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734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单位概况

1.1.3.1项目单位名称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

1.1.3.2项目单位法人代表:

付林

通信地址: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

联系电话:

1.2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之《公共建设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3)《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

(4)淮北市编办《关于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人员编制的通知》(淮编[1997]6号文件)

(5)《安徽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0年全省森林公安派出所基础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林计[2010]143号)

(6)《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和2011年投资计划的通知》(皖发投资函[2011]104号)

(7)《森林公安派出所警务规范》

(8)其他相关规范、标准。

1.2.2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做到功能分区合理,规划有序整齐,符合规范,具有合理性、时代感和前瞻性。

(2)个性化的平面布局,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生态化的景观绿地系统,独特的建筑环境氛围,经济合理的规划,灵活、可变、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

(3)总体建筑风格与淮北市相山林区、西山遂道的整体规划风格相协调,突出森林公安机关威严的特点,功能布局齐全实用。

(4)装修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5)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有关规范。

1.3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的要求,结合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提供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提出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1.4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淮北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建设符合客观实际需要,项目选址于淮北市相山林区规划区内,符合有关用地政策和城市规划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可完善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大力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业务能力,为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将有效地提高干警工作效率,使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真正成为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维护了国家、集体和林农的合法权益、及时扑救和处置森林火警、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对淮北市的精神文明和自然生态建设、保障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m2

800

2

总建筑面积

m2

270

3

规划指标

建筑容积率

0.67

建筑密度

%

1.4

绿化率

%

40%

4

工程总投资

万元

70.2

建安工程费

万元

49

其它费用

万元

17.5

预备费用

万元

3.5

5

资金筹措

万元

70.2

中央预算内资金

万元

35.1

其他资金

万元

35.1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位于东经116°25′-117°02′、北纬33°06′-34°14′之间。

东近连云港,西连商丘、开封,南接宿州、蚌埠,北临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素称“安徽北大门”。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工程选址位于淮北市相山林区规划区内,靠近淮海西路、西山遂道,场地平坦,土石方开挖量小;场区地下无文物及矿产压覆;根据相邻地质资料和地区经验,场区内无泥石流、塌方等不良地质,在现状条件下,地耐力和承载力稳定性良好,环境适宜,无污染源,适宜开展公安业务。

随着淮北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不断递增,林区治安形势和任务都面临新的挑战。

特别是相山林区的逐年完善,相山林区是淮北城区唯一生态屏障,保护相山森林资源是功在当代,泽被千秋的大事,淮北市地处黄淮平源,秋冬季节干旱少雨,加之近几年封山育林力度的加大,林下可燃物增多,相山林区又位于城区腹地,进山人流量大、上坟烧纸、儿童玩火等人为活动频繁,火源点多面广难以控制,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淮北市森林派出所属无房派出所,与公安部制定的标准化派出所“三基”建设中的硬件设施建设差距很大,导致很多职能无法实施,严重影响正常的警务工作。

淮北市森林派出所无论是警力配备和办公场所都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急需进行派出所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因此,加强基层森林公安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提升林业整体执法能力、强化林业基础保障工作、全面加强森林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需要,对全面推进林业改革、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系租房办公。

为满足现在及今后公安业务的使用要求,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怀下,根据淮北市整体规划,拟在相山林区淮海西路、西山遂道西侧选址建设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

2.2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现状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于1997年6月经市编办批准正式成立(淮编[1997]6号),中央政法专项编制民警10人,实有民警7人,治安协警员5人,是具有武装性质兼有刑事执法、治安执法和林业行政执法职能的机关,是保护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执法力量。

负责保护相山、烈山、杜集三个区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辖区总面积76659公顷,有林地面积21997公顷,活林木总蓄积量110万立方米。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查办涉林案件800多丰收,严厉打击了林业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维护了国家、集体和林农的合法权益。

随着公安基层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缺少技术业务用房,办公条件滞后,已不适应新时期森林公安工作的各项需要,必须建设新的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租用房屋面积狭小,各种设施老化,破损严重。

随着单位编制人员不断增加,用房面积严重不足。

已不能满足必要的功能要求。

而且各种设施简陋,这些现状已严重影响了各项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此,对业务用房重新规划建设,改善办公、住宿条件,加强硬件建设,能使民警更加安心本职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直接作用。

2.3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工作现状

森林公安的任务,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赋予的职责,依据林业法律法规,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国家、集体、群众的合法权益;相山绿化属城区绿化,是淮北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德政工程。

项目实施落实后将进一步加强市林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现代林业建设、构建林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为淮北市林区的发展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民警和森林消防人员的办公条件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将进一步提高。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通过深入开展法制理念教育,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办案质量,全体民警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巩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开创森林公安工作新局面努力奋斗。

但是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很多现代化技术侦查手段的先进设备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公安事业的正常开展。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是生态绿化形势发展的现实要求,林业内部矛盾凸显、违法犯罪高发、林业发展形势复杂的时期,影响林业发展的问题趋于复杂、处置解决的难度增大。

一是保护林业资源任务重、压力大。

因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城市建设等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仍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二是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任务繁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所带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多发性案件、作案易、逃逸快、防范、打击难度大,侦查成本高。

三是林业发展成果的巩固难度大。

由于林业火灾易发、难控,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加之森林防火任务逐年增加,造成林业森防工作更为艰巨,林业发展成果的巩固难度加大。

四是安保任务多。

近年来,随着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全面铺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对外影响不断提升,来淮北视察、调研的各级领导和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大幅增加,安保工作任务日趋繁重。

2.4.2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是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林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不仅承担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打击犯罪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创造良好林业发展环境的主力军,在为林业建设保驾护航中,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创新警务模式,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确保了淮北市林业的快速发展,为淮北市森林资源保护和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利益矛盾将日益凸现,面临的形势也将日益复杂。

面对日趋严峻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原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已远不能达到规范要求和实际管理现状。

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客观上制约着公安职能的充分发挥。

迁址新建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适应现代公安工作需要的森林派出所业务用房,已成当务之急。

对于推进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迁建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已经成为今后淮北市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4.3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是适应现代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维护林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是公安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在全面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打造现代警队的同时,必须不继的强化公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打击破案长效机制建设的需要。

大力推动刑侦工作,依法保护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需要树立先进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科技强警,增强发展后劲,夯实森林派出所工作基础,完善长效机制。

二是夯实森林派出所工作基础的需要。

实现由“从案到人”,向“从人到案”、“从物到案”、“从信息到案”的多元化侦查模式的转变。

需要在人财物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持续吸纳高素质人才到刑事技术员和信息采集员队伍中来,每年拔出专项经费加强基础工作站建设,抓好技术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推动刑侦基础工作正规化。

三是加大现案侦破力度需要。

按照推动刑侦部门的要求及时研究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及时掌握其发展变化的最新动向,需要加快推进侦查工作专业化建设和积极培养刑侦人才队伍。

四是刑侦科技、信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加强跨区域联合作战与多警种协同作战;实行串并案工作科技化、信息化;利用人口信息系统、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在逃人员系统和指纹信息管理系统等全国或地方查询比对系统,规范数据的搜集、录入、上传、更新和管理工作,走科技、信息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硬件建设做支撑。

所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以及“三基”建设的要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势在必行。

2.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相山林区规划建设以来,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临时租用其它房子作为办公业务用房,面积狭窄,功能不完善,无法开展现阶段的公安工作。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的规划建设完全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和《森林公安派出所警务规范》进行规划建设,建设规模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同时项目的建设得到淮北市发改、建设、国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前期准备工作完善,目前完成了规划选址等工作。

因此项目建设在政策上可行,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工程。

 

第三章建设地点

3.1场址选择与建设用地原则

1、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的选址应与公安机关办公用房的选址统筹进行,建设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较好;

(2)周边市政设施应较完备;

(3)不应选择周边环境有较强污染源的地区,及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

(4)根据林业的业务特点和安全考虑,应避开城镇等人员密集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场所;

(5)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

考虑其培训的内容的特殊性,规划布局在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的背后建设。

2、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宜临近城市主要道路、基地道路应与常训道路连通。

3、各类功能用房、附属用房的规划布局,应考虑性质和用途,按照安全保密,有利工作和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

4、业务技术工作所产生的有污染的垃圾及污物,宜由专门路线运出,不宜与主要人流流线交叉。

5、收缴爆炸物品保管室、收缴危险物品保管室应与人员日常工作区域分开,独立设置,并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护的标准要求。

6、建筑基地内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及绿化率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规定。

7、建筑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并结合主要出入口设置,停车场数量除满足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专门功能需求外,还应符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城市规划的规定

3.2建设地点

经淮北市政府、林业局、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积极筹备,多方综合比较分析,依据该项目的具体要求及其特殊性,结合相山林区的区位条件及实际情况,积极进行了选址的前期工作,经过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按照淮北市总体规划,确定项目建设用地址位于相山林区内,淮海西路、西山遂道西侧。

现已完成建设用地的各项手续后,完成总修建性详规,即将开始场地平整工作,进场公路已通达建设地点。

该地段视野开阔,交通方便。

3.3地形条件

项目建设用地区域地貌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淮北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端,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丘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

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经周边地块钻探分析,该地块无滑坡泥石流及其它地质灾害隐患,场地较稳定。

因此,从地质角度分析,该地块属于较理想的项目建设用地。

场地覆盖土类型总体为中硬土,场地地基土中无液化土层和厚层软土。

3.4气象水文

3.4.1场地气象条件

淮北市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其他气象资料如下:

年均气温:

14.5℃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21.3℃

主导风向:

东北风

平均风速:

3.1m/s

风压:

343KN/m2

年最高降雨量:

1441.1mm(1964年)

年均降雨量:

862.9mm

日最大降雨量:

249.7mm(1957年7月14日)

最大冻土深度:

20cm

地震烈度:

6度

3.4.2场地水文条件

相山林区最高海拔一般为132.5m,为低山残丘区。

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t/m2。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水质优良,但由于多年城市开采地下水,特别是发电厂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形成了较大的漏斗区。

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环境对外露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

20cm。

3.4.3外部配合条件

项目建设用地交通非常方便。

场址属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山林区,靠近淮北市主干道淮海西路,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符合城市建设规划。

场址周边为居住用地和党政机关用地,环境条件良好。

供水、供电、交通方便,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4.1建设规模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辖区总面积76659公顷,有林地面积21997公顷,活林木总蓄积量110万立方米。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发展的不断进入,林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破坏林业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的各类案件急剧增加。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现有民警编制1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未来10年,预计公安局人员编制将会进一步增加。

根据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的现状及其发展,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投资[1999]2250文件《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为二级办公用房,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27平方米/人,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70m2。

4.2项目构成

4.2.1主要建设工程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主楼层数为2层,项目构成如下:

领导办公室2间;

民警办公室2间;

会议室1间;

值班室1间;

接待室1间;

计算机信息化室1间;

档案室1间;

候问室(讯问室)1间;

物资保管室1间;

武器警械室1间;

备勤室1间;

技术监控室1间;

卫生间2间;

4.2.2室外工程

室外工程为运动场、围墙、大门、道路、绿化、停车场、土方工程、警犬用房。

4.3建筑等级和面积指标

4.3.1建筑等级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按照公安机关的行政级别划分业务技术用房为二类,人均建筑面积28-38m2,办公用房按三级办公用房标准。

4.3.2面积极指标

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的建设规模按照在编民警人数计算,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在编人员10人。

按照《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要求,淮北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办公用房和业务技术用房。

办公用房按照三级办公用房标准计算。

业务技术用房按照二类标准计算,

办公和业务技术用房合计建筑面积270m2

 

第五章建设标准

5.1建筑标准

1、本项目以“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

建筑应朴素、庄重。

2、主楼房应合理确定门厅、走廊等面积,提高使用面积系数。

办公用房建筑总使用面积系数,多层建筑不应低于60%,高层建筑不应低于57%。

3、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宜采用大开间,提高办公室利用率;需设置分隔单间办公室的,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以12-18m2为宜。

4、会议室宜以中、小会议室为主,小会议室宜采用1-2个标准间,中会议室宜采用3-4个标准间,大会议室应根据编制定员人数并结合机关内部活动需要设置。

5、办公用房宜建设多层,标准层高不宜超过3.3m,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m。

6、办公用房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50-100年),建筑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7、办公用房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8、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应满足业务技术用房的各项功能,符合节能、防火、无障碍、卫生、环保的要求。

9、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可用设施,做到合理规划、设计和建造。

进行改建、扩建的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按建设标准测算的总面积应含有可利用的原有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

5.2装修标准

1、建筑装修应遵循质朴庄重、经济适用原则,兼顾美观和地方特色。

装修材料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应进口装修材料。

2、外部装修宜采用普通装修,主要入口部位可适当采用中级装修。

外门窗应按当地城市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封闭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

3、内部装修:

门厅、贵宾接待室、重要会议室等重要部位可采用中级装修;其他房间和部位应采用普通装修。

4、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装修标准应根据不同房间的功能要求确定,并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的装修标准执行。

5、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内部装修费用占建安工程造价的比例,应按下列数值控制:

砖混结构建筑不应超过35%;框架结构建筑不应超过25%。

5.3建筑设备标准

1、各房间应采用直接采光。

一般用房照明应采用普通节能灯具,门厅、会议室可根据需要,采用节能装饰灯具。

2、房间应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方式。

夏季需要进行人工降温的地区,可设置空调,包括采用分区或集中空调系统。

3、通讯与计算机风格设施应能满足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并应根据办公自动化及安全、保密、消防管理等要求综合布线、预留接口。

4、卫生间应设置前室,卫生间洁具应采用易于清洁的卫生设备,并应设置机械排风、垃圾收集存放设施。

5、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的供电应符合设备和照明用电负荷的要求。

6、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应有给排水设施,并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7、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置采暖系统或空调系统,部分业务技术用房亦可根据业务技术用房工作的特殊要求设置专用采暖系统或空调系统。

8、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的弱电系统应满足管理、通讯、网络、办案、安防等要求。

9、本工程使用的空调设备、电梯设备及卫生设备均应采用国产设备。

 

第六章总平面布置及公共系统

6.1总平面布置

6.1.1总平面布置原则

(1)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在总体上要以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为中心,分区布置,以门卫接待、集散场地、停车场库、绿化用地结合设计,充分体现司法文明,和谐自然。

(2)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环境与绿化设计。

建筑的主体充分享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

(3)建筑基地内应设停车场设计。

(4)同一基地内,各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安排好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的关系,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6.1.2总平面布置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总平面布置根据总体功能要求,按照分区明确,路线清楚,建筑布局紧凑合理,交通便捷,管理方便的原则布置。

充分利用相山林区800平方米建设用地,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呈西北-东南向布置,东北部为训练场地和运动场地,中间布置花园、停车场等,西北-东南向布置可避免太阳西照,适当缓解淮北市夏季炎热气候的影响,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主楼距淮海西路主干道40米,有利于交通组织和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整体形象体现。

在入口处布置供外来人员使用的停车场和绿化构成。

具体平面布置详见规划平面图。

6.1.3竖向设计

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建设用地位于相山脚下,地势相对平坦,局部边缘地形有一定高差,总体地形竖向结合现状走势通过适当的土方平整后,设计为自东南向西北约6%的向下超度走势,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6.1.4绿化布置

根据规规范要求,为了整体规划要求,在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主楼独立设置,种植绿化适宜于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落叶乔木和四季常青的草坪为主,停车场亦考虑为植草砖停车场。

6.2建筑设计

6.2.1建筑设计依据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党政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用房建设标准》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

国家及行业现行的主要法规、规范、标准

6.2.2建设高度及造型控制

主楼建筑设计为独立建筑,层数为2层。

首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