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51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小题)

1.下列仪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锥形瓶B.试管C.烧杯D.量筒

2.下列各组物质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和苯B.溴和溴苯C.水和乙醇D.水和硝基苯

3.将4gNaOH固体配成250mL溶液,则Na+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0.0004B.0.016C.0.4D.16

4.《本草衍义》中对精制芒硝过程有如下叙述:

“朴硝以水淋汁,澄清,再经熬炼减半,倾木盆中,经宿,遂结芒有廉棱者。

”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溶解B.蒸发C.蒸馏D.结晶

5.仪器名称为“烧瓶”的是

A.AB.BC.CD.D

6.NaOH+HCl=NaCl+H2O,则10gNaOH完全反应所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A.4gB.4.5gC.5gD.5.5g

7.100mL2.0mol/L的盐酸中Cl—的物质的量为()

A.2.0molB.0.20molC.1.0molD.0.10mol

8.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按顺序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g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B.1.7gNH3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1L0.1mol/LCH3CH2OH水溶液中含H原子数目为0.6NA

10.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所示是树林中的晨曙,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11.有以下物质:

①NaCl溶液②熔融的MgCl2③CuSO4粉末④NaOH固体⑤金属铜⑥蔗糖。

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导电的有①②③④⑤

B.属于电解质有①②③④

C.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D.属于纯净物的只有④⑤⑥

12.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步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胶发生聚沉,继续加入又使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

A.0.5mol·L-1HCl溶液B.0.5mol·L-1MgSO4溶液

C.0.5mol·L-1KCl溶液D.蒸馏水

1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

盐酸、酒精溶液、水银

②化合物:

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纯净物:

明矾、醋酸溶液、硫酸钡

④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B.④C.②③D.②

14.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氧化物:

CO2、NO、SO2、H2O

B.碱:

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

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

Na2O、CaO、Mn2O7、Al2O3

1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2和O2的反应

B.铁与CuSO4溶液的反应

C.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

D.Zn和稀H2SO4反应

1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7.(10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杂质不要求回收),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

(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4)二氧化锰中混有少量的炭粉()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

18.(8分)按要求进行计算,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标准状况下,2.24LCl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10.8g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

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4)将10mL1.00mol/LNa2CO3溶液与10mL1.00mol/LCaCl2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19.(6分)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

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

20.(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钡(BaCO3)和盐酸反应:

________.

(2)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________

(3)Fe与稀硫酸溶液反应:

________.

(4)氧化镁(MgO)与稀硝酸(HNO3)反应:

________

(5)写出一个符合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32﹣+Ca2+=CaCO3↓________

(6)写出NaHCO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去回答本题。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坩埚、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等。

详解:

A.锥形瓶能加热,但不能直接能加热必须垫石棉网,否则会由于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故故A错误;

B.试管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故B正确;

C.烧杯能加热,但不能直接能加热必须垫石棉网,否则会由于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故故C错误;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来加热,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实验室中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

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2.D

【解析】分析:

能够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操作,说明两种液体混合物是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苯是有机溶剂,溴与苯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应用蒸馏法分离,A选项错误;溴和溴苯能够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应用蒸馏法分离,B选项错误;水和乙醇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应加入生石灰后用蒸馏法分离,C选项错误;硝基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

3.C

【解析】

根据n=m/M,n(NaOH)=4g/40g·mol-1=0.1mol,再根据C=n/V,C(NaOH)=0.1mol/0.25L=0.4mol·L-1,正确答案C。

4.C

【解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

精炼芒硝的方法是,将朴硝加水溶解,再经蒸发减半,经宿,然后结晶获得芒有廉棱者,即芒硝,涉及的操作方法有溶解、蒸发、结晶,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答案选C.

5.A

【解析】A.是烧瓶;B.是烧杯;C.是分液漏斗;D.是容量瓶。

本题选A。

6.B

【解析】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0/40=0.25mol,根据反应关系式可知,生成水的量为0.25mol,水的质量为0.25×18=4.5g,B正确;正确选项B。

7.B

【解析】100mL2.0mol/L的盐酸中Cl—的物质的量为0.1L×2.0mol/L=0.2mol,答案选B。

8.B

【解析】

根据仪器构造可知四种仪器分别是蒸馏烧瓶、漏斗、分液漏斗、蒸发器,因此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过滤、萃取、蒸发,答案选B。

9.D

【解析】

【详解】

A、48gO2的物质的量为

,一个氧气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因此1.5mol氧气中含有3mol氧原子,即3NA个氧原子,故A正确;

B、1.7gNH3的物质的量为

,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因此0.1mol氨气中含有1mol质子,即NA个质子,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即分子数为0.5NA,故C正确;

D、CH3CH2OH和水中都含有氢原子,因此1L0.1mol/LCH3CH2OH水溶液中含H原子数一定大于0.6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气体物质的量时应注意是否为标准状况,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10.C

【解析】

【详解】

A、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时,为溶液,当介于10-9m~10-7m时,为胶体,当大于10-7m时,是浊液,A正确;

B、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B正确;

C、Fe(OH)3胶体的制备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错误;

D、大气是胶体,被阳光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有关性质和制备,应注意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丁达尔效应,题目难度不大。

11.C

【解析】

【详解】

A、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以导电,CuSO4粉末和NaOH固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A错误;

B、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不属于化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因CuSO4粉末和NaOH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蔗糖属于非电解质,则不能导电,C正确;

D、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熔融的MgCl2与CuSO4粉末都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则也属于纯净物,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电解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等。

12.A

【解析】

【分析】

根据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氢氧化铁能溶于酸分析解答。

【详解】

A.0.5mol·L-1HCl溶液能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形成的氢氧化铁沉淀能溶解在盐酸中生成氯化铁和水,A正确;

B.0.5mol·L-1MgSO4溶液能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但形成的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被硫酸镁溶解,B错误;

C.0.5mol·L-1KCl溶液能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但形成的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被氯化钾溶解,C错误;

D.蒸馏水不能使胶体聚沉,D错误。

答案选A。

13.B

【解析】

【详解】

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盐酸、酒精溶液均是混合物,水银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①错误;

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aCl2、烧碱均是化合物,聚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HD表示氢气,是单质,②错误;

③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明矾、硫酸钡均是纯净物。

醋酸溶液是混合物,③错误;

④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④正确。

答案选B。

14.A

【解析】试题分析:

A.CO2、NO、SO2、H2O中各种物质都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都是氧化物,故A正确;B.碳酸钠电离产生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属于盐,故B错误;C.NH3•H2O属于碱,故C错误;D.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

15.A

【解析】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故不属于离子反应,A项符合题意。

16.C

【解析】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

H++OH-===H2O,A项错误;Ⅱ中发生反应为:

Ba2++SO42-===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项错误;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项正确,D项错误。

17.:

(1)c

(2)e(3)d(4)d(5)f

【解析】:

(1)中利用CaCO3不溶于水,Na2CO3易溶于水,加水,过滤干燥即可除杂。

(2)中KCl和K2CO3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用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

(3)中利用高温分解法,使CaCO3分解除去并生成CaO。

(4)中二者均不溶于水,可利用炭粉易燃方法,选用d。

(5)中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

18.7.1143:

51.00

【解析】

(1)标准状况下,2.24LCl2的的质量m=V÷Vm×M=2.24L÷22.4L•mol-1×71g•mol-1=7.1g。

(2)n(O)=N÷NA=3.01×1023÷(6.02×1023)mol-1=0.5mol,所以R2O5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R2O5的摩尔质量M=m/n=(10.8/0.1)g/mol=108g/mol,故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108-16×5)÷2=14。

(3)n(OH-):

n(CO32-)=(51/17):

(300/60)=3:

5。

(4)混合前后Na+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后c(Na+)=10×10-3L×1mol/L×2÷(20×10-3L)=1mol/L。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物质的量知识比较抽象,且公式及公式的变形比较多,因此,需要通过多做题目、做经典题来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19.①③⑤

【解析】

【详解】

①石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一氧化碳是氧化物,不与碱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③干冰是二氧化碳,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④碳酸水溶液中碳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

⑤碳酸钙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⑥乙醇是烃的衍生物,属于有机物;

所以属于单质的是①;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③;属于盐的是⑤;20.BaCO3+2H+=Ba2++H2O+CO2↑2H++SO42﹣+Ba2++2OH﹣=BaSO4↓+2H2OFe+2H+═Fe2++H2↑MgO+2H+═Mg2++H2ONa2CO3+CaCl2=CaCO3↓+2NaClNaHCO3═Na++HCO3﹣

【解析】

【详解】

(1)碳酸钡(B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Ba2++H2O+CO2↑,故答案为:

BaCO3+2H+=Ba2++H2O+CO2↑;

(2)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42-+Ba2++2OH-=BaSO4↓+2H2O,故答案为:

2H++SO42-+Ba2++2OH-=BaSO4↓+2H2O;

(3)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故答案为:

Fe+2H+═Fe2++H2↑;

(4)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O+2H+═Mg2++H2O,故答案为:

MgO+2H+═Mg2++H2O;

(5)CO32-+Ca2+=Ca CO3↓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可溶性钙盐的一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

Na2CO3+CaCl2=CaCO3↓+2NaCl,故答案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6)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故答案为:

NaHCO3═Na++HCO3-。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

本题的易错点为(5),要注意离子反应的意义及答案不唯一,答案也可以是K2CO3+CaCl2=CaCO3↓+2KCl等。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答题卷

考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考生须知

1、考生答题前,在规定的地方准确填写考号和姓名。

2、选择题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4、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5、保持卷面清洁,不要将答题卷折叠,弄破。

 

17.(10分)

(1)

(2)

(3)(4)

(5)

 

 

18.(8分)

(2)

(2)

(3)(4)

 

 

19.(6分)

(1)

(2)

(3)

 

 

20.(12分)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