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920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docx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

2016年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分析报告

 

2016年7月出版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无组织排放粉尘扩散具有不规则性,监测及治理难度较大。

无组织排放粉尘是指不经过排气筒或排气筒小于15米的无规则排放的粉尘,工业生产及建设施工是其主要来源。

无组织排放粉尘具有三宗罪:

1)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城市的PM2.5来源中,约1/3的贡献来自于无组织排放粉尘,且通过区域传输强化大气污染;2)易引发粉尘爆炸及职业性尘肺病;3)减少设备寿命,增加生产成本。

由于无组织排放粉尘的排放不集中、扩散不确定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治理难度较大。

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每年约250亿的潜在市场空间。

行业属于政策驱动型,顶层政策趋严有望倒逼行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对烟粉尘进行总量控制,同时排污费收费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重点污染行业监测和治理标准将更为细化,监管更为严格。

假设每家企业采取150万元进行无组织粉尘治理改造,可达400亿市场空间,以5年期释放,每年空间可达约80亿。

对于建设项目施工工地,以单个项目除尘投资20万,实施率60%计算,可获约170亿的市场空间。

因此,政策完善后的五年内,每年无组织粉尘排放治理空间可达约250亿。

治理技术多样,综合解决方案将成主流。

上游低端抑尘产品较多,竞争激烈,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下游涉及行业较多,需求各异。

以新型技术如生物纳膜、干雾技术等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竞争力,有效提高抑尘效率,节约成本,满足日益严格的治理标准。

与传统的除尘方式相比,以新型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式节电可达75%,节水可达95%,抑尘率达到98%以上。

因此,无组织粉尘排放企业的除尘改造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无组织排放粉尘危害不容小觑

1.1、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基本概念

粉尘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两种排放方式。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2)的定义,无组织排放粉尘是指不经过排气筒或排气筒小于15米的无规则排放的粉尘。

图表1:

无组织排放粉尘污染

无组织排放粉尘的粒径范围分布很广,可从十分之一微米到数百微米,受气象和人为因素影响,粒径越小,扩散作用越强,影响范围越广。

无组织排放粉尘由于来源不同,组成成分也千差万别。

图表2:

无组织排放粉尘成分构成

1.2、工业生产及建设施工为主要来源

无组织排放粉尘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据统计,工业生产(矿山、钢铁、电厂、冶金)和建筑施工为无组织排放粉尘的主要来源。

无组织排放粉尘受多种因素影响,排放及扩散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规则性。

根据排放方式又可分为体源、线源、低矮排放的点源及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的风面源等。

此外,在一个特定活动区域,也通常包含多个不同产生源,如在矿山工厂中,石料堆积处、破碎设备、传送带、车辆运输均是无组织排放粉尘的产生源。

正是由于无组织排放粉尘的排放不集中、扩散不确定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治理难度较大。

图表3:

无组织排放粉尘的来源

1.3、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危害

无组织排放粉尘危害很多,可总结为三大类: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和对工业设备寿命、产品品质产生影响。

因此,无组织排放粉尘危害不容小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3.1、雾霾的重要来源,区域传输强化大气污染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

最具危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包括PM2.5与PM10,它们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4-2016年全国及部分重点区域PM2.5与PM10统计数据,雾霾现象虽稍有好转但问题依旧非常严重。

图表4:

2014-2016年全国及部分重点区域PM2.5统计

图表5:

2014-2016年全国及部分重点区域PM10统计

根据国家要求,2012年底之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在先前监测PM10的基础上,也要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及公布。

随后,在2013年,国家又把PM2.5的污染防治作为本年度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4年,国家环保部要求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开展PM2.5源解析工作,通过污染源解析,对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指导。

图表6:

2014年北京市公布的PM2.5来源解析结果

图表7:

其他各主要城市PM2.5源解析数据

根据各重点城市源解析的数据,可以确定扬尘、工业生产、燃煤和机动车是PM2.5的四大主要来源。

其中扬尘全部属于无组织排放,工业生产部分环节属于无组织排放,燃煤中散煤的使用属于无组织排放。

据初步估算,北方城市的PM2.5来源中,约三分之一的贡献来自于无组织排放粉尘,而PM10的来源中,无组织排放粉尘的贡献更大。

无组织排放粉尘排放后,会在排放点附近形超标污染区,粒径小于2.5微米的粉尘会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影响范围可至500-1000公里的地区,造成区域性大气污染,也会较大程度的加重城市雾霾。

因此,无组织排放粉尘,对雾霾贡献大,涉及范围广。

1.3.2、不可忽视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

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粉尘爆炸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也越来越频繁。

在我国,1987年3月15日,当时中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纺织厂于凌晨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177人,厂房设备遭到严重破坏。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铝爆炸造成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逾3.5亿元。

图表8:

历年来粉尘爆炸事故

无组织排放粉尘在多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粉尘爆炸事故多因企业不重视或疏忽导致。

2014年8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议通过并实行《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要求企业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图表9:

煤粉尘中作业的工人

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又一危害就是易引起尘肺病,尘肺又称为肺尘埃沉着病,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无组织排放有效排放高度较低,大气污染物水平和垂直的扩散空间较小,没有经过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极易对人体呼吸系统健康造成危害,如不进行有效的除尘、防护工作,工人极易发生尘肺等职业病。

1.3.3、减少设备寿命,增加生产成本

无组织排放粉尘,也会对生产设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降低使用寿命,影响产品品质。

如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多为矿物性粉尘和金属性粉尘,而这些粉尘的比电阻较低,由于粉尘具有荷电性和吸水性,很容易使粉尘在电气设备的周围凝集沉降,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造成线路短路。

在电动机的使用过程中,粉尘会堵塞通风道或在机壳上堆积,导致电动机的温升比平常情况下高出10℃以上,造成电动机运行温度过高,承载能力下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及时清理无组织排放粉尘,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增加生产和维修成本。

2、政策力度加大,倒逼行业发展

2.1、下游涉及行业较多,政策驱动空间

无组织排放粉尘行业的产业链比较简单。

上游由除尘设备制造商、监测设备制造商和抑尘剂制造商组成。

下游则涉及需要治理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各工业企业和建设施工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驱动下游的需求空间可由政策和企业责任意识来驱动,而前者最为重要。

环保行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政策趋紧,需求空间会迅速加大。

另外,由于下游涉及行业较多,无组织排放粉尘产生原因、扩散规律复杂,需求也有差异性,在一定程度提高对上游供给能力及质量的要求,需要能够“私人定制”。

图表10:

无组织排放粉尘产业链

2.2、“十三五”拟对烟粉尘总量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顶层文件,最新修订的版本已于2015年8月29日审议通过,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行。

涉及无组织排放粉尘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明确了工业企业无组织粉尘的防治措施,对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严格控制粉尘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要求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污染物的排放;

对建设施工扬尘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还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针对散煤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居民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

图表11:

无组织排放粉尘的顶层政策文件

2015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2016年3月18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大重点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治理力度。

强化道路、施工等扬尘监管,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减少散煤使用。

并改革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并提出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选择50个重点地区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加强管理,减少散煤使用。

2.3、因地制宜,地方政策陆续出台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整治城市扬尘,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同年9月10日,国务院,又随即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此后,各地也是纷纷出台一系列针对无组织排放粉尘或扬尘的地方文件。

地方文件主体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强化施工扬尘的治理力度。

各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污染情况出台了行业的治理措施。

部分省市加大了排污费征收力度。

图表12:

各地方针对无组织排放粉尘相关政策文件

从各地方政策上看,紧扣国家顶层文件,又结合了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粉尘污染不同程度来制定,针对工业无组织排放粉尘、施工工地扬尘和散煤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从行为规范到具体的量化惩罚措施,政策也是逐渐趋严。

这样有利于环保执法的可操作性,也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

2.4、煤炭、钢铁及电力等行业标准加强约束

各行业也陆续出台了针对无组织排放粉尘或有关颗粒物的排放的限值标准。

其中包括煤炭行业,钢铁冶炼行业、水泥行业等。

图表13:

无组织排放粉尘行业标准

由于我国是产煤大国,2015年,我国的煤炭产量为36.8亿吨,高居世界首位,煤炭采选过程中的无组织粉尘排放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早在2006环保部就出台了《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煤炭行业对作业场所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质量浓度有了严格的规定,对煤炭筛分、破碎、转载点属于无组织排放源,经收集除尘设备处理后,需要达到80mg/m3,设备去除效率大于98%。

煤炭工业所属装卸场所、煤炭存储场所、煤矸石堆置场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为1.0mg/m3。

并规定露天煤矿采场、排土场使用时间,应通过定期喷洒水、化学剂或设置防风抑尘网等措施,抑制粉尘产生。

图表14:

钢铁行业各环节粉尘排放限定

2012年,环保部针对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则连续出台了5项标准,其中也涉及了无组织排放粉尘,从铁矿采选到炼焦、炼铁、炼钢再到钢铁烧结,基本覆盖了钢铁冶炼产业链。

在这些规范中,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粉尘产生源的差异性,由于运输、破碎、设备泄露等原因成为无组织粉尘排放源,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规定。

天津市在钢铁行业无组织粉尘排放治理走在各省市前列,天津市环保局将《天津市钢铁联合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治理实施方案》并列入《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计划》,计划2016年完成7家企业29个点位的无组织排放治理,2017年重点推进钢铁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水平的持续提升。

治理工作完成后,天津市钢铁联合企业颗粒物无组织吨钢排放量将由4.62公斤削减至3.12公斤。

2.5、排污费征收机制推动排放治理

2003年2月28日环保部等四部委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制订了《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废气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算征收,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6元。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一般性粉尘污染当量值是4,也就是每公斤的粉尘要收取0.15元,烟尘污染当量值是2.18,每公斤的烟尘需要收费0.275元。

对于无组织排放尚未形成有效而全面的监测手段,因而无法直接定量。

2014年9月1日,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环保部共同发布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对排放污染物种类多、无组织排放且难以在线监控的企业,应按照环保部规定的物料衡算方法和监督性监测数据,严格核定排污费。

同年,环保部针对钢铁行业发布《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该方法提供核算出钢铁企业各个排污节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作为环境监察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和核定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的参考依据。

图表15:

钢铁行业有组织与无组织排放指标

在不同工序,无组织排放对烟尘及粉尘的贡献有了明确的测算方法,进而可以得出排污费的收费原则。

图表16:

钢铁行业烟、粉尘排放指标

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烟尘、粉尘的排放总量可以得到排污费的收取标准。

通过以上收费机制,可以总结出三个特点:

收费机制并非是以有组织和无组织两种方式直接划定而计算,而是以烟

尘、粉尘划定;

虽然无组织粉尘的监控及测量上不完善及总量难以测定,但在部分重要行业,如钢铁、水泥等,通过定量计算得到无组织排放粉尘的产生量,并以此为收费依据,将其涵盖在排污费中;

企业若除尘设施使用得当,如使用防风抑尘网、当前收集或除尘的设备密封性或者除尘设施运行良好,排放指标数值会相当大的减少,高档与低档一般可相差6倍以上。

3、无组织排放除尘改造空间广阔

3.1、监测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烟尘、粉尘监测设备较为成熟,如激光粉尘仪,在线式连续监测粉尘仪、便携式粉尘仪等,在有组织排放粉尘治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监测设备也可通用于无组织粉尘排放。

目前,能够生产监测粉尘设备的企业较多,技术上难度不大,规模一般较小,竞争激烈,因此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差。

图表17:

工业颗粒物及扬尘自动监测仪

虽然监测设备供应充足但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尚未形成的对无组织粉尘做到有效检测,只是在个别车间场所零星放置设备。

借鉴有组织粉尘监测的当前做法,使用在线监测系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在线监测有利于时时监控,便于监管和采取合理防治措施,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但区别在于,无组织排放粉尘监测点的布置是关键,需要根据粉尘排放和扩散特点而定。

这就需要供应商深入研究无组织排放特点及扩散规律通过有效的布置和精确的模拟计算,做到有效监控,因此,对技术要求较高。

3.2、除尘改造包括监测系统和除尘设备集成

无组织排放除尘改造空间包括监测系统和除尘设备集成两个方面。

目前,工业企业、施工工地无组织排放粉尘的监测系统尚待完善。

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趋严,排污费标准也将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根据现有的及排污费收费机制,根据高低档位大致估算,若粉尘防控措施得当,每年可为公司每年节省十万到几十万排污费,可有效减少成本。

采用新型干雾或生物纳膜等应对无组织排放,具有较低的运营成本。

以5台中细碎机及10条传输皮带工程案例来测算,与水喷淋方式比较可有效节水95%以上,与布袋收集除尘比较,节电75%以上,加之减少的维护费用等,共可节约100万以上。

因此,无组织排放粉尘企业的除尘改造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3、每年250亿市场改造空间尚待挖掘

根据无组织排放粉尘的行业分布及目前有一定政策约束的行业,如采矿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根据相应子行业企业数的最新数据,保守估计,假设每家企业采取150万元应对无组织排放问题,可计算得到约400亿的市场空间。

对于建设项目施工工地,包括房地产项目、工业设施建设等,在土建施工过程,建材运输的过程中会涉及无组织粉尘的排放,根据环保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经过环保验收建设项目数目约为14万个。

可采取安装监测设备,购买抑尘网、喷雾等措施进行除尘。

假设以单个项目投资20万,实施率为60%计算,每年可获得约170亿的市场空间。

图表18:

工业企业、建设工地无组织排放除尘改造市场空间

假设工业企业无组织粉尘治理改造市场空间分5年期释放,每年可获约80亿市场空间;建设工地每年约170亿空间。

因此,政策完善后的五年内,每年无组织粉尘排放治理空间可达约250亿。

4、治理技术分析

4.1、传统散发治理技术优缺点并存

4.1.1、湿法抑尘法较粗犷、效率低

水是除尘的良好介质。

湿法抑尘如喷水或喷雾,在矿山巷道、井下车场、物料堆场、建筑施工作为常见。

该种方法简单、方便,在除尘表面见效快。

但作业方式过于粗犷,有时还需要添加抑尘剂。

喷水除尘耗水量较大,化学抑尘剂有一定的毒性,而且有时还会净化有腐蚀性气体。

因此,若不进行污水处理,极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综合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因此,该法只适宜局部应急使用,不建议广泛推广。

图表19:

喷水或喷雾除尘法

4.1.2、防风抑尘网多用于堆场抑尘

防风抑尘网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

防风抑尘网一般具有80%的减尘率。

该法在物料堆场应用较多,总体阻止物料可达1%左右。

防风抑尘网使用寿命一般为15-20年,使用环境温度:

-40℃至+80℃。

图表20:

防风抑尘网现场图

该法是适用于区域性抑尘,一般只适用于物料露天堆场的无组织粉尘排放,其他产生源无法采用该法。

图表21:

不同材质防风抑尘网优缺点

4.2、源头抑尘技术开辟治理新道路

由于无组织排放粉尘牵扯的行业较多,工业中呈现的方式也较多,治理起来较为困难。

一般来说,传统的治理方式,是将无组织变成有组织,可以在工艺上进行改进,但是考虑中国所处的经济阶段和大家生活、生产观念,更注重的是经济性,很多的企业很难达到有组织排放的方式。

散发控制方式,是对产生的粉尘,采用空气和粉尘一起吸入的方式,捕捉、收集、电除尘或袋式除尘。

源头抑制方式,主要是从源头控制产生。

同理,为了研究无组织粉尘的源头,要说明粉尘怎么飘到空气里,需要对粉尘的组织结构、化学性质、漂浮特征进行研究,还要考虑温度、湿度、风及操作工的专业水平这些外界因素。

4.2.1、干雾技术实现微米级水雾颗粒

干雾抑尘技术是由DSI(DustSolutions,Inc美国)所研发并引导的一种优于通过传统喷雾除尘技术的先进技术,是具有25年干雾抑尘技术的公司,DSI技术发源地。

是DSI综合抑尘方案的组成部分,已在矿山、电厂、港口、垃圾处理站等场所有了广泛应用。

图表22:

干雾抑尘技术原理图

根据伯努利原理,只有雾水滴和粉尘颗粒大小相近的时候才能结合。

研究发现,将雾水滴做到10微米以下就能较好的结合,所以需要对水滴粒径进行控制。

方法可采用水改性,喷头、压力、超声波等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干雾喷雾器在相对密闭区域产生大量细微干雾(粒径小于10微米的水雾),干雾抑尘技术是通过“云雾”化的水雾来捕捉粉尘,因水雾颗粒与粉尘大小一致、比重相近,在空气中滞留时间相等,充分让水雾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结合,形成粉尘和水雾的团聚物,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下来。

使空气湿度迅速饱和,饱和后的水蒸气与粉尘充分接触、凝结、在自身重力

作用下沉降,达到抑尘目的。

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是由压缩空气驱动的声波震荡器,通过高频声波将水高度雾化,“爆炸”成千上万个1-10微米大小的水雾颗粒。

图表23:

干雾抑尘设备和处理后效果

优点是:

用水量少,只需传统湿式除尘的千分之一,占地面积小,系统设备投入少,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维护费用低,半年一次,每次2000-3000元,设备的使用不受季节限值。

目前,干雾抑尘技术已在港口、煤矿、电力等行业广泛应用,填补了我国在抑制10微米以下无组织排放的呼吸性粉尘应用方面的空白。

4.2.2、生物纳膜技术产生细微泡沫抑尘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柏美迪康研发的先进的除尘技术。

采用生物抑尘催化使水形成超薄水膜后喷洒在物料中,聚合PM10以下小颗粒粉尘,使其不散发到空气中形成扬尘,从而达到抑制粉尘效果。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外矿石选矿厂,实现了在物料形变源头进行粉尘抑制和沉降。

纳膜抑尘机是生物纳膜技术的主要设备,能将生物抑尘剂和水充分催化起泡,形成细微水泡,水泡的膜壁具有双电离分子层结构,层间距仅几纳米,利用超细粉尘(≤10微米)的电荷性,纳米级水膜对成千上万包裹着的超微颗粒在电荷等作用下进行吸附团聚,形成大的粉尘颗粒团,达到增加自重后降落的目的。

图表24:

生物纳膜设备及原理

生物抑尘剂添加量极小,主要成分是椰子及动物提取物,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危害,能在一定时间后自行分解,一般3小时内降解率约70%,48小时后降解率大于95%。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源头抑尘,在物料处理的后段如运输和转运各环节均发挥作用,几乎不产生新的二次扬尘。

生物纳膜抑尘系统由水膜发生器、自动控制部件、远程通信部件及防爆防护罩部件组成。

液膜发生器根据系统的指令在要求的工况下精确配比生成纳膜。

生物纳膜经精确制备后,输送到正确的位置并根据实时产尘情况,控制喷洒剂量,精准抑尘。

图表25:

生物纳膜技术除尘路线

4.2.3、湿式收尘技术

湿式收尘技术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着粉尘颗粒的空气,在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双重作用下除尘,可以高效地处理各种材料和尺寸的粉尘,包括微米级的细微颗粒物。

图表26:

湿式收尘设备

采用独特的叶轮设计能够产生更高的压降和空气流速,从而提供更高的除尘效率。

排风扇的设计也经过了充分估算,确保满足系统升级和提供更高压降的需求。

湿式收尘技术的配套设备能提供人工清除、自动清淤、连续排污3种淤泥输出方式,独特设计的挡板可以去除残留在空气中的水滴,而且通过改变挡板高度,可以灵活调整除尘效率。

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粉尘颗粒尺寸来确定所需最小压降及适合的功率,实现高效除尘和低成本的最优化组合。

4.3、从单一到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效果最佳

通过对无组织排放粉尘产生源的分析,可以发现,粉尘产生源头各不相同。

以矿山为例,涉及无组织粉尘排放的源头有,爆破点、堆场、运输矿山的卡车、传输带、破碎机、辊磨车间、筛分车间。

由于产生原因不同,单一技术难以完全解决无组织粉尘的问题。

因此,需要将各个技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际上用的比较多的也是将源头抑制和散发控制相结合。

图表27:

柏美迪康矿山抑尘整体解决方案

2014年3月26日,环保部发布《大气污染物先进技术汇编》针对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处理,柏美迪康的综合抑尘关键技术是成为了上榜的技术。

针对1000t/d的大型矿上,采用26台抑尘设备,从前期现场勘查、测量、方案设计、论证到安装调试及正式运行,共计1年的时间。

在破碎机出口,落料口总粉尘浓度大大降低,普遍提高了60%-98%,效果明显。

此外,综合抑尘系统采用了云智能系统,可实现远程集中监控,并调节设备参数,使设备集成更为有效。

图表28:

不同行业综合抑尘解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