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箱维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795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箱维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试验箱维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试验箱维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试验箱维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试验箱维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箱维修.docx

《试验箱维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箱维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箱维修.docx

试验箱维修

◎试验箱维修

 可连接至40m,每小时处理量可高至4t。

恒率干燥阶段热空气温度可达130℃,排气相对湿度可达85%。

⑷多层涡轮干燥器

其结构为一立式园筒,内设有若干层转盘,物料可由顶部加入,逐层落下至底部放出。

热空气自底部引入,由设于园筒中心的数个鼓风涡           

盐雾试验腐蚀箱是人工模拟海洋气候环境的一种盐雾腐蚀试验设备;考核电工设备、电子元件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试验。

也适用于金属覆盖层的电镀层、油漆涂膜的耐腐蚀性判断及考核、鉴别金属材料的加速腐蚀性试验。

本产品的计设、制造执行国家标准GB10587《盐雾试验箱技术条件》。

样品试验可按国家标准GB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及IEC68-2-11《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二部分;实验Ka:

盐雾》等标准进行相关的盐雾试验。

产品特点

1、盐雾试验箱的制造材料采用聚酯玻璃钢模具成型;外表光洁美观,并具有耐腐蚀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

2、产品具有控制、调节盐雾沉降量大小的装置,使盐雾试验达到标准要求。

3、喷雾电气控制采用触摸式按键,操作感好、灵敏度高。

采用智能化数显示仪表进行控温,显示清晰、明了,并带有超温报警装置。

4、喷雾设有连续喷雾和周期喷雾两种方式,供用户选择。

周期喷雾控制器的喷雾及喷停时间设定好后,能自动进行工作,操作简单方便

盐雾试验箱技术参数

名称

型号

温度可调范围

温度均匀度

温度分辨率

盐雾沉降率

喷雾方式

工作电源

工作室尺寸

外形尺寸

盐雾试验箱

YWX-10

室温+5℃~50℃

±2℃

±0.1℃

1~2ml/80cm2.h

连续喷雾、周期喷雾二种(可任意选择)

380V/220V50Hz三相四线

450×580×400

760×1180×1100

YWX-20

540×900×450

880×1550×1230

YWX-80

1000×1300×600

1500×1900×1630

◎低温试验箱

  GalileoGalilei

                     

技术参数:

低温试验箱DW-25A(卧式)容积:

196L

低温试验箱DW-25B(卧式)工作尺寸:

1080*430*470mm

低温试验箱DW-40A(立式)工作尺寸:

410*410*500/700mm

低温试验箱DW-40B(卧式)工作尺寸:

1376*457*625mm

低温试验箱DW-40C(卧式)工作尺寸:

890*430*400/600*430*180mm

低温试验箱DW-40D(抽屉式)容积:

135L

本低温试验箱,高效制冷,绿色环保,微电脑控制,温度数字显示,箱内温度可调,安全门锁实际,防止随意开启,高密度保温层,保温效果好,节能环保,合理的蒸发冷凝器系统设计,降温速度快,防腐台阶式内胆设计,适合配置各类物品框:

 

特点:

高性能,365日不间断工作,外形美观

干燥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每种干燥机装置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而每种物料都可找到若干种能满足基本要求的干燥装置,但最适合的只能有一种。

如选型不当,用户除了要承担不必要的一次性高昂采购成本外,还要在整个使用期内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效率低、耗能高、运行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甚至装置根本不能正常运行等等。

  以下是干燥机选型的一般原则,很难说哪一项或哪几项是最重要的,理想的选型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所侧重,有时折中是必要的。

  1.适用性-------干燥装置首先必须能适用于特定物料,且满足物料干燥的基本使用要求,包括能很好的处理物料(给进、输送、流态化、分散、传热、排出等),并能满足处理量、脱水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干燥速率高---仅就干燥速率看,对流干燥时物料高度分散在热空气中,临界含水率低,干燥速度快,而且同是对流干燥,干燥方法不同临界含水率也不同,因而干燥速率也不同。

  3.耗能低-------不同干燥方法耗能指标不同,一般传导式干燥的热效率理论上可达100%,对流式干燥只能70%左右。

  4.节省投资-----完成同样功能的干燥装置,有时其造价相差悬殊,应择其低者选用。

  5.运行成本低---设备折旧、耗能、人工费、维修费,备件费...等运行费用要尽量低廉。

  6.优先选择结构简单、备品备件供应充足、可靠性高、寿命长的干燥装置。

  7.符合环保要求,工作条件好,安全性高。

  8.选型前最好能做出物料的干燥实验,深入了解类似物料已经使用的干燥装置(优缺点),往往对恰当选型有帮助。

  9.不完全依赖过去的经验,注重吸收新技术,多听专家的意见。

干燥设备选型技术概述

  同其他工业技术一样,干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得到长足的进步。

目前已开发出的干燥机的种类已达400多种,而且有约200多种干燥机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其中出现了许多新型干燥机,它们有的是对普通干燥机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有的借鉴吸收了其他干燥机的优点,有的完全是一种新想法。

  干燥又是工业耗能相当大的一个单元操作,据资料记载,发达国家工业耗能的14%被用于干燥,有些行业的干燥耗能甚至占到生产总耗能的35%,而且这个数字在不断地增大。

同时,运用矿物燃料作为热源进行干燥操作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

干燥设备的尾气(这些气体中夹带一些粉尘)对大气环境有不良的影响,这对于日益引起全球关注的“环境保护”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几乎所有的工业都离不开干燥操作,虽然正确地了解干燥及干燥设备的工作机理有助于成功地完成干燥过程,但是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投人人力和物力去进一步进行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使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同时,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且更易于实现过程操作和控制。

  一、干燥技木的特点

  干燥技术有很宽的应用领域,面对众多的产业、理化性质各不相同的物料、产品质量及其他方面千差万别的要求,干燥技术是一门跨行业、跨学科、具有实验科学性质的技术。

通常,在干燥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中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第一是需要了解被干燥物料的理化性质和产品的使用特点;第二是要熟悉传递工程的原理,即传质、传热、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等能量传递的原理;第三要有实施的手段,即能够进行干燥流程、主要设备、电气仪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设计。

显然,这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不属于一个学科领域。

而在实践中,这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又缺一不可。

所以干燥技术是一门跨行业、跨学科的技术。

  现代干燥技术虽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但至今还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

大部分干燥技术目前还缺乏能够精准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和设计方法。

实际应用中,依靠经验和小规模实验的数据来指导工业设计还是主要的方式,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原因之一是干燥技术所依托的一些基础学科,(主要是隶属于传递工程范畴的学科)本身就具有实验科学的特点。

例如,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发展还要靠“风洞”实验来推动,就说明它还没有脱离实验科学的范畴,而这些基础学科自身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干燥技术的发展水平。

  原因之二是很多干燥过程是多种学科技术交汇进行的过程,牵涉面广、变化因素多、机理复杂。

例如在喷雾干燥技术领域里,被雾化的液滴在干燥塔内的运行轨迹是工程设计的关键。

液滴的轨迹与自身的体积、质量、初始速度和方向及周围其他液滴和热空气的流向、流速有关。

但这些参数由于传质、传热过程的进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而且初始状态时,无论是液滴的大小还是热空气的分布都不可能是均匀的。

显然,对于如此复杂、多变的过程只凭借理论计算来进行工程设计是不可靠的。

  原因之三是被干燥物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理化性质也是各不相同。

不同的物料即使在相同的干燥条件下,其传质、传热的速率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就有可能造成不尽人意的后果。

例如某些中草药的干燥,虽然同属一种药材,只因为药材产地或收获期存在区别就须改变干燥条件,否则产品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干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要以实验为基础。

但干燥搜术的这些特点往往被人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制造厂商由于实验装置缺乏或机型不全(这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经常回避应做的干燥实验,而用户由于不了解干燥技术的特点,也经常放弃进行必要实验的要求。

其结局是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甚至于造成方案设计失败。

在我国,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曾有过一套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工业干燥装置因达不到使用要求而被闲置的教训。

因此,建设工业干燥装置尤其是较大的装置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有说服力的实验,并以实验结果作为工业装置设计的依据。

这是干燥技术应用的显著特点。

  此外,干燥设备种类繁多、各具用途也是干燥技术的一个特点。

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适宜应用的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干燥技术种类。

这对投资费用、操作成本、产品质量、环保要求等方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某一企业,在白炭黑滤饼干燥上曾经分别选用过箱式干燥、喷雾干燥、旋转气流快速干燥三种型式。

最终结果证明这三种技术各有所长。

箱式干燥生产白炭黑虽然生产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但产品质量好。

与橡胶混炼后所生成的制品扯断强度值较高。

旋转气流快速干燥设备紧凑、投资少、生产效率高,但所生成的橡胶制品的强度指标却是三者间最差的。

喷雾干燥生产白炭黑,产品各项指标在三者间居中,但具有产品流动性好、粉尘污染小,深受用户及操作者欢迎的特点。

在20世纪90年代,为白炭黑生产中采用哪种干燥方式更为先进的问题,曾在我国干燥界引发过争论。

其实,三种设备各有特点,选用哪种机型要看用户自身的条件和产品要求。

不存在哪种技术更为先进的结论。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都表明了干燥设备种类繁多、各具用途的特点。

所以在应用中要仔细比较、慎重选择技术方案,而通过干燥实验来考核技术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工业干燥装置的发展现状

  干燥在许多生产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单元操作,因为干燥在这里不仅是简单的固液分离过程,更重要的常常是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产品的质量、剂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燥技术和设备的综合运用情况。

从经济角度考虑,干燥器价格昂贵,工程投资较大。

另一方面,干燥又是高耗能过程,热效率在15%一80%这样大的范围内波动,而设备的运转费用与干燥器的设计选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企业的决策者对此历来都比较重视。

被干燥物料的品种有许多,它们的理化性质又有很大差异。

甚至同一品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同一品种不同的产品要求,导致干燥条件可能都有区别,所以就决定了干燥工程的复杂性。

由此可见,干燥过程较其他的单元操作具有更高的技术性。

  我国干燥设备在解放前基本是空白,只有烘房、烘箱和滚筒干燥机,干燥技术落后、生产设备原始。

到1957年才出现了真空耙式干燥机,1964年以后干燥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

纵观我国干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史,在几十年间经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现在常用于生产的干燥设备有十余类三十多个系列,加上组合干燥设备约有五十几种,再加上专用干燥设备就更难于统计,合理地选用这些干燥设备也不是一件易事,选型的前提是了解这些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适用物料范围,这样在选型时才避免走弯路。

  近些年来,由于干燥技术的发展,给筛选设备带来了更多的复杂因素。

即使是干燥设备的设计、制造或使用者也常常弄不清如何去选择合适的设备。

由于干燥设备的推销者在市场上只是对他们推销的干燥机种类感兴趣,而对其他种类则并不介绍,这样,用户就只得借助于有关的现代干燥技术参考资料决定对设备的最后选择。

毫无疑问,用户很需要由推销者提供的实验室,实验范围及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

因此,就必须熟悉大多数干燥设备,才有可能选出合理的设备。

应该强调的是,在特定的生产运行状态中,很有可能有很多较适用的干燥机,但也必须知道,在特定的工作状态中,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则规定出极精确的最佳干燥设备,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

影响最佳干燥装置选择的因素很多,如选择间歇干燥还是连续干燥、矿物燃料的消耗、电耗、地方环境法或噪音污染限制等。

产品产量对干燥机的选择更是一个主要因素。

  三、干燥设备使用概况

  前面提到,干燥设备是在许多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

多年来已有多种机型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如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滚筒干燥机、耙式干燥器、冷冻干燥机、红外线干燥及组合式干燥等达几十种之多。

为什么干燥设备类型很多呢?

这主要是由于干燥物料型态、性质各不相同,处理的物料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要求所致。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生产技术的飞跃发展,国内干燥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散粒状物料的干燥方面,近几年来流态化技术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新的发展。

流态化干燥充分改善了气固相接触条件(蒸发表面积增大),物料的剧烈搅动,大大减少了气膜阻力,给传热介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除了国内在干燥技术中使用较早的气流干燥获得较迅速发展外,近年来流化干燥设备发展得最快。

主要表现在利用流态化技术结合各种被干燥物料特性和要求创制了很多新型高效的流态化干燥器,分述如下。

  直管气流干燥器是国内使用较早的流化干燥设备,经数年来的生产实践认为气流干燥对散粒状物料,特别是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还是比较理想的干燥设备。

它无论生产量,占地面积等方面均比烘箱干燥优越,因此目前在制药、塑料、食品、化肥等工业中使用的更加广泛。

但气流干燥还存在热利用率较低、设备高、气固两相相对速度较低等缺点。

近年来创制了脉冲气流干燥器、旋风气流干燥器、粉碎气流干燥器等新型气流设备,克服了直管气流干燥的缺点。

粉碎气流除降低高度外,还扩大了气流干燥器的使用范围,使易氧化的物料能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既降低了干燥动力消耗,又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还采用了多级气流干燥流程和组合气流干燥流程,在气流干燥器的应用上,许多工程采用了二级串联方式,在有些物料的干燥上更加合理,也提高了热效率。

直管气流干燥在生产操作方面已很成熟。

脉冲气流、旋风气流干燥已工业化多年,操作已较成熟,但理论设计方面还很缺少。

在今后的实践发展中还需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热敏性较强和易氧化的物料,均采用气流干燥。

一般能将初湿为10%一25%的物料干燥至1%-0.05%,被干燥的物料粒度一般在60-100目,产量一般在100-200kg/h。

目前国内在制药、食品、塑料等工业中广泛使用。

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气流干燥在今后的工业生产中必定应用得更加广泛。

  流化干燥是最近年发展起来的又一干燥技术。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它有很多优越性,能实现小设备大生产,由于热容系数较大和停留时间可任意调节,故对含表面水和需经过降速干燥阶段的物料均适用,特别适用于散粒物料的干燥。

最近发展起来并已工业化的有下列几种型式:

单层圆筒型、多层圆管型、振动流化床、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搅拌流化床以及内藏热管流化床等,其中以后者发展得较迅速。

目前已在制药、化肥、食品、塑料、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广泛使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国内流化干燥无论在操作、设备结构等方面均已发展到较成熟阶段。

从使用情况看,卧式多室流化干燥器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稳定、物料适应性广,既能获得含水均匀的产品,动力消耗又少,是流态化干燥散粒状物料较理想的设备,今后值得推广与发展。

内藏热管是流化床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干燥效果也效好,是近年来很受推荐的新机型。

  国内锥形流化床按操作分有三种型式:

一种是浓相溢流出料,近年来国内较多在流化造粒方面使用;另一种即喷动床干燥,是由床顶出料,产品在旋风分离器内收集或间歇操作床底出料。

这种结构比流化床结构简单,设备小,产量大,干燥强度高、床层等温性强、不发生局部过热。

过去仅适用于大颗粒物料(聚氯乙烯),近年来已发展至能应用于细粒物料的干燥。

目前在塑料、谷物、制药等部门使用。

但因动力消耗较大,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溶液状或浆状物料的干燥方面也获得了较新的发展,除使用得较多的喷雾干燥有了新的发展外,近年来已成功地采用了锥形流化床进行喷雾造粒生产并已逐步在发展和完善中。

喷雾流化造粒干燥器首先在化肥上采用,目前已在医药、食品等工业中采用。

喷雾干燥在国内使用已有二十几年,在设计和操作等方面都已较成熟。

近年来喷雾干燥有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1)干燥室除向大型化发展外,喷头雾化器性能方面有关单位也作较多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2)除热敏性溶液更加广泛采用喷雾干燥外,近年浆液也成功地采用了喷雾干燥;

  (3)喷雾干燥与其他干燥技术结合以达到干燥或干燥造粒同时进行的目的,这也是我国干燥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4)目前正在进行低温喷雾干燥的实验,它是将含湿量极低而温度不高的空气作载体,空气经过预先脱水干燥,在干燥过程中产品温度不超过35’C,因此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如医药、食品脱水等。

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干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热能,为了节省能量,某些湿含量高的物料、含有固体物质的悬浮液或溶液一般先经机械脱水或加热蒸发,再在干燥机内干燥,以得到干的固体。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热量和质量(湿分)的传递,保证物料表面湿分蒸汽分压(浓度)高于外部空间中的湿分蒸汽分压,保证热源温度高于物料温度。

  热量从高温热源以各种方式传递给湿物料,使物料表面湿分汽化并逸散到外部空间,从而在物料表面和内部出现湿含量的差别。

内部湿分向表面扩散并汽化,使物料湿含量不断降低,逐步完成物料整体的干燥。

  物料的干燥速率取决于表面汽化速率和内部湿分的扩散速率。

通常干燥前期的干燥速率受表面汽化速率控制;而后,只要干燥的外部条件不变,物料的干燥速率和表面温度即保持稳定,这个阶段称为恒速干燥阶段;当物料湿含量降低到某一程度,内部湿分向表面的扩散速率降低,并小于表面汽化速率时,干燥速率即主要由内部扩散速率决定,并随湿含量的降低而不断降低,这个阶段称为降速干燥阶段。

干燥设备分类

  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

类型很多。

根据操作压力可分为常压和减压(减压干燥器也称真空干燥器)。

根据操作方法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根据干燥介质可分为空气、烟道气或其他干燥介质。

根据运动(物料移动和干燥介质流动)方式可分为并流,逆流和错流。

按操作压力

  按操作压力,干燥器分为常压干燥器和真空干燥器两类,在真空下操作可降低空间的湿分蒸汽分压而加速干燥过程,且可降低湿分沸点和物料干燥温度,蒸汽不易外泄,所以,真空干燥器适用于干燥热敏性、易氧化、易爆和有毒物料以及湿分蒸汽需要回收的场合。

  按加热方式,干燥器分为对流式、传导式、辐射式、介电式等类型。

对流式干燥器又称直接干燥器,是利用热的干燥介质与湿物料直接接触,以对流方式传递热量,并将生成的蒸汽带走;传导式干燥器又称间接式干燥器,它利用传导方式由热源通过金属间壁向湿物料传递热量,生成的湿分蒸汽可用减压抽吸、通入少量吹扫气或在单独设置的低温冷凝器表面冷凝等方法移去。

这类干燥器不使用干燥介质,热效率较高,产品不受污染,但干燥能力受金属壁传热面积的限制,结构也较复杂,常在真空下操作;辐射式干燥器是利用各种辐射器发射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被湿物料表面有选择地吸收后转变为热量进行干燥;介电式干燥器是利用高频电场作用,使湿物料内部发生热效应进行干燥。

按湿物料的运动方式

  按湿物料的运动方式,干燥器可分为固定床式、搅动式、喷雾式和组合式;按结构,干燥器可分为厢式干燥器、输送机式干燥器、滚筒式干燥器、立式干燥器、机械搅拌式干燥器、回转式干燥器、流化床式干燥器、气流式干燥器、振动式干燥器、喷雾式干燥器以及组合式干燥器等多种。

产品相关知识:

脱粒机安全使用八大原则

  1、脱粒机开机前,应清理作业场地,不得放一些与脱粒无关的杂物。

禁止小孩在场地上玩耍,以免发生事故。

  2、脱粒机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转动及摆动部位是否灵活无碰撞,检查调节机构是否正常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确保机内无杂物,各润滑部位要加注润滑油。

  3、由于脱粒机工作紧张,环境恶劣,所以必须对参加脱谷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教育,使其懂得操作规程和安全常识,如衣袖要扎紧,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等。

  4、工作时喂入要均匀,应直接将小麦推入滚筒,不许用手或杈及其它工具将小麦推入滚筒,严防石块、木棍和其它硬物喂入机内。

  5、脱粒机不能连续作业时间过长,一般工作八小时左右,就要停机检查、调整和润滑,以防磨损严重,发热变形。

  

  6、所选用的配套动力与脱粒机之间的传动比要符合要求,以免因脱粒机转速过高,振动剧烈,使零件损坏或紧固件松动。

  7、脱粒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应停机维修、调整,决不能带病工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

  8、传动皮带的接头要牢固,严禁在机器运转时摘挂皮带或将任何物体接触传动部位。

微波真空干燥机的特点介绍

以下是对此微波真空干燥机产品的用途、原理、结构和特点进行介绍。

主要用途:

本机用于热敏性中药固体制剂低温干燥,也可作为真空浓缩设备使用,干燥速度极快,能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高效、加热均匀、易控、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

还可用于药品、生物制品、农副产品的干燥、加温、灭菌、熟化,对各种丸剂、颗粒状物料的干燥效果特别优异。

微波低温真空干燥设备还具有消毒、杀菌之功效,功率限性可调,智能化控制,环境、温度可控,生产出的产品安全卫生,可延长保质期。

工作原理:

设备运行时首先由微波发生器发生微波,经馈能装置输入微波加热器中;物料由传输系统送至加热器中,此时物料中的水分在微波能的作用下升温蒸发,水蒸气通过抽湿系统排除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物料中的细菌则被微波电磁场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和热效应杀灭。

由于微波是直接作用于物料,所以干燥温度低、速度快,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的损失很小。

结构和特点:

热敏性物料在常温条件下可快速干燥、脱水、浓缩,物料脱水温度可控制在40℃以下。

红外测温、数字定时、功率可调节、智能化控制、操作简单、加热均匀,与常规工艺设备功耗相比节约能源50%,此外,也可用于许多易氧化物料的干燥、脱水和浓缩处理。

物料立体旋转,铺料面积大,备有各种档次设备供选择。

干燥设备与材料防腐

  干燥设备是应用最广泛的单元设备之一,可以认为,干燥设备的应用已经遍及国民生产的各个部门。

对于干燥设备,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仅是热物理方法脱水机械。

由于干燥过程中处理的物料不同,含湿种类不同,产品的各项指标也不同。

设备的安装地点不同,制造时对干燥设备的选材、设备型式以及制造、安装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

正确处理上述问题是成功设计干燥设备的重要因素之一。

1干燥设备的特点

1.1干燥设备的种类

  到目前为止,已开发成功的干燥设备有几百种之多,常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也有百余种。

对干燥设备的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如果按干燥过程的传热方式可分为对流干燥器(如气流干燥器、喷雾干燥器、旋转快速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等)、传导传热干燥器(如耙式干燥器、辊筒干燥器)、幅射干燥器(如微波干燥器、远红外干燥器)等。

此外,还有结合几种传热方式的干燥设备如桨叶式干燥机等。

1.2干燥设备的特点

  绝大多数干燥器都是非标设备,主要是因为每台干燥器所处理的物料都不相同,很多干燥条件都随物料的不同而改变,由此导致干燥器结构及材料的改变。

所以必需明确待干燥物料的具体参数,如物料状态、所含湿分种类、处理量、干燥过程中物料特性、如有无腐蚀性、燃烧和爆炸性、是否产生静电、产品具体要求、物料的热敏性温度等,才能确定干燥器的各种参数。

为此许多干燥器都不能批量生产,在设计过程中必需注意对物料的针对性和对工作条件的适应性。

2干燥设备制造材料的选择方法

  众所周知,干燥设备的材质是构成干燥装置造价的重要元素,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