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77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docx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章节教学设计

本章可以说是高中生物的绪论课。

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本模块,甚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是本章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本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展开教学的,对于系统、生命系统等基本问题必须在本章解决,所以,本章又为后续章节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章教学价值:

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本章教学活动规划:

本章计划3个课时。

第一课时,从生物圈到细胞。

以讨论课的形式组织教学。

通过让学生阅读、观察教材提供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二课时,实验。

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能亲身感悟不同生物的细胞其形态千差万别,但他们却有共性,进而进一步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生系统。

同时,让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技巧。

第三课时,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组装细胞等生物史学资料和生物科学前沿资料,让学生了解任何学说的建立都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说课】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录像展示2003年SARS在我国的传播及危害的过程,创设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产生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提供的资料,分别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来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达到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的目的。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的做一些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

(2)自主学习: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网络或新闻资料将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进行编辑,并用于课件制作。

2、组织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二、情境创设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将学生带回到他们亲身经历的这一恐慌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人们对SARS这么恐惧呢?

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课件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病毒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三、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

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的哪些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SARS病毒能够很好的生活和繁殖吗?

学生:

回顾初中所学的病毒的知识,观察录像、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讨论回答。

(教学意图:

考察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教师: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储存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得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除病毒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屏幕显示资料:

实例1、展示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方式及变形虫除去细胞核或除去细胞壁的变化的图片,

教师提问:

(1)草履虫和变形虫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它们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2)若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们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学生:

结合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举例回答。

实例2、展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提问:

(1)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2)你能写出蛙的发育过程吗?

学生:

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实例3、展示缩手反射的动态过程及反射弧的结构图,并提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一个细胞能完成缩手反射吗?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学生: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回答。

实例4、展示艾滋病病毒和患者图片,问:

(1)你了解艾滋病吗?

为什么人们“谈艾色变”?

(2)你还能举出哪些细胞受到损伤后导致疾病的吗?

学生:

收集资料小组简单介绍已了解的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根据社会经验回答。

教师:

上述四个实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即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多细胞的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初中所学的知识。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有其共性,即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从人是由一个细胞发育开始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设问: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屏幕展示龟的结构层次图,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生命系统分为那几个层次?

他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学生:

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并回答。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问题2、请说出生命系统中每个层次的概念?

学生:

小组讨论,尝试说出每个层次的概念

教师:

同时用课件出示每个层次的名称和概念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

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

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问题3、草履虫、松树、人它们的构成生命系统的层次相同吗?

若不同,区别在哪里?

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细胞这一个结构层次。

松树:

是被子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人:

具有上述所有层次。

问题4、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吗?

是生命系统吗?

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

分子、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所以,不是生命系统。

问题5、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哪一个?

学生: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细胞。

学生举例: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问题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

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师: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四、教师精讲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即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多细胞的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他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五、评价反馈

1、下列细胞受到损伤后会导致哪些疾病?

在()内写出疾病的名称。

(1)胰岛细胞损伤后会导致();

(2)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会导致();

(3)大脑皮层听觉神经元损伤后会导致()。

2、根据下面的要求将细胞名称填写在()内

(1)劳动是离不开()细胞;

(2)兴奋传导离不开()细胞;

(3)腺体分泌离不开()细胞。

(4)做完这几道题后,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各种情况对应哪种结构层次?

将名称填写在()中。

(1)大肠杆菌属于()层次;

(2)大肠杆菌菌落属于()层次;

(3)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属于()层次;

(4)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属于()层次。

【答案】1、

(1)糖尿病

(2)脊髓灰质炎(3)耳聋

2、

(1)肌肉

(2)神经(3)腺

(4)结论: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1)细胞

(2)种群(3)种群(4)群落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根据教师板书和自己的课堂笔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

七、布置作业

课本P6练习。

八、课后拓展

变式练习

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

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D.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2.一片森林中的按树苗、小按树、大按树组成一个(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

4.夏日,取池塘中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

试写出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依据。

第二题:

你曾尝试或已经做过哪些教育研究课题?

你认为做教育研究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提供一份自己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抄袭或拼凑论文

老师是能甄别的呀~~,还是自己的作品提交吧~)。

我已经做过教育研究课题是《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等。

我认为做教育研究主要面临如下困难:

1、如何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转化为研究课题?

2.怎样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

3.怎样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

我的论文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成为生物教师探索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

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究,自主地查阅学科资料,积极投入学习中。

根据生物这门学科的特色,我们作为生物教师,应培养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作为一个生物老师,我们怎么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质疑,诱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能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

如对高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紧,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生物学家的趣闻佚事。

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中,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生命的奇妙,各种生物代代相似,然后设问:

“为什么孩子的染色体数与父母的染色体数相同?

”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

    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运用情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

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

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

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

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

首先问学生发面都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能列举出如小苏打法、及酵母菌发酵法等。

接着教师提出:

什么叫发面呢?

引导学生了解发面就是使面中充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

再通过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引出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酵母发面的原理。

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产生酒精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工业上酿酒的方法以及轰动一时的山西假酒案发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甲醇与乙醇在物理特性方面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做品德高尚的人,不做损人利已的事。

再通过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在气味上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三、加强竞赛、实践,增强学习兴趣

    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很强,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

对此,我尝试了“课堂抢答积分制”,以学生的自然分组为单位,课堂提问或复习以每组轮流回答或抢答的形式展开,答对的为该组记分并当堂公布每组得分结果。

课堂抢答,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激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有利于巩固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时,我提出淹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

青菜放在水里为什么水不会变成绿色?

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使用挂图、模型、实验、多媒体,提高学习兴趣

   使用挂图、模型,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

如讲细胞器这节时,让学生先看细胞器挂图,然后让他们一边看细胞器模型我一边讲,效果相当不错。

    对实验课,学生兴趣很浓,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

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我常对学生讲实验的好处,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

同时介绍实验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实验课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兴致盎然、欣然接受,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虽然多媒体教学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如幻灯片一张张闪过,学生分不清重、难点,不会做笔记等,但多媒体存在的优势和好处是无可怀疑的,我们上课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领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多媒体教学,创造直观、生动、轻松、有趣、高效的课堂,优化课堂,美化课堂,同时还能很好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

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第三题:

2011年是河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后第一年高考,就高中生物而言,这次高考与以往高考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对你的教学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变化一:

课程结构上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最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

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础结构。

这与以往高中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成有很大不同。

 

变化二:

课程设置上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选修课程Ⅱ弹性组成

普通高中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选修课程Ⅱ,有利于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设置必修课程是保证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必要的只是得共同手段,按照毕业学分的要求,普通高中学生必须修满116个必修学分的课程,必修学分占毕业最低学分要求的80%。

选修课程I可以理解为选择性必修课程或限定性选修课程,这主要是因为它与学生未来走向有密切关系,按照毕业学分要求,选修课程I所占的学分应不低于22学分,占最低毕业学分的巧%。

选修课程11实际上是学校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程,是校本课程,可以是选修课程I范围中各个学科模块的开设和校本处理,也可以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处理等等。

高中学生选修课程的增加和要求的灵活化,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这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修习方案。

课程实施者应注意帮助学生从选择中学会选择,实事求是,优化组合,发展其根据个人实际规划人生的能力。

变化三:

课程组织上体现选课、走班、学分三大特点

选修课程的设置,使学分制成为可能,学分制是课程实施的一种管理方式,走班制是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具体而明确。

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2学分(一个模块学习36学时,相当于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l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巧学分。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

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巧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11中至少获得6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分管理的方式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这些变化对我的影响分析:

  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并不像预想中的那样乐观。

在实践中,一线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受到了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

  首先,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内容多而新,实验内容及其他活动多,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有关方面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的时间过短,培训思路单向化,只是把教师放在被培训者的位置上,忽视了教师在培训中的反思和自主建构,不利于培训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新教材培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报告或讲座、讲授等简单易行的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校本培训更是没有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储备有待更新。

部分教师自身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深入、不透彻,没有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或者对新课程改革持怀疑态度,在具体教学中自然不能很好的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教师表现出不适应,知识更新较慢,能力准备不完善,在教学中常常感觉捉襟见肘。

许多教师没有形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未能及时的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三,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场地等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导致许多重要的实验无法开设。

与新课标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教辅资料的缺乏。

课程资源的不足阻碍了学生活动的开展,给教育教学任务的实现带来了一定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