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8002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docx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

【篇一: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二学期考试科目:

考试类型: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级农生、农信、农贸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

(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7、诱变育

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

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

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

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

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

、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

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a.单倍体b.双倍体c.一倍体d.二倍体

7、生产上有意义的计算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是()。

a.超亲优势b.超标优势c.平均优势d.中亲优势

8、用一品系与一个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2雄性可育,1/2雄性不育。

可推测该品系的遗传结构为()。

(提示:

s表示不育胞质,n表示可育胞质:

r为显性可育基因,r为隐性不育基因)

a.s(rr)或n(rr)b.s(rr)和n(rr)c.s(rr)d.n(rr)

9、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间的相互作用。

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等位基因d.非等位基因

10、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a.打破不良连锁b.打破生殖隔离界限c.实现有性杂交d.实现无性嫁接

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对纬度、海拔、作物的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的分析,一般而言,在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比经度相近纬度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的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2、一个优良品种作亲本其后代能分离出优良类型,因此,优良品种一定是优良亲本。

()3、四个品种a、b、c、d的四交(a/b//c///d)与双交(a/b//c/d)两种杂交方式相比较,其杂交后代中各亲本的遗传组成是一致的。

()4、选择的遗传实质是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5、在进行系统育种与提纯复壮时,系统育种要选择优良典型株,而提纯复壮则选择优良变异株。

()6、碱基类似物诱变机制是引起dna分子中碱基的断裂而引起基因突变。

()7、孢子体不育由于带有不育基因的花粉不参与授粉,理论上f2所有植株的小穗育性均

是正常可育的。

()

8、垂直抗病性的品种对病原菌的不同生理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

9、一般配合力的测定是选用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群体作测验种。

()

10、农杆菌ti质粒是迄今为止植物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多的载体系统。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自交系品种与杂交种品种

2、半致死剂量与临界剂量

3、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4、品种退化和品种混杂

5、原种和良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作物的种质资源可分为哪5类?

2、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有哪些?

3、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有何异同?

4、什么是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常规育种相比有何优势?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试述目前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途径和方法(图解并说明)。

(12分)2、A品种丰产不抗病,B品种抗病(单显性基因控制)不丰产,试写出通过回交改良的步骤。

(12分)3、如果你从现在开始从事某一种作(植)物(如水稻、玉米,或是你感兴趣的某种植物)的品种选育工作,你认为应作哪些准备工作?

你首先会选用哪种育种方法,为什么?

(6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

考试类型: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2、高产、稳产、优质、3、4、变异多样性5、6、轮回非轮回亲本7、新品种优异种质资源8、9、10、巨大性(巨型化)11、核不育型12、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矿物质胁迫

13、抗侵入、抗扩展、避病和耐病

14、典败型(单核败育型)

1、d2、d3、a4、d5、c

6、a7、b8、c9、c10、b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自交系品种与杂交种品种

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包括自

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系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品种。

杂交种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2、半致死剂量与临界剂量

半致死剂量——即照射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

临界剂量——即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

3、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纯系(自交系)亲本与若干个品种(自交系)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

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特殊配合力——是指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又称为某一特定组合f1的实

际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的预测值之差。

【篇二: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解释名词:

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

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

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

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

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

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5、改良品种:

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

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

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

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8、育种目标:

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

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

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

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

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

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

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

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

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

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指利用仓库或其它设备,使资源材料长期保持生活力的保存方法。

17、广义引种:

指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新的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品种资源材料。

18、生产上的引种:

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作物品种,经过简单的试验比较表现适应性强,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能直接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19、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

指作物生存空间周围的一切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

20、生态因素:

在作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在明显影响的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

21、生态环境:

对作物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的总称。

22、作物生态类型:

指同一作物在不同生态区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最相适应的不同品种类型。

23、日照时数:

指一个地方日出到日没之间的可照时数。

也称光照时数。

24感光性和感温性:

作物对温度的反应称感温性。

作物对光照的反应称感光性。

25种质资源:

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26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凡经雌雄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休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系殖,利用职权植物营养体产生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繁。

27无性繁殖系:

无性繁殖作物质一个单株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

28选择:

就是选优汰劣,就是从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挑选符合人类需要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29单株选择:

又称系统单株选择法,是指从原始材料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穗、荚),分别脱粒,保存和编号,下季将各个当选单株的种子分别种成株行小区,并设对照品种以资比较,淘汰不良株系,选择优良株系成为品系,以后经过一系列比较鉴定和试验,直接育成新品种。

30合选择法:

指从原始材料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一定数量性状表现相似的优良单株,混合脱粒和保存,下季混合种在一小区,与原始群体和对照

31派生系统法:

采取早代(单交f2代,复交f1代)和晚代(f5或f6)tk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中间世代进行混合条播的方法。

32繁殖系数:

指一个单位数量的种子,其繁殖的种子数量相当于原来种子的倍数。

33远缘杂交:

指不同种属甚至不同种间植物的杂交。

34转基因育种:

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

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35系统育种:

指以现有的作物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为材料,根据育种的目标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良个体,分别收获,脱粒,保存播种,每一个个体的后代形成一个系统,通过试验鉴定,选优汰劣,育成磨擦品种的方法。

36诱变育种:

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7杂交育种:

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杂交育种。

38单倍体育种:

人工诱导单倍体,并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39选择育种:

是指直接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择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性状鉴定,并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

育种途径。

40一般配合力:

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它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或其它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

41水平抗病性:

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一致,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专化)反应

42杂种优势:

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

的现象。

43实生苗:

用种子播种长成的植株称之。

44特殊配合力:

两个特定亲本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

45杂种优势:

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

本的现象。

46近等基因系:

通常是经过饱和回交形成的除了目标性状有差异,其他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或品系)。

47基因对基因学说:

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垂直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或迟或早也会发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

毒性基因只能克服相对应的抗

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

寄主---寄生物系统中,任何一方的上述基因,都只有在对方相对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这就是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基本内容。

48垂直抗性:

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

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如果将具有这类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绘成柱形图时,可以看到各助顶端的高低相差悬殊,所以称为垂直抗病性。

49纯系:

对突变或杂合基因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50配合力:

指一个亲泵和另一个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它性状指标的大小。

51一环系:

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交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52轮回选择;指某一群体中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53自交不亲和性:

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作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54.原原种:

由原育种单位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55.品种更换:

就是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56.引种:

狭义引种指引进作物的新品种。

广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或作物的新品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在本地区通过试种鉴定,从中选出适应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或者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间接的利用。

57.倍体育种:

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58转基因育种:

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4、自交系:

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1.杂交种品种:

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6、远缘杂交:

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8.异附加系:

在一个物种正常染色体组的基因上添加另一个物种的一对或两对染色体而形成一种新类型。

9.群体改良:

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10.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最标准的种子。

4.特殊配合力:

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或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实测值与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7.生理小种:

—种病原菌中,分化出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的不同类型,按病原菌致病性划分出的类型称生理小种。

8、自交系品种:

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9、二环系:

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

二、填空:

绪论

1、生物进化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变异、遗传和选择。

遗传与变异是进化的内因与基础,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三个方面。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3、无性繁殖有营养繁殖和无融合生殖两类繁殖方式。

4

5、一般将自然异交率小于等于4%的为自花授粉作物,如大麦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高粱等作物;自然异交率大于等于50%的为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等作物。

6、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

选具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显性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7、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由此引起的受精称花授粉植物。

8。

9、同时依靠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称常异花授粉植物,这种植物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异花授粉为辅。

10、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

11、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

12、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异花授粉作物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如果群体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不管原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如何,经过一个世代的随机交配,基因型频率即可达到不再发生变化。

13、农作物的品种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dus。

14、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的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及利用方式,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

自亲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15、群体品种包括下列4种类型:

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和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

16对作物造成的损失和防止品种

17、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包括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

18、利用无性系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以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育种方法。

种质资源

19、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育种工作的突破取决于关键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20、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是由前苏联著名植物学家瓦维洛夫提出的。

2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所以起源中心又可称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

22、最初始的作物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又称为一般有4个标志:

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23、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称为次生起源中心,它有4个特点:

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24、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着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25、根据驯化的来源,作物分为两类,一类为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称原生作物,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有利的环境时,就被人类分离而形成栽培的主体,如燕麦和黑麦,这类作物称为此次生作物。

26、vavilov将世界上栽培作物划分为8个起源中心。

27、起源中心各种基因并存、并进,在一定条件下趋于平衡,从而使物种不至于毁灭。

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

28、按育种实用价值可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野生近缘种、原始栽培类型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等5类。

29、按亲缘关系,即按彼此间的可交配性与转移基因的难易程度可将种质资源分为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和三级基因库。

30、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有种植保存、离体保存、贮藏保存和基因文库技术。

31、鉴定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方法有:

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自然鉴定和控制条件鉴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田间鉴定和实验室鉴定。

育种目标

32、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共同要求是: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等。

33、高产育种的策略主要有:

矮杆育种、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

34、谷物品质首先涉及的是加工品质,如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小麦出粉率,进一步指营养品质,如稻米的蒸煮品质、面粉的烘烤品质,再进之为卫生品质,这指蛋白质的含量,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35、棉花纤维品质主要是指影响纺纱、织布的纤维品质,如长度、强度、成熟度、细度和整齐度。

36、一般要求食用油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高,亚麻酸、花生酸、芥酸的含量低,对于大豆而言,食用大豆要求蛋白质含量高,油用大豆则是含油量高。

引种和选择育种

37、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

109、轮回选择的基本概念在于:

通过对群体中个体的选择和杂交重组,不断打破原有群体的遗传平衡,再通过随机交配使其达到新的平衡,这样,使群体中的优良基因频率不断改变,群体不断得到改良。

111原始群体,而改良群体的遗传变异范围并没有降低,每通过一轮选择,当选样本的平均数向前推进一步,群体的平均水平也相应提高一步。

112、轮回选择作为育种工作的战略思想,把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育种目标结合起来,是较完整的育种体系

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高产、稳产、优质、适应农业机械化。

2.作物品种资源的类别有本地品种资源、外地品种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四大类。

3

4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

5

6高产育种就是要培育具有合理株型和良好光合性能的品种。

7.

8、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物品种和种子。

9

10、1978年5月国务院批转农林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提出了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及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的“四化一供”发展目标。

11、植物学上的种子由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2

13、各种农作物品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改良品种、杂交种三类。

14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平。

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

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15、品种是适应于一定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的生态类型。

16

17、品种标准化就是指大田推行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18

19、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包括该品种的各种器官、组织以及从外表能观察到的形态特征。

20、品种的生物学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