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855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x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概述

1.1评价目的

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

对性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排土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评价依据

1.2.1依据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2011.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1.2.2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1.13);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3.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1.1);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第586号(2011.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7.19)。

1.2.3部门规章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9.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6.3.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8.2.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9.1);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2009.6.8);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9号(2011.7.1);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6.1);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2005.2.1);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7]135号(2007.6.20);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

[2010]17号(2010.8.2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2009.3.9)。

1.2.4地方法律、法规

《****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9.1);

《****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2005.5.1);

《****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1号(2012.3.1)。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1997.12.22);《****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2号(2009.2.1)。

1.2.5地方规章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冀安监管一[2003]10号(2003.3.24);

《关于印发〈****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实施办法〉的通知》冀安监管一[2005]55号(2005.9.16);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冀安监管一[2011]86号(20117.15)。

《****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冀法审【2007】6号;

《****市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保市政

【2005】132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通知》保市府办【2010】70号(2010.4.9);

《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1.1.26)

1.2.6标准、规程、技术规范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6-2006)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及GBZ2.2-200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2.7依据的基础资料

企业提供与现场勘查搜集的其他有关基础资料

1.3评价对象及内容

1.3.1评价对象

本次现状评价的对象为***********排土场。

1.3.2评价内容

***************排土场危险源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

(1)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

(2)企业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4)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类型及危害程度;

(5)周边环境影响;

(6)排土场的安全度;

(7)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8)评价结论与建议。

1.4评价程序

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和评价报告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

该阶段由评价人员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危险源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选择评价方法。

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

该阶段通过对公司基本情况和危险源进行调查,确定其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对策措施与建议。

第三阶段为评价报告编制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与综合评价结论,完成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2企业概况

2.1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开采矿种:

开采方式:

生产规模:

矿区面积:

2.2矿山位置及范围

***********位于****,隶属*******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

东经****,北纬****。

该矿批准的开采范围拐点坐标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为:

1,X:

***Y:

***

2,X:

***Y:

***

3,X:

***Y:

***

4,X:

***Y:

***

5,X:

***Y:

***

6,X:

***Y:

***

2.3自然地理条件

***********矿区地处******。

出露基底岩石为阜平期变质岩,岩浆岩为****,矿区内无断层及褶皱等构造。

本矿区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2.4矿山储量及服务年限

截止到2007年10月18日,矿区内保有经济基础资源储量为(122b)99.28×104m3,荒料量29.78×104m3。

如果按照3.333×104m3/年矿石,1×104m3/年荒料的规模组织生产,按回采率98%计算,矿山的服务年限为26.26年。

2.5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该矿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季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9.4~13.5℃;年平均降水量570~670mm。

当年11月至翌年3月为冰冻期。

2.6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该矿区内无常年地表水体,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区内沟谷发育,利于地表迳流,降水绝大部分呈地表径流排走,小部分沿着表层裂隙和孔隙渗入地下,补给来源有限。

开采后未发生水文地质问题,矿坑内无积水。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7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矿体产于辉长岩体中,岩石整体性较好,节理及裂隙不发育,矿体开采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2.8排土场基本情况

2.8.1位置与交通

排土场位于****,从***国道经乡级公路及石子路通往场区,交通较便利。

2.8.2地形、地貌

排土场位于*****,海西期构造运动期间,有玄武岩喷出及花岗岩侵入,山体表面受风化构造作用较强。

排土场地层由于受风化构造作用影响,山体上部陡峭,下部较缓,表层有0.1-0.3m残坡积层覆盖,植被较发育,山体下部岩石裸露情况较厚。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2.8.3气候及冻土深度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一月份平均气温-4.9℃,七月份平均气温26.4℃。

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排土场区冻土深度0.6m,属季节性冻土。

2.8.4水文地质条件

排土场堆积物主要为粒径不等的渣石,透水性强,下伏沟底残坡积层以碎石为主,砂土充填,透水性较强。

渗透系数50-150m/日,进入排土区的雨水很快经堆积的废石层排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8.5排土场现状

排土场长约70.0m,宽约50.0m,排土场区高点标高321.0m,低点标高308.54m,相对高差12.46m。

排土场作业平台表面散落体积不等的碎石,作业平台不平整;坡顶线呈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有3%左右的反坡;排土作业平台未设置安全车档。

排土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属山洼形排土场,汇水面积较小,排土场现状堆积物主要为粒径不等的渣石。

弃渣岩性以玄武岩、花岗片麻岩为主,含少量砂土,粒径不等,均属硬质岩石组成,弃渣堆放规律上细下粗,堆放坡度35°-40°。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现对该排土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其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

3.1排土场滑坡危害

排土场的滑坡是由于松散固体大规模错动、滑移,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危害。

排土场滑坡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种:

(1)建设初期排土场勘察设计、建设不符合要求。

有些联合企业在矿山基建初期,往往缺乏富有矿山生产经验的基建管理决策人员,这样,排土场建设质量的重要性在一开始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和排土规划设计等涉及到排土场建设质量的许多重要方面常被忽视。

加之对矿山建设进度的过分关注,排土场在投用前对其底部的软弱层不清理或清理不彻底,这就给排土场滑坡埋下了隐患。

(2)生产中排土不科学,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排土作业。

初期排士场底部排弃的疏水性块石厚度不够,或在生产的某一时期,进行岩土混排,从而人为地在排土场内部形成了软弱面。

(3)排水设施不健全。

导致排土场滑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大气降雨和地表水对排土场的浸润作用,排土场初始稳定状态发生改变,稳定性条件迅速恶化。

如果在暴雨时,排土场排水不及时,大量的地表水便汇入排土场。

雨水渗入内部后,排土场原来的平衡状态便会发生变化,排土场充水饱和,一方面增加了排土场重量,同时又降低了排土场内部潜在滑动面的摩擦力,从而形成排土场滑坡。

(4)人为因素。

不可否认,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农村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滥采滥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有的村民在靠近排土场的坡底和两侧进行采石、取土活动,削弱了排土场的底部抗剪力和两侧的阻挡力;此外临近排土场的爆破振动效应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上述危害排土场安全的人为因素极有可能引起排土场滑坡。

(5)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

排土场滑坡除了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外,有时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也会造成排土场滑坡,例如,地震、大暴雨等。

3.2泥石流危害

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条件:

泥石流区内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山坡地形陡峻,具有较大的沟床纵坡;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

(1)水动力成因泥石流是大量松散的固体物料堆积在汇水面积大的山谷地带,在动水冲刷作用下沿陡坡地形急速流动。

这种成因的泥石流主要是受发达地表水系的影响。

(2)重力成因泥石流是吸水岩土遇水软化,当含水量达到一定时,便转化为黏稠状流体。

此外,亦可能由坍塌、滑坡体直接转变为泥石流。

根据R·A拜格诺的颗粒流理论,黏滞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在动能作用下,彼此撞击频繁,使颗粒及相邻滑移层间动量交换,进而使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具有弥散压力,被水软化成似液态的泥化母岩(如黏土、风化岩)与岩土块及水混合成浆体(液固相)在滑坡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作用下,促使滑体向流动转化,酿成泥石流。

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对下游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后果。

3.3排水危害

排水设施是排土场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些设施不健全或运行状态不正常,会直接关系到排土场的安全运行。

造成排水系统危害的主要原因有:

(1)排水设施的型式、规格与设计不符,或者其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

(2)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

3.4粉尘危害;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中收容废石的场所,其中必然;3.5噪声危害;露天矿多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凿岩;3.6高低温危害;夏季露天作业长时间受太阳辐射可能会引起中暑、太阳;3.7安全管理缺陷因素危害;安全管理对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管理到位可有效避;

(1)管理者失职:

主要包括未设定相应的管理机构、;

(2)人员失职:

主要包括发现不安

3.4粉尘危害

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中收容废石的场所,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固体小颗粒,无论是哪种排土工艺,在卸土和转排时,随着排弃的废石在排土场坡面滚动和风力的作用下,便产生大量的灰尘,随风四处飞扬,这不仅影响着排土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排土场周围造成危害,污染空气,附近农田里积上一层灰(粉尘),影响了庄稼的质量和收成,且排土场的位置一般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在风力的作用下,污染范围较大。

3.5噪声危害

露天矿多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凿岩设备,装载设备,运输设备,空压机等辅助生产设备以及爆破作业。

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会对人身造成严重危害。

3.6高低温危害

夏季露天作业长时间受太阳辐射可能会引起中暑、太阳紫外线灼伤或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冬季长时间的室外、野外作业以及无取暖设施的室内作业造成人员局部冻伤、体温降低、手脚麻木。

3.7安全管理缺陷因素危害

安全管理对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管理到位可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管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者失职:

主要包括未设定相应的管理机构、未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不编制年度安全计划和长远规划、不按设计进行施工、建设施工不合格、检测项目不健全、不按规定进行审批和报批。

(2)人员失职:

主要包括发现不安全因素不采取应急措施、不向上级汇报、不按设计要求操作、对排水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监测不做记录、缺乏专门的培训、考核、不进行日常巡查和监测等。

(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工人生产作业比较随意,缺乏约束。

(4)场区内人为因素干扰:

有的村民在靠近排土场的坡底和两侧进行采石、取土活动,削弱了排土场的底部抗剪力和两侧的阻挡力。

3.8电危害

排土场照明、报警等低压电力设施,存在触电伤害因素,主要原因有:

(1)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造成触电伤亡;

(2)工作面移动照明电路,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3)电气设备触电保护装置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4)误送电造成触电伤亡;

3.9雷击危害

人员在雷雨时仍需要进行巡查示警等工作,由于地势较高,有可能遭遇雷击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3.10其它危害

在废石排弃过程中还存在这诸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爆破震动影响等其它危害。

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的划分

4.1.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评价单元划分工作是在熟悉评价对象、研究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大量的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产过程、空间位置相对独立的工艺流程划为一个单元;2)危险、有害因素类似或事故范围相对独立的场所划为一个单元;4.1.2评价单元的划分

通过对该排土场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本评价报告对该矿的定性定量评价分为以下单元:

第一单元:

安全管理单元。

第二单元:

滑坡危害单元第三单元:

泥石流危害单元第四单元:

排水危害单元第五单元:

电危害单元第六单元:

雷击危害单元第七单元:

粉尘危害单元第八单元:

噪声危害单元第九单元:

高低温危害单元第十单元:

其他危害单元第十一单元:

下游环境单元。

4.2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本次对***********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确定其危害程度,并通过安全检查表法查找排土场存在的事故隐患。

4.2.1评价方法概述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是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取得这3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烦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危险性分值D=LEC。

表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分值(E)

表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后果分值(C)

表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D)

2)安全检查表法(SCL法)是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针对评价对象实际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编制安全检查表,检查评价对象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得出评价结论,确定排土场的安全度。

5定性、定量评价

5.1安全管理单元

排土场要实现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持续稳定地实现生产目标,矿山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及他们的安全意识水平是能否

实现整个排土场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因管理缺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管理缺陷危害主要表现在:

现场管理混乱,管理者与各;2)危害类型:

安全管理缺陷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对于安全管理缺陷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为矿山作业人;3)危害程度:

D=L×E×C=1×6×3=18;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5.2滑坡危害评价单元;1)实现整个排土场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

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因管理缺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

管理缺陷危害主要表现在:

现场管理混乱,管理者与各岗位工人失职;违章作业;缺乏安全培训;安全投入不足;应急预案不编制,不进行演练;技术资料缺乏等等。

该矿重视安全工作,成立了安全领导机构,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因此发生安全管理缺陷因素危害的可能性较小。

2)危害类型:

安全管理缺陷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给安全生产埋下事故隐患。

对于安全管理缺陷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为矿山作业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

3)危害程度:

D=L×E×C=1×6×3=18

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级,危害程度分级为Ⅴ级。

5.2滑坡危害评价单元

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排土场滑坡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

2)危害类型:

发生滑坡将直接导致位于排土场上方的人员和车辆被埋。

对于排土场滑坡危害,相关人员仅限于排土作业工人,且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15。

3)危害程度:

D=L×E×C=1×6×15=90

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害程度分级为Ⅲ级。

5.3泥石流危害评价单元

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筑坝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

只有在上游汇水较大时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发生泥石流危害的可能性小。

2)危害类型:

将导致废石受水力的冲刷,连同泥沙沿沟底冲至下游。

对于泥石流危害,相关人员仅限于下游村民及来往路过人员,且连续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10;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40。

3)危害程度:

D=L×E×C=1×10×40=400

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Ⅰ级。

5.4排水危害评价单元

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排水(排洪)系统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

根据现场检查该排土场排水排洪系统缺失,不能满足泄洪要求。

2)危害类型:

排水设施不健全可能导致上游汇水直接冲刷排土场的边坡,带来边坡不稳定因素。

对于排水(排洪)系统危害,仅限于作业区工人,由于暴雨的不确定性,暴露频率应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15。

3)危害程度:

D=L×E×C=1×6×15=90

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害程度分级为Ⅲ级。

5.5电危害评价单元

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电危害的可能性属于“不经常,但可能”一级,

L=3。

排土场存在照明、报警等低压电力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触电伤害因素。

2)危害类型:

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造成触电伤亡;移动照明电路,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电气设备触电保护装置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触电事故;误送电造成触电伤亡;进行带电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伤亡;携带金属长杆或撬棍碰倒带电体而触电伤亡。

对于触电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包括矿区作业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

3)危害程度:

D=L×E×C=3×6×3=54

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危害程度分级为Ⅳ级。

5.6雷击危害评价单元

1)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雷击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

2)危害类型:

雷击伤害,造成人员伤亡、致残。

对于雷击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包括排土场作业区人员,为每日暴露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严重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