】自普莱尔以来,儿童发展科学的演变有以下特点:

①研究日益系统规范,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儿童心理》就是一部系统观察的杰作。

②儿童发展研究的范围在扩展。

③儿童发展各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

④儿童发展理论由学派纷争走向发展理论的微型化。

⑤儿童发展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方法论趋向整合。

三、儿童发展研究的新趋向【简答】

1.儿童发展研究多层次、多领域的整合趋向

2.儿童发展研究理论形态的两极趋向

3.儿童发展研究方法论的统整趋向

4.儿童发展研究的实践趋向

5.儿童发展研究的文化趋向

第三节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一、儿童发展研究设计

(一)横向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访谈、测量、实验,以探究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了解优缺点,判断】

优点:

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

缺点:

不能说明发展的因果关系,也无法解释个体的早期经验对儿童以后发展的影响

(二)纵向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实验,以探究儿童发展的规律。

优点:

可获得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

缺点:

周期长、费用大、样本的恒定性难以保持,存在时代变迁效应

(三)交叉设计

(四)跨文化研究设计也称交叉文化研究设计,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二、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儿童发展研究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

根据观察条件的不同,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

实验室观察适合于研究在自然情境中很少发生或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特性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分为:

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优点:

不受文化程度限制,有针对性收集数据,自由

(三)问卷法

通常研究者使用的问卷有两种形式:

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问卷法与访谈法很相似,只是将要研究的问题印在纸上,并要求参与者以答卷的方式作答。

或称为,利用问题表格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不适合学前儿童。

(四)测量法

测量法是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儿童进行测查,从而研究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测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六)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发展维度,对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背景的研究对象加以观察、测量、实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遗传与产前发育

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是遗传和成熟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染色体与DNA: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每个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在细胞核中含有一些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现状结构——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组成的,其中DNA在染色体中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一定的遗传性状。

基因是DNA上的结构单位,也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功能单位。

(二)遗传方式

生殖是种族繁衍的重要生命活动,也是遗传物质分离、重组、传递和结合的循环过程。

成熟的个体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三)遗传疾病:

⏹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许多疾病都是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引起代谢性缺陷以及染色体数目或形态不正常导致各种发育不正常。

1苯丙酮酸尿症-代谢性遗传疾病,导致儿童永久性智力迟钝和精神发育迟缓。

2唐氏综合症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导致的疾病,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

-染色体变异-斜视、身材矮小粗壮、伸舌-心智发育迟缓

3特纳氏综合征(X0)-女性-空间技能有缺陷

4克莱恩费尔特氏综合征(XXY)-男性-有女性特征-在与文字表达有关的智力发展方面有缺陷

二、产前发育

受精后,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最快时期——产前发育就开始了。

个体产前的发育过程按其发展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

胚种期(2周)、胚胎期(2-8周末)和胎儿期(9周开始)。

1、胚种期:

着床,受精后两周

2、胚胎期:

是胚胎迅速生长的状态,(2周-8周末)胚胎初期,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心跳,初具人形(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3、胎儿期:

产前发育的最后阶段,第9周-出生

个体出生前,在母体内会度过近10个月(约280天)。

(二)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

在胎儿期损害胎儿发展的环境因素统称为致畸因子。

(1)药物

(2)疾病(3)辐射(4)营养(5)年龄【25岁到35岁时女性分娩的最有利年龄】(6)情绪及状态

三、胎教

所谓胎教,就是通过调整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对胎儿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为了消除孕妇的紧张感,新训宁静是最好的胎教

第二节大脑发育与神经可塑性

一、神经元及其联结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1、神经细胞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的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到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使其产生感觉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

聪明之源的神经元具有“长时程”可塑性

2、神经胶质细胞:

遍布于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之间,又称惰性细胞。

对神经元起着提供营养、支持、修复、保护作用,并参与髓鞘的形成。

最新研究显示,胶质细胞不仅具备信息传递和处理功能,也具有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可塑性。

(二)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和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又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一个神经元可通过突触传递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也可通过突触接受多个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二、大脑发育

1)新生儿出生脑重约350g,一年后达成人一半,两三岁达到成人的75%,到五岁时达到90%。

研究表明,婴儿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加,而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延伸。

2)大脑皮层的发育:

是人脑中最大的结构,占脑重的85%,是最后停止生长的脑结构,比大脑的其他任何部位对环境性的影响都敏感。

大脑皮层的作用在于有意识的控制动作、学习和思维,它是控制盒协调行为的重要组织,但在整个大脑的发展过程中它却是发育最晚的部位,大脑的发展顺序是从脑干到皮层。

2岁时大脑皮层大部分发育成熟,到8岁时,人的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几乎完全发育成熟,只有一小部分要持续到青少年中期才完全成熟。

3)脑的偏侧优势:

对于大多数儿童,3-6岁之间,左半球表现出发展的加速期。

4)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顺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5)反射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6)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活动出现的标志

7)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

8)出生第一个月,儿童已经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心理也就随之发生了。

三、神经可塑性

(一)不同层次的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宏观脑结构的功能重组,细胞层次神经可塑性以及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机制。

身体各部位在脑区的投射面积(代表区)并不正比于各部位的实际大小,而是取决于他们在技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2)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

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主要表现在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在形态上和功能上的修饰。

(二)神经可塑性与早期经验的交互作用(影响因素)

(1)神经突触的倒U形变化与心理发展关键期

倒U形的神经突触发展模式,使得幼儿大脑在早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为发展关键期理论提供了神经科学的依据。

(2)神经可塑性与丰富环境刺激

丰富环境的刺激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促进神经突触形成,有利于大脑与行为的双向建构。

※“印刻现象”试验——小鹅在孵化后的头两天里对某一物体建立了印刻,就会把它当做母亲来跟随。

洛伦兹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理论。

第三节儿童动作发展

儿童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他收到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展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的制约,儿童的动作发展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儿童的智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身体的发育

身体的发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一)身高体重的变化: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骨骼肌肉的生长:

4岁幼儿肌肉发育的速度已能跟上整个身体生长的速度,幼儿3岁时身体的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更加发达,幼儿的小肌肉群在5-6岁时才开始发育,所以他们能够从事一些惊喜的动作活动。

骨龄是身体发育成熟程度的一个最好指标。

(三)身体各系统的发育

1)一般生长曲线代表身体或各个肌肉的发展趋势,经历两个生长加速期:

婴儿期和青少年期。

2)生殖系统曲线中,从出生到整个童年时期的生殖系统的发育速度都很慢,进入青春期后生殖系统加速发育,曲线陡然上升。

3)淋巴系统的发育曲线从婴儿期到整个儿童期都以惊人的速率增长,到青少年期陡然下降。

4)脑部和头部的曲线在生命的前几年发育的速率高于他、其他曲线。

二、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神经中枢的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有关,并与身体的发展有着类似的发展规律。

如果说儿童身体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先后次序,即头部——颈部——躯干——四肢,那么儿童动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

①从上到下,又称上下规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所有婴儿都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动作发展方向成熟的。

②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③由粗到细,或是由大到小。

先学会大肌肉粗动作,逐渐学会小肌肉精细动作。

④由整体到分化。

最初动作是全身性、笼统的手舞足蹈后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精确、专门化的动作。

⑤由无意到有意。

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才逐渐出现有意动作。

(这里指目的性)

三、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一)影响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简答】

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有出生缺陷与先天失常、染色体疾病、围产期因素、神经系统疾病、营养因素、环境毒物等多种因素。

(1)基因的因素

(2)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3)感官经验的统合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学因素

个体成长的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是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学因素。

环境的影响既有来自自然环境特征的,也有来自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特点的,如气候、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都会对儿童动作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章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感觉的发展

1.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是建立在生理发展基础上的身心结合的过程。

2.研究者通过点面结合、长线短线结合的观察,辅助以多媒体,开发了传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样本描述法。

3.视觉对于儿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感觉,新生儿的视觉没有嗅觉和味觉那么灵敏,6个月以后儿童视觉发展才接近成人。

4.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眼、视神经、视束、皮层下中枢、视皮层等。

5.暗适应是指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进入黑暗房间一会后才能看见东西)

6.明适应是指从低亮度环境到高亮度环境,眼睛大约过1分钟才能适应的过程。

(从黑暗处呆久了出来时不能马上适应外面的强光,要过一会才能睁眼)

7.随着年龄增长,受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这种与生俱来的对各种颜色的辨别能力会消退。

8.视敏度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视力就是视敏度。

1新生儿的眼睛聚焦能力不强,视敏度也低。

21个月的婴儿能用平静的眼睛运动跟踪一个慢慢移动的物体。

33个月的婴儿会像成人那样对物体实现聚焦

4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大约为20/100(近视)

52岁的婴儿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扫视和追视的能力发展很快。

9.视觉缺陷儿童的外显行为特征,如在阅读书写的时候,是否握笔过于紧张,头与书本间的距离过近,过于喜欢用手指指点书本,经常眯缝着眼睛,做作业的时候经常点到数字、字母的顺序。

10.高级听功能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

11.儿童对纯音的最低听觉阈限出现在14-19岁之间。

12.确认是否存在听觉障碍:

1).新生儿出生6至8星期时还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2).1岁左右不会说话

3).难以掌握语词,尤其在复述的时候音准度差,有的儿童到了入小学年龄即使集中精力也常有发音错误。

4).经常发生中耳感染,头部或耳部受伤、

5).患有腭裂、唐氏综合症或有其他缺陷。

13.婴儿到4个月时,嗅觉的分化会比较稳定。

14.由于婴儿能依靠嗅觉辨认出母亲,故提倡婴儿由母亲陪睡。

15.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嗅觉障碍的主要病因,变态反应性鼻炎也是重要因素。

16.触觉是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

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良好的抚触对婴儿的情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充分抚触可减轻婴儿成年后对于肌肤亲密的过度饥渴或者冷漠倾向。

17.试探性啃咬现象时婴儿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18.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提倡母亲哺乳的原因之一:

第一,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第二,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第三,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第四,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19.婴儿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对痛无所畏惧

第二节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儿童知觉发展概述

孟昭兰将婴儿的感知觉分为3个阶段:

1.出生到4个月,婴儿通过五官探索感受到外界刺激

2.5-7个月,视-听-动觉的联合活动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符合感知能力出现

3.8-9个月以后,爬行与走动促进了儿童空间方位、距离知觉的发展,手部精细肌肉的运动促进了形状大小知觉的发展。

多感觉通道刺激的整合是儿童知觉发展的必要阶段,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二、儿童图形知觉的发展【判断】

第一,单色刺激与图案刺激相比,婴儿偏好后者。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大,婴儿偏好的图案越来越复杂,与直线相比,婴儿更喜欢曲线;新生儿宁愿看到布满图案的刺激而不愿看单色的刺激。

第三,婴儿早期对图案的选择存在对比敏感性原则,即喜欢含有更多醒目的明显对比的图案。

第四,最初,婴儿对图案中的某个单元特征感兴趣,年纪稍大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