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324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化学组成第2讲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学案

第2讲 细胞中的大分子——糖类、脂质和核酸

考纲要求

全国卷五年考情

1.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2016·卷ⅢT1,2014·卷ⅠT1,2014·卷ⅡT1,2013·卷ⅠT29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016·卷ⅠT1,2015·卷ⅠT1,2014·卷ⅡT5,2013·卷ⅡT1

3.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017·卷ⅠT2,2013·卷ⅠT29

4.实验: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016·卷ⅢT2,2014·卷ⅡT5

考点一|糖类和脂质

(对应学生用书第5页)

[识记—基础梳理]

1.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有机碳骨架

(1)概念:

碳原子之间通过单键、双键或三键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2)组成:

2.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种类及分布

(2)功能:

①组成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②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3.细胞中的脂质(连一连)

【提示】 A—①—b 

 A—④—c A—⑤—e B—②—a

1.判断正误

(1)所有糖都是能源物质。

(×)

【提示】 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不提供能量。

(2)所有糖都必须经消化后才能吸收。

(×)

【提示】 单糖在消化道内可以直接被吸收。

(3)所有糖都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

(×)

【提示】 斐林试剂只能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而淀粉、蔗糖均为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

(4)各种生物的细胞壁都是由纤维素参与构成的。

(×)

【提示】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

(5)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

【提示】 糖类与脂质和蛋白质结合后,可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6)糖原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

【提示】 糖原的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据图思考

储存脂质(储能物质、保温、保护内脏器官)

[理解—深化探究]

1.糖类与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别

元素组成

C、H、O

C、H、O,有的还含有N、P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等

脂肪、磷脂、固醇等

合成部位

淀粉:

叶绿体

纤维素:

高尔基体

糖原:

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氧核糖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

联系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1.(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B [本题考查了糖类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的,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蔗糖是非还原糖,C错误;蔗糖不是淀粉的水解产物,纤维素在C1酶和C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D错误。

]

2.(2018·福建漳州七校第二次联考)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两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C [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A项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加热条件与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B项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项正确;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储能物质,D项错误。

]

[归纳总结]能源物质的种类及特点

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1)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

(2)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

(3)细胞的储能物质:

脂肪、淀粉、糖原。

2.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氧化放能多,耗氧多,生成的H2O多。

◎考向2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及其与糖类的比较

3.(2017·海南高考)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

41780007】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B [糖类只有C、H、O元素组成。

]

4.人体内的某种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

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

D.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

D [由于该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该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质。

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还有少量的糖类,A项错误;糖类或脂肪均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项错误;核酸是由五碳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的,故该化合物可能是构成核酸的成分,C项错误;脂肪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D项正确。

]

考点二|核酸的组成、功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种类:

生物体中的核酸有2种,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

2.结构(如图)

(1)基本单位:

核苷酸(8种)

(2)核酸的构成

3.核酸功能—

1.判断正误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

【提示】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2)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

【提示】 RNA分子中不含有T,DNA分子中不含有U。

(3)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

(4)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提示】 病毒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

【提示】 遗传信息决定于碱基的排列顺序。

2.据图思考

(1)图示中b有2种,c有5种。

(2)若c为U(尿嘧啶),则b为核糖,d的名称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

(3)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d分别有8、4种。

[理解—深化探究]

1.DNA和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

核 酸

DNA

RNA

分布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主要)

基本单位

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化学成分

碱基

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

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 糖

磷酸

磷 酸

空间结构

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呈现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构成

功能

细胞生物和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控制性状

①作为遗传物质(有些病毒)

②作为酶,具有催化功能

③传递遗传信息(mRNA),运输氨基酸(tRNA),组成核糖体(rRNA)

[运用—考向对练]

1.(2018·合肥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在细胞核中没有分布

B.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

D [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DNA双链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而RNA一般呈单链,二者数目不一定相等,因此细胞中二者数目不一定相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

2.如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在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均为4种

C.若a为核糖,则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b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HIV中

D [图示b为核苷酸,m为含氮碱基,a为五碳糖。

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项正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其核苷酸种类均为4种,B项正确;若ATP或ADP水解可形成b,则a为核糖,C项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故a应为核糖,D项错误。

]

[规律总结]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碱基及遗传物质情况

生物类别

核酸

核苷酸

碱基

遗传物质

举例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8

5

DNA

细菌、人和烟草等

病毒

只含DNA

4

4

DNA

噬菌体

只含RNA

4

4

RNA

烟草花

叶病毒

考点三|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

[原理流程]

1.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下能将Cu(OH)2中的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即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水浴加热)。

(2)脂肪的检测原理:

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3)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肽键结构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即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流程

(1)还原糖的检测的实验流程

(2)脂肪的检测的实验流程

方法一:

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方法二:

(3)蛋白质的检测的实验流程

3.实验注意事项

(1)易忽略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

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易混淆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作用

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

(3)误认为脂肪的鉴定必须使用显微镜

若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但若要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比较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使用方法

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且现配现用

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

反应条件

需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鉴定物质

还原糖

蛋白质

颜色

砖红色

紫色

浓度

乙液CuSO4溶液浓度为0.05g/mL

B液CuSO4溶液浓度为0.01g/mL

(5)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隔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②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③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对点练习]

1.下图为鉴定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导学号:

41780008】

A.黄豆浆、双缩脲、2mL、3~4滴

B.核桃种子研磨液、双缩脲、3~4滴、2mL

C.黄豆浆、双缩脲、3~4滴、2mL

D.核桃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2mL、3~4滴

A [鉴定蛋白质既可以用蛋清稀释液,也可以用黄豆浆滤液;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先加NaOH溶液2mL,再加CuSO4溶液3~4滴,故答案选A。

]

2.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

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

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________________;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

(2)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现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________________,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________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重复进行实验。

(3)若通过研究确认该提取物还含有淀粉酶,某同学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支试管并编号为A、A1、B、B1、C、C1。

在试管A、B、C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试管A1、B1、C1中都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

②将试管A、A1放入60℃水中,将试管B、B1放入100℃水中,将试管C、C1放入冰水中,维持5min。

③分别将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在相应温度下维持5min。

④取出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的分解产物为还原糖,两个都出现砖红色,表明该酶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而能催化蔗糖分解,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两个都不出现砖红色,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

先确定系列等温度梯度,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

(3)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时要用水浴加热处理,放入冰水中的一组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仍会有酶促反应进行,因此应改用碘液检测,再根据颜色深浅,判断酶促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 

(1)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 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系列等温度梯度 最少 更小的温度梯度 (3)用于检测实验结果的试剂不合适 应该是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的碘液

考点四|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原理流程]

1.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2)盐酸: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流程

(1)

(2)水解:

(3)冲洗:

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5)观察:

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6)结果:

细胞核部分被染成绿色,细胞质部分被染成了红色

↓      ↓        ↓

(7)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①实验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以用无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②材料处理:

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

(2)不适合材料

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用。

②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物质,会干扰实验的结果观察。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的盐酸:

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③蒸馏水:

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④吡罗红甲基绿染液:

使DNA、RNA染色,混合使用,且现用现配。

[对点练习]

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41780009】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B [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

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故B正确、D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配成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故A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因此不用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故C错误。

]

2.下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基本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②表示解离,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

C.③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D [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标本进行染色,不是对标本先后染色。

]

3.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时可以观察到红色区域较大,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含RNA的区域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

C.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

D.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A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宜做该实验的实验材料,因为紫色的液泡会干扰对红色细胞质的观察;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DNA可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RNA可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又有利于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

真题验收|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0页)

1.(2015·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D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而RNA与DNA的组成元素相同,由此可看出,ATP与包括DNA在内的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A项正确。

tRNA是由一条RNA链自身折叠形成的三叶草状结构,其下端有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这三个连续碱基构成了反密码子,B项正确。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项正确。

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项错误。

]

2.(2013·全国卷Ⅱ)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C [本题考查DNA和RNA的有关知识。

依据DNA和RNA的有关内容,逐项进行分析解答。

DNA分子结构中,配对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与DNA不同,RNA一般为单链分子,不形成双螺旋结构,但是很多RNA也需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一定的结构来行使特殊的生物学功能,RNA的碱基配对规律和DNA基本相同,即A与U配对、G与C配对,故A项错误。

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遗传物质,没有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病毒,故B项错误。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同时存在RNA,如细菌这类原核生物细胞中的质粒是环状DNA,核糖体上存在RNA,故C项正确。

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DNA和RNA,在核糖体中只有RNA,故D项错误。

]

3.(2014·广东高考)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

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导学号:

41780010】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C [分析曲线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不断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第10天时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在整个种子成熟过程中都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B错误;在第30天时,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与苏丹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橘黄色,C正确;在第40天时,淀粉已经消耗殆尽,用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D错误。

]

4.(2013·全国卷Ⅰ节选)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解析] 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答案]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2.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

其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3.脂肪和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4.同质量的脂肪比淀粉在氧化分解时耗氧多,放能也多。

5.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含C、H、O、N、P五种元素。

6.DNA主要集中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是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鉴定类实验总结

(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

1.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物质

试剂

预期实验结果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

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或红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淀粉

碘液

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