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183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docx

中财经济学考研试题

中央财经大学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资本有机构成

2.垄断利润

3.股份公司

4.价格机制

5.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判断下列论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15分)

1.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生产,这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固定资本就是投放到生产资料上的不变成本,流动资本就是投放到劳动力上的可变成本。

3.生产性流通费用在必要的限度内,能增加商品价值,并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

4.跨国公司就是国际卡特尔这种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与完善。

5.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简述题(每题7分,共21分)

1.简述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3.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四)论述题(14分)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二、西方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正常商品的价格上升,则()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2.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当政府对单位产品征收定量税时,()

A.若此产品的需求比供给富有弹性,则价格上涨占定量税的比重大。

B.若此产品的需求比供给缺乏弹性,则价格上涨占定量税的比重大。

C.此产品的互补品价格上涨。

D.此产品的替代品下降。

3.如果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大于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

()

A.同时增加资本和劳动

B.同时减少资本和劳动

C.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D.增加资本,减少劳动

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实现了长期均衡时,()

A.每个厂商都得到了正常利润

B.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都为零

C.行业当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或退出

D.以上都对

5.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

A.消费者获得相同满足的轨迹

B.社会可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组合

C.商品转换的机会成本递减

D.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6.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条件下才可发挥()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7.假定某国1990年和1995年的名义GNP分别为1200亿和2000亿元,GNP的折算数分别为1.0和1.5。

我们可推论1990年和1995年之间的()

A.名义GNP上升33%

B.实际GNP不变

C.实际GNP上升11%左右

D.实际GNP下降

8.奥肯定律涉及:

()

A.失业率与产出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B.实际产出增长和名义产出增长的关系

C.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D.实际工资率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

9.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则()

A.LM曲线为正斜率线,且货币政策出现弱效应

B.IS曲线为垂直线,且货币政策出现强效应

C.总需求曲线较为平缓

D.总需求曲线较为陡峭

10.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

A.该国是资本输入国

B.该国储蓄能支持本国的国内投资

C.该国储蓄能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

D.以上都对

(二)简述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自然垄断条件下平均总成本持续降低,分析垄断厂商的均衡。

如果政府对其实行限制价格,可采取哪些措施?

试分析其效果。

(要求图示)

2.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

(三)计算题:

(10分)

假定一国的国内自发性消费为2000亿美元,对国内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为70%,可支配收入的边际进口倾向为10%,且对国外产品的支出没有自发部分。

国外消费者花500亿美元购买本国的产品。

政府共支出2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直接支出,1000亿美元付给公众自由处置。

投资固定为3000亿美元。

试求:

1.这个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

2.如果国外对本国产品的支出加倍至1000亿美元,新的均衡收入与这个经济的乘数是多少?

 

答案部分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资本有机构成:

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之间的比例。

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2.垄断利润:

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资本家获取垄断利润的途径是:

(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通过用垄断价格购销商品,掠夺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

(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

(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3.股份公司:

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信用基础上产生的显得企业组织形式。

它以社会资本的形式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实现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资本从分散走向集中,意味着资本本身的社会化。

股份公司作为显得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本身并不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

股份公司的性质,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4.价格机制:

指市场竞争中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机制起重要作用。

价格机制基本功能:

传递信息、调节供求、刺激生产和调节收入。

5.按生产要素分配:

指各种要素都应根据其在生产中所做出贡献的大小来参与收益分配,获得相应报酬。

生产要素是指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投入品,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企业家才能、土地、信息等。

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分配的基础。

十四大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所有制多元化也逐步形成。

这一变化决定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不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判断下列论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15分)

1.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生产,这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答:

此观点是正确的。

资本的总公式是:

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

这一公式既适应厂商业资本,也适用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

其矛盾表现在:

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无论是G—W,还是

,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但是资本总公式表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固定资本就是投放到生产资料上的不变成本,流动资本就是投放到劳动力上的可变成本。

答:

此观点不正确。

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规定资本只包括劳动资料。

可变资本单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力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3.生产性流通费用在必要的限度内,能增加商品价值,并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

答:

此观点正确。

生产性的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它是一种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

它包括商品的运输费、包装费、保管费和加工费等等。

这部分费用虽然在流通领域中支出,但它却是为最后完成使用价值的生产并使之进入消费领域,从而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是一种生产性的开支,在性质上同生产费用没有区别。

从事运输、包装、保管、加工等工人的劳动,和产业工人的劳动一样,不但能将所消耗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并且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使商品的价值增加。

4.跨国公司就是国际卡特尔这种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与完善。

答:

此观点不正确。

国际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

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格;随着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卡特尔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而逐渐减少,一种新的国际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跨国公司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大垄断企业。

跨国公司与国际卡特尔的最大区别是,它是由一国的垄断组织或是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对国际卡特尔的取代,而不是其完善和发展。

5.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答:

此观点正确。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在这个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商品交换和资本的流动,获得本国希望得到的比较利益。

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简述题(每题7分,共21分)

1.简述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答:

(1)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

马克思首创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

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虽然已经意识到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却忽略了劳动也具有二重性。

马克思先从单个商品这种表象开始,分析了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马克思从来没有把使用价值排除在他的研究视野之外,不仅认为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的物品即具有效用,而且认为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接着分析了商品的两个因素来源于同一劳动过程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首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变成了科学。

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马克思同时指出,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抽象劳动的规定性也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是不同的,我们当前认为的简单劳动就是过去某个社会时期的复杂劳动。

马克思并没有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把简单劳动仅仅固定在原始的简单劳动上,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只有这样,构成价值实体的简单抽象劳动才具有可比性。

(2)劳动二重学说的重要意义:

劳动二重学说揭示了简单商品生产中的一个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劳动首先是私人的劳动,“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完全由生产者私人决定”。

另一方面,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分工中的一部分,劳动成果是用来交换的,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它又转化为直接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交换,而能够交换,则说明了各种形态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具有可以等价比较的共同性。

于是马克思提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个概念。

私人劳动都是具体的,它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社会劳动表现为抽象的人类一般劳动——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它形成了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

劳动二重性学说正确地揭示了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以及如何形成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质财富生产与价值生产的辩证关系,也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真谛在于揭示劳动的本质,揭示其对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所起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是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反对对劳动者的剥削,倡导人类全面解放和发展。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

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

其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加快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其中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

而剩余价值正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

如果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的可变资本,n为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

M=m'·v·n。

可见,M与n成正比例关系。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其计算公式为:

M'=M/v=m'·n。

可见,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3.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

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下基本要素:

(1)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所谓的市场主体是指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人和群体。

市场主体必须具有对交换客

体的直接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利。

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必须享有上述权利,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

现代市场经济是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要求很高。

因而要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除了享有现代市场经济赋予的权利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给出的“游戏规则”。

(2)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整体性、联系性和开放性。

体表现在:

一是各类市场相互联系成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二是地方市场与国内大市场融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融入国际市场体系。

(3)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现代市场经济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运行的。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一种内在调控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维护市场经济有序运转的条件。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社会性保障的制度。

(5)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筑在现代文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因而在分配上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以及资源配置既要受提高效率和经济增长等经济因素的引导,也要受社会公平等人文价值因素的约束。

在一次分配领域,完善市场机制和规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在二次分配领域,政府调整个人收入和地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社会公平。

(四)论述题(14分)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答: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我们的所有制结构。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保持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优势;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之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坚持公有制占主体,能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实施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这是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公有制是指所有制的性质而言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公有制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二者是内容形式的关系。

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的优越性能否得到发挥,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处于主动地位。

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股份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2)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特性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把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

它一方面保持了联合劳动和互助合作的性质,另一方面允许职工持股,实现资本联合,使职工既是公有财产的所有者,也是个人财产的所有者,因而强化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3)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得以广泛发展。

在很多企业,股本来自不同的所有制单位,有的是国家控股,有的是国家参股,有的是以集体股为主,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融合发展的局面。

这当中,无论是国家或集体控股或参股的部分,都应包括在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之内。

实现形式并不是某一所有制所特有的,这一种所有制可以利用,那一种所有制也可以利用,这些形式本身并不存在姓“私”姓“公”或姓“资”姓“社”的问题,关键在于所有制的成分或所有制的构成。

对于公有制来说,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实现形式,都可以利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现阶段主要任务是要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清理、修订和剔除一切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营造从宪法一直到劳动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公平法律环境;放宽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待遇,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一样享受“国民待遇”;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和监管。

二、西方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正常商品的价格上升,则(B)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2.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当政府对单位产品征收定量税时,(B)

A.若此产品的需求比供给富有弹性,则价格上涨占定量税的比重大。

B.若此产品的需求比供给缺乏弹性,则价格上涨占定量税的比重大。

C.此产品的互补品价格上涨。

D.此产品的替代品下降。

3.如果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大于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

(C)

A.同时增加资本和劳动

B.同时减少资本和劳动

C.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D.增加资本,减少劳动

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实现了长期均衡时,(D)

A.每个厂商都得到了正常利润

B.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都为零

C.行业当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或退出

D.以上都对

5.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B)

A.消费者获得相同满足的轨迹

B.社会可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组合

C.商品转换的机会成本递减

D.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6.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条件下才可发挥(D)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7.假定某国1990年和1995年的名义GNP分别为1200亿和2000亿元,GNP的折算数分别为1.0和1.5。

我们可推论1990年和1995年之间的(C)

A.名义GNP上升33%

B.实际GNP不变

C.实际GNP上升11%左右

D.实际GNP下降

8.奥肯定律涉及:

(A)

A.失业率与产出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B.实际产出增长和名义产出增长的关系

C.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D.实际工资率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

9.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则(D)

A.LM曲线为正斜率线,且货币政策出现弱效应

B.IS曲线为垂直线,且货币政策出现强效应

C.总需求曲线较为平缓

D.总需求曲线较为陡峭

10.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

A.该国是资本输入国

B.该国储蓄能支持本国的国内投资

C.该国储蓄能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

D.以上都对

(二)简述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自然垄断条件下平均总成本持续降低,分析垄断厂商的均衡。

如果政府对其实行限制价格,可采取哪些措施?

试分析其效果。

(要求图示)

答:

(1)自然垄断的定义

自然垄断的一个特征是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说,存在规模经济。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使得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小,所以平均成本曲线在很高产量的水平上仍然是下降的。

一般来说,供水行业、供电行业、通讯行业等都具有这一特征。

例如,供电设施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一旦供电系统建成以后,每生产一度电所增加的可变成本是很小的。

(2)自然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的均衡

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表现出规模经济,所以,其经济效果肯定要比几家厂商同时经营时高。

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往往更引起经济学家注意的是,自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同样存在着由于缺乏竞争所造成的垄断厂商的高价格、高利润以及低产出水平等经济效率的损失。

可以通过下图来加以分析:

在图中,在无管制的情况下,垄断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的价格为Pm,产量为Qm,价格显然高于边际成本MC。

而此时的产量也是非常低的,只有Qm.。

这就是在自然垄断情况下,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均衡情况。

 

P

Pm

P2

AC

P1

MC

MR

d(AR)

Q1

Q2

O

Q

Qm

(3)规避自然垄断政府采取的价格措施及效果分析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一些公用事业、通讯业和运输业都处于政府的管制之下。

政府主要通过价格管制来规避自然垄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自然垄断的政府管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①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

垄断厂商索取的价格一般都高于边际成本,而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厂商的价格不应该定得过高,价格应该正确地反映生产的边际成本,由此,便有了边际成本定价法。

那么,如果管制机构按照成本来规定价格,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在政府管制的情况下,按边际成本定价法即P=MC,厂商的价格下降为P1,产量增加为Q1。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自然垄断厂商是在AC曲线下降的规模经济段进行生产,所以,MC曲线必定位于AC曲线的下方。

也就是说,按边际成本MC所决定的价格P1一定小于平均成本AC。

因此,在管制价格下,厂商是亏损的,厂商会退出生产。

这样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