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870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课外阅读练习题

1.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

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

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

“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

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

“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

“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

“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

“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

“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

“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

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

“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

那天,父亲喝的大醉。

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4分)

礼让---()承担---()哭泣---()忽然---()

3.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4分)

()()

4.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4分)

5.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4分)

2.

我家有一条瓷鱼,有趣极了。

这条瓷鱼是一条鼓眼金鱼,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中间滚圆饱满的地方是鱼身,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上面刻有鳞片,像一件衣裳,保护着鱼的身体。

瓷鱼的头很大,上面那对红眼睛,突鼓鼓的,像一对小灯笼。

它睁大眼睛,似乎在看着你,又似乎在寻找着它的同伴。

头的正面,是鱼的嘴,那嘴是圆形的,嘴唇突起,好像一张一闭,,在不断哈气呢!

瓷鱼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分三个叉,像三条绸带在水中摆动,又像空中漂浮的几缕白云。

这条瓷鱼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样子()把它平放着它像睡觉()拿起来斜着看()它似乎准备游向远方()把它竖起来()又像张开圆圆的嘴()等着你给它东西吃()把它侧卧着()它似乎在不断地呼吸()哈气()提着它的尾巴()它像在苦苦哀求你放开它……

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短文在写瓷鱼外形时先写(),再写(),最后写()。

3.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文章中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5.这是一篇()体裁的文章,主要采用了()、()的写作方法。

6.用“﹏﹏﹏”在原文中画出与开头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3.攒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

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

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

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

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

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

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

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

“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

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4分)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2分)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4.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个个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

然而,我最喜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

紧接着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

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顾不得去整理那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头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

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却怎么也忘不了。

它好像在告诉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照样子填空。

(4分)

(光滑)的(脸蛋)(温柔)地(抚摸)

()的()()地()

()的()()地()

2.短文中具体描写了哪几个人物,请你用横线画出。

(2分)

3.这些人物的表现,告诉了我们什么?

(3分)

4.你喜欢读书吗?

你读书时最关心书中的什么?

这学期你读了哪些书?

请任选一本介绍一下。

(4分)

5.小珠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了一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名言,你想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一幅什么名言呢?

请写在下面。

(2分)

5.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有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的。

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微笑。

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

成群的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纵情欢唱。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

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南瓜圆了。

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更加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支支粉红色或紫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

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微笑。

这一切怎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挂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好美啊,小园!

”‖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短文已用“‖”分为三段,是用方法分的?

2.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6分)

3.找出短文中首尾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分)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还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分)

6.语段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

鼎座高50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

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支纹填底。

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鼎内铸有铭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

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一九九五年十月”。

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

1.解释词语。

(4分)

(1)精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堪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2分)

3.想像并在画出“世纪宝鼎”的样子并将鼎上文填在相应位置。

(3分)

4.想想看,国外友人看到我国的“世纪宝鼎”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3分)

7.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

“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

“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分)

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分)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3分)

 提示:

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张纸条

上初中,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

“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解释句中划横线词的意思。

(2分)

(1)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2分)

(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

从文中哪句话榀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

抄写下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

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

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

“姑姑,谢谢你!

”有时是:

“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

“干吗送我礼物?

”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

“老师教的。

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

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

”我说:

“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

”小侄儿说:

“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

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

”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

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

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

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

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

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

这让我悟得:

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

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

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

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

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4分)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

2.选择:

文中划线的句子意思是说()。

(2分)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3.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6分)

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

短文写了侄儿向________感恩,“我”向________和________感恩,“我”的女儿向________感恩。

4.请你用——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几个句子。

(3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

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

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

“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

“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

“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

谦虚——黑暗——

2.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3分)

台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

(2分)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2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最想记录在你的成长日记里的话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滴智慧”改变人生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

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

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留神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

他努力思考:

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次,他突然想到:

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否能够节省成本?

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37滴剂”焊接机,经试后并不实用。

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

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万美元的新利润。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1.写反义词。

(2分)

特别()节省()

2.面对厌烦的工作,这位青年想到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题目中的“一滴智慧”指的是什么?

用简练的语言归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

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整齐齐。

网的正中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蜘蛛,它伏在网上,收紧八只脚,一动也不动。

从远处看,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gua)阵。

我正在吃着午饭,一只红头苍蝇飞来飞去,嗡嗡叫着,真讨厌。

我一巴掌打去,苍蝇向上一飞,正好撞到了蜘蛛摆下的“八卦阵”上,一下子被网粘住了。

苍蝇为了逃命,使劲挣扎,整个网子也随着颤动。

蜘蛛被惊动了,它伸出八只细长的脚,使劲一撑,身体就站了起来,然后钩住蛛丝,轻快而敏捷地来到了苍蝇附近。

在离苍蝇约一寸的地方,蜘蛛停了下来,左右来回走了几步,仿佛是在观察对方,制定擒敌方案。

半分钟后,蜘蛛发起了进攻。

它向前一步,一只脚一下子钩住了苍蝇。

苍蝇也毫不示弱,猛地向前一冲,挣脱出来,然后拼命振动翅膀挣扎,想飞起来。

无奈身上缠着蛛丝,飞不起来。

蜘蛛猛冲上前,几只脚同时抓紧了苍蝇,然后围着苍蝇转圈。

每转一圈,苍蝇就挣扎一阵子。

怎么回事呢?

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聪明的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以防对方逃跑呢。

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我亲眼目睹(du)了这场殊死搏斗,想起了幼时的一首歌谣: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1.“殊死搏斗”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搏斗。

2.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 ”划出一个拟人句。

3.细读并理解文中画线的歌谣,完成下面填空:

诸葛亮指________;中军帐指________ ;  

八卦阵指________;飞来将指________ 。

4.蜘蛛是怎样捕食网上的苍蝇,享用到美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内容具体,语句生动,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句子抄写下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