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489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4.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牵强/勉强着迷/软着路氯气/渌水荡漾

B.请帖/字帖薄饼/户口簿冠军/夺得桂冠

C.璎路/洛阳警戒/擎天柱对峙/恃才傲物

D.烘焙/培养咀嚼/咬文嚼字肖像/惟妙惟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欠账风采亲和力和言悦色

B.蜚声抱负出洋像委曲求全

C.安详陨落汀书机兼容并蓄

D.婆姿谜语白内瘴寥若晨星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惜误的一项是()

A.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的地方。

(《汉书·匈奴传>)

D.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

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

士大夫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写人“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望着那悠远的夜空中闪烁的群星,他又回想起那有趣的童年,回想起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B、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不止一次地发生,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C、香港“占中”非法集会已经持续超过了四个星期,他们绑架民意,一意孤行,在普选问题上危言危行,破坏了政府运作、法治根基,会造成短期甚至长期的政治不稳定。

D、那件衣服太漂亮了,款式新颖,色彩鲜亮,纽扣小巧别致。

可惜我的工资太低了,买不起,只好忍痛割爱。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而关心和严格要求。

C.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D.这本书精心选配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8题。

如果将汉字视为一个生命体,其演化有两种基本方式:

渐变与突变。

渐变,常常由书写工具、材质的变迁引起。

甲骨文笔画的硬朗挺拔,是因为刻在坚硬的龟甲之上;而金文笔画的绵软饱满,是因为金文是预先由私土等制作于模具的内部后浇铸而成。

至于楷书的中正平和,是毛笔书写时代的字形逐步趋向规范和标准化的结果。

这不是一道命令下来改的,而是一点一滴的演化,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而政治常常是最强大的突变力量。

秦王朝为了政治的需要,发布“书同文”的政令,在全国推行“小篆”。

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

更大的突变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国家推行简体字改革,2000多个汉字被简化和标准化。

设计师刘治治觉得这一次简体字改革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无礼。

“无礼”不仅是指它抽离了旧文字中蕴含的传统中国式的情感迂回,更重要的是简化过程中的粗基和不讲道理。

这次简化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汉字“表意”的文脉。

“简体字改革是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法,让它‘回归’到单纯的符号状态,只剩下识别的功能。

西方的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文明的进步,因为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

相比之下,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复,一字多音,一音多字,一字多义,一义多字,古今变异,方言侄语等等,的确非常复杂。

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精英们将中国的落后归罪于文字的落后.认为是象形文字制造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队隔,我们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

这种时文字的工具主义态度本无可厚非,最初发明文字,就是为了很实用的沟通。

问题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时文字的感情一向超越功能。

只有在中国,书法被发展为一种最高形式的艺术。

它不仅是关学上的概念,且与宇宙生命相通。

练习书法曾经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这些字不仅构成他们今后理解世间万物的智性基础,一笔一画之间还涉及一种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他们从书写中领悟最初的为人处世之道,所谓“规矩”“藏锋”“欲左先右”……而正襟危坐的坐姿本身,就是学习一种对文化的态度。

“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

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用手在一个媒介上留下一些线条的痕迹,暗示了他生命的某些根本性的特征。

构谨、大气、刚强、端正、放肆、妩媚、苍凉……明明是关于人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形容字,字与人之间是一种异常亲近的关系。

所谓“书,心画也”。

(节选自陈赛(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字》,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演化的有两种墓本方式:

渐变与突变。

渐变符合历史规律,突变则违背历史规律。

B.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是文明的进步与趋势。

C.半个多世纪前实行的简化字完全切断了汉字“表意”的文脉,使汉字只剩下识别的

功能了。

D.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它最初的使用沟通的功能,学习汉字与书法涉及一种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7.根据文章的论述,下列做法不属于汉字的实用功川的一项是()

A.古代某地集市上,一“代客书信”者为一位老人给外地的儿子写同信。

B.火车站出站口,一位接人者高举“接xxx先生”大牌,上下晃动在等人。

C.传说郑板桥在潍坊做官时曾为一老婆婆滞销的扇子写了“难得糊涂”儿个字,帮助他卖扇还俊。

D.民国时期大书法家于右任,在他住的地方的一个胡同里经常有人小便,于是他写了儿个大字“不可随处小便”,让家人贴在了那里。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历史上,汉字的渐变常常是由书写工具、材质的变迁引起的;突变常常是由政治引起的。

B.发明文字是为了实用的沟通。

在文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超越了实用的功能。

C.山干汉字与中国人有种异常亲近的关系,使得汉字呈现数量庞大、笔画繁复、方言理语复杂等特征。

D.在中国,“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

一个人的汉字书写,暗示了他生命的某些根木性的特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崔元略,博陵人。

,元和十二年,迁刑部郎中。

寻除京兆少尹,数月,穆宗即位,命元略使党项宣抚。

辞疾不行,出为黔南观察使。

初,元略受命使党项,意宰臣以私憾排斥,颇出怨言。

宰相崔植奏曰:

“比以圣意切在安抚党项,乃差元略往使。

受命之后,苦不乐行,言辞之间,颇乖去就。

岂有身忝重恩,不思报效?

苟非便己,即不肯行。

须有薄惩,以肃在位,请出为黔中观察使。

”初,崔植任吏部郎中,物议以植有风宪之望。

元略因入阁,妄称植失仪,命御史弹之。

时二人皆进拟为中丞,中旨果授元略,植深衔之。

及植为相,元略以左散骑常侍使于党项;元略意植之见排,辞疾不行,被谴出。

长庆四年,入为大理卿。

敬宗即位,复为京兆尹,寻兼御史大夫。

以误征畿甸经赦免放缗钱万七千贯,为侍御史萧澈弹劾。

有诏刑部郎中赵元亮、大理正元从质、侍御史温造充三司覆理。

元略有中助,止于削兼大夫。

初,元略有宰相望,及是事,望益减。

宝历元年,迁户部侍郎。

时谏官有疏,指言内常侍崔潭峻方有权宠,元略以诸父事之,故虽被弹劾,而遽迁显要。

元略亦上章自辨,且曰:

“一昨府县条疏,台司举劾,孤立无党,谤言益彰,不谓诏出宸衷,恩延望外。

处南宫之重位,列左户之清班,岂臣庸虚,敢自干冒。

天心所择,虽惊特进之恩;众口相非,乃致因缘之说。

”诏答之曰:

“朕所命官,岂非公选?

卿能称职,奚恤人言!

”然元略终不能逃父事潭峻之名。

宝历二年四月,京兆府以元略前任尹日为桥道使,造东渭桥时,被本典郑位、判官郑复虚长物价,抬估给用,不还人工价直,率敛工匠破用①,计赃二万一千七百九贯。

敕云:

“元略不能检下,有涉慢官,罚一月俸料。

”时刘栖楚自为京兆尹,有觊觎相位之意。

元赂方在次对,又多游裴度门,栖楚恐碍己,以计摧之,乃按举山陵时钱物以污之。

太和三年,转户部尚书。

五年,出为东都留守。

十二月卒,废朝三日。

(节选自《旧唐书》

【注】①破用:

费用,耗费。

9、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以圣意切在安抚党项比:

近来

B.言辞之间,颇乖去就乖:

违背

C.须有薄惩,以肃在位肃:

严肃

D.中旨果授元略,植深衔之衔:

怨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物议以植有风宪之望不赂者以赂者丧

B.元略因人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请罪

C.众口相非,乃致因缘之说而后乃今培风

D.有凯觎相位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崔元略私心乘的一组是()

①命元略使党项宣抚,辞疾不行②受命之后,苦不乐行

③妄称植失仪,命御史弹之④故虽被弹劾,而遽迁显要

⑤然元略终不能逃父事潭峻之名⑥不还人工价直,率敛工匠破用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⑤⑥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元略考中进士后,从刑部郎中做到京兆尹,但后来因他借病拒绝受命出使党项被平相崔植弹幼,出京担任黔南观察使。

B.崔元略被宰相崔植弹幼是因为二人有旧怨。

之前崔植有希望进人御史台时,崔元略命御史弹劾他,致使崔植未能晋升中承。

C.崔元略调任户部侍郎时,谏官上奏诬陷阿演正当权宠的内常伺崔潭峻,虽然受到弹劫,但崔元略却能很快又升迁要职。

D.崔元略担任京兆尹时造东渭桥,他属下的官员贪赃。

后来的京兆尹刘栖楚因与崔元略争权而弹劾他,崔元略受到罚体处理。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元略以左散骑常侍使于党项,念植之见排,辞疾不行,被谴出。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谏官有疏,指言内常侍崔潭峻方有权宠,元略以诸父事之,故虽被弹劾,而邃迁显要。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司答问题。

(8分)

东马塍①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森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

地名。

塍(

),田间的土埂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二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①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③__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④____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⑤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⑥子曰:

“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五、(12分)

16、为下面一则新闻拟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

(4分)

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草案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烈士纪念活动。

草案称,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街接,因此草案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

17,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习主席治国理念。

不超过10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的五句话是从所给的语段中的划线处提取出来的,请你重新排序,放回划线处,

使上下文衔接起来。

(4分)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为官从政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也表明,许多干部的堕落沉沦就是从家庭道德缺失开始的。

①确实,私德连着公德,“家德”折射“官德”。

②一个不能善待父母者.何以善待百姓?

③一个对家庭缺乏道德责任感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对国家履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尽责?

④一个不能清白为人者,何以清白为官?

⑤陶行知先生说过:

“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是访害公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回忆梁实秋先生

季羡林

我认识梁实秋先生,同他来往,前后也不过两三年,时间是很短的。

但是,他留给我的回忆却是很长很长的。

分别之后,到现在已经40年了。

我仍然时常想到他。

1946年夏天,我在离开了祖国11年之后,受尽了千辛万苦,又回到了祖国怀抱,到了南京。

当时刚刚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国民党的“劫收”大员正在全国满天飞,搜刮金银财宝,兴高采烈。

我这一介书生,“无条无理”,手里没有几个钱,北京大学还没有开学,拿不到工资,住不起旅馆,只好借住在我小学同学李长之在国立编译馆的办公室内。

他们白天办公,我就出去游荡,晚上回来,睡在办公桌上。

早晨一起床,赶快离开。

国立编译馆地处台城下面,我多半在台城上云游。

什么鸡鸣寺、胭脂井,我几乎天天都到。

再走远一点,出城就到了玄武湖。

山光水色,风物怡人。

但是我并没有多少闲情逸致,观赏风景。

我的处境颇像旧戏中的秦琼,我心里琢磨的是怎样卖掉黄骠马。

我这样天天游荡,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安定下来,有一间房子,有一张书桌。

别的奢望,一点没有。

我在台城上面看到郁郁葱葱的古柳,心头不由地涌出了古人的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里讲的仅仅是六朝。

从六朝到现在,又不知道有多少朝多少代过去了。

古柳依然是葱茏繁茂,改朝换代并没有影响了它们的情绪。

今天我站在古柳面前,一点也没有觉得它们“无情”,我觉得它们有情得很。

我天天在六月的炎阳下奔波游荡,只有在台城古柳的浓荫下才能获得片刻的清凉,让我能够坐下来稍憩一会儿。

我难道不该感激这些古柳而还说三道四吗?

又过了一些时候,有一天长之告诉我,梁实秋先生全家从重庆复员回到南京了。

梁先生也在国立编译馆工作。

我听了喜出望外。

我不认识梁先生,论资排辈,他大我十几岁,应该算是我的老师。

他的文章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读过不少,很欣赏他的文才,对他潜怀崇敬之情。

万万没有想到竟在南京能够见到他。

见面之后,立刻对他的人品和谈吐十分倾倒。

没有经过什么繁文褥节,我们成了朋友。

我记得,他曾在一家大饭店里宴请过我。

梁夫人和三个孩子:

文茜、文蔷、文骐,都见到了。

那天饭菜十分精美,交谈更是异常愉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忆念难忘。

我自谓尚非馋嘴之辈,可为什么独独对酒宴记得这样清楚呢?

难道自己也属于饕餮大王之列吗?

这真叫做没有法子。

解放前夕,实秋先生离开了北平,到了台湾,文茜和文骐留下没有走。

在那极“左”的时代,有人把这一件事看得大得不得了。

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一个人相信马克思主义,这当然很好,这说明他进步。

一个人不相信,或者暂时不相信,他也完全有自由,这也绝非反革命。

我自己过去不是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吗?

从来就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连马克思本人也不是,遑论他人。

我们今天知人论事,要抱实事求是的态度。

至于说梁实秋同鲁迅有过一些争论,这是事实。

是非曲直,暂作别论。

我们今天反对对任何人搞“凡是”,对鲁迅也不例外。

鲁迅是一个伟大人物,这谁也否认不掉。

但不能说凡是鲁迅说的都是正确的。

今天,事实已经证明,鲁迅也有一些话是不正确的,是形而上学的,是有偏见的。

难道因为他对梁实秋有过批评意见,梁实秋这个人就应该永远打入十八层地狱吗?

实秋先生活到耄耋之年。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我想特别提出一点来说一说。

他到了老年,同胡适先生一样,并没有留恋异国,而是回到台湾定居。

这充分说明,他是热爱我们祖国大地的。

至于他的为人毫无架子,像对我和李长之这样年轻一代的人,竟也平等对待,态度真诚和蔼,更令人难忘。

这种作风,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总算是难能可贵。

对我们今天已经成为前辈的人,不是很有教育意义吗?

去年,他的女儿文茜和文蔷奉父命专门来看我。

我非常感动,知道他还没有忘掉我。

这勾引起我回忆往事。

回忆虽然如云如烟,但是感情却是非常真实的。

我原期望还能在大陆见他一面,不意他竟尔仙逝。

我非常悲痛,想写点什么,终未果。

去年,他的夫人从台湾来北京举行追思会。

我正在南京开会,没能亲临参加,只能眼望台城,临风凭吊。

我对他的回忆将永远保留在我的心中,直至我不能回忆为止。

我的这一篇短文,他当然无法看到了。

但是,我仿佛觉得,而且痴情希望,他能看到。

四十年音问未通,这是仅有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通音问了。

悲夫!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19:

这是一篇回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作者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自己在国立翻译馆的办公室内寄宿的生活和在台城游荡观柳的情景?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我的处境颇像旧戏中的秦琼,我心里琢磨的是怎样卖掉黄骠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站在古柳面前,一点也没有觉得它们“无情”,我觉得它们有情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作者对梁实秋先生有哪些新的认识?

请加以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和梁实秋先生的人生经历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多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

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