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224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docx

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doc

第一章:

绪论

1、阈值的定义:

无害的自然本底位与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或能量引起危害的程度的界限。

2、优先控制污染物:

优先控制污染物:

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物质);

高残留、难降解持久性化学物质;

环境激素(内分泌干扰物质);

大气中的细颗粒物…

持久性污染物: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帅选原则:

1毒性大:

具有化学毒性、或致癌(Carcinogenicity)、致畸(Teratogenicity)、致突变(Mutagenicity)、内分泌干扰作用(Endocrinedisrupting);

2持久性强:

难降解、易挥发、高残留、具有生物积累性、潜在危险性大;

3出现频率排放U:

大,在环境屮检出频率

4具可监控性:

实施监测与控制的必要技术条件相对成熟。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定义:

(POPs)是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内分泌干扰毒性,生殖毒性)、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有哪些

12种污染物是:

艾氏剂、氯丹、滴滴涕(DDT)、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等8种杀虫剂,以及多氯联苯、六氯代苯、二噁英和呋喃。

4、环监最基本的分类:

按环境监测的目的划分

按监测0的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2)应急性监测(事故性监测)

(3)研宂性监测(科研监测)

(4)本底值监测(背景值监测)

(5)其他特定目的监测

5、环监目的的划分:

污染物监督性监测:

是指为了监督和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针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而幵展的环境监测活动。

环境质似监视性监测:

环境质U:

监视性监测是指为了满足保护环境的行政管理需要,针对自然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环境监测活动。

应急性监测: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性监测是指环境灾害、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为应急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降低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减少损失所进行的环境监测活动。

污染物的本底值监测:

(背景值监测)

环境本底值是指在环境要素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环境质量的代表值(正常值),简称本底值。

环境本底值监测是一类特殊的研宄性监测,

重要基础工作,污染物阈值、评价和预测,迁移转化规律、环境标准按介质与对象划分:

6、环境检测的特点:

综合性追踪性连续性和自动化高难性规范性

7、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

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可比性完整性

8、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大题,考虑一种特定污染物的监测时)

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方案设计,优化布点,确定采样时间与方法,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9、环境标准的体系(六类两级)

六类:

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

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

国家级和地方级

10、环境监测的方法: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监测法

技术要求;有效性、先进性、准确性

第二章:

质量保证

1、质量控制:

定义(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我控制质量的常规程序,它能反映分析质量稳定性如何,以便及时发现分析屮的异常情况,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其内容包括空白试剂、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

密码样品分析和编制质量控制图。

外部质量控制

通常由常规检测以外的重心检测站或其他有经验人记来执行,以便对数据进行独立评价,各实验室中发现存在系统误差等问题,以便及时校正、提高检测质量。

常用的方法是分析标准样品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评价和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等。

2、质量保证主要内容包括.•

(1)制订监测工作计划;

(2)根据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确定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和控制目标;

(3)规定样品的采集、预处理以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

(4)统一数据处理和评价的要求、方法等。

(5)质量控制是对于分析测试全过程的具体控制措施和方法,它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

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企面质量管理,

内容:

它包含了保证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是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

3、质量保证工作内容:

(1-15)

号质量保证工作内容

总体设计具体采样点选择采样系统选择分析方法监测仪器选择设备装置的安装和布局标准的可追踪性标准工作

监测仪器日常零点、跨度值的检查与调节零点规定以及相应的数据修正工作监测仪器单点和多点标准频次的规定和控制性检查

预防性和弥补性的维护工作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有效性的鉴别监测数据精密度、准确度和完整性、代表性及可比性检验

有关质量控制的文件及文件管理

4、准确性用什么来表示:

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客观环境的真值的符合程度。

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精密度用什么方法来衡量:

精密性是指测定结果达到要求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特性。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可川来表示精密度。

数据的精密性进一步还可由以下三方面表达:

精密性(precision)

1平行性(replicability)

2重S性(repeatability)

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灵敏度:

是指待测物浓度或质量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量,常用你准曲线的斜率來度量R敏度。

加标冋收率:

平行双样:

什么是标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量)与相应的测量信号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工作曲线、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5、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而质量管理,

它包含了保证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是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

有效措施。

只有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为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5、(定义与区别)

检出限

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屮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信号力空白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3倍所对应的浓度或质量。

测定下限

测定下限(1imitOfquantitativedctermination,LQD)是指在满足分析误差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U:

测定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

U:

信号为空白测量伉的标准偏差的10倍所对应的浓度或质量

最佳测定范围

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力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最佳测定范围应小于方法的适用范围。

6、误差、偏差用来干嘛?

误差与偏差

一、真值(xt)在某一时刻和某一位置或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客观值或实际值称为真位。

真位包括理论真位和约定真位。

二、误差及其分类测量值与真值不一致,这种矛盾在数值上表现即为误差。

误差按其性质和产生原因,可分力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误差的表示方法:

分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分绝对误差:

测W:

值(X,单一测量值或多次测量的均值)与真值(xt)之差,有正负之分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X100%

偏差:

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等。

1、绝对偏差(</)是测定值与均值之差。

2、相对偏差是绝对偏差与均值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3、平均偏差是绝对偏差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

4、相对平均偏差是平均偏差与均值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相对平均偏差=d/xX100%

标准偏羞

样本标准偏差用S或者5D表示,标准偏差的平方称为方差。

样本相对标准偏差:

又称变异系数,是样本标准偏差在样本均值中所占的百分数,记为CvoCv=S/x*%100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偏差:

当测量次数无限增多时,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偏差分别以和o表示:

8、极差:

一组测量值中最大值(xmax)与最小值(xmin)之差称为极差,又称全距或范围误差,表示误差的范围,通常以R表示:

R二xmax-xmin

总体、样本和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代表一组变量的平均水平或集屮趋势,样本观测屮大多数测量值靠近平均数。

1、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最常用的平均数,其定义为:

几何均数:

当变量呈等比关系,常需用几何均数,其定义为:

ILS

■xlg-21

-1((Xlg

巾位数:

将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巾间的数据即为巾位数,若为偶数取巾间两数的平均值。

4、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据。

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当监测数据是正态分布时,.其算术均数、屮位数和众数三者重合。

误差的分类

表94误差的分类

、口若

别称

定义

系统误差

可测误差、恒定误差或偏倚(bias)

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

由测畳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现性,并不因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少系统误差。

可以是方法、仪器、试剂、恒定的操作人员和恒定的环境所造成。

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

是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规律。

过失误差

粗差

测量过程中犯了不应有的错误所造成,它明显地歪曲测畳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改正。

7、常规监测质量方法:

(1)对照实验(controlexperiment)

(2)空白实验

(3)加标回收率:

回收率=(加标样品测定值一样品测定值)/加标量*100%

8、质量控制图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

类别:

1均数控制图、

2均数一级差控制图、

3标准偏差控制图、

4回收率控制图等。

其中均数控制图应用最为广泛,它是检验测量过程中是否存在粗差,检验平均值漂移以及数据缓慢波动的有效方法。

均数-极差控制图

优点:

有时分析平行样的平均值与总均值很接近,但极差较大,显然这属于质量较差的控制图。

而采用均数-极差控制图就能同时考察均数和极差的变化情况。

包括下述内容xR

9、离群数据概念:

可疑数据与正常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分布总体,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a数据,称为离群数据

10、迪克逊检验法:

此法适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离群值,本法屮对最小可疑值和最大可疑值进行检验的公式因样本的容量(n)不同而异。

1将一组测量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xl、x2、x3、-xn,xl和xn分别为最小可疑值和最大可疑伉;

2Qffl

3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和样本容量(n),求临界值(Qa)

4若Q

若QO.05

若Q〉QO.01则可疑伉为离群值。

第三章:

大气监测与水监测

1、TSP

总悬浮颗粒物:

漂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小于100mTSP曾是中国唯一的环境大气颗粒物监测指标,现仍用作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作业场所粉尘的检测可吸入颗粒物(PM10):

粒径在10um以下的颗粒物人部分PM10能够沉降在咽喉以下的呼吸道部位

PM2.5:

粒径在2.5tim以下的颗粒物

大部分PM2.5能沉降于呼吸道中,许多致癌和有毒物质如苯并[a]芘等多富集在PM2.5颗粒物上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飘尘:

飘尘指可在大气屮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分为PM10(粒径<10Mm)和PM2.5(粒径〈2.5Mm)。

PM10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PM2.5的危害则更为严重。

降尘:

降尘是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径大于lOum,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

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力评价大气污染物程度的指标之一。

2、气体体积的换算{两种换算方法}

1.由采样现场的气体流量Q(L/min)和持续时间

(S,min)即可求出现场采样的体积Vt=QS(L)

2.同时记录现场采样温度tCC)和大气压力Pa,再将现场体积Vt挽算成参比状态的气样体积,以便统一比较。

参比状态:

温度为298K,压力为101.325kPa4、大气必测项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

硫酸盐化速率、

灰尘A然降尘景

5、釆样点的布设原则与要求:

优化布点的原则和要求污染物浓度污染源工业分布人口密度超标情况

监测类型

6、布点法有哪些

扇形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

7、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重量法

TSP和PM10: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己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中流量和小流量采样法。

TSP(mg/m3)=(m2-ml)X1000/QN*t;

式中:

ml,m2——采样前和采样后滤膜的质量,g;

QN一一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流量,m3/min;t采样时间,min;

中流量(50—150L/min)采样使用中流量采样器,所用滤膜直径比大流量采样器小,采样和测定方法同大流量法。

飘尘重量浓度的测定A重量法

1大气飘尘采样器

2采样方法:

a低流量采样

b大流量采样

9、大气釆样常用的采样方法

1.直接采样法

1被测组分浓度商

2分析方法灵敏度高

2.浓缩采样法(为什么要浓缩采样)

1被测组分浓度低

2分析方法灵敏度不够高

10、浓缩采样法有哪些:

(1)溶液吸收法

(2)填充柱阻留法

(3)滤料肌留法

(4)低温冷凝法

(5)扩散(或渗透)法

(6)自然沉降法

(7)静电沉降法

11、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12、金属测定的国标法:

汞:

冷原子吸收法

13、气态和蒸汽态(S02、CO、NOx的测定方法)

(1):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1.紫外荧光法

空气中的S02被吸入仪器反应室后,吸收紫外光(19(T230nm)激发生成激发态S02,当它回到基态时,发射出荧光紫外线(240~420抓),其发射荧光强度与S02浓度成正比。

用光电倍增管及电子测量系统测量荧光强度,即可测定S02的浓度。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大气中的S02,选择性好,不消耗化学试剂,适于连续自动监测,己被世界卫生组织用于全球监测系统。

2.溶液电导法

3.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4.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之一)

5.钍试剂法(分光光度法之二)

6.碘量法

(2)N0X测定方法

1)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Saltzman法)

测定N02的(GB/T15435-1995)

测定NOX的(GB/T15436-1995)

2)化学发光法

3)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4)酸碱滴定法(高浓度氮氧化物)

(3)一氧化碳的测定

接冷原子吸收法(汞置换法)

在180°的温度下,CO与HgO反应,释放出Hg蒸气CO+HgO-*Hg(g)+CO2

利川汞蒸气对253.7nm紫外线的吸收作川,将上述反应后的气体导入冷原子测汞仪中,测定其吸光度。

汞置换法CO测定仪流程图分析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CO

CO、C02等气体,对红外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

每种气体的吸收波长不同(CO吸收4.65微米),

且S大吸收峰的波长范围较窄。

因此可利用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的吸收作用进行该物质的测定。

国产QGS-08型CO红外分析器,就是测定CO的专用仪器。

1.红外光源一一发出能量相等的两束红外光;

2.切光片一一被同步电动机带动的扇形切光器转变成一定周期的断续光;

3.滤波室一一内充C02和H20等气体;

4.测量室一一通过气样。

5.参比室——内密封有不吸收红外线的气体如02和N2

6.调零挡板;

7.检测室;一一巾金属膜片分隔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室,金属膜和另一片金属构成电容式换能器。

检测室的上丁两室中密封有等量的C0。

8.放大及信号处理系统;

9.指示表及记录仪

14、气相色谱法部件的名称(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15、分光光度法: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四氯汞钟-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

方法原理和测定条件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液:

四氯汞钾光度法的显色剂:

对品红+甲醛H3P04少,pH1.6±0.1,Amax=548nmH3P04多,pH1.2±0.1,Amax=575nm

注意事项:

①温度,酸度,显色吋间等因素影响显色反应;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操作条件应保持一致

②氮氧化物,臭氧及锰,铁,铬等离子对测定有干扰。

一一采集后放罝片刻,臭氧可自行分解;

一一加入磷酸和乙二胺卩4乙酸二钠盐可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4.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该法避免了使用毒性大的四氯汞钟吸收液,灵敏度、准确度与四氯汞钟溶液吸收法相当,且样品采集后相当稳定,但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

S0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0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Amax=577nm,分光光度法测定。

当用10mL吸收液采气10L时,最低检出浓度0.020mg/m3。

l-aN02的测定(Saltzman法)(a)二氧化氮(N02)的测定(GB/T15435-1995)①原理:

空气屮的N02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l-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测定吸光度。

N02浓度的计算公式。

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15、静态配气与动态配气的区别和用法:

利用原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两大类静态配气法做法:

把一定:

W:

的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入到己知容积的容器屮,再充入稀释

气体混匀制得。

1.静态配气法

(1)注射器配气法

(2)配气瓶配气法(常压、正压、高压)

(3)塑料袋配气法

(4)高压钢瓶配气法

2、动态配气法-1:

钢瓶连续稀释法

以高压钢瓶为气源,将原料气以恒定小流量送入混合器,被较大量的净化空气稀释,用流量计准确测量两种气体的流量,然后计算标准气的浓度配制吋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a杂的自然因素影响,污染源的多样性以及气体保存上的困难,标准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取得,必须人工配制。

制取方法因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异。

挥发法一一对挥发性较强的液态物质,可利用其挥发作用制取;

化学反应法一一不能川挥发法制取的可使川化学反应法制取,但这样制取的气体常含有杂质,要川适当的方法加以净化以下是水的监测:

16、水的监测控制项目有哪些(不考)

根据我国水环境现状特征,FI前阶段纳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主要有COD、石汕类、氨氮、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

选测指标包括悬浮物、挥发酚、硝基苯类、B0D5、TO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总铬、铜、锌、总氮、总磷、余氯等。

18、项目与频次(5+x)

19、水样的类型:

20、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必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总体质量原则)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K域环境的污染特征;(污染特征原则)尽可能以扱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具有代表性的水环境信息,(经济性原则)

同时还要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可行性和方便性原则)

(1)行政区或国际河的入口、山口或岀入国境口。

⑵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fli口。

⑶水资源的功能区。

(4)支流汇合LI上游、混合处,入海口,潮汐段和水土流失区。

(5)居民区、排污口(区)的上游和下游。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而重合;交通方便,岸边标志明显。

各类监测断面的设置目的

背景断面提供某一完整水系未受人类影响的水环境背景值

对照断面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提供本区域水环境的本底值

控制断面了解某一区域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

消减断面了解经稀释扩散和自净后,某一区域河流水质情况

背景断面的设罝方法: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完整水系的背景值应设置在不受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影响的河段;

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如选定的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水土流失,则设在水土流失区上游;

设置数目应根据需要而定。

对照断面的设罝方法

具体判断某水域环境污染程度时,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本区域水环境的本底伉

应设置在某一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

于排污口上游100〜500m;

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之前的地方;

应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冋流处;

设置数目一般为1个,但是如果有主要支流时应酌怙增加。

控制断面的设置方法

是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而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应由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

一般可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还应考虑对纳污:

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而所控制的纳污兑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址的

80%:

需设置若干个,具体数H视河流实际情况而定消减断面的设置方法

废水和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稀释、降解,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评价河流对污染物稀释情况

应设罝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一般可设賈在最后一个排污口的下游1500m处;

设置数目应根据需要而定。

21、采样点的设置方法

对于江河、渠道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亦称“三断面法”

采样断面——采样垂线一一采样点位

22、按釆样点位与时间特点的分类

22、水样运输保存要求

原则:

将物理化学生物的变化降低到最低限度目标:

以减少避免组分变化及损失或増多

23、预处理重点,浓缩分离4.4消解的作用:

4.4

24、氨氮监测有哪些

凯式氮定义:

25、COD和BOD监测方法的实验步骤(重点):

4.8

(高锰酸钾指数和重铬酸钾)两种监测方法的区别:

作业题好氧有机物的指标,CODBODTOC,有什么区别?

作业题:

26、水和大气富集和分离的方法4.427噪声的两种计算方法(叠加和加减)

(1)、噪声污染的特点:

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

不带来化学污染物质,只是巾于声能一人耳朵一危害

噪声源的分布广泛而分散,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传播不远;

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声源停止,噪声消失,无积累现象,不留痕迹。

(2)、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分贝

定义:

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

并乘以10(或20)

表示为dB

N=101gAl/A0

A0是基准量(或参考值)

A1是被量度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