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74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1〕1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概述

  “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兴产业重点实施“44321”工程。

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打造新材料、生物与医药、民用航空、先进制造业四个产业基地;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力争在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整机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构建一个以贵阳为核心,遵义、安顺为结点的新兴产业带。

重点围绕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八大产业实施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预计将实施重点项目246项,投资365亿元。

其中:

新材料产业实施项目48项,总投资57.4亿元;先进制造业实施项目87项,总投资98.1亿元;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项目26项,总投资17.6亿元;生物与医药产业实施项目20项,总投资15.5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实施项目25项,总投资23.7亿元;新能源产业实施项目23项,总投资124.1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项目9项,总投资26.4亿元;现代服务业实施项目8项,总投资2.4亿元。

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5%。

形成产业链长、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初步把我省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010年有关统计数据以省统计局发布的最终统计数据为准。

  二、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器材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取得较快进展。

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十一五”前四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0%和14.2%。

2009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273.9亿元、9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3.7%,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2010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可达310亿元。

二是新兴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建成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创新亮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项目和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现代服务业等为内容的新兴产业基础。

三是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我省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3个,覆盖了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现代服务等重要领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初步形成了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新兴产业布局呈现集聚态势。

我省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和安顺地区。

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遵义材料特色产业带、毕节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阳高新区东风医药园、息烽扎佐医药园、清镇医药园和龙里医药园等为依托,集中了全省90%的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

但是,我省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总体规模较小,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例仅为0.4%;科技投入不足,2009年全省科研和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4%,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终端、成套产品不多,掌握的核心技术较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活动,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引导和激励、保障机制,产业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机制和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健全和优化,投入机制有待创新,风险投资和担保机制不完善;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低,高新技术园区(基地)建设规划、运行机制体制、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园区(基地)内产业结构不配套,尚未形成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众多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影响了具有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我省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将新兴产业列为我省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大环境下,新兴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产业整合,加快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新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5%,到2015年达到5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左右。

新兴产业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支撑引领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初步把我省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达到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以上。

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达35%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30%以上。

在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军民两用技术互为转化,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形成一批产业链长、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与医药、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占新兴产业总产值70%以上,成为新兴产业的主体;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实施“44321”工程。

一是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二是全力打造以新型合金材料、新型改性聚合物、精细化工产品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和民族药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整机及飞机零部件研发生产为重点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汽车电子产品、新型农业机械、数控机床、工程机械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等四个基地;三是积极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四是力争在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整机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五是围绕“黔中经济区”建设,依托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构建以贵阳为核心,遵义、安顺为结点的一个新兴产业带。

  

(一)新材料产业。

  做大做强以电子级磷酸、高纯海绵钛、钛合金、高性能铝合金、高品质特殊钢、高纯电解锰等产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开发为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在金属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聚合物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形成产业化。

  1.金属及合金材料。

  优先发展钢、铝、钛、锰、镁及其合金材料,立足于省内铝、钛、钢铁等金属矿产资源和已有产业技术基础,加强高性能合金及其制造工艺关键技术、新型金属粉体材料等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促进系列产品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重点项目:

  (1)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和制品研发及产业化。

依托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等实施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和制品研发及产业化,实现200—300Km/h以上高速列车、120Km/h货运重载列车车轴用钢EA4T钢、弹簧制品等三大产品国产化。

形成车轴用钢20000吨/年,弹簧钢8000吨/年,弹簧制品10000组(套)/年的生产能力。

  (2)钛产业化、钛材深加工。

依托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实施海绵钛、钛材深加工、电子级高纯钛、高钛铁产业化开发,实现海绵钛氯化、精制、还蒸、镁电解、破碎包装及相关辅助系统等全流程配置。

形成板材5000吨/年、管材3000吨/年、棒材2000吨/年、电子级高纯钛1000吨/年、高钛铁1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3)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开发。

依托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贵州大学等实施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开发。

重点开发耐热高强韧铝合金系列材料和新型钢铁热浸镀用铝合金材料等,形成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2.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发展电子级磷酸产品等为代表的精细磷化工产品。

依托省内铝钒土、重晶石、石英等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以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贵阳宝源阳光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加强超微细粉体材料、陶瓷材料、耐火材料、隔热材料、高纯非金属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行业升级换代,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竞争力。

  重点项目:

  (1)太阳能级多晶硅开发。

依托贵阳宝源阳光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太阳能级多晶硅开发,形成太阳能级多晶硅3000吨/年的生产能力。

  (2)电子级磷酸产业化开发。

依托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等单位实施电子级红磷产业化开发,生产出满足国内IC行业要求的电子级红磷掺杂剂,填补国内无法生产6N级红磷的空白。

形成电子级红磷5000吨/年的生产能力。

  (3)高强低密陶粒支撑剂产业化。

依托贵州鑫益能陶粒支撑剂有限公司、贵州大学实施高强低密陶粒支撑剂产业化开发,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生产出能满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需求的新型高强低密陶粒支撑剂,形成陶粒支撑剂3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3.聚合物材料。

  主要结合我省资源、产业基础和领域发展趋势,发展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改性材料,突破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复合共混改性技术及成型加工新技术,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领域方面加强研发与成果转化,引领和支持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项目:

  (1)反渗透膜国产化开发。

依托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反渗透膜国产化开发,形成反渗透膜9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

  (2)超滤膜、纳滤膜开发。

依托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纳滤膜开发,形成超滤膜90万平方米/年、纳滤膜34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

  

(二)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通用飞机、无人机、教练机、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等先进制造产业,重点培育特种矿用设备、农业机械、石油及冶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产品。

同时,以基础零部件、高性能材料和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

提高零部件、中间材料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大型成套设备和终端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能力,推进产业化进程。

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良性互动,着力促进装备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1.民用航空。

  以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制造为龙头,形成从原材料、零部件、附件到飞机整机研发生产全价值链的民用航空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快安顺市民用航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通用飞机和飞机零部件、发动机、转包生产、大型铸锻件、精密铸造、机载设备制造、复合材料生产、民用飞机维修及制造等。

  重点项目:

  (1)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

实施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的研发,完成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的研制、试飞,取证。

形成20架/年的生产能力。

  (2)钻石DA42螺旋桨轻型飞机。

引进钻石DA42螺旋桨轻型飞机生产线及技术,实现批量生产,积极支持省内企业开展相关配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3)通用飞机复合材料生产。

重点建设复合材料生产制造中心和复合材料结构寿命实验室。

初步完成复合材料加工中心建设,满足批量生产需要。

研究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特性,为适航认证提供有效依据。

  (4)飞机零部件产业化。

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部分在黔企业、中国江南航天集团、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实施飞机零部件产业化,满足民用航空对飞机零部件的需求。

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叶片、航空液压件、航空盘、环形锻件、航空连接件、飞机短舱及机翼铰链肋组件、航空紧固件等产品。

  (5)低空风切变激光探测系统产业化。

依托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低空风切变激光探测系统产业化,满足民用航空对风切变激光探测系统的需求。

  2.民用无人机。

  主要发展用于国家测绘、应急救援、森林巡查、遥感、交通巡视、航拍等的民用无人机,建成国内主要的民用无人机研发制造、试飞、试验和培训基地,形成系列化发展,占领国内民用市场,实现外贸出口,形成22架/年的生产能力。

  3.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重点打造毕节载货汽车、遵义微型汽车、贵阳专用车及客车3个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电动车电控系统、散热系统、密封系统等研发及产业化,初步形成现代化汽车工业产业集群。

  重点项目:

  (1)重型载货汽车产业化。

依托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实施重型载货汽车产业化,解决动力、排放、结构、工艺、乘坐舒适性等技术问题。

形成重型载货汽车2万辆/年的生产能力。

  (2)高端环卫垃圾车及其系列产品。

依托云马飞机制造厂研发环卫垃圾车,主要发展轻、中、重各型压缩式垃圾车、洒水车、高压冲洗车、吸粪车、摇臂式垃圾车、纯电动垃圾收运车等品种,推动日处理垃圾15吨、60吨、400吨等各类型的垃圾收集压缩中转地面站产业化。

  (3)新型汽车缓速器产业化。

以中国振华集团久达机械厂为实施主体,建立研发实验室、缓速器生产装配线、检测实验室,形成液阻式缓速器20万台/年的生产能力。

  (4)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依托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江南航天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部分在黔企业、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实施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信息电子技术与汽车工业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系统控制、ATM、传感器、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气囊、车载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汽车电子产品,使之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4.工程机械及零部件。

  围绕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高速液压挖掘机、特种工程机械、全地形工程抢险车、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装备、采矿扒斗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及其关键液压件、控制系统等配套产品。

重点支持变速自动控制、工程机械电子监测与诊断技术、工程机械散热系统、汽车电器开关系统、高效液压系统集成、节能液压泵/马达开发、驱动行走系统、液压件精密铸造等关键技术开发,提高工程机械成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实施能力,提高成套设备、高端产品、首台套产品比例。

  重点项目:

  (1)混合动力挖掘机研发。

依托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实施以油电混合驱动为燃料的混合动力挖掘机研发。

形成JYL621H混合动力挖掘机50台/年的生产能力。

  (2)液压挖掘机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产业化。

依托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实施20—30吨液压挖掘机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产业化。

  (3)移动式破碎工作站研发及产业化。

依托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移动式破碎机开发及产业化。

开发轮胎式移动破碎工作站、履带式移动破碎工作站,满足各行业对移动式破碎设备的需求。

形成移动式破碎机20台/年的生产能力。

  (4)特种工程机械产业化。

依托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搬迁工程,实施全地形履带式工程抢险车、高速工程车等特种工程机械产业化。

形成各类高效环保节能型特种工程机械2500台/年的生产能力。

  5.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

  主要发展高端大型数控机床、高端数控轧辊磨床、定梁式数控龙门镗铣床、加工钢轨数控龙门铣床、框架移动式数控龙门镗铣床、五面体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专用机床,重点支持大型(重型、多轴)数控机床整机集成、高端开放式数控系统集成应用、高速加工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可重组制造系统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开发高精度磨头及大扭矩A/B摆铣头等功能部件。

  重点项目:

  (1)数控磨床产业化。

依托险峰机床厂搬迁工程,实施数控磨床产业化。

重点开发数控轧辊磨床、数控外圆磨床、大重型磨车铣多功能复合数控机床等的产业化,形成各类数控磨床1200台/年的生产能力。

  (2)重型数控镗铣床产业化。

依托都匀贵航东方机床有限公司开发重型数控镗铣床。

重点实现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定梁式龙门镗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的产业化,形成各类重型数控机床1000台/年的生产能力。

  (3)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开发。

依托险峰机床厂、都匀贵航东方机床有限公司等实施开发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重点开发高精度磨头产品及A/B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

  

  6.现代农业装备。

  重点开展大型自动化棉花收获机、甘蔗收割机、山地农业机械等现代农机装备研制与产业化。

重点支持农机适应性设计制造、精量采收技术、底盘设计制造、作业机构模块化设计、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关键部件专用制造工艺与检测等技术研发。

  

  重点项目:

  (1)大型自动化棉花收获机。

依托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大型五行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升级与产业化,通过数字化设计、动力系统匹配等技术手段,提升现有装备技术水平,形成大型采棉机3亿元/年产值规

模。

  (2)山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备研发与产业化。

依托贵州航空工业企业、省山地农机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山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面向山地环境的水稻收割机产业化。

  (3)甘蔗联合收割机。

依托贵州云马飞机制造厂,开展甘蔗收割机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产业化。

  7.能矿机械及特色装备。

  

  重点发展掘进机、小带宽大倾角带转弯输送机、中大型带式输送机与刮板输送机、矿井液压支护装备、数控矿井提升机、煤气层开采钻机、金属拉拔设备、铁路货车、石油打捞工具、高低压舱系列产品、大型铝工业设备等特色装备。

重点支持“大、特、专、高、精”专用设备共性技术研发,在基础件、系统功能件相关技术基础上,提升各类专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水平。

  重点项目:

  (1)矿山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依托贵州贵航能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贵州高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展新型能矿机械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旋挖钻机、掘进机、矿井提升机、液压支架、下运大倾角防滚滑带式输送机等矿山装备产业化能力。

(2)新型特种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依托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公司、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中、高能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玻璃涂复生产线(光伏产品)、高低压氧仓、金属拉拔装备、石油工业配套装备、大型铝工业装备等研发与产业化。

  (三)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家电与集成电路产业。

推动“三网融合”,启动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

继续做大做强贵阳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贵阳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化基地、小河—孟关家用视听和电子仪器、设备及电子装备制造产业带,积极发展遵义消费类电子、电子设备产业聚集区,形成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体系。

  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组件。

  主要发展片式钽电容器、超大容量钽电容器、陶瓷贴片器件、片式电阻器、高性能热敏元件、射频片式共振滤波器、微型继电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重点支持我省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向小型化、片式化、模块化、高频化、节能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点项目:

  (1)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依托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片式元器件、钽电容器、恒流二极管、薄膜电阻器、光通信产品、高精度传感器等先进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电子组件产业化。

依托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江南航天集团等开展多功能组合精密电子连接器、玻璃烧结密

封耐极端环境继电器、高寿命电子开关等元器件研发与产业化。

  

  2.物联网与信息家电。

  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软件外包、数字内容加工处理与服务;启动云计算、3G和三网融合、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试点。

重点实施LCD及LED模组产业化、增强型网络电视一体机、网络电视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加快打造小河—孟关家用视听和电子仪器设备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项目:

  (1)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系统开发。

以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朗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为实施主体,开展物联网关键与配套技术与系统研发,推进以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设备、条形码识别、信息防伪、手持终端系统开发为重点的产业

化。

  (2)平板电视、网络电视一体机与移动电视产业化。

依托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等,开展LCD、LED模组、平板电视、网络电视一体机与移动电视研发与产业化。

  (四)生物与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以贵州特色苗药为主的民族药、中药现代制剂、道地中药材、绿色生物保健品以及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化学药物开发,加快推进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加快开发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生物填料等产品。

积极研发一批重要生物技术、产品和标准,推进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强血液制品及生物检测试剂等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支持人血白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新产品产业化。

  重点项目:

  (1)中药新品种开发。

依托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中药创新品种研究及产业化,以我省地产药材为原料,在心脑血管、肿瘤、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等方面研制高水平现代中药5—8个,获得临床批件2—3个,新药证书1—2个,形成5亿元/年产值规模。

  (2)血液制品开发。

依托贵阳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实施血液制品开发,开发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

形成人血白蛋白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