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272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docx

孕妇乳母及婴幼儿营养

第一章孕妇乳母营养与膳食

孕妇乳母:

●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人群

●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胎盘、乳汁)

●自身变化

第一节孕妇营养与膳食

一、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及其生后的影响:

(一)母亲

①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骨质软化症

③营养不良性水肿(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VB12严重缺乏引起)

(二)胎儿

①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

②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加;

③围生期婴儿死亡率增高;

④影响胎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三)儿童生后

①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高血压有关

②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2型糖尿病相关有关

③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与成年后冠心病有关

④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与成年后肥胖有关

一、孕期生理特点及代谢的改变

(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胎盘激素:

胎盘是内分泌器官(催乳激素、雌二醇、抵抗素、脂联素等)

体内激素:

适应性变化(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增加)

 

代谢率高空腹血糖低、糖耐量异常

(二)孕期消化功能改变

●饱胀感以及便秘:

胃肠道张力减弱、蠕动减慢

●消化不良:

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减少

●早孕反应:

贲门括约肌松弛,反胃

●营养素吸收增加:

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

(三)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容量:

血浆容积增加45%,RBC数增加15%~20%

●生理性贫血:

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的不一致性、血液的相对稀释

●下降:

血浆总蛋白、血糖、血氨基酸、铁、水溶性维生素

●上升:

脂溶性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

●不变:

维生素A

(四)孕期肾功能改变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加

●尿糖:

阳性、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

●尿氨基酸:

增加,与血浆氨基酸谱无关

(五)孕期体重增加

●孕期体重的增加:

11(经产妇)~12.5kg(初孕妇女)

●必要性体重增加:

胎儿、胎盘、羊水、血浆容量增加、乳腺增大、子宫增大

●孕期适宜增重:

Ø按孕前BMI推荐孕期增重(适合于胎儿和母体双方)

Ø按孕前体重、受孕年龄、是否哺乳或双胎推荐孕期增重

①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的女性:

7—8kg

②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女性:

10kg

③妊娠时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女性:

12kg

④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的女性:

14-15kg

⑤双胎妊娠女性:

18kg

二、孕期营养需要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能量:

在非孕基础上增加836KJ(200kcal)/d

Ø原因:

胎儿生长、母体生殖器官生长、产后泌乳的脂肪储备

●蛋白质:

孕早中晚期膳食蛋白质增加值分别为5、15、20(g/d)

Ø注意:

胎儿早期肝脏缺乏合成氨基酸的酶,所有氨基酸均需母体提供

●脂类:

占总能量摄入的20%—30%为宜

Ø脂类的作用:

产后泌乳、磷脂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脑和视网膜发育重要

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Ø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DHA的母体是α-亚麻酸

Ø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ARA的母体是亚油酸

Ø亚油酸:

存在于所有植物油中

Øα-亚麻酸:

仅存于大豆油、亚麻籽油、低芥酸菜子油等少数油种

ØDHA和EPA:

可来源于鱼、鱼油及鸡蛋黄

●钙:

推荐值1000mg/d(孕中期)-1200mg/d(孕晚期)

Ø妊娠期间钙吸收率增加:

保障胎儿获得充足的钙

Ø孕期钙供给不足:

影响母体的骨密度

Ø孕期补钙:

降低母体高血压、妊高征和先兆子痫的危险

Ø孕期补钙过多:

孕妇便秘,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Ø胎盘对钙的转运是主动的逆浓差进行

Ø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制品

●铁:

孕妇铁AI为25mg/d

Ø孕妇贫血是一个常见的疾病

Ø孕早期铁缺乏:

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有关

Ø铁的良好来源:

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

●碘:

孕期碘RNI为200μg/d

Ø碘缺乏:

母体甲状腺素合成减少、母亲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亲新陈代谢降低

Ø碘缺乏:

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认知能力降低(克汀病)

Ø孕期建议:

每周进食一次富碘的海产品

●锌:

孕早期RNI11.5mg/d、孕中期RNI16.5mg/d

Ø胎盘对锌的转运是主动的逆浓差进行

Ø孕期补锌:

促进胎儿生长发育、预防先天性畸形

Ø铁剂补充干扰锌吸收:

孕期治疗缺铁性贫血应同时补锌

Ø注意:

素食、高纤维素膳人群、吸烟者、多次妊娠者、补钙铁者,应额外补锌

●维生素A:

孕中晚期RNI为900μg/d

Ø孕期缺乏:

早产、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

Ø孕期过量:

有毒性

Ø来源:

动物肝脏、牛奶、蛋黄、β-胡萝卜素

●维生素D:

孕期维生素D的RNI为10μg/d

Ø孕期缺乏:

新生儿低钙血症、手足搐搦、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母体骨质软化

Ø孕期过量:

有毒性

Ø来源:

紫外光照下皮内合成

●维生素E:

孕期维生素E的参考摄入量为14mg/d

Ø作用:

稳定细胞膜,预防新生儿溶血

Ø状态:

较少出现缺乏症、未见中毒报道

●维生素K:

Ø来源:

绿叶蔬菜、肠道细菌合成

Ø缺乏:

出血

Ø预防:

产前补充维生素K、新生儿补充维生素K

●维生素B1:

孕期维生素B1的RNI为1.5mg/d

Ø孕期缺乏:

新生儿维生素B1缺乏症、加重早孕反应

Ø地域:

以米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

Ø来源:

动物内脏、瘦肉、豆类和粗粮

●维生素B2:

RNI为1.7mg/d

Ø孕期缺乏: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

Ø来源:

肝脏、蛋黄、肉类、奶类

●维生素B6:

孕期维生素B6的AI为1.9mg/d

Ø作用:

辅助治疗早孕反应、预防妊高征

Ø来源:

动物肝脏、肉类、豆类、坚果(瓜子、核桃)

●叶酸:

孕期叶酸RNI为600μg/d

Ø孕期缺乏:

低出生体重、胎盘早剥、神经管畸形、巨细胞性贫血

Ø胎盘对叶酸的转运是主动的逆浓差进行

Ø叶酸的补充需从计划怀孕或可能怀孕前开始

Ø来源:

肝脏、豆类、深绿色叶菜

 

三、孕期膳食指南

(一)孕早期膳食要点

①清淡、易消化、口感好

②建议服叶酸和VB12

③注意早孕反应

(二)孕中期膳食要点

①每日350~450g谷类

②每日50~100g豆类及豆制品

③每日150g肉、禽、鱼等动物性食品(交替选用),1~2个鸡蛋

④每日250~500ml鲜奶或酸奶

⑤每日500g蔬菜(其中绿叶菜300g)及150~200g水果

⑥每日15~20g烹调植物油,盐、糖适量

⑦每周进食1次海产食品(补充碘、锌等微量元素)

⑧每周进食1次动物肝脏(约25g,补充维生素A和铁)

⑨每周进食1次动物血(补充铁)

(三)孕末期膳食要点

①保证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②每日250g肉、禽、鱼等动物性食品(交替选用),1~2个鸡蛋

③每日250~500ml鲜奶或酸奶

④每周进食1次动物肝脏(补充维生素A和铁)

⑤每周至少3次鱼类,其中至少1次海产鱼类(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⑥每周进食1次动物血(补充铁)

⑦每日补充钙300mg(增加钙的补充)

⑧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

 

第二节乳母营养与膳食

一、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及母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初乳:

大量免疫蛋白,易消化

●过渡期:

乳糖、脂肪含量增多,蛋白质含量下降

●成熟乳:

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

●哺乳期产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

●哺乳期产妇垂体分泌的催乳素水平持续升高

●影响乳汁分泌量的重要因素:

乳母情绪、饮食、营养状况

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好处

●利于生殖器官恢复:

刺激母体缩宫素的分泌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避免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

●利于乳母的体重尽快复原:

预防产后肥胖

●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膳食钙补充

●一般不会影响泌乳量及乳汁中钙含量(主动转运)

●乳母可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等

 

二、乳母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一、哺乳期的营养需求

能量:

1~6月乳母应增加能量摄入2.1MJ(500kcal)/d;

6个月以后应增加能量摄入2.1~2.7MJ(500~650kcal)/d

蛋白质:

每日多摄入20g膳食蛋白质(其中一部分应为优质蛋白质)

脂肪:

占总能量摄入的20%~30%为宜

矿物质:

乳母钙的AI为1200mg/d

乳母铁的AI为25mg/d

乳母碘的RNI为200mg/d

乳母锌的RNI增加10mg/d

乳母硒的RNI为65g/d

维生素:

各种维生素都应适量增加

维生素A的RNI为1200μg(4000IU)/d

维生素D的RNI为10μg(400IU)/d

多晒太阳、适量补充鱼肝油

二、注意点

●如果膳食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不高,则转变成乳汁蛋白质的效率更低

●后段乳中脂肪含量比前段乳的含量高,这样有利于控制婴儿的食欲

●维生素D:

几乎不能通过乳腺

三、乳母的膳食

哺乳期的膳食原则

●产褥期:

产后1h可进流食、半流食

产后次日可进食普通食物

增加蛋白质25~35g,多汤汁及膳食纤维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铁

每日4~5餐

●产褥后期:

多食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

维生素和铁丰富的食物

每天喝牛奶(不喝者应补充VD)

多吃水果、蔬菜、海产品

注意烹调方法

一日以4—5餐为宜

注意食物种类齐全多样化

●其他注意事项:

Ø会阴撕伤Ⅲ度缝合:

无渣膳食1周左右(肛门括约肌不会因排便再次撕裂)

Ø剖宫术产妇:

术后24小时予流食1天,但忌用胀气食品

Ø每日进食鸡蛋的量不要多于6个,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婴儿期:

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

幼儿期:

体重、身长、头围、智能

●消化与吸收胃肠道功能不够完善

口腔小、颊部有脂肪垫,利于婴儿吸吮

涎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

3—4个月后淀粉酶才逐渐增加

乳芽萌出

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

胃贲门的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溢奶或呕吐)

消化酶的分泌(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

胃肠道蠕动力弱

肠粘膜通透性强

年龄分期:

●婴儿期:

出生1—12个月

●新生儿期(断脐至生后28天):

生长发育最快、从宫内到宫外生活的过渡期

●幼儿期(1—3岁):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母乳到其他食物的过渡期

 

二、婴儿的营养需要

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能量:

Ø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活动、排出能量、储存能量、生长发育所需

Ø1周岁以内AI为0.40MJ(95kcal)/(kg.bw)

1~2岁RNI为男童4.60MJ(1100kcal)/d,女童4.40MJ(1050kcal)/d。

2~3岁RNI为男童5.02MJ(1200kcal)/d,女童4.81MJ(1150kcal)/d。

●蛋白质:

Ø婴儿比成人所需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大

Ø除成人八种必需氨基酸外,还需要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牛磺酸

Ø人乳中必须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

Ø每日需要蛋白质:

人乳喂哺2.0g/kg

牛乳喂养3.5g/kg

豆谷类:

4.0g/kg

Ø蛋白质RNI:

婴儿为1.5~3.0g/(kg·d)

1~2岁幼儿为35g/d

2~3岁幼儿为40g/d

脂肪

6月龄以内为45%~50%

6月龄~2岁为35%~40%

2岁以上为30%~35%。

碳水化合物

给婴幼儿添加适量的淀粉

不应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

2.脂肪0—6月龄的婴儿按每日摄入人乳800ml计,则可获得脂肪27.7g,占总能量的47%。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为总能量的45%—50%。

每100kcal婴儿食品含脂肪应不少于3.8g,和不多于6g(能量比30%—54%)。

6个月后虽然添加一些辅助食品,但还是以奶类食品为主,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仍然较高,推荐的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比约为35%-40%。

n-6系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γ—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ARA)、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脂肪酸对婴儿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参照母乳中的含量,FAO/WHO于1994年推荐婴儿亚油酸提供的能量不低于膳食总能量的3%。

3.碳水化合物婴儿碳水化合物的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

人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摄入量约为12g/kg(供能比约37%),人工喂养儿略高(约40%-50%)。

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但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4个月以后的婴儿,能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

婴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则碳水化合物在肠内经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如果蛋白质供给不足,则引起虚胖和水肿,导致营养不良。

(三)微量营养素

1.矿物质婴儿必需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钙、铁、锌。

此外,内陆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地区碘缺乏病也较为常见。

(1)钙:

人乳中含钙量约为350mg/L。

以一天800ml人乳计,能提供300mg左右的钙。

由于人乳中钙吸收率高,出生后前6个月的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并无明显的缺钙。

尽管牛乳中钙量是母乳的2-3倍,钙磷比例不适合婴儿需要,而且吸收率低。

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300mg/d,6个月后为400mg/d。

(2)铁:

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左右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铁储备相对不足,在婴儿期容易出现铁缺乏。

母乳1-3个月时的铁含量为0.6—0.8mg/L,4—6个月时约为0.5—0.7mg/L。

牛乳中铁含量约0.45mg/L低于母乳,且吸收率亦远低于人乳。

婴儿在4-5个月后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如强化铁的配方奶、米粉、肝泥及蛋黄等。

我国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每日适宜摄入量是10mg。

(3)锌:

足月新生儿体内也有较好的储备。

人乳中锌含量相对不足,成熟乳约为1.18mg/L。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前几个月内因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锌而不会缺乏,但在4—5个月后也需要从膳食中补充。

肝泥、蛋黄、婴儿配方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

我国推荐0—6月龄锌的RNI为1.5mg/d,6月龄以上为8mg/d。

(4)碘:

婴儿期碘缺乏可引起以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性智力损害。

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食品及水中含碘较低,如孕妇和乳母不使用碘强化食品,则新生儿及婴儿较容易出现碘缺乏病。

其他矿物质,如钾、钠、镁、铜、氯、硫及其他微量元素也为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但母乳及牛奶喂养健康婴儿均不易缺乏。

2.维生素母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乳母的膳食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膳食均衡的乳母,其乳汁中的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用非婴儿配方奶喂养婴儿时,则应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1)维生素A:

婴儿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约400μg/d。

母乳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额外补充。

牛乳中的维生素A仅为母乳含量的一半。

用牛乳喂养的婴儿需要额外补充大约150—200μg/d维生素A。

用浓缩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时应适量,过量补充会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D中毒。

出现呕吐、昏睡、头痛、骨痛、皮疹等症状。

(2)维生素D:

人乳及牛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均较低,从出生2周到1岁半之内都应添加维生素D。

婴儿每天维生素D的参考摄入量为10μg(400IU)。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肝、乳类及蛋含量亦不高。

因此,给婴儿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的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及适当晒太阳,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

(3)维生素E: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加、及硬肿症。

我国2000年修订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中婴儿的维生素E适宜摄入量为3mg维生素E当量/d。

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加时,维生素E的需要量也增加。

人乳初乳维生素E含量为14.8mg/L,过渡乳和成熟乳分别含8.9mg/L和2.6mg/L。

牛乳中维生素E含量远低于人乳,约0.6mg/L。

(4)维生素K:

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

母乳约含维生素K15μg/L,牛乳及婴儿配方奶约为母乳的4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较牛乳或配方食品喂养者更易出现出血性疾病。

因此,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初期要注射补充维生素K。

出生1个月以后,一般不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

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则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

(5)维生素C: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获得足量的维生素C。

牛乳中维生素C的含量仅为母乳的1/4(约11mg/L),又在煮沸过程中有所损失,因此,纯牛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如橙子、深绿色叶菜汁或维生素C制剂等。

我国2000年制定的婴儿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40—50mg/d。

三、母乳喂养

在分娩后的5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粘稠,称之为“初乳”。

之后第6—10天的乳汁称为过渡乳,大约2周后为成熟乳。

初乳具有如下特点:

①蛋白质含量约10%,成熟乳仅1%。

②含丰富的抗体,尤以分泌性免疫球白A(SigA)为多,此外还含乳铁蛋白,亦含有较多的白细胞、溶菌酶及抗菌因子。

③为婴儿提供较多特殊的营养素,例如锌,长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初乳也比成熟乳多。

④初乳中的脂肪及乳糖都比成熟乳少,以适应新生儿脂肪和糖消化能力较差的特点。

(一)母乳的营养特点

与人类的进化同步,母乳也不断地进化,与现代人类生命发展相适应,人类的乳汁保留了人类生命发展早期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这是人类生命延续所必需,是其他任何哺乳类的乳汁无法比拟的。

1.蛋白质及氨基酸尽管人乳所含蛋白质比牛奶少,约1.1g/100ml,但人乳中蛋白质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

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为70:

30,而牛乳为18:

82。

在乳清蛋白中,人乳以α-乳清蛋白为主。

乳清蛋白易于消化吸收,而α-乳清蛋白又可促进乳糖的合成。

与牛乳不同,人乳在婴儿的胃中被胃酸作用后,能形成柔软絮状的凝块,为胃酸及肠道蛋白酶充分分解。

人乳中胱氨酸含量为240mg/L,高于牛乳130mg/L。

因新生儿及早产儿肝及脑组织中胱蛋氨酸酶较低,不能利用其他含硫氨基酸合成胱氨酸,故有人认为胱氨酸是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必需氨基酸。

此外,人乳中的牛磺酸(氨基乙磺酸)(taurine)的含量也较多(425mg/L),为成人血清的10倍。

由于婴儿的肝脏尚未成熟,半胱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低,不能将半胱氨酸合成牛磺酸,必须由食物提供,而牛磺酸为婴儿大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须。

2.脂肪人乳的脂肪数量和种类都比牛乳多,在能量上也高于牛乳。

人乳脂肪酸构成包括短链、中链及长链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

亚麻酸及其衍生物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这是因为婴儿从亚麻酸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能力有限,必须由母乳提供。

人乳含有丰富的脂酶,它能在4℃或更低的温度下将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使人乳中的脂肪比牛乳脂肪更易于消化与吸收。

人乳甘油三酯的第二位上含有更多比例的棕榈酸,它在肠道中作为2-甘油单酯而被吸收,相反,脂酶从牛乳脂肪分解游离出的1及3位的棕榈酸,这种游离的脂肪酸在肠腔可被钙沉淀,形成钙-棕榈酸皂,导致脂肪及钙的吸收不良,便秘,甚至可能引起婴儿的低钙血症。

3.糖类人乳中的乳糖含量约7%,高于牛乳,且以α-乙型乳糖为主。

乳糖不仅提供婴儿相当一部分的能量,而且它在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

乳酸在肠道内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同时亦可促进钙的吸收。

4.矿物质由于婴儿肾脏的排泄和浓缩能力较弱,食物中的矿物质过多或过少都不适于婴儿的肾脏及肠道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会导致腹泻或对肾的过高负荷。

人乳的渗透压比牛乳低,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需要。

牛乳的肾溶质负荷比人乳大,喂以牛乳的婴儿血浆尿素的水平较高,也较易出现钠潴留。

临床上高尿素血症和高钠血症引起婴儿的脱水也多见于以牛乳喂养的婴儿。

人乳中的钙含量比牛乳低,但钙磷比例恰当,为2:

1,有利于钙的吸收。

铁的含量人乳与牛乳接近,但人乳中铁的吸收率达50%,而牛乳仅10%。

另外,人乳中的锌、铜含量远高于牛乳,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5.维生素人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易受乳母的营养状态的影响,尤以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的维生素A。

营养良好乳母的乳汁中维生素能满足1-6个月婴儿的需要,而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但维生素D例外,尤以日照较少的地区。

(二)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1.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人乳中的白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存在于前3—4个月的母乳中。

2.抗体母乳中的抗体主要存在于初乳中,以SIgA为主,占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89.8%。

产后1—2天的初乳也含有较高水平IgM,其含量达到甚至超过正常人血清水平,但持续时间较短,至产后7天下降至微量。

母乳中也含有少量的IgG,其浓度不到血液浓度的1%,但持续时间较长,能维持到产后6个月。

3.乳铁蛋白人类初乳含乳铁蛋白丰富,可达5—6mg/m1,4周后下降至2mg/ml,以后一直维持1mg/ml。

4.溶菌酶在喂哺第一个月时约含20μg/ml。

第六个月为250μg/m1,人乳的含量约为牛乳制品含量的8倍。

5.补体初乳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补体C3和C4,但随后迅速下降。

补体不能直接杀灭细菌,但能辅助SIgA和溶菌酶降解细菌。

6.低聚糖和共轭糖原低聚糖和共轭糖原是母乳中一类能抵抗细菌的碳水化合物,其中,单唾液神经苷酯可以中和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的不耐热毒素的受体;含低聚糖的岩藻能阻断霍乱弧菌与粘膜蛋白结合;含甘露糖的糖蛋白能阻断霍乱弧菌的ELTor株的结合点。

另外,人乳中的低聚糖还可与流感和肺炎病原体粘附,促进直肠中乳酸杆菌的生长与乙酸的生产,从而抑制致病性革兰阴性菌的生长。

7.其他抗感染物质初乳中含量较高的纤维结合素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双歧因子可助乳酸杆菌在肠道中生长并产生乙酸和乳酸,降低肠道pH值;维生素B12和叶酸结合蛋白能抑制细菌利用这些维生素;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母乳中生物活性蛋白被消化;抗炎因子如前列腺素E和F,α-1抗胰岛素,及糜蛋白酶,抗氧化物质如β—胡萝卜素、α-生育酚、过氧化物酶、自由基清除剂等具有抗炎症反应和抗氧化作用;此外,母乳中干扰素具有抗病毒等作用。

(三)母乳中的激素和生长因子

母乳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Ⅱ,转移生长因子(TGF)等。

这些生长因子可以调节婴儿的生长发育,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的生长分化。

母乳中还含有甲状腺素T3,T4、胸腺刺激素(TSH)、前列腺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胰岛素、生长激素抑制素、垂体激素、泌乳刺激素、催乳素、胃抑素、胃肠调肽、胃泌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降血钙素等。

这些激素对于维持、调节和促进婴儿的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有重要作用。

(四)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母乳喂养是人类最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提出,鼓励、支持、保护、帮助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仅是母子之间的相互行为,而且是整个社会的行为,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我国为了推动和普及母乳喂养,大力推广爱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