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82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docx

八年级下册政治导学案

茅村镇中心中学导学案

主备人:

王雍军审批人:

王艳梅时间

课题:

第十四课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理解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正确理解法律、统治阶级、阶级意志等一些较抽象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学习重点: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学习难点: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学习过程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自学指导】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及相关思考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9-42中间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关答案。

8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

1、怎样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堂清知识】:

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或者问:

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

(2)

(3)

其中,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2、法律是意志的体现。

3、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

特殊

(一):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为什么说它特殊,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1)国家制定法律:

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如,《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法律。

(2)国家认可法律:

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

 特殊

(二):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同时思考,每一画面上的要求包括什么?

是对谁提出的要求?

(出示图片)

部门法:

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群体法:

宪法、刑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师:

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那我们怎样全面理解法律这个特殊的特征呢,请看下面视频:

观看视频时思考这样的问题:

1.审判前郑筱萸是什么身份?

2.郑筱萸犯罪之后也要接受法律的惩处,这说明了什么?

插播视频:

《郑筱萸被判死刑》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具体含义:

  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即公民平等遵守法律。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

 特殊(三):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请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法律会制裁你吗?

 2.如果你入室抢劫或者故意殴打他人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前一种行为只会受到道德和舆论的谴责,后一种行为则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因为它已经触犯了法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2页的教学案例,讨论下列问题:

1.陈建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人民法院是依据什么对陈建明进行审判的?

3.人民法院在这个案例中是一个什么机构?

学生讨论回答略。

师:

事实说明,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事实还说明,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那国家的强制力除人民法院外,还有哪些呢?

请同学们观看下面图片,找出图片中属于国家强制力的内容。

展示图片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看守所、学校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可见: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师:

同学们,通过前面学习现在我们知道: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最主要特征)

教师手记(教学反思)

 

茅村镇中心中学导学案

主备人:

王雍军审批人:

王艳梅时间

课题:

第十四课14-2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2)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3)懂得法律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学习重点: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学习难点: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引入课题】请大家讨论一下《被告山杠爷》

讲述了发生在一个非常偏远的、治安秩序很好的山村的故事,山杠爷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品质很好,非常受人尊敬,村里有个年轻媳妇经常虐待甚至多次打伤婆婆,受到全村人的谴责,,山杠爷看不过,派人把这个媳妇抓起来游村,羞愤之下,年轻媳妇自杀了,事情捅到了上级司法机关,山杠爷被依法逮捕,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

探究:

(1)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说明了什么?

(2)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讨论,了解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而且还要依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探究的问题。

【自学指导】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及相关思考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3-46中间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关答案。

8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

1、道德和法律的区别在哪里?

2、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堂清知识】: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这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2、法律与道德关系是什么?

答:

(1)相同点:

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2)区别:

第一,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大多不成文,法律是成文的。

第二,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教育、人们的觉悟来实现的,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三,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道德约束的是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3)联系:

法律与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3、观点:

凡是违犯法律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犯法律。

4、法治:

依法治国。

德治:

以德治国。

二者相辅相成。

今天,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5、在法治和德治面前,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当堂检测】根据教材的问题理解知识点。

快速完成练习:

同步练习的相关习题。

一、识记本框的重要知识点及问答题;

二、完成《同步训练》的本课相关习题

教师手记(教学反思)

 

茅村镇中心中学导学案

主备人:

王雍军审批人:

王艳梅时间

课题:

第十四课14-3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

2.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引入课题】师:

有序的社会生活,如,优美清洁的校园;如诗如画的公园;紧张繁忙的车站;川流不息的公路,……所有这些有序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一定规范的调节,如果没有了规范的调节,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有可能遭受损失。

那么调节我们日常生活最有力最权威的规范是什么呢?

那就是法律。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自学指导】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及相关思考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7-52中间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关答案。

8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

1、为什么说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2、什么是违法行为?

什么是犯罪?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别是怎样的国家机关?

【堂清知识】:

1、法律有什么作用?

(1)

(2)

(3)(4)

2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违法行为?

什么是犯罪?

违法行为包括:

一般违法和犯罪。

1、哪些机关来保护公民?

5.、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学习理解知识点:

2006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于3月11日揭幕。

在重庆力帆队与辽宁队的比赛中,连续两年在联赛积分榜垫底的力帆队以2:

1击败对手,久违的胜利让球队和球迷狂喜不已。

重庆知名球迷陈文武比赛刚结束就冲进球场,想与球队共同庆祝,但随后被迅速赶来的球场保安人员带离现场。

陈文武在以前的比赛中曾有冲进赛场推搡裁判的“前科“。

重庆市公安部门对陈文武开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的第一张“球迷罚单”,依法对陈文武处以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同时禁止他在一年内进入体育场观看同类比赛。

师:

结合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

(1)公共秩序是指哪些地方、哪些场所的秩序?

(可例举说明)

(2)如果不对陈文武的行为给予强行制止会产生什么后果?

(3)对陈文武作出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维护社会秩序的还有哪部法律?

它们在维护公共秩序中发挥什么作用?

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视频:

工商局打假

师:

看完了报道,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

(2)国家依靠哪些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

(3)这些法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活动规则?

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规则的呢?

师: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经济秩序的维护都离不开法律这一“保护伞”。

法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请同学们通过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

视频: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

违法行为要分别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2)什么是犯罪?

我国刑法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3)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师: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通过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违法与犯罪都有了正确的认识。

我们知道了法律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与之相关的工作有哪些机关来负责实施呢?

你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职能吗?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52页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执法机关名称

性质职能

主要受理案件

三者关系

共同点(任务)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最有力的武器。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协调一致,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我们有法律这一“保护伞”,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课外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些关于法院审判的知识,准备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

【当堂检测】

快速完成练习:

教师手记(教学反思)

 

茅村镇中心中学导学案

主备人:

王雍军审批人:

王艳梅时间

课题:

第十五课15-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习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2、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

3、知道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懂得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4、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初步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学习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