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加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01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加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蔬菜加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蔬菜加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蔬菜加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蔬菜加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加工.docx

《蔬菜加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加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蔬菜加工.docx

蔬菜加工

 

合肥市品益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农超对接净菜上市

 

 

合肥市品益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十月

目录

1总体规划提要1

1.1项目建设内容1

1.1.1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配送+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3

1.1.3销售市场的建设4

1.2无公害蔬菜项目区概况5

1.3配套措施6

1.4规划背景及必要性6

1.4.1规划背景6

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7

1.4.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

2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10

2.1市场分析10

2.2产品销售方案与营销策略11

3净菜上市13

3.1净菜上市背景13

3.2净菜上市社会和经济效益14

3.3净菜上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5

3.4配送加工厂16

4投资概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17

4.1投资概算17

4.2资金筹措17

4.2经济效益分析17

4.4社会效益分析17

5结论与建议19

1总体规划提要

1.1项目建设内容

近年来,国内“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屡屡同时出现,说明在流通环节和蔬菜生产方面出现了问题。

要破解这样的怪圈,建设城市周边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农超对接是有效的措施。

传统流通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导致蔬菜收购价格暴跌。

中国冗长的蔬菜产业流通链条广受质疑,蔬菜流通成本高达70%以上。

另一方面国内的蔬菜生产基地过于集中,加剧了蔬菜流通环节费用上升。

  虽然超市的蔬菜进货量很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根本满足不了超市的需求。

超市与农户都只能眼看着偌大的中间环节吞噬着利润而没有办法。

面对“菜贱伤农”,政府了一定采取保护性措施,比如鼓励农超对接、帮助农民扩大销售、帮助农民搞活流通,政府补贴的资金,来弥补农民在市场中的损失。

政府发挥了积极作用。

帮助农民战胜市场的风险。

但是市场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来解决。

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配送+安全保证体”的运行机制,使合作社成为农户连接市场的桥梁,形成集蔬菜种植、收贮、加工、调运、保鲜、销售、库房租赁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完善产业链,促进区域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户、市民、合作社的共赢。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指出:

菜农出售蔬菜的价格才几分钱一斤,但是流入寻常百姓家却成了几毛钱、甚至几块钱一斤,中间翻了近10倍的差价,两端利益均受到损害,因此要尽量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尽可能形成“菜农—零售”的农超对接模式,这一统筹的关键在于政府引导。

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2011年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8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鼓励地方在规划、用地、用水、用电、税收、资金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对纳入试点的项目,中央财政将提供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50%的资金支持。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拍手叫好并表示:

流通成本高是农产品涨价的主要推手,中央财政加大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投入势必会缓解流通环节层层加价问题,3-5年内,我国将初步建立起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在农超对接中,要确定谁与谁对接。

超市不可能面对单个的农民采购,如果千家万户农民对一家超市,对于超市来说,那采购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反而会增加采购成本。

超市也不可能建立一整套的净菜加工企业。

对于超市来说,那样做会造成企业庞大,影响主业业务,增加企业运行成本。

现实中,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所能提供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超市的需求。

农超对接,要现在“接口”兼容的问题。

农超对接要成功,不能指望超市能和每一位农民直接打交道。

要依赖合作社的作用。

因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人脉关系,同时具备仓储、物流、就地加工以及包装设施。

农超对接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稳定的供货量。

解决稳定的供货量。

要建立企业稳定的生产基地。

在合肥市区外围,有组织的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兼和外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合作,补充地产蔬菜品种不足和调节蔬菜生产淡旺季作用。

从根本上保证蔬菜供应的量、品种、价格的稳定性。

第二要有专业的加工企业。

专业加工企业在无公害生产基地就近加工、贮运、配送、垃圾处理。

专业生产企业便于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管理。

确保食品安全。

第三要有标准化质量。

要建设一整套的生产质量体系。

从种植源头到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控制产品质量。

建立产品可追溯机制。

1.1.1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配送+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

合肥市品益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拟与大圩镇蔬菜种植户,组建集蔬菜种植、收贮、调运、保鲜、库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蔬菜保鲜体系。

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建设一个由农户负责种植蔬菜,企业负责对农户技术指导,蔬菜收购、调运、保鲜、加工、销售。

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增加农户销售收入,减少市民支出。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配送+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使合作社成为农户连接市场的桥梁,形成集蔬菜种植、收购、加工、调运、保鲜、库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以完善产业链,促进区域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户、市民、合作社的共赢。

按市场需求合作社(企业)与农户签订蔬菜种植订单,保证了农户的收入稳定和增加。

同时企业按无公害蔬菜标准指导农户按进行种植。

带动农民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

农户也可以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给农户分红。

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蔬菜收购合同,保护价收购蔬菜。

既能保障了农民利益,又能保证市场供应的品种多样性。

在蔬菜销售淡季,将多余的蔬菜用保护价收购,再经过分检、加工、保鲜、储存后销售,达到增值作用。

合作社邀请蔬菜专家、技术人员到项目村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蔬菜种植技术水平;同时从良种、农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了蔬菜品质和蔬菜效益的提高,实现了增产增收。

1.1.2加工基地的

新建保鲜库、加工基地,年加工蔬菜1万吨。

建设地点:

大圩镇。

1.1.3销售市场的建设

目前,农超对接在城市的周边地区比较容易操作,而远郊农超对接则面临一些困难。

如,超市对外地产品的价格信息了解不畅;超市如自带人员、车辆进行远程采购,则成本加大,而在当地寻找运输车和帮手,又不太容易。

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农超对接的难度。

另一方面,一个基地就一两个蔬菜品种,市区超市众多,一家一家超市送,既耗费人力,又增加了运输成本。

还存在合作方式、费用结算方面的障碍等,许多具体操作的问题令农超对接远没想象的那样美,甚至出现农超对接比另售更贵的局面。

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配送+安全保证体系,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向农户下达生产计划,实行保护价收购。

农户根据指令生产合格的蔬菜。

加工配送企业在当地蔬菜基地生产蔬菜品种的基础上,在邻近的其它蔬菜基地甚至更广的范围调配蔬菜品种,一次性为零售企业配送。

并保障食品安全。

降低成本,保障和市民企业都受惠。

1.2无公害蔬菜项目区概况

实现农超对接和净菜上市,首先要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大圩镇位于合肥市东南“上风口”,东临南淝河,南望巢湖,西接包河工业区,是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新城的生态版块和湿地公园,有着“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的美誉。

区域内拥有良田三万亩,水网交错、路网纵横、林木成行,水乡田园气质浑然天成。

镇域面积37.92平方公里,人口2.1万。

生态之镇、都市农业之镇、乡村旅游之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大圩已经成为中部地区最耀眼的明星之镇。

全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积达5000多亩,其中,土地经营权流转2210亩,对产业区域化布局起到推动作用。

发展钢架大棚886亩,苗木花卉1830亩,新增莲藕1890亩,新建无公害露天蔬菜1500亩,新增经果林228亩;新(扩)建2个龙虾养殖基地,新增龙虾养殖680多亩,目前全镇的龙虾养殖面积已经突破3000亩。

白菜、西瓜、龙虾和莲藕四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

在此项目区的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市内其它专区推广。

1.3配套措施

1、以合作社为纽带定期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向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2、合作社负责市场销售;

3、在市场前景不好时,合作社对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确保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4、加工企业负责净菜的加工、配送、检验和食品安全。

1.4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1.4.1规划背景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也就是说在商品蔬菜中不含有规定中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的标准之内,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的总称。

安全——主要指蔬菜不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或将其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从而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

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

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

优质——主要是指商品质量。

个体整齐,发育正常,成熟良好,质地口味俱佳,新鲜无病虫危害,净菜上市。

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含品质。

由于蔬菜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在营养上差异很大,但蔬菜类的共同性是提供人们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主要来源,因此围绕这三类成分的含量及各种蔬菜的品质特性来评价它们的营养高低。

大圩镇自然条件优越,环境良好。

具备种植品质优越、不含农药残留量蔬菜蔬菜。

在合肥市区具有一定的品牌。

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充分提高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缓解社区和开发区的矛盾,达到“双赢“的目的。

同时也大大降低市场供应的价格,降低价格蔬菜,让利于市民。

合作社在合理的利润下达到发展和壮大。

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的分析显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促使我国蔬菜种植区域由城市近郊向远郊、向农区转移。

与此同时,蔬菜生产区域集中化程度加强,加剧了蔬菜产销区的分离。

这就意味着,生产格局的变化对流通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蔬菜产业对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就直言,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至少要占到菜价的1/3至2/3,有的甚至占到了90%。

建设合肥市的无公害生产基地是破解这一瓶颈的有有效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

1.4.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大圩镇现代农业基地没有工业垃圾的污染,空气清新,水质较好,化肥农药使用较少,土壤没有污染,具备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自然条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的要求日益严格,无污染、无公害蔬菜已成为现代饮食文化的时尚,市场前景十分较好。

a、地理环境:

大圩镇东临南淝河,南望巢湖,西接包河工业区,是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新城的生态版块和湿地公园,有着“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的美誉。

区域内拥有良田三万亩,水网交错、路网纵横、林木成行,水乡田园气质浑然天成。

b、交通便利:

市政公路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对蔬菜运输提供及大的便利。

能够将新鲜的蔬菜及时运送到市场。

c、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本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项目,并同时采取许多积极的措施支持农业的发展。

d、水资源丰富:

该镇位于巢湖之滨,对蔬菜的灌溉非常的便利,可利用已有的灌溉渠道对蔬菜进行灌溉,保证蔬菜在任何季节都能茁壮生长。

e、市场销售优势合肥市有700多万人口,其中生活在市区有350万人。

市场容量较大。

f、本地农户已有成熟的蔬菜种植技术。

在大圩镇建设本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a、由于流通环节和蔬菜种植品种等因素,造成菜价不稳定。

菜贱伤农,农民没有积极的主动发展意识,对于新技术和新的品种没有认识,这不利于积极开展种植项目。

合作社要引以为重,做好示范种植。

引导农民合理种植,错位种植。

提高农民的主动发展意识。

b、人均耕地面积少,经调查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亩左右,对于最终大规模推广蔬菜种植有限制。

合作社要以大圩镇为基础,做好示范作用。

逐步向全市其它远郊推广。

c、资金缺乏,长期以来本地经济比较繁荣。

而每户种植的经济收入低于工业经济收入。

农业投入不足。

要发挥政府、企业、农户和其它资金来源。

发展无公害蔬菜。

结论

从整体的条件来看,优势大于劣势。

制约因素都是人为性的、暂时性的,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弥补,使得变劣为优。

经过系统分析该地应有充裕的条件来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

以局部带动整体、先少数后大家的发展方针来实现该项目的规模性发展,以最终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矛盾。

2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

2.1市场分析

美国著名园艺学家劳诺贝斯撰文说“市场是一块敏感的试金石,谁能端出无可争议的新品种,新产品,谁的营销就会产生新的活力来。

”蔬菜属于万年产业,人人每天生活都离不开它,蔬菜生产与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蔬菜的需求和供求关系,选择好的蔬菜生产基地,种植必要的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为种植蔬菜的农户提供了平台,为农户扶贫,科技致富开辟了门路。

蔬菜生产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绿色无公害应是不变的主题。

随着市场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国人自我保健意识都在增强,对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蔬菜要求越来越强烈。

从国际市场发展来看,对蔬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种菜与以往确实不一样,要想增加收入,种菜观念要改变。

蔬菜不能以提高产量为中心,单凭产量高不行,要靠质量过硬。

要以安全、绿色、无公害为目标。

所以蔬菜生产应从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广种薄收向提高单产、精耕细作型转变,努力把蔬菜质量提上高档次。

及时把低档产品比如初级产品,经过整理、加工包装,变成一种高档产品,提升其附加值,这样种菜效益才高。

所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从市场上来说是有很大出路的。

与欧美国家由农产品基地到超市的主流流通体系不同,中国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通常至少往往要经过四五个环节,不仅增加经营者的流通成本,还造成“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我国只有15%左右。

合肥市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有上千平方米的配货大厅。

每天要配送至各超市、食堂的网点已达100余个,日配送蔬菜40余吨,高峰时可达到50-70吨。

品种有蔬菜、水果、水产、海鲜、冷冻品、肉食、家禽、粮油、干货调料、禽蛋等大类,约10大系列上千个品种。

但其基本上是两根黄瓜、三两个西红柿、七八个青辣椒,用保鲜膜一裹,再贴上标识,第二天一早摆到超市货柜。

或者供给高校食堂的大包装、餐馆酒店的中等包装等。

目前净菜供应在合肥市各大市场并不普遍。

合肥市计划用3年的时间,联手省内外2万家农产品生产基地。

届时,其配送中心可将全国各地的蔬菜、瓜果、粮油、肉蛋等一站式配齐,流通环节大大减少。

2.2产品销售方案与营销策略

对无公害净菜的销售我们采取流通渠道多元化模式,把无公害蔬菜的流通渠道分为两种,即市场外流通和市场内流通。

市场外流通是指不通过中间渠道,即学校、企业等大批量的消费者与无公害蔬菜产地直接挂钩。

这种流通方式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鲜蔬菜直接出售给消费者同时减少了流通成本。

采取这一方式需要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和较多的合作伙伴。

市场内流通的程序大致为:

生产--上市--接受货物和批发--零售--消费。

1.生产行为由农户完成。

2.蔬菜农户销售给合作社,合作社将收购的无公害蔬菜经加工,销售到超市、小区等零售店。

合作社在蔬菜运销,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的运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能及时调节供给,发布信息以及促成市场价格的形成,是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3.零售由各种零售商售给消费者

这种流通模式是目前国内及国际无公害蔬菜市场比较流行的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基地+合作社+批发市场+用户。

3净菜上市

3.1净菜上市背景

“菜蓝子”是继“米袋子”之后政府的民生、民心工程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蔬菜的要求除了优质、新鲜外,对其食用的安全性、方便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

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

2007年7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专门研究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

强调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关系企业信誉,关系国家形象,必须高度重视。

会议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草案)》,并强调要抓好“菜蓝子”工程,保证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为此,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当年8月25日开始全面启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和勇气。

净菜上市要从生产源头抓起,对蔬菜种植农户做好引导、培训工作,按蔬菜净菜标准进行种植、初选。

净菜加工企业严格按加工净菜标准采购、加工、运输、检验、销售净菜。

全过程实行冷链保障。

建立完善的净菜销售渠道,逐步取代未经清洗、分拣、分级处理的毛菜销售市场。

净菜加工企业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对未经农残等安全检测净菜一律不进入市场,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和追溯机制。

净菜加工企业在净菜上市过程中按制定净菜上市的质量标准及其相关规定做好产品的自检。

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检验。

净菜销售首先对示范配套完美的生活小区、学校幼儿园、工矿企业食堂、宾馆酒店、政府机关食堂推广采购食用净菜,起到示范。

逐步在蔬菜经营网点、批发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推广净菜上市。

在农产品、净菜加工的基础上,发展社区菜:

微波加热快餐食品和厨房直接炒制菜。

大大减少居民做饭时的烟熏火燎状况。

让市民方便、快速完成做饭家庭事务。

3.2净菜上市社会和经济效益

首先,实施蔬菜净菜上市可减少城市垃圾的产生。

据调查,某企业每天加工毛蔬菜就120吨,整理之后变成净菜80多吨。

三四十吨的青帮老叶在城市将成为生活垃圾。

不仅加重城市垃圾处理负担,而且容易腐烂,产生异味,污染环境。

且使得垃圾运输成本也大大增加。

蔬菜废料在城市是垃圾,在农村则是很好的肥料。

而推行净菜上市,绝大部分蔬菜垃圾被留在城外,蔬菜采摘环节就会对蔬菜进行初步处理,把表皮的烂叶等留在基地直接肥田。

然后,再把蔬菜被加工成净菜后留下的垃圾加工成肥料。

从采摘、到加工、到废物利用,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不产生垃圾,得到资源化处理。

其次,在农贸批发市场,蔬菜垃圾由于价格便宜,被不法小商贩、饭店、食堂、快餐店购买加工后销售或供消费者食用。

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极易造成群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学校学生食堂,承包者为了降低饭菜成本使用蔬菜垃圾,更是难以控制和监管。

只有实施蔬菜净菜上市才能从根本上治理。

另一方面净菜消费既可减轻家务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净菜十分卫生。

粗加工蔬菜浪费的不仅是菜,还有宝贵的水。

按标准用自来水洗一次菜,耗水大约5公斤,一天洗两次就耗水10公斤,按一个月30天计算,就要耗水300公斤,一年到头,也得搭进不少的水费。

再者,从发展的角度看,蔬菜净菜上市是现代市场的发展趋势,在市区范围内推行蔬菜“净菜”上市销售也是建设现代城市、最适人居城市、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的要求。

通过蔬菜净菜配送给予政策支持,通过物流促进配送业的发展实施完全的“净菜”上市,使优质、营养的“放心菜”真真正正走上市民的餐桌,走进千家万户,这也是一件政府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3.3净菜上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净菜上市,说来容易做来难。

原因之一是价格比普通毛菜贵一些。

解决这个问题,一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建立规模性企业。

二要建立城市周边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降低成本,减少流通环节损耗。

降低生产成本。

三要让市民了解到净菜的价格除去劳动成本、水耗成本,摊派到消费者头上价格与市面上基本持平。

因为,把脏兮兮的菜买回去,斩头去尾、拣杂去烂,整理后的成本应与市场上毛蔬菜基本相当。

原因之二是人们没有形成消费习惯。

一要提高市民食品安全意识的,让市民普遍接受,净菜虽然贵一点,但吃得放心。

二要加强对净菜生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和食品安全管理。

让市民确确实实感受到吃得放心。

净菜加工企业只有做到企业上规模,有配套的上规模无公害蔬菜基地,才能开发好净菜市场。

从发展眼光看净菜是有生命力的,关键是价格。

而打造价格盆地一是规模,二是基地。

净菜必将取代毛菜成为生活的主流。

原因之三是经营理念脱节。

净菜上市要有灵活经营,城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和“上班族”感受到天天“下馆子太奢侈,下厨房洗菜太麻烦”。

喜欢选择到购买一些已经切好且把配料也配好的净菜,带回家直接下锅炒。

因此净菜早晨开门要早,晚上打烊要迟,保证他们早上上班和晚上下班都有菜买。

同时要扩大经营品种和范围,荤素搭配。

近年来,价格不高的净菜市场需求量呈逐年增加之势。

购买者正处于限于收入高、工作忙的白领阶层消费阶层,逐步走进了不少普通家庭。

要树立为工薪阶层服务理念。

3.4配送加工厂

见100吨/年无公害蔬菜配送项目建议书

4投资概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4.1投资概算

项目总需投资250万元,其中:

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包括蔬菜种子、育苗、生物肥料、生物制剂、高效低毒农药应用等)费用170万元;育苗温室建造及育苗设备配套费用18万元;技术培训费10万元,不可预见费2.0万元。

净菜加工企业投资50万元。

4.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

总投资250万元,申请贷款5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引种、育苗、化肥、地膜等补贴及培训费、服务费投资;自筹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蔬菜基地建设中的化肥、农药、水费等投入。

自筹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净菜加工企业建设。

4.2经济效益分析

2012年建设5000亩优质蔬菜基地,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菜20000吨,平均亩产4吨,平均亩产值4000元,总产值达8000万元,扣除各类直接生产费用投入6000万元,增加纯收入达20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4社会效益分析

  建设蔬菜基地5000亩,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蔬菜生产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

本项目建成后以示范区作为样板,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发展无公害蔬菜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成规模生产后,不但可带动广大的农民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增加收入,也可带动无公害蔬菜深加工和净菜上市,形成系列产品,增加效益附加值;而且可以带动运输业、畜牧业、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把农村的劳动力从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转变,从而有效地达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可以改变种植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种植无公害蔬菜,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完全取代桔杆物种植。

杜绝桔杆焚烧带来的后患。

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可以大大减少冗长的蔬菜产业流通链条。

减少国家能源消耗。

避免出现“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现象。

  5结论与建议

无公害蔬菜安全、整齐均匀,质地及口味好、新鲜度强、营养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主要表现为:

一是可调节蔬菜周年均衡供应。

无公害蔬菜主要是发展保护地生产。

使人们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尝到新鲜的蔬菜,达到淡季不淡。

二是市场需求大。

据调查,人们购菜时都会选购安全、优质、有营养的无公害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