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589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docx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1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

DigitallibraryStudyinTVLibrariesBasedonBibliometricAnalysis

刘盈

(上海电视大学图书馆上海200433)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电大系统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情况,从文献来源、文献作者、主要作者发文、合著情况、引用与被引、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电大系统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核心研究群,但范围还不够广泛、总体也缺乏深度。

[Abstracts]Bythebibliometricmethod,thispaperanalysistheresearchstatusondigitallibraryconstructioninCRTVUsystemsfromtheaspectssuchasdocumentsources,paperauthors,mainauthorsissues,co-authorconditions,ciitingandcitedandresearchfields.TheresultsshowedthattheCRTVUsystemhasconstructsomefoundationsinthisfield,hasaccumulatedpreciousexperience,andformedcoreresearchgroupwhichhasinsufficientscopeandinadequatedepth.

关键词:

文献计量;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

[Keywords]bibliometricanalysis;CRTVULibrary;Digitallibrary;study

分类号:

G250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经过教育部对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两次评估,全国电大系统数字图书馆的硬、软件和资源建设与服务均获得了巨大进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不少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的成果。

本文拟通过对电大系统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探讨电大系统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力与动态,为全国电大系统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同供同得提供参考。

笔者按照检索式:

“电大+电视大学”(单位)*“图书馆*数字资源”(关键词)*“2000-2009”(时间)*“模糊(匹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进行检索,将检出文章去除部分误检文献(非电大系统发表的或不是关于电大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再进行查重,共获得188篇相关文献。

其中,由于大量文章没有标出作者所在部门,故本文均计算为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人群,或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可以直接依靠或可以进行合作的人群。

笔者对188篇文献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一、文献来源情况分析

1.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情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

文章总数(篇)

7

12

12

19

17

28

30

18

23

22

18.8

电大员工独著或作为第一著者的文章数(篇)

4

11

12

18

16

28

29

18

23

21

18

发表于核心期刊

文章数(篇)

2

5

0

3

3

9

6

1

9

6

4.4

核心期刊文章

所占比例(%)

28.6

41.7

0.0

15.8

17.6

32.1

20

5.6

39.1

27.3

23.4

表1电大系统员工独著或第一著者及在核心期刊上发文情况统计

(注:

核心期刊指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以下同)

图1电大系统员工独著或第一著者及在核心期刊上发文情况统计

(1)电大系统员工十年来发表的有关图书馆数字化或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文献,发文总数、电大员工独著或合著中第一著者的文章数等,均呈逐步上升趋势,特别是2005年后——经过两次评估,电大数字资源建设受到较大重视,人们也更加关注这方面问题。

(2)全国电大系统共有44所省级电大及数百所地市级电大,平均每年发表的有关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文章仅18.8篇,其中作为独著或第一著者发表平均18篇/年,说明电大系统在数图建设方面的研究仍为数甚少。

(3)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数呈动态变化,但十年中无明显上升,也说明电大特别是电大图书馆员工整体素质并未有显著提升,电大系统整体研究能力较弱。

2.文献来源分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

比例

发表于电大系统学报的文章数量

4

4

4

14

10

8

12

11

4

3

7.4

35.4

发表于教育类杂志的文章数量

23

1

0

0

2

5

4

0

7

4

4.6

22.0

发表于图书情报类杂志的文章数量

0

6

1

3

4

10

6

3

6

8

4.7

22.5

发表于其它类杂志的文章数量

1

1

7

2

1

5

8

4

6

7

4.2

20.1

表2发表于不同类型刊物文献统计

图2发表于不同类型刊物文献情况

电大系统(图书馆)员工发表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文章,主要有四种类型刊物:

电大系统学报类、教育类、图书情报类、其它类。

(1)发表于电大学报上的文章超过总文章数的1/3,远高于其它类型。

原因有二,一是电大系统学报所刊载文章显然与电大工作直接相关;二是电大系统学报发表相对较易。

(2)发表于教育类(主要是远程教育类)、图书情报类杂志的数量大体相同,各占文章总数的1/5。

这恰好说明电大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涉及远程教育和图书情报两个领域的边缘性研究,相应地,从业的员工必须精通远程开放教育和数字图书馆两个方面的业务知识。

(3)另有1/5的文章发表于其它各种期刊,包括计算机类、档案类、管理类等,因此数图建设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刊名

发文量

刊名

发文量

中国远程教育*

11

情报探索

4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7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4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7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4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6

天津电大学报

4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4

内蒙古电大学刊

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3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5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

5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

图书馆论坛*

4

科技资讯

3

情报科学*

4

表3刊登电大系统作者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论文3篇或以上的刊物

(注:

加*者为核心期刊)

刊登电大系统作者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论文3篇或以上的刊物有19种,其中:

(1)19种刊物中有4种为核心期刊,占总数的21.1%,比总体情况低2.7%(总体为23.8%,见表1);12种为电大系统学报,占63.2%,比总体情况高28%(总体为35.2%,见表2)。

说明电大系统作者发表此类论文时选择刊物有相对的集中性,但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相对分散。

(2)《中国远程教育》刊登11篇,居首位。

这与该刊主办单位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故其更易全方位关注电大系统建设发展的各方面问题直接相关。

二、文献作者情况分析

序号

单位名称

发文总数

其中省级以下电大发文数(含合著)

核心期刊数

加权后发文数

发文作者数

人均发文数

1

浙江电大

18

4

11

9.8

17

1.1

2

江苏电大

19

8

7

8.5

21

0.9

3

广东电大

13

3

4

5.5

15

0.9

4

湖南电大

11

1

3

4.5

7

1.6

5

广州电大

10

0

3

4.2

7

1.4

6

山东电大

7

3

2

2.9

6

1.2

7

天津电大

7

2

1

2.5

5

1.4

8

辽宁电大

7

0

1

2.5

5

1.4

9

内蒙电大

8

2

0

2.4

7

1.1

10

深圳电大

6

1

1

2.2

5

1.2

11

河南电大

6

4

1

2.2

5

1.2

12

福建电大

7

1

0

2.1

5

1.4

13

吉林电大

7

2

0

2.1

8

0.9

14

山西电大

7

2

0

2.1

6

1.2

15

河北电大

7

4

0

2.1

7

1.0

16

广西电大

6

1

0

1.8

5

1.2

17

上海电大

3

0

2

1.7

1

3.0

18

甘肃电大

4

1

1

1.6

6

0.7

19

湖北电大

5

2

0

1.5

4

1.3

20

中央电大

3

0

1

1.3

3

1.0

21

南京电大

4

0

0

1.2

6

0.7

22

黑龙江电大

3

2

0

0.9

3

1.0

23

西安电大

3

0

0

0.9

5

0.6

24

四川电大

3

0

0

0.9

4

0.8

25

江西电大

2

0

0

0.6

2

1.0

26

哈尔滨电大

1

0

0

0.3

1

1.0

27

陕西电大

1

0

0

0.3

1

1.0

28

北京电大

1

0

0

0.3

1

1.0

29

沈阳电大

1

0

0

0.3

1

1.0

30

重庆电大

1

1

0

0.3

1

0.0

表4各省电大发表文献情况统计

(注:

加权后发文数=(核心期刊数)*0.7+(发文总数-核心期刊发文数)*0.3;按加权后发文数排序;发文量及核心期刊发文量均按第一著者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1)浙江电大从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能力较强,无论从发文的绝对数与相对数(即加权后发文数)而言,均居于首位。

其次为:

江苏电大、广东电大、湖南电大、广州电大。

(2)绝大多数文章均为独著,人均发文数为1.1,说明电大系统在数图研究中基本以单干为主,没有形成研究合力。

(3)省级以下电大发文数量说明了该省有些分校或地市级电大图书馆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今后在全国电大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中可以考虑发挥其作用。

(4)全国共有45所中央与省级电大,亦即有15个省级电大(含所属地市级电大)竟然十年内无一人从事过数图建设方面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悲哀。

三、主要作者发文情况分析

作者姓名

发文数

其中核心期刊数

独著或第一著者

其中核心期刊

作者所在省份

袁昱明

9

9

8

8

浙江电大

黄淑敏

7

1

6

1

广州电大

吴盛雄

6

0

5

0

福建电大

原宏盛

5

5

5

5

江苏电大

刘超球

3

2

3

2

广东电大

刘朝晖

4

0

4

0

湖南电大

刘盈

3

2

3

2

上海电大

朱海丽

3

1

3

1

江苏电大

程本强

3

1

3

1

深圳电大

林建平

3

1

3

1

湖南电大

魏浩

3

0

2

0

辽宁电大

史灿方

2

0

2

0

江苏电大

李慧

2

1

2

1

天津电大

表4发表2篇以上数图建设方面文献的作者统计

(1)十年来发表过2篇以上数图建设文章的仅13位作者,而以独著或第一著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仅有9位。

这些属于可认定为电大系统在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将是数图建设的中坚力量。

但是,核心作者群数量过少,且(据笔者所知)上述作者中已有多位已经调离了图书馆,电大数图建研究前景堪忧。

(2)这些文章中共有电大系统作者163位,即仅发表一篇这方面的论文有150位,这是一个长长的尾部,可见瞬间作者的比例非常高。

这部门作者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将是参与数图建设的重点人员。

(3)主要作者所在省份情况,与表4大体相同,相互印证。

四、合著情况分析

总篇数

188

比例

备注

合著文章篇数

38

20.2%

合著文章占全部文章比例

两人合著

25

65.8%

占合著总数的比例

三人以上合著

13

34.2%

占合著总数的比例

校内合著

16

42.1%

占合著总数的比例

电大系统内合著

5

13.2%

占合著总数的比例

电大系统内外合著

17

44.7%

占合著总数的比例

表5合著情况统计

可以看出,

(1)电大系统内研究数图建设的文章中大都为个体行为,合作式研究较少,仅占全部研究的1/5。

(2)在为数不多的合作式研究中,又以相当数量是两人合作的研究,校内合作和与电大系统外的合作基本持平,电大系统内各校之间的合作相对校少。

说明电大系统整体数图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较为薄弱,缺乏高层次的研究人员,且对合作式研究、特别是与校外及系统外的合作式研究,关注度过小。

五、引文分析

笔者对作者的引文与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别如下:

1.文章引用参考文献情况

引文数量(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论文数量(篇)

比例(%)

0

3

1

6

4

8

8

2

4

1

0

37

19.7

1

0

3

1

4

2

6

4

3

5

28

14.9

2

0

1

1

4

3

1

6

2

2

2

22

11.7

3

0

3

0

0

1

10

2

1

5

3

25

13.3

4

1

2

1

3

2

6

4

6

2

27

14.4

5

3

1

3

2

1

2

1

1

4

18

9.6

6

0

1

0

2

1

1

3

1

1

1

11

5.9

7

0

0

0

0

1

3

2

2

1

1

10

5.3

8

0

0

0

0

0

0

0

0

1

1

2

1.1

9

0

0

0

0

0

0

0

0

1

0

1

0.5

10

0

0

0

0

0

0

1

0

0

1

2

1.1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

0

0

0

0

0

0

0

0

0

1

1

0.5

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

0

0

0

0

0

1

1

0

1

0

3

1.6

1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9

0

0

0

0

0

0

0

0

0

1

1

0.5

总篇数

7

12

12

19

17

28

30

18

23

22

188

100

比例

3.7

6.4

6.4

10.1

9.0

14.9

16.0

9.6

12.2

11.7

100

表6文章引用参考文献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

(1)电大有关数图建设方面的研究论文的引文率为80.3%,这个数字比我国图情学平均引文率87.4%低了7个百分点;5篇及以下参考文献的占83.5%,引用10篇以上参考文献的仅5篇文献;平均引用参考文献数量为1篇,远低于图情平均引文数6.3篇。

(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

一是电大数图研究者不重视对该领域现有文献的充分利用,二是没有充分地标注所引文献,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严肃认真的研究态度,故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予以关注。

(3)尽管仍不尽如人意,但引文总数呈逐渐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喜人的现象。

2.文献被引情况

被引次数(次)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论文数量(篇)

比例(%)

0

5

2

7

8

11

12

15

11

13

19

103

54.8

1

0

4

4

4

2

5

9

4

5

3

40

21.3

2

0

1

1

4

3

4

4

2

2

0

21

11.2

3

1

1

1

1

0

1

1

1

0

7

3.7

4

0

1

0

0

0

2

0

0

1

0

4

2.1

5

0

1

0

0

0

1

0

0

1

0

3

1.6

6

0

0

0

1

0

0

0

0

0

0

1

0.5

7

1

1

1

0

2

0

0

0

0

5

2.7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9

0

0

0

0

0

1

0

0

0

0

1

0.5

10

0

1

0

0

0

1

1

0

0

0

3

1.6

总数

7

12

12

19

17

28

30

18

23

22

188

100.0

表7文章引证情况

文献被引情况反映了该篇文献的质量高低,对后人研究的帮助程度大小。

可以看到,超过一半的文章从未被引用过,成为一无用处的“废品”;大部分文章被引用了1-2次,占32.5%;被引5次或5次以上的仅占6.9%;最多的被引用了10次,共有三篇。

这些数字均远远低于同行业论文被引用情况。

3.从文献被引看核心作者群

作者

被引总次数

作者

被引总次数

原宏盛

31

程本强

4

袁昱明

18

呼新

4

晏磊

16

胡南平

4

林建平

11

季莹

4

杨绍兰

7

史灿方

4

杨挺

7

伍娟

4

郑学艳

7

朱海丽

4

青刚

6

林志军

4

张玲

6

李贤民

3.5

黄淑敏

6

刘丽娟

3.5

刘盈

5

谢国振

3.5

曹伟

4

表8文献被引与核心作者群

(注1:

仅列出了文献被引总次数在3.5次或3.5次以上的情况。

其中,非独著或非第一著者的文献被引次数减半计算)

表8将文章被引总次数降序排列,给出了数图建设方面论文被引次数较高的作者群。

结果发现:

(1)上述排名与表4有一些重复,但排序并不十分一致。

在考虑核心作者群时应把这2种情况综合起来考虑,取加权平均数。

(2)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电大系统图书馆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变化过快有直接关系——本文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未区分发文时间,使得新进入图书馆行业的研究人员近年发表的文献尚未来得及被引用。

(3)部分作者存在较多引用自己文章的现象。

4.期刊被引用情况

被引次数(次)

核心期刊

电大系统学报

普刊(除电大学报外)

数量(篇)

比例(%)

数量(篇)

比例(%)

数量(篇)

比例(%)

0

15

8.0

45

23.9

43

22.9

1

7

3.7

15

8.0

18

9.6

2

7

3.7

7

3.7

7

3.7

3

4

2.1

3

1.6

0

0.0

4

2

1.1

2

1.1

0

0.0

5

1

0.5

0

0.0

1

0.5

6

0

0.0

2

1.1

0

0.0

7

4

2.1

0

0.0

1

0.5

9

1

0.5

0

0.0

0

0.0

10

3

1.5

0

0.0

0

0.0

总数/总比例(%)

44

23.3

74

39.4

70

37.2

表8期刊被引用情况

图3期刊被引用情况

理论上说,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质量相对较高,故被引用的概率要高许多。

但上述统计数据发现:

(1)被引用次数多的是核心期刊上文章,如被引9次、10次的均为核心期刊文章。

(2)但是,约有8%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从未被引用过,约占全部期刊的1/7;被引用1次的核心期刊文章,约为全部期刊的1/6。

核心期刊上文章被引用的总比例仅占全部文章的23.3%。

(3)因此,我们在评价某篇文章质量时,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而不能纯粹以是否核心期刊为准,因为核心期刊的评价是以该刊的整体情况来看,而不能笼统地认为该刊全部文章均具备较高价值。

(4)值得注意的是,电大系统学报上发文被引用较多,占全部被引文献的39.4%,这一方面说明有不少刊登在电大学报上的文章也具备较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与电大学报刊文更符合电大系统实际情况有关。

六、研究领域分析

笔者抽取了189篇文章的关键词,剔除了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如意义、思考、认识等),再对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了一些归并、具体化,主要包括:

创新服务、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电大、电视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馆员、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电子资源、数字资源→数字资源;信息素质、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版权、著作权、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读者、读者服务→读者服务;图书馆→电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具体化)。

此外,对于几篇未标注关键词的文章,笔者选取了题名中的实词作为关键词。

由此得出以下:

有88篇文章直接使用了“数字图书馆”这一词作为关键词,说明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是适当的。

排名较前的其它关键词有:

远程开放教育(36次),电大图书馆(16次)、高校图书馆(15次)、数字化(15次)、广播电视大学(14次)、数字图书馆建设(13次)。

这些说明了数字图书馆最相关的领域。

从具体项目来看,论述较多的方面有(按关键词出现次数排名,有并列):

数字化建设、知识产权、网络环境、信息服务、信息素养、图书馆员、图书馆事业、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服务创新、个性化服务、服务创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学习支持服务、远程访问、VPN、安全策略、反向代理、馆员素质、数据结构、网络安全、网络教育、电大系统、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