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726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docx

韩进总结的物理化学习题

物理化学

一、是非题

下述各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的画“”。

1.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

2.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

3.依据相律,恒沸温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题后的括号内。

1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A)。

(A)C=2,=2,f=2;(B)C=1,=2,f=1;

(C)C=1,=3,f=2;(D)C=1,=2,f=3。

2已知硫可以有单斜硫,正交硫,液态硫和气态硫四种存在状态。

硫的这四种状态__B__稳定共存。

(A)能够;(B)不能够;(C)不一定。

3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C)

(A)3种;(B)2种;(C)1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4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NH3(g)+H2O(g)+CO2(g)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为:

(C)

(A)C=2,f=2;(B)C=2,f=2;

(C)C=2,f=0;(D)C=3,f=2。

5某系统存在C(s)、H2O(g)、CO(g)、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C(s)

H2(g)+CO(g)

CO2(g)+H2(g)

H2O+CO(g)

CO2(g)+C(s)

2CO(g)

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为:

(A)。

(A)3;(B)2;(C)1;(D)4。

三、计算题

习题1

A,B二组分在液态完全互溶,已知液体B在80C下蒸气压力为101.325kPa,汽化焓为30.76kJ·mol-1。

组分A的正常沸点比组分B的正常沸点高10C。

在101.325kPa下将8molA和2molB混合加热到60C产生第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B=0.4,继续在101.325kPa下恒压封闭加热到70C,剩下最后一滴溶液其组成为xB=0.1。

将7molB和3molA气体混合,在101.325kPa下冷却到65C产生第一滴液体,其组成为xB=0.9,继续定压封闭冷却到55C时剩下最后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B=0.6。

(1)画出此二组分系统在101.325kPa下的沸点一组成图,并标出各相区;

(2)8molB和2molA的混合物在101.325kPa,65C时,

①求平衡气相的物质的量;

②求平衡液相中组分B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③此混合物能否用简单精馏的方法分离为纯A组分与纯B组分?

为什么?

[题解]:

(1)见图5-1:

(2)①zB点组成为

气相为5mol;

,xB=0.9,yB=0.7

组分B在65C时的蒸气压为:

则p*B(65C)=63.66kPa

aB=fBxB=1.2380.9=1.114

③因图中有恒沸点,单纯用精溜方法只能得到纯B及恒沸混合物而不能得到纯A。

[导引]:

为求65C平衡液相中组分B的活度和活度因子;需先用克-克方程求出该温度下纯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

习题2

图5-2为A、B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的沸点组成图。

图5-2

(1)在图中标示各相区聚集态及成分(聚集态用g,l,s;成分用A,B,A+B表示,不要另画图)

(2)在以下题中的“”处填上答案(不要另处作答)

(i)4molA和6molB混合时,70℃时该系统相数为;其中相物质的量n=mol;相物质的量n=mol;前者含n(A)=mol;n(B)=mol;后者含n(A)=mol;n(B)=mol;

(ii)xB=的A,B二组分混合物其在101325Pa下沸点为70℃.

(iii)70℃时,xB=0.80的混合物,组分A的活度因子fA=,活度aA=.

已知A(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00kJ·mol-1,A(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28.4kJ·mol-1。

[题解]:

(1)如图5-3所示

(2)(i)系统如图3-22中K点所示,有气、液两个相,相数为2,相点如G,L两点所示,各相物质的的量由杠杆规则:

ng+nl=10mol(b)

联立(a),(b)解得

ng=5.00mol其中ngA=3.00mol,ngB=2.00mol

nl=5.00mol其中nlA=2.00mol,nlB=3.00mol

(ii)依据图3-22所示,xB=0.80的混合物在101325Pa下沸点为70℃。

(iii)p*A(50℃)=101325Pa

ΔvapHm(A)=ΔfHm(A,g)-ΔfHm(A,l)

=(328.4-300)kJ·mol-1

=28.4kJ·mol-1

由克劳休斯-克拉佩龙方程式

解得p*A(70℃)=187.6kPa

所以

aA=fAxA=1.620×0.20=0.324

[剖析]:

(i)本题要用杠杆规则求算所给系统各相物质的量,准确应用杠杆规则是解题关键;(ii)在求混合物中组分A的活度因子fA时,需求出p*A(70℃),这要运用克-克方程,所需相关数据可从图中获得;(iii)本题把物质A的摩尔汽化焓与气、液态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联系在一起,并应用克-克方程,求算p*A(70℃),最终计算fA,是非常典型、综合性很强的考研题,较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习题3

A和B固态时完全不互溶,101325Pa时A(s)的熔点为30C,B(s)的熔点为50C,A和B在10C具有最低共熔点,其组成为xBE=0.4,设A和B相互溶解度曲线均为直线。

(1)画出该系统的熔点-组成图(t-xB图);

(2)今由2molA和8molB组成系统,根据画出的t-xB图,列表回答系统在5C,30C,50C时的相数、相的聚集态及成分、各相的物质的量、系统所在相区的条件自由度数。

[题解]:

熔点-组成图(t-xB图)如图5-4所示。

图5-4

E

系统温度

t/C

相数

相的聚集态及成分

各相物质的量

系统所在相区的条件自由度

5

2

s(A),s(B)

1

30

2

s(B),l(A+B)

1

50

1

l(A+B)

2

[导引]:

掌握在不同的条件下求各相物质的量的方法。

习题4

A和B形成相合熔点化合物AB:

A,B,AB在固态时完全不互溶;A,AB,B的熔点分别为200C,300C,400C,A与AB及AB与B形成的两个低共熔点分别为150C,

和250C,

(1)画出以上述系统的熔点-组成(t-xB)图;

(2)画出以下两条步冷曲线:

xB=0.1的系统从200C冷却到100C,及xB=0.5的系统从400C冷却到200C;

(3)8molB和12molA混合物冷却到无限接近150C时,系统是哪几相平衡?

各相的组成是什么?

各相物质的量是多少?

[题解]:

(1)如图5-5

图5-5

(2)如图5-5

(3)此时系统为两相平衡,

s(AB)

l(A+B),s(AB)中为纯AB,xB,l(A+B)=0.2

根据杠杆规则:

nS(AB)+nl(A+B)=20mol

解得,nS(AB)=13.33mol,

nl(A+B)=6.67mol

[导引]:

本题的相图相当于由两个低共熔点(A、AB二组分及AB、B二组分在固态完全不互溶的熔点-组成图)的相图合并而成。

(1)TM,TN,

(2)所处的T,p及气液相组成yB、xB,达两相平衡气液相的相对量不同,(3)0。

一、填空题

1、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____2______。

2、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两相共存时的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0___。

3、NaCl(S)和含有稀盐酸的NaCl饱和水溶液的平衡系统,其独立组分数是_____2__。

4、设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时并达到平衡(900-1200K):

则该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___3__。

5、含KNO3和NaCl的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其组分数为___3_,相数为_2__,自由度数为__4__。

6、在氢和石墨的系统中,加一催化剂,H2和石墨反应生成n种碳氢化合物,此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____2__。

7、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中,在xB=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为xB=0.4的溶液在

气液平衡时,xB(g)、xB(l)、xB(总)的大小顺序为___xB(g)>xB(总)>xB___。

将xB=0.4的溶液进行精馏时,塔顶将得到__xB=0.6恒沸混合物_。

8、对于渗透平衡系统,相律的形式应写成___

___。

9、NH4Cl固体分解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__1_,自由度为__1_。

10、将AlCl3溶于水中,全部水解,生成Al(OH)3沉淀,此系统自由度数f=__2__。

11、已知100o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KPa,用公式___

______可求出25o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一.选择

1.在α、β两相中均有A和B两种物质,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1)。

(1)μαB=μβB

(2)μαA=μβA

(3)μαB=μαA(4)μαB=μβA

2.组分B从α相扩散到β相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1)总是从浓度高的相扩散到浓度低的相

(2)平衡时两相的浓度相等

(3)总是从浓度低的相扩散到浓度高的相(4)总是从高化学势移向低化学势

3.室温下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NH2CO2NH4(s)====2NH3(g)+CO2(g)

若在300K时向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则此系统的物种数S和组分数C应为(3)。

(1)1,1

(2)3,2(3)3,1(4)3,3

4.将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水的液固两相,随压力的增长,水的凝固点将

(2)。

(1)上升

(2)下降(3)不变(4)无法判断

5.在一定温度下,在水和CCl4组成的互不相溶的系统中,向水层中加入1:

1的KI和I2,此系统的自由度是

(2)。

(1)1

(2)2(3)3(4)4

6.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4)。

(1)1

(2)2(3)3(4)4

7.对于恒沸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4)。

(1)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2)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

(3)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4)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例4.A和B固态时完全不互溶,101325Pa时A(s)的熔点为30°C,B(s)的熔点为50°C,A和B在10°C具有最低共熔点,其组成为xB,E=0.4,设A和B相互溶解度曲线均为直线。

(1)画出该系统的熔点-组成图(t-xB图);

(2)今由2molA和8molB组成系统,根据画出的t-xB图,列表回答系统在5°C,30°C,50°C时的相

数、相的聚集态及成分、各相的物质的量、系统所在相区的条件自由度数。

[题解]:

熔点-组成图(t-xB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温度

t/°C

相数

相的聚集态及成分

各相物质的量

系统所在相区的条件自由度

     f'

5

2

s(A),s(B)

1

30

2

s(B),l(A+B)

1

50

1

l(A+B)

2

[导引]:

掌握在不同的条件下求各相物质的量的方法。

5-20、A、B两种液体形成理想混合物,在80℃、体积为15dm3的容器中,加入0.3molA和0.5molB,混合物在容器内形成气、液两相平衡态,测得系统的压力为102.655kPa,液相中B的摩尔分数

=0.55,求两纯液体在80℃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

首先计算气相物质的量:

则液相物质的量应为

液相中B物质的量

气相中B物质的量

气相中B物质的分压

气相中A物质的分压

由拉乌尔定律:

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

1.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2.系统达到平衡时,偏摩尔量为一个确定的值。

3.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吉布斯函数。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xB、mB、cB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

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6.将少量挥发性液体加入溶剂中形成稀溶液,则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相同压

力下纯溶剂剂的沸点。

溶液的凝固点也一定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的凝固点。

7.纯物质的熔点一定随压力升高而增加,蒸气压一定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沸点一定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8.理想稀溶液中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只有非常小的作用力,以至可以忽略不计。

9.当温度一定时,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越大,溶剂的液相组成也越大。

10.在一定的温度和同一溶剂中,某气体的亨利系数越大,则此气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大。

11.在非理想溶液中,浓度大的组分的活度也大,活度因子也越大。

12.在298K时0.01mol·kg-1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与0.01mol·kg-1的食盐水的渗透压相同。

13.物质B在α相和β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

14.在相平衡系统中,当物质B在其中一相达到饱和时,则其在所有相中都达到饱和。

二、单选题:

1、A和B能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已知某一温度下,

,当A和B的二原液体中

与其平衡的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是

(A)1(B)3/4(C)2/3(D)1/2

2、在25℃A和B两种气体在同一溶剂中的亨利系数为

当A和B的压力相同时,液相中A和B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不确定

3、已知300

时,溶液中B的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与纯B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只差为

,此时B的活度为

(A)0.8(B)0.7(C)0.6(D)0.4

4、恒温时在A和B的二元液系中,若增加A组分可使

分压上升,则B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将

(A)上升(B)不变(C)下降(D)不确定

5.25℃时,A与B两种气体的亨利常数关系为kA>kB,将A与B同时溶解

在某溶剂中达溶解到平衡,若气相中A与B的平衡分压相同,那么溶液中

的A、B的浓度为:

(A) mAmB;  

(C)mA=mB;  (D)无法确定。

6.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

(A) N2;     (B)O2;    (C)NO2;    (D)CO。

7.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B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A和

cB(cA>cB),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A) A杯盐的浓度降低,B杯盐的浓度增加;

(B) A杯液体量减少,B杯液体量增加;

(C) A杯盐的浓度增加,B杯盐的浓度降低;

(D) A、B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8.在298.2K、101325Pa压力下,二瓶体积均为1dm3的萘溶于苯的溶液,

第一瓶中含萘1mol;第二瓶中含萘0.5mol。

若以μ1及μ2分别表示二瓶

萘的化学势,则:

(A) μ1>μ2;(B)μ1<μ2;

(C)μ1=μ2;(D)不能确定。

9.298K、101.325kPa下,将50ml与100ml浓度均为1mol·dm-3萘的苯

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A) μ=μ1+μ2 ; 

(B)μ=μ1+2μ2; 

(C)μ=μ1=μ2; 

(D)μ=?

μ1+?

μ2。

10.已知在318K时纯丙酮的的蒸气压为43.063kPa,今测得氯仿的摩尔分数

为0.30的丙酮-氯仿二元溶液上丙酮的蒸气压为26.77kPa,则此溶液:

(A) 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B)对丙酮为负偏差;

(C) 对丙酮为正偏差;              (D)无法确定。

11.对于实际稀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的活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溶质用xB表示组成):

(A) 当xA→0,γA→0;当xB→0,γB→1;

(B) 当xA→0,γA→1;当xB→0,γB→1;

(C) 当xA→1,γA→1;当xB→0,γB→1;

(D) 当xA→1,γA→1;当xB→1,γB→1。

12.苯(A)与甲苯(B)形成理想混合物,当把5mol苯与5mol甲苯混合形成

溶液,这时与溶液相平衡的蒸汽中,苯(A)的摩尔分数是:

(A) yA=0.5;    (B)yA<0.5;  

(C)yA>0.5;   (D)无法确定。

13.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沸点与溶液组成无关;        

(B)  沸点在两纯组分的沸点之间;

(C)  小于任一纯组分的沸点;          

(D)大于任一纯组分的沸点。

14.等温等压下,1molC6H6与1molC6H5CH3形成了理想溶液,现要将两种

组分完全分离成纯组分,则最少需要非体积功的数值是:

(A) RTln0.5; (B)2RTln0.5;  

(C)-2RTln0.5;   (D)-RTln0.5。

15.由A及B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B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A、p*B,

x为液相组成,y为气相组成,若p*A>p*B则:

(A) xA>xB;    (B)xA>yA;   

(C)无法确定; (D)xA

16.对于液态非理想混合物中的溶质B的活度系数γ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当xB→0,γB→1;           

(B)当xB→1,γB→1;

(C) 当xB→0,γB→0;          

(D)当xB→1,γB→0。

17.液体A与B混合形成非理想混合物,当A与B分子之间作用力大于

同种分子之间作用力时,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而言:

(A) 产生正偏差;               

(B)产生负偏差;

(C)不产生偏差;              

(D)无法确定。

18.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为达

到上述目的,现有下列几种盐,你认为用哪一种效果比较理想?

(A) NaCl;    (B)NH4Cl;    

(C)CaCl2;    (D)KCl。

19.B物质在α相中浓度大于在β相中的浓度,当两相接触时:

(A) B由α相向β相扩散;          

(B)B由β相向α相扩散;

(C) B在两相中处于扩散平衡;      

(D)无法确定。

一、判断题答案:

1.错,对溶液整体没有化学势的概念。

      

2.错,不同相中的偏摩量一般不相同。

3.错,纯组分物质的化学势应等于摩尔吉布斯函数。

4.错,化学势与标准态、浓标的选择无关。

       

5.错,当溶质不挥发时才一定成立。

6.错,因加人挥发性溶质,沸点不一定升高。

凝固点是否降低要看溶质是否析出。

7.第一个结论错,如水的熔点随压力增大而降低。

后两个结论都正确。

8.错,两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同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都较大,不可忽略。

9.错,液相组成与纯溶剂的蒸气压无关。

10.错,当压力一定时,溶解度与亨利系数成反比。

11.错,一般而言,浓度大活度也大,但活度因子不一定大。

12.错,食盐因电离;溶液中粒子数多,渗透压大.

13.错,相变的方向是以化学势的大小而不是以浓度的大小来判断。

达平衡时,两相的浓度一般不相等。

14.对,因平衡时,同一物质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

二、单选题答案:

1.C; 2.C; 3.B;4.C; 5.A;  6.C; 7.A  8.A;9.C; 10.  11.C;  12.D  13.B;  14.C; 15.D; 16.A;17.B;18.C; 19.D

在-59℃时,过冷液态二氧化碳的饱和蒸气压为0460MPa,同温度时固态CO2的饱和蒸气压为0434MPa,问在上述温度时,将1mol过冷液态CO2转化为固态CO2时,G为多少?

设气体服从理想气体行为。

解:

此过程为不可逆相变,故设计过程:

不可逆相变

13

2

G=G1+G2+G3

过程1,3为可逆相变,即G1=G3=0

过程2为等温可逆膨胀

=104J

G=G2=-104J

试证明:

证明:

.............................................(1分)

4mol某理想气体,其

=2.5R,由始态600K,1000kPa依次历经下列过程:

(1)反抗600kPa恒定的环境压力,绝热膨胀至平衡态;

(2)再恒容加热至800kPa;

(3)最后绝热可逆膨胀至500kPa的末态。

试求整个过程的Q,W,ΔU,ΔH,ΔS。

解:

已知条件:

n=4mol,

,过程如下:

(T1=600K,p1=1000kPa)→(

)→(

)→(

,可逆,

..................................................................(0.5分)

①.............................(1分)

②............................(1分)

式①和②联立,得:

解出:

...................................................................(0.5分)

所以

...................................................(1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