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8812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

北京市丰台区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历史

2008.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3.第Ⅰ卷的试题均须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收回。

5.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分,共30分)

古代科技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答1—2题。

1.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①李时珍②毕升③蔡伦④郭守敬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其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是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回答3—4题。

3.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下列属于孔子思想内容的是

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C.“兼爱”、“非攻”、“尚贤”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4.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官僚制度。

回答5—8题。

5.张传玺先生认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

其最早出现于

A.春秋B.战国C.秦朝D.宋朝

6.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特点是

A.权力分散,品级下降B.形成严密完整的体系

C.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7.北宋为了监督知州,在各州设通判,通判的权限有

①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②分管地方财政

③分管缉捕、刑狱之事④和知州联合签署公文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8.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其主要职责是

A.裁决军机大事B.草拟和审批政令

C.实际行使宰相的职权D.记录和传达皇帝的旨意

赋税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回答9—11题。

9.两税法的实施被称为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主要是因为

A.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B.固定了纳税时间

C.取代了过去的租庸调制D.打击了地主阶级自身利益

10.右图中的人物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其改革的内容中,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

A.募役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11.我国赋税制度改革中,最早反映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特性的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

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江南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历史时期。

回答12—14题。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

①粮食产量大幅增加②出现著名的造纸中心

③丝织技术迅速提高④商品经济比北方活跃

A.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唐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为国家重要产粮基地B.农耕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C.出现了制瓷、造船中心D.扬州始终是最繁华的城市

14.下列各项能够体现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②开始出现手工业中心

③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④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回答15—18题。

1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一特权是通过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16.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是

A.资本输出B.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C.商品输出D.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17.《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8.1911年的中国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表现在

A.多数省份宣布反清独立B.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C.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D.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回答19—20题。

1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五口开始通商B.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D.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20.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主要影响是

A.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削弱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阶级基础

C.抵制了帝国主义经济扩张D.为民主革命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统一战线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中共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

回答21—22题

2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形成的

22.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是

①建立“三三”制政权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④进行整风运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回答23—26题

23.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依据是

A.北洋军阀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B.只靠无产阶级无法完成革命任务

C.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24.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B.实现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中国式道路的转变

C.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三大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7.“国民大革命”中的“大”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人民群众广泛参与B.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C.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争规模大D.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28.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政局发展的迫切要求是

A.统一军令、政令B.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C.结束“训政”,实施“宪政”D.实行“军党分立”、“以政治军”

2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不同点在于

A.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根据地经济的斗争D.推动民主革命的进展

30.实行包产到户后,安徽凤阳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使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B.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方向D.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历史

2008.1

题号

1—30(选择)

31

32

33

34

35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得分

阅卷人

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或建设。

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共17分)

⑴图1是哪一时期的疆域图?

这一时期是如何实现对西北地区管辖的?

(4分)

图1

⑵图2是哪一时期的疆域图?

这一时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图中的A、B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5分)

图2

⑶图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写出图中A、B地区的省级单位名称及中共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列举1953~1966年我国在A、B地区取得的交通建设成就。

(8分)

图3

 

得分

阅卷人

32.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材料一万历二十九年(160l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抒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织丈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5分)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

(5分)

 

得分

阅卷人

33.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共19分)

“迄今为止,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历了160余年的历程,经过了三种道路的转换。

1949年10月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称之为‘早期现代化’;1949年10月至1978年,基本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而实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称之为‘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79年之后,主要是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

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8分)

事件

背景

主张

影响

 

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

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没有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开启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

发展;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文化领域出现尊孔复古

逆流

 

提倡民主、科学

⑵根据以上表格的内容,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近代化探索中的发展轨迹。

(3分)

 

⑶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953—1956年,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是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

(5分)

 

⑷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请写出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重要思想。

(3分)

 

得分

阅卷人

34.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共14分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决定。

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思想。

材料二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决定。

材料三1949年,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刻,中共中央在河北西北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作了报告,作出了相应决议。

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华北事变后、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分别制定了什么政策?

(4分)

 

⑵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华北事变后,为贯彻党的重要决定分别采取了什么行动?

(4分)

 

⑶依据材料一、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从1927-1949年工作重心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比中共不同时期政策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6分)

 

得分

阅卷人

35.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内容和侧重点都有所变化。

请分别说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不同外交内容和侧重点变化的国际背景和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共10分)

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1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D

B

A

B

D

A

C

C

D

D

A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C

D

C

B

C

C

B

A

A

B

A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70分。

31.(17分)

⑴时期:

西汉。

(1分)管辖:

汉武帝时,军事上派兵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的联系;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分)

⑵时期:

清朝(1分)措施:

A地区:

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密切了与西藏的关系;通过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辖。

(2分)B地区:

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分)

⑶省级单位名称:

A地区为西藏自治区;B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分)

原则: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2分)

交通成就:

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和兰新铁路。

(4分)

32.(10分)

⑴丝织业发达;从业人数多;有一定分工;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5分)

⑵材料一: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分)

材料二: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2分)这里的机户(主)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匠)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形成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分)

33.(19分)

⑴(每一项2分,共8分)

事件

背景

或原因

主张

影响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的军事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辛亥革命

民族危机加深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⑵轨迹:

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直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

(3分)

⑶政治上: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经济上: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分)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分)

⑷中共十三大: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分)中共十四大: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分)

34.(14分)

⑴重要决定:

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分)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规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1分)

⑵行动:

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之火。

(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分)

⑶变化:

1927年秋收起义后,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分)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2分)

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或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

(2分)

35.(10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2分)我国为赢得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环境,实行了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分)

  20世纪70年代,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苏联威胁中国的安全,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3分)为了维护中国的安全,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大力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