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90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docx

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为1958年某报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D、科学种田,成果丰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①中共七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

奶奶说:

‘很久以前,大家都很穷。

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A、“一五”计划期间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为克服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大跃进”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

C、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D、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宣传壁画烙上时代的印记。

图中所示内容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

A、瞎指挥

B、浮夸风

C、共产风

D、高速度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古到今,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

”——龚忠武:

《中国向农村的贫穷开战》

(1)革命时期,“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

请以你了解的历史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2)在建设时期,“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

请举正反两面例子印证此结论的正确性。

(3)这个论断在今天的中国是否还适用?

如果你认为适用,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如果你认为不适用,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2)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

3)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谁在什么场合说的?

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什么方针?

5)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

这次会议简称什么?

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现职。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专题知识结构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

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材料二为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在材料三“知知识结构图”上A,B且两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

实现转折后,我党探索出一条什么新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如果对你所学了的这段探索历史进行简单小结的话,你会发现这样一条线索:

“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哪些成就的取得?

“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

“出现失误”指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请你分析一下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有哪些?

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至少写两点)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