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46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docx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观测到的宇宙

1、天体类型:

P2

恒星是炽热、燃烧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如太阳,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热量来自_____反应,通过_____形式形成______。

星云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呈_____状的天体,其组成物质是___。

行星是沿椭圆轨道绕恒星运行球状天体,离太阳由近到远的九大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类地行星有______________,它们体积和质量较___,密度较___;巨行星体积和质量很___,密度较___,有光环,其余的行星属于_____行星。

彗星是沿_____轨道绕_____运行的冰物质天体,在近日点附近时升华成_____状外貌,哈雷彗星绕日公转周期为___年。

卫星是绕___运行的天体,如月亮。

流星体是宇宙空间中的尘埃和固体小块,绕日流星体群与地球相遇形成_______。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星云,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_____,最近的基本天体是_____。

2、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通过天体间________和_______而成。

由地球向外,依次存在_____系、_____系、_____系和_____系,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_____;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最远达_____。

二、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

1、1、 宇宙环境条件

(1)太阳的稳定,使太阳对地球光照_____,有利生物演化;

(2)地球与周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性和_____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有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2、地球自身条件

(3)______适中,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15ºC);

(4)__________适中,能吸住大气,逐渐形成适合呼吸的大气;

(5)地球内部_____逸出并凝结形成孕育生命的大洋。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考试要点2:

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反应,4H→He;

2、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

②。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标志:

太阳大气由内向外为_____层、_____层、_____层。

太阳大气的剧烈运动称______,其最主要的表现为_____、_____,存在___年的周期。

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_____,出现在_____层,它只是温度较周围略___;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为_____,它出现在_____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1)与地球_____变化有因果关系。

降水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性;

(2)影响_____层,干扰__________;(3)扰乱地球_____,产生___现象。

 

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P11

考试要点3: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1、目前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正处于_____阶段,开发宇宙的主要对象有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__(如月球上的_____)和__________。

P142、太空垃圾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P14太空垃圾的清除_______、_______。

第四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考试要点4:

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一、自转

1、自转特点

(1)方向:

绕_____运行,自____向____,在北极上空看呈___时针运行。

(2)周期:

真周期为_____日(地球自转_____度),用时________;人们常用的自转周期是_____日,它是________的周期或日变化的周期,与人们作息相关,它为___时。

9月8日20时见牛郎星在你头顶,那么9日它将在________(时间)到达你头顶。

(3)速度:

地球既无自转角速度又无线速度的地方是_____,除以上地方,各地角速度都_____,为_____,线速度由_____向_____递减;地球同步卫星公转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_____,线速度比地球_____。

2、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_____:

昼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___。

(2)使地表________的物体_____:

北半球向___偏,南半球向___偏,赤道上___偏。

(3)产生_____:

各地经度每相差___度,时差___小时,且东方时间___于西方,在数字上东方___于西方。

考试要点5:

了解公转方向、周期、轨道、黄赤交角;理解四季和五带的产生。

二、公转

1、公转特点:

(1)轨道:

接近_____的_____形,太阳位于其一个_____上,于是地球运行就存在一个远/近日点问题,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为_____,速度___,运行到远日点时为_____,速度___。

(2)方向:

与自转方向相___。

(3)周期:

真周期为1_____年,时间为___时。

(4)黄赤交角:

自转产生垂直于地轴的面_____,公转产生与晨昏线(圈)垂直的_____面,两面夹角称________,为_____;由于地球以存在________的姿态运行,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公转一周中在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一次(用时1_____年,它比恒星年略___)。

太阳直射点_____在北回归线,称_____日,_____和_____在赤道,称_____日,_____在南回归线,称_____日,6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之间,并向___方向移动。

2、公转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

受直射点移动影响,造成各地不同时期离太阳直射点距离相应变化,即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一般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纬度向两侧_____。

就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时期有两种情况: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地区,一年内太阳直射___次,故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日期不在_____日;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不可能有直射机会,这里各地在_____日都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各自一年中最大值。

香港由3月21日到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使是变___—变___—变___—变___,正午影子变化规律偏___—偏___—偏___,正午阳光可从南北投入室内,而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

变___—变___,正午影子一直偏___,正午阳光只能通过___方投入室内。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出现最低值的情况只有一种,即_____日整个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低值,以此为据,北半球为防阴影遮挡,建筑物间距主要考虑_____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比较两个纬度不同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主要比较两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大小,如6月22日新加坡比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___。

(2)昼夜长短周年变化:

公转中,晨昏线与地轴在投影上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夹角,冬、夏至,此夹角最大,达_____,即晨昏线不能平分纬线圈,昼夜不等长,一般北半球夏半年昼长_____夜长,越往北___越长,北极圈内有_____,越接近夏至日___越增长,北极圈_____范围不断扩大,夏至日北半球各地___最长,北极圈内全为_____,夏至过后北半球昼长开始_____,北极_____范围缩小,越远离夏至日昼长越___,但只要在秋分之前昼长依然_____夜长,依然是越往北___越长;春、秋分这个夹角变为_____,即晨昏线与地轴_____,即晨昏线_____于赤道,全球昼夜_____。

赤道终年__________,一般___时日出,___时日落,所以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必定为___时,与昏线的交点必定为___时,过这两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这一时间。

(3)产生四季:

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___,昼长最___的时期,冬季相反。

(4)划分五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能得到_________,被称为___带;南北纬_____以上地区,由于存在______现象,被称为____带;其余地区为____带。

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_____、与极圈度数_____,如果黄赤交角变为30度,那地球上热带、温带和寒带范围分别变___、___、___。

考试要点6:

用地球公转轨道图解释地球运动的意义,说明昼夜更替、四季形成、冬夏至日照、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变化规律。

A

C

BD

 

练习:

会考说明P10、P29、P48,李通P6-11

第二单元大气

2.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布

考试要点1:

了解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

一、大气组成

1、_____空气

(1)___:

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

(2)___:

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3)________:

______植物____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_____线,对地面有_____作用。

(4)___:

吸收_____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

产生天气现象,影响大气温度。

3、固体杂质

作为___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考试要点2:

了解大气垂直分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李通P13表)

对流层厚度由____向____递减;就时间分布而言,夏季____于冬季,所以大气污染程度较___。

1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在北冰洋上空还是在巴西上空更有利于稳定飞行?

______

2.2大气的热力状况

考试要点3:

理解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____的削弱作用和对____的保温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为____辐射,以____光___波辐射为主,大气对之削弱作用包括:

A____,即大气中____吸收紫外线,____和____吸收红外线,但主体的____光不被其吸收,所以大气对①几乎是透明的,①并没有直接加热大气,而是把热能交给_____;

B____,即____和____所起的作用。

白天多雨,这种作用强,气温较____。

C____,即____和____所起的作用,它同蓝天、黎明或黄昏太阳在地平面以下天却亮了等现象有关。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②为____辐射,属于____线__波辐射,所以大气中的____和___强烈吸收之D,使热能储存在大气中,看来____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对____辐射是透明的,而对____辐射是吸收的,这就形成了“____效应”。

③为____辐射,属于____线__波辐射,它向下的部分E称为______辐射,它一定程度地补偿了地面失去的热量,是大气保温的第二个原因。

夜晚多云,这种作用强,气温较____。

青藏高原空气____,大气对____的____作用弱,故而太阳能丰富;另一方面大气对____的____作用也弱,使这里气温低。

某地昼夜温差大是因为这里白天天气____,大气对____的____作用弱,气温高;夜里天气____,大气对____的____作用也弱,气温低。

2.3大气运动

考试要点4: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原因。

一、大气水平运动——风

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____原因,一般较冷地方近地面形成___压,较热地方形成___压,各地冷热不均表现为各地气压差异,又因为地理上所说的风为大气的____运动,所以可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____原因。

受该力作用,气流应从___压指向___压,____于等压线;风一旦形成就受____力影响,在北半球使风向___偏,直到偏到与等压线____为止;实际地面还受摩擦力影响,最终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____斜穿之;一般等压线密集,表示该地风力____。

二、城市风

城市因生活、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其气温高于郊区,形成“______”。

它致使城市上空空气____,在郊区____,并从近地面流向____,构成城郊______,称为______。

为避免郊区污染物流向城市,应将污染重的工厂或卫星城放到________之外。

2.4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考试要点5:

理解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大气环流是____性大气运动,包括亚洲东部特殊的大气环流—______。

一、三圈环流

极地地区因冷气流____,形成______压F;赤道地区因热流气____,形成______压A;30º附近因从赤道而来的高空气流在此偏至与纬线平行,不能流向高纬而堆积下沉,形成______压C;60º附近近地面因从南北两高压来的气流交锋上升,形成______压E,可见气压带____分布。

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由赤道向北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气压带、风带会随______而季节移动,一般夏季___移。

一般高压带气流____,__雨;低压带气流____,__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中纬的_____和_____气压带被陆地穿过,海陆热力差异可使它们轮流断裂成___状,夏季亚欧大陆形成_____压,它切断大陆上的_____压,使之仅残留于海上;冬季亚欧大陆形成_____压,它破坏大陆上的______压,使之仅残存于海上。

海陆分布导致中纬这两个气压带在冬夏季节被轮流切断为___状。

三、季风洋流

亚洲东部冬夏气压形势相反,形成______环流,这种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这种环流只在亚洲东部典型是因为这里背靠最大的陆地______,面对最大的海洋______,海陆热力差异___,夏季海风____,可以通过西风和副高控制区登陆,带来暖湿气流。

冬季这里盛行______压吹来的____风,天气______;夏季盛行从______压吹来的____风,天气______。

另外____________也是形成季风环流的原因,如印度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的____季风就是南半球____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的。

四、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李通P15和P19表)

 

2.5常见天气系统

考试要点6:

了解锋面、低压、高压天气系统,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特点。

一、锋面系统

冷暖气团交界面为__面。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为__锋,该锋过境时出现____、____、____天气,过境后变为____、____、____天气;夏季北方____和冬季____与之有关。

暖锋过境时为_______天气,过境后天气____、____、____;春夏锋面带与之有关。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锋,

例:

下列四幅冷、暖锋示意图,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的地点是: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中心气压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水平气流方向

 

 

垂直运动方向

 

 

天气

 

 

举例

夏秋东南沿海______(热带气旋)

夏季,副高导致长江流域_____;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导致____。

上海在台风登陆前吹______风,之后吹______风。

气旋西部吹______风,常形成___锋天气,东部吹___风,形成___锋天气。

三、锋面气旋

对大尺度的气旋,会在其前方(东部)形成___锋,在其后方(西部)形成___锋。

如右图在AD一侧为___气团,BC一侧为___气团。

ABCD中有降雨的是___、___。

下图ABCDE中表示暖锋宽阔连续性降水云系所在的位置的是___,表示冷锋狭窄云系所在位置的是___,表示带来北方夏季暴雨或春季沙尘暴天气所在位置的是___。

2.6气候形成与变化

考试要点7:

理解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气候类型

1、受太阳辐射影响,气候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类型。

热带:

最冷月均温>15℃亚热带:

0℃<最冷月均温<15℃

温带:

最冷月均温<0℃(但温海洋性气候>0℃,温差小)寒带:

全年气温大部分<0℃

2、受大气环流影响,气候类型格局基本确定:

(1)大陆西岸和内陆:

气候主要受常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的地区形成______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的地区为______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被信风或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为______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被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的地区为______气候,___季炎热干燥,___季温和多雨;终年受西风控制的地区为______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内陆地区为______气候。

(2)大陆东岸:

受特殊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影响

亚洲由南向北分别为______,(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但降水量大于1000MM;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南风);______,(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东南风,冬季西北风);______(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风向同上)气候。

3、地面状况:

(1)洋流:

在20-30度大陆西岸沙漠直濒大海是因为这一纬度西岸都有___流分布,比如澳大利亚西岸的______洋流、南美西岸的______洋流、非洲西南岸的______洋流、非洲西北岸______洋流、美国西岸______洋流;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在西部分布纬度较高,在东部分布纬度较低,呈倾斜状态是因为西部受___流影响,东部受___流影响。

(2)海洋性与大陆性:

受海洋气流影响大的地方温差__,降水____且____。

三、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有___次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______。

我国历史时期(__年左右)有__次温暖期、__次寒冷期,______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上升现象。

2.7大气环境保护

考试要点8:

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的成因、危害和治理。

三、大气环境保护: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来源

染物质

危害

治理

全球变暖

燃烧____燃料

破坏____

CO2

(吸收红外线)

海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中纬温带地区变__、成为____;高纬地区____,有利____。

1)提高能源利用技术以提高能源___率;2)采用新能源;3)保护植被;4)国际合作。

破坏臭氧层

(南极9-11月)

冰箱、空调

氯氟烃

 

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农林牧渔业生产

1)1)  减少氯氟烃排放;

2)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PH<5.6,我国东南部多)

燃烧____燃料

(我国以_____型为主)

酸性气体

(SO2、氧化氮)

河湖土壤酸化,危害鱼类农林;腐蚀建筑文物;危害人类健康

1)发展洁净煤和清洁燃烧技术;

2)综合利用煤中的硫

练习:

会考说明P11、P30、P49,李通P20-25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考试要点1了解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一、造岩矿物

地壳是由_____组成,岩石是由_____组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__,矿物是地壳中的_____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或。

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成_____,大理岩由_____组成,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有用矿物富集达到一定_____,形成_____。

二、岩石成因类型

1、_____岩:

常见的喷出岩(_____岩)和侵入岩(_____岩);

2、_____岩:

已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一般具有_____性,常有_____,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砾岩、砂岩、页岩颗粒逐渐_____,石灰岩为________而成。

3、_____岩:

已成岩石在_______和_______产生的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

如石灰岩受热成_____岩,页岩受挤压成_____岩。

考试要点2:

了解地球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对地表的影响并绘图说明。

三、地壳物质循环p61图3.9

地壳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岩浆冷却凝固形成_____岩,它在外力作用下形成_____岩,已形成岩石经

作用形成_____岩,三种岩石在地下深处受________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地表的形成,的变化,的发育都与此密切相关。

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一、地表形态变化与地质作用

使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统称________,它按能量来源分为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

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___能,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_____能,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考试要点3: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球运动:

地壳运动可分为_____和_____运动。

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_____运动,它导致地壳_____,岩层_____或_____,形成_____或_____、_____;垂直运动导致地壳_____或_____,引起地表________和________。

2、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的_____被一些________(如_____和_____)分割成许多单元,即全球___大板块。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属于_____板块,仅_____板块属于纯海洋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_____,板块之间_____,多_____、_____。

(3)板块之间彼此_____或_____,形成地表的基本面貌。

板块张裂形成_____和_____,如_______、_____。

板块相撞情况分两种:

陆洋板块相撞形成_____-_____-_____(如安第斯山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相撞而成,落基山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相撞而成,日本列岛和台湾岛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相撞而成);陆陆板块相撞形成_____(如阿尔卑斯山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相撞而成,喜马拉雅山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相撞而成)。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概念:

地壳运动引起的变形、变位是________。

2、类型:

(1)变形即_____:

它常形成_____,分_____和_____基本形态,地貌上一般_____表现为山岭(但其顶部受___力,易被侵蚀成山谷),_____表现为山谷(但其槽部受_____力,岩石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__________的结果。

(2)变位即_____:

常形成_____或_____(如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_____或_____(如_____、_____、_____);相对下沉的岩块形成_____或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断层构造带岩石_____,多形成_____、_____。

储油构造多在___斜,地下水多在___斜构造盆地。

水库选址应。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_____。

2、流水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作用。

__________作用使地表崎岖,形成_____,流水沉积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风力作用在____地区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